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太坊、Cosmos 、Polkdot 生態大盤點,或是未來生態最繁榮的三大公鏈

買賣虛擬貨幣

“教主,區塊鏈這麼火,我想去學個程式設計做開發,你覺著怎樣?” “不太看好……不過你要是真的想學,倒是有三個推薦。” “哪三個語言?C、Java 和 Python 麼?” “不是,是 Solidity、Golang 和 Rust 。” “哎?為啥是這三個?” “因為未來絕大多數開發,可能會ETH、Cosmos 與 Polkadot 上進行,上面的這三種語言,分別對應著這三個生態系統。”

------------分割線-------------

01 以太坊( ETH )

區塊鏈行業要論市值第一,BTC 是絕對的老大;但要論生態第一,ETH 才是那個王。

圍繞 ETH 搭建的專案,至少有三位數,所以沒法一一介紹,相信各位老鐵也都很熟悉,所以簡單說幾個大類:

很多人覺得從 DApp 日活來看,ETH 甚至不如EOS和 TRON ,怎麼好意思號稱“區塊鏈第一公鏈”呢?

殊不知,看生態,尤其是區塊鏈這種還處在萌芽的產業,生態的中心並不在使用者這裡,而是在開發者那裡。

不然,你覺得 EOS 和 TRON 那些 DApp 的日活使用者,有幾個是真正的“使用者”,而不是羊毛黨、機器人或投機者?

從開發者生態來看,ETH 是這樣的:

開發語言:Solidity - 當前用於智慧合約開發的最流行的語言,簡單易學,尤其推薦 Loom 網站的殭屍趣味教學

ETH 核心開發者月活:100 人左右

ETH 全球開發者社群:6 萬+

DApp 數量:2000 +

目前沒有任何一個區塊鏈專案在上述方面能超過 ETH。

ETH 在“世界計算機”和“愛西歐本幣”兩個概念被證偽之後,開始使用全新的“敘事故事”, 即“全球結算層+ DeFi”,而最近的生態開展,也是圍繞這個敘事開展的。

所以要了解 ETH,除了其自身,更重要的是,你要了解它生態下幾個大類的專案。

1、錢包:

代表:MetaMask、MyEