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鋏:未來三年,是公鏈落地的最後視窗期!

買賣虛擬貨幣

不久前,以太坊創始人 V 神“打算讓以太坊聯姻 BCH”,以此解決以太坊 2.0 到來之前的擴充套件性問題。

鋏是最早在國內提出“區塊鏈不可能三角”問題的人。在《夢想成為富人,卻不想努力?幻想與行動間還差一個長鋏的故事》一文中,白話區塊鏈給大家介紹了鋏如何從一個天馬行空的科幻作家,蛻變成區塊鏈行業的先行者與佈道者。

長鋏如何看待 V 神的這個構想呢?近年來很火的 Layer 2 解決方案,真的能破解“區塊鏈不可能三角”嗎?作為一名創業者,長鋏追求什麼樣的體驗呢?

帶著以上種種疑問,白話區塊鏈近期文字採訪了長鋏。以下是採訪內容:

 01 
底層基礎設施

白話區塊鏈:資產上鍊是龐大的系統工程,比原將資產按可分割、可互換分為四個象限,如果希望將現實資產(如不動產、商品)上鍊,除了區塊鏈技術的完善和應用的開發,我們還需要哪些配套的底層基礎設施?您樂觀估計這些基礎設計的完善、規模化地推廣應用還需要多久?

長鋏:在現實資產上鍊之前,還有一個虛擬資產的階段其實還遠沒有完成。1C0 只是虛擬金融的冰山一角,DeFi 才是冰山本身。DAO、穩定幣、Bancor 協議、Swap 協議、DEX、借貸、拍賣、期權等金融創新都還只是初露崢嶸,更不用說跨鏈協議、隱私交易等技術創新。

除此之外,比原團隊還特別注重一個基礎設施,就是基於幣天銷燬的信用評價體系的建立,鏈上信用的價值還遠未被引起重視。正如支付寶作為支付工具的價值是巨大的,但它作為信用工具的價值更是巨大到難以想象,區塊鏈作為資產交易工具的價值也遠小於它作為信用評估工具的價值。

上述基礎設施的完善至少需要三年,但如果鏈上虛擬資產得到大規模應用,那麼離鏈下資產大規模上鍊就不遠了,因為這不再是技術問題,而是政策問題了。

 02 
分層的區塊鏈架構

白話區塊鏈:以太坊創始人 Vitalik 之前在其部落格上提出了二層狀態計劃和區塊鏈資料層合作構想,引起了業內一些熱論。您認為分層的區塊鏈架構是否已在業內達成共識?比原鏈的資料儲存和計算是如何實現的?

長鋏:Vitalik 說的使用低成本公鏈做資料層難以實現, 因為儲存開銷會順著市場使用者的增加而正比增長,只有獨立的側鏈才是解決方案。

比原鏈推出的 Bystack 目標就是資料計算和價值儲存分層實現,一主多側鏈架構實現了“主鏈負責資產價值不可篡改,側鏈管理業務應用和資料儲存”, 所有價值都在主鏈創造,透過跨鏈技術傳遞到側鏈, 用於複雜的應用場景。多側架構讓任何人可執行不同的側鏈,相互沒有交集,這樣“側側隔離”可以保障業務資料的安全性和隱私性。

 03 
一主多側架構與Layer 2

白話區塊鏈:您在國內最早提出了區塊鏈的“不可能三角”理論。據介紹資料顯示,Bystack 的“一主多側架構”是針對不可能三角的解決方案,在您看來,一主多側架構在本質上和主打 Layer 2 最佳化的雙層結構解決方案有哪些根本上的不同呢?

