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無假期,進擊的以太坊已顯露4大翻身跡象,難道要崛起?

買賣虛擬貨幣

文 | 白話區塊鏈 老白

本文是近期“以太歸零之路”的姊妹篇,即《以太坊月圓之夜前就出現4大狼變徵兆, 處決歸零 or 翻身?》的下篇——“以太崛起之路”。沒有看上篇的朋友,可以先去看看,然後再接著看今天的文章。不然只聽一面倒的觀點,很難有理性全面的認知。

以太坊月圓之夜前就出現4大狼變徵兆, 處決歸零 or 翻身?裡,我們一起梳理了四階認知,一層層將以太歸零之路鋪設完成。那麼今天,同樣會由淺入深,用四階認知,一層層將以太崛起的天梯搭建起來。


01
以太崛起之第一階認知:
公鏈生態的決定性因素

對於一條公鏈來說,什麼最重要?

你可能會說:生態。

那麼對於生態來講,什麼才是決定性因素呢?

使用者數量?

NO NO NO……使用者數量當然很重要,但在初期,並不是決定性因素。

決定性因素,是開發者的數量。

DApp被更多使用者使用的前提,是有足夠多的開發人員來構建它們。舉個例子,假如你要在一所城市裡大興土木搞房地產,若沒多少人來買房子,固然可怕。但是試想一下,倘若沒有開發商過來蓋房子,是不是一件更可怕的事兒?

以太坊上的程式碼學校CryptoZombies.io(嗯,就是開發殭屍LOOM的那個)已經擁有超過20萬名使用者,而且其在熊市還在以每月超過3萬的速率增長。同時,Truffle(以太坊開發框架)的下載量自今年1月以來,已經超過76萬次。

除了擁有最大的開發者社羣,以太坊還擁有最完備的開發工具Truffle、Infura、Web3.js、OpenZeppelin、Geth等,更多的協議族可以參看這篇文章《我知道你知道ERC-20,那ERC223,721,777,1155呢?!》。這些基礎設施是由不同團隊花費數十萬小時共同打造而成的,其他的公鏈想要超越以太坊,單就基礎設施這一塊,就不知道差距有多大。

而且正因如此,由於頭部效應的堆積,在可以預見的未來,將會有大量的工具鏈基於以太坊開發,因為切換主鏈帶來的重置成本非常之高,所以也使得公鏈上的顛覆變得愈加困難。

這將會是一條很難跨越的護城河。

 02
以太崛起之第二階認知:
Layer 2 鏈下擴容的影響

BTC/" target="_blank"">比特幣和以太坊,最被廣為詬病的,無非是那“感人”的TPS。

加密貓所帶來的網路擁堵,至今讓人歷歷在目。

由於區塊鏈“不可能三角理論”的約束,以及以太坊不願犧牲去中心化這個區塊鏈最為核心的精神特質,所以無論是比特幣還是以太坊,過去幾年,在TPS的問題上,都沒有大的提升。

而當前號稱TPS過千甚至過萬的一眾公鏈,無非是犧牲了部分“去中心化”或是“安全”的一角,來換取“擴充套件性”,本身並非技術的顛覆。不然,你以為他們能想到的,V神想不到嗎?

這個問題一直困擾著以太坊,直到Layer 2鏈下擴容技術(狀態通道、子鏈、側鏈等)的出現。

相較於比特幣只有閃電網路,以太坊上已經有雷電網路,Liquidity Network,Celer Network,Loom(算半個)以及自家Plasma等一眾鏈下擴容方案,雖然很多方案會在未來對接多個公鏈進行鏈下擴容,但對以太坊的支援,則是原生的。

順道提一句,未來1、2年跨鏈領域的領軍專案,比如Cosmos和Polkadot,也同樣原生實現了對以太坊的支援。

有了鏈下擴容技術的支援,以太坊可以為第二層解決方案提供安全的基礎層,將可擴充套件性放在第二層完成。

分層,就目前情況而言,或許是攻破“區塊鏈不可能三角”最正確的姿勢。

在這個接下來即將發生的區塊鏈分層以及跨鏈技術浪潮中,毫無疑問,ETH會繼續領跑。

03
以太崛起之第三階認知:
金融屬性不可小覷

在“以太歸零之路”那篇文章裡,曾介紹過用費雪公式評估的以太坊市值以及幣價。按照那種方法,以太坊目前即便是跌去了85%的市值,仍虛高几倍之多,讓人不寒而慄。

然而,在文中也提到,那種估值,是一種靜態且理性的數學估值。但是現實情況正像這句話說的一樣,“我能算出天體執行的軌跡,卻無法計算人性的瘋狂。”

一旦金融屬性被加入其中,幾乎任何模型都失去了效應,尤其是一個新生的且還未被大眾看懂的行業。連郵票、煙盒這些東西的價格都能被大眾炒上天。那對於加密貨幣排名第二的以太坊,其未來價值潛力可想而知……

去年十二月,芝加哥期權交易所CBOE第一次推出了受監管的比特幣期貨合約。現在,CBOE已經開始準備推出以太坊期貨合約。很有可能在年底,你就會看到CBOE的以太期貨。

值得指出的是,關於“比特幣ETF申請是否透過”這個問題,業界當前的共識是“這只是個時間問題,而非‘過不過’的問題”。試想一下,當比特幣的ETF透過之後,你覺得下一個上ETF的會是誰?答案應該是顯而易見的。

04
以太崛起之第四階認知:
證券類代幣的公鏈平臺

白話之前的文章《老穩定幣老不穩定,新穩定幣能否全搞定?GUSD背後的秘密!》,詳細介紹了基於監管的穩定幣GUSD的背景。

在那篇文章裡曾提到,GUSD很可能是美國在下的一盤大棋。也許在佈雷頓森林體系之後,下一場“世界貨幣”之爭,將會出現在區塊鏈的戰場之上。誰能夠最終成為“基於區塊鏈的最具流通性的穩定幣”,誰便能笑到最後。

GUSD當然不是“基於區塊鏈的數字美金”的最終形態,而更像是一個排頭兵。排頭兵基於以太坊發行,這件事本身便能夠說明很多事情。

再者,以太坊下一次大的轉機很有可能是證券類代幣,比如知名的Polymath。在不遠的未來,股票、債券、風險投資、私募股權、股權和LP股票都將成為可程式設計支援使用者身份驗證(KYC)的證券類代幣。而這些證券類代幣最有可能選擇的公鏈平臺,就是以太坊。

關於“以太坊崛起”,你怎麼看?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