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概念的探索 Renrenbit“準備金”是個什麼東西?

買賣虛擬貨幣

近日,在區塊鏈領域興起了一個與Fintech類似的概念——DeFi,即去中心化金融,指代建立在區塊鏈上的「去中心化金融」產品和服務。

雖然在區塊鏈行業中有人認為DeFi與Fintech之間仍有差別,但是在實際產品上,DeFi依舊和Fintech一樣從傳統金融模式中借鑑並延展出了穩定幣、數字貨幣借貸、去中心化交易所等產品模式。

而在這些模式中,數字貨幣借貸在近期最為被行業所關注。這種模式既不侷限於錢包的儲存功能,又可以在積累一定的使用者量之後向交易所模式進行演變,相比較於其他產品模式價效比更高。

但是,由於DeFi自身去中心化的特性,在整個數字貨幣借貸產品的業務流程中,並沒有引入第三方監管機構,而涉及到具體的數字貨幣抵押、託管、風控等方面也都還缺乏完善的增信和監管機制。

以近期活躍的DeFi專案Renrenbit為例,在其過往的宣傳中,主要的風控手段有兩種,其一是與慢霧科技共同合作安全審計;其二則是在8月5日晚上線的100%準備金。

Defi,作為一個新的概念,其業務模式和行業規則處在早期發展階段,可謂日新月異,但其基礎設計邏輯仍然脫胎於傳統金融產品。那麼,Renrenbit所宣傳的準備金到底是什麼?要起到什麼作用呢?

按Renrenbit的宣傳,其公佈的100%準備金是該平臺保障使用者隨時提取的儲備資產。然而在傳統金融機構中,準備金率一般低於20%。

Renrenbit如何證明準備金真實存在?

Renrenbit創始人趙東的辦法是在GitHub開源公佈了自己的準備金證明方案,地址是github.com/renrenbit/ProofOfReserve。他自己也在微博上表示:“100%準備金證明就是把我們平臺的資產,暴露在光天化日下接受所有人的監督,使得我們平臺未來不敢作惡也無法作惡,因為只要作惡大家就能看見,這樣使用者才能對我們更加放心。”

此外,按照Renrenbit釋出的公告,其將自身標榜為“一個安全、透明、專業的區塊鏈數字銀行”。那麼,這個準備金和銀行準備金又有何差別?

一般情況下,準備金(reserve)是商業銀行庫存的現金按比例存放在中央銀行的存款。實行準備金的目的是為了確保商業銀行在遇到突然大量提取銀行存款時,能有相當充足的清償能力。按照中國央行1998年存款準備金制度改革後的情況來看,銀行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從13%下調到8%。準備金存款帳戶超額部分的總量及分佈由各金融機構自行確定。

簡單來說,銀行的準備金是用於應急,確保出現大量提現時的清償能力,與Renrenbit所稱的保障使用者隨時提取有區別。

既然提到了隨時提取,那是不是可以和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做對比呢?

按照央行釋出的《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存管辦法》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是指支付機構為辦理客戶委託的支付業務而實際收到的預收待付貨幣資金。央行要求,支付機構客戶備付金,將統一交存至人民銀行指定賬戶,由央行監管,支付機構不得挪用、佔用客戶備付金。

以此來看,Renrenbit目前收到使用者資金的來源主要是其所推廣的C2C借貸和閃電貸產品,資金用途為抵押借貸,並非支付使用,看起來與P2P平臺所建立的風險準備金計劃有些類似。

P2P平臺所設立的準備金計劃是用於借款出現逾期或者違約時,網貸平臺將會動用資金賬戶裡的資金來歸還出借人。資金的來源包括但是不限於P2P網貸平臺自有資金、借款管理費、追討回來的違約借貸的資金、出借人收益的分成提取等。

一般情況下,風險準備金應交由銀行託管對資金賬戶進行監控,並定期出具報告,以證實客戶資金的明確去向及變動,並定期向公眾公開餘額。

但是,Renrenbit的準備金放在哪裡?又由誰來監管?

趙東微博截圖顯示,Renrenbit準備金被存放在多個雲錢包中,並向使用者實時公示。

可是這個錢包是由誰控制的呢?趙東在自己微博中也變相給出瞭解答。

7月30日,微博使用者“吳承劍”評論:準備金是不是應該放在第三方啊。趙東回覆稱:準備金放在“第三方”,“第三方”弄丟誰負責?

也就是說,所謂的100%準備金還是放在趙東自己的錢包裡,並且趙東基本不相信第三方託管所起到的安全和增信作用。

那麼具體到服務合同中,Renrenbit是怎樣與使用者進行約定的呢?近期Renrenbit更新後的服務合同中顯示,Renrenbit為使用者主要提供虛擬商品保管服務、商品處置代理服務共兩項服務,其所承擔的權利和義務僅包括:履行提供服務的義務、有權向借貸雙方收取服務費、對獲得的使用者資訊進行保密並不能進行任何形勢的傳播。

但是,在上述各條之中,唯獨沒有提到準備金的使用問題。而是在違約責任中,合同中才提到“保管期間,保管物如因丙方原因發生毀損滅失,丙方應予以賠償,但丙方的賠償額度上限為就保管物已經向甲乙雙方收取的服務費用;”,但是依舊沒有明確用什麼資金來進行賠付。

金融分析師肖磊認為,由於行業缺乏規範,沒有人會覺得在幣圈搞這種模式存在什麼問題,只要有人願意參與就是可行的。如果從技術層面來講,目前跨鏈技術和託管技術都還處在高速發展階段,技術成熟度不夠,所以很難做到自動第三方託管,所以這種模式更多還是自律和制衡的問題。但很多時候道德是抵不過市場誘惑的,如果沒有具體的監管機構介入,未來存在風險較大。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