長鋏:最大的區別來自頂層設計。很多專案是先有了一輛腳踏車,這輛腳踏車可能是現成的公鏈,以太坊或其它公鏈,然後再針對這輛腳踏車琢磨怎麼加上發動機。所以,很多 Layer 2 專案都沒有自己的公鏈,它們是建築在其它公鏈上的二層網路,像 Plasma,Truebit。

我們一開始就沒想製造腳踏車,奔著造汽車去的。所以,第一階段我們實現了 Layer 1:Bytom 公鏈。第二階段實現了 Layer 2:Vapor 側鏈。兩個階段層疊,一層疊加在另一層之上,所以才有棧的概念:Bystack。

所以,我們的開發難度較一般公鏈要大很多,週期也要長很多。第一階段,我們並沒有側重開發鏈上應用,因為在 Layer 1 上的應用不是我們的終極目標。

另外一個區別是我們強調一主多側,Vapor 可能只是我們第一條側鏈,以後可能還會有其它側鏈。針對不同商業需求接入不同側鏈,比如虛擬資產是一條鏈,金融資產可能又是一條鏈,它們對 KYC、安全、匿名性的要求都大不一樣。用一條鏈來解決所有場景,或用一主一側來解決所有場景是不現實的。

 04 
“15年流浪計劃”

白話區塊鏈:Bystack 平臺釋出後,其“15 年流浪計劃”的戰略令人印象深刻 ,該計劃的穩步推進,您覺得需要具備哪些最重要的能力和條件?

長鋏:這需要開發團隊對專案願景有非常清晰的規劃,而不能左右搖擺,追逐熱點。

我們一開始定位就是資產上鍊,區塊鏈本質是降低了交易的成本,消除了可信第三方,那麼,具有價值轉移屬性的領域是應該重點關注的方向。我們白皮書的大目標幾乎沒有什麼改變,只是開發細節上會適時微調。

另外一個,比原團隊非常強調長遠價值觀,提倡延時滿足,所以我們團隊的穩定性是靠前的。圈內有些專案會因為業務方向上的大調整,有時會砍掉某條線上的整個團隊,這種事在我們這幾乎不會發生。

雖然我們提出長達 15 年的開發計劃,但不是說我們需要等待漫長的 15 年,其實第二個階段(未來三年)就應該會看到殺手級的鏈上應用。這就好比火箭推動器,第一級、第二級、第三級漸次推進,如果第二級失敗,第三級、第四級也沒有意義。所以,我們判斷未來三年,是公鏈落地的最後視窗期。

 05 
PoS共識機制下的DeFi

白話區塊鏈:基於您之前的觀點,似乎更認可 PoW 共識機制的安全性。目前有很多在 DeFi 領域的探索專案,這些和金融有關的專案又基本都採用了 PoS 共識機制。在您看來,基於 PoS 共識的 DeFi 在架構上是否存在有待商榷之處,極端情況下會導致怎樣的影響?

長鋏:是的,這就頂層設計上的問題。我有一個觀點,只有 Layer 1 是計算共識(PoW)的鏈,才需要非計算共識(PoS、BFT)的 Layer 2;如果第一層網路是非計算共識,就沒有必要再做 Layer 2 了。

一條 1000TPS 的基於 BFT 的鏈,與一條 10000TPS 的同樣基於 BFT 的鏈,有什麼本質區別嗎?沒有,它們都是准入共識。只有一條非准入鏈加一條准入鏈,才構成去中心化與效率兼顧的“可能三角”。

基於 PoS 共識的 DeFi 在安全性上顯然是有隱患的。金融資產尤其注重交易的不可逆轉性、資料的不可回滾性,如果告訴你這條鏈上只需十個或二十一節點同意透過,就可以回撤交易、回滾資料,你還願意在上面發行上百億的資產嗎?

 06 
職業轉換

白話區塊鏈:科幻作家和將科幻實現的創業者,在很多人看來是兩種完全不同的人生經歷。前者需要強科學基礎且邏輯自洽想象,後者更要埋頭現實踏實苦幹;前者管理自己為主,後者要帶領團隊。在這樣的職業轉換中,您追求的是什麼樣的體驗呢?

長鋏:創業需要一個基本素養就是想象力。在比原團隊中,我的任務就是給大家畫出藍圖,告訴大家,未來就是這樣。

每一位創業者其實都是時間旅行者,他告訴所有人,未來就是這樣的,但大部分人只是好奇的觀望,只有少數人相信他,然後他們成功了,創造了未來。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