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專案“三性”看財路白皮書

買賣虛擬貨幣

前言:

自幣乎問世以來,內容平臺就如雨後春筍開始萌芽。時過境遷,經過了一年多的光陰,有的平臺如匆匆過客離我們而去,比如幣車;有的平臺如落日餘暉失去光芒,比如支點;有的平臺則如冉冉升起的新星向我們走來,比如財路。9月2日,財路釋出了官方白皮書,向我們描繪了內容平臺新的藍圖。

    對於像財路這樣應用服務型的區塊鏈專案,我覺得可以從邏輯合理性、內容創新性、實現可行性來窺知一二。

      邏輯的合理性主要圍繞專案定位、產品定位、生態定位這三個角度看。財路是垂直於區塊鏈領域,以財路節點作為運營核心,社羣、海螺(IM)、共識公鏈三大產品作為引擎驅動的區塊鏈共識孵化生態。 從專案定義來說,內容社羣、通訊工具、共識公鏈三大產品非常明確,而且內容社羣和通訊工具都是社交領域的範疇,兩者之間有很多的交集,基本上是一個相輔相成的關係。這一點跟幣看比較相似。財路與幣看不同的地方在於,幣看把通訊和內容整合在一個app上,會產生顧此失彼的感覺,在內容和通訊之間不停的切換給人一種凌亂的使用者體驗。財路單獨把通訊功能整合在海螺上,讓通訊的歸通訊、內容的管內容,各自可以更深入的擴充套件。

    另外共識公鏈的引入對於主打內容社羣的專案來說是非常必要的,從長遠來說一個側鏈專案是很難成為一個領域的標杆,因為當專案生態在不斷擴充套件的時候,側鏈是無法實現真正區塊鏈化的龐大生態,這也是我認為幣乎之流不能成為行業標杆的一個原因。但是財路有一個隱性的問題,專案的定位[區塊鏈共識價值孵化]這是一個非常模糊的理念,幾乎所有的專案都可以用這樣的定義。相比於力場的“鏈賺”、幣乎的“好文有好報”,財路的專案理念不適合傳播。

    從內容的創新性看,財路不論是場景還是生態發展的方向都比較接地氣。接地氣的好處就是實現的可行性高,不好的地方就是容易被模仿。很多內容平臺之所以無法存活無外乎就是產品純粹模仿,制度沒有創新,運營不加努力、遲早都被拋棄。當然財路在目前內容社羣的制度設計上還是有一些不錯的想法,主要體現在節點功能上。

     節點是財路的運營核心,整個財路生態都會圍繞節點進行建設,讓節點主和成員形成利益共同體。節點就相當於集團公司的子公司,這是一種更加扁平化的管理。把管理運營權下放到節點主,可以減輕專案運營的壓力。節點主還擁有通證分配權,在利益分配上必須和節點成員達成一種動態的平衡。有了這樣的節點制度可以充分發揮節點的自主權,調動節點主的積極性。使用者可能從一個節點流動到另外一個節點,但是依然在整個社羣的範圍內。引入節點制度成了防止使用者流失的兩重防火牆。至於精評挖礦、精選挖礦、身份標示等做法也是借鑑了競爭對手的一些優勢經驗,取其精華是值得肯定的。

       從專案的可行性看,整個專案的規劃線路清晰合理,實現的可行性很高。從內容社羣到海螺通訊再到共識公鏈,由內向外的一個擴充套件過程。但是個人感覺專案的整體進度節奏太慢,整整一週年才把內容社羣的框架打好。起步比財路晚的力場都已經上交易所了。要知道區塊鏈行業,尤其是應用服務型的專案就是一個百米賽道,速度是一個決定性的因素。上線交易所是使用者最關心的話題,當使用者長久的付出不能得到真金白銀的回報就會自然而然的選擇離開。好在財路目前由足夠的融資去支撐長久的運營。

     目前財路社羣有一個明顯的短板就是專案方的關聯度不夠,專案方作為財路社羣的第一目標卻很難看到身影。大多數節點都是自媒體KOL,很少看到專案官方號。也很少看到有專案在社羣做一些傳統的推廣活動,比如空投、徵文。這從一個側面說明目前財路的熱度還不夠。

      最後再把焦點放在大家關注的通證上。CLC的應用場景跟大多數內容社羣相比大同小異。代幣總量1000億,跟幣乎和力場相當。內容挖礦關聯的生態池總量300億,每天釋放量比幣乎和力場要少,基本上跟以前的支點差不多。未來通證的價格也可以參考這幾個平臺。當然最重要的一點還是未來如何控制二級市場的流通總量,制定合理的解鎖方式。目前來說,使用者挖礦的效率比起幣乎、力場更加平均化。力場持倉百萬都稱不上V,財路可能鳳毛鱗角。

     綜上所述,財路的優勢就是藍圖不算很大,專案實現可行性高,以節點為運營核心是一大亮點。財路的不足之處包括專案理念模糊不易傳播、進度節奏緩慢有待提高、社羣與專案方交集太少。

 忠言逆耳利於行,希望有則改之,無則加勉!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