傳統資本佈局加密資產,散戶還有機會嗎?

買賣虛擬貨幣

這段時間,傳統vc投資加密資產的新聞接二連三,比如:

區塊鏈遊戲和nft開發商animoca brands日前宣佈新獲得了一筆5000萬美元的融資。本次投資方中除了coinbase等加密行業巨頭外,還包括了馬雲、蔡崇信的家族財富管理基金。

今年5月,矽谷傳統vc安德森 霍洛維茨被爆出正在籌備第三支加密基金,規模超過22億美元。

對此《區塊律動》專門發表了一篇文章對去年和今年傳統vc,尤其是國內vc進軍加密資產的動向。

我們都知道的是自去年以來,華爾街傳統的投資機構開始大舉佈局比特幣投資,現在看來傳統風險投資也開始加快步伐進入了數字資產領域。

傳統vc之所以現在開始在這個領域佈局主要有兩點原因:

一是以太坊defi出現以後,經過去年到今年的飛速發展,現在已經形成了比較完整的生態,並且經過實踐的檢驗已經有了清晰的盈利模式。此外nft領域近來的崛起也讓傳統風投看到了這個領域持續的生命力和希望。

二是coinbase的上市讓傳統風投看到了有保障的退出機制,使得投資有合法合規的退出途徑,給投資收回提供了渠道上的保障。

因此對這樣一個充滿希望、代表未來的行業,傳統風投自然不會錯過。

對於風投而言,進入一個行業,一般來說都是投專案的早期甚至初創期,他們要攫取的是幾十倍甚至幾百倍的收益。因此按照這種思路,未來風投投資這個領域的專案一定瞄準的都是尚未發幣、剛剛草創的團隊和專案。

看到這裡估計會有朋友問如果傳統風投大舉進入這個領域後,我們小散還有沒有機會在這個領域找到早期專案,抓到十倍、百倍幣?

實際上風投進入這個領域的時間並不短,早在2017年1co時就有很多風投進入了這個領域,這幾年也一直有風投在這個領域投資各類專案,只不過這些風投都不是傳統風投而是加密領域新興的風投。雖然兩者來路有區別,但是我們還是可以從過往這些大資金投資的軌跡和思路看出一些規律。

總體上看,風投投得比較多的是開發週期長、硬核技術領域的專案

這些專案大體上可以分為兩類:

一類是平臺類或者公鏈,比較典型的有filecoin、swarm、near、波卡、cosmos等。

另一類是defi類專案,比較典型的有uniswap、1inch等。

這些專案總體而言在成長的過程中需要大量的資源、開發週期較長,需要資本助力才能渡過艱難的前期,所以必然需要風投相助。另外這類專案的模式非常清晰、敘事清楚,所有人都看得明白。所以風投投這類專案容易理解,並且可以用傳統投資思維判斷風險和回報。

但與此同時,我們也看到大量新興的明星專案根本就沒有風投介入,甚至專案方還將大資本排除在外,完全是以社羣運作、眾籌的方式啟動的專案,也就是所謂的公平發售(fair launch)。

這類專案在去年的defi專案中也有不少典型,最有名的就是yfi等。

像yfi等這類專案專案方是希望圍繞社羣,以為社羣服務為出發點,發展專案而無需風投甚至有意排除了風投。而社會實踐類專案則是因為其模式太過腦洞大開,風投根本就不會介入。如果我們把社會實踐類專案深入研究我們就會發現這類專案依靠的根本還是社羣。

我相信上面這些狀況未來還會持續下去,之所以會這樣是因為在加密資產這個領域,社羣的重要性遠遠超過任何傳統領域。為什麼那麼多defi專案大方的空投、送錢?本質上就是為了擴大社羣,拉攏使用者。我們完全可以說在加密領域社羣是一種比資金更稀缺的寶貴資源。

所以對散戶而言,我認為即便風投進入,未來機會仍舊大把,這些機會一定會在那些強烈依靠社羣成長的專案,會是那些偏重商業模式、偏重社羣應用的專案。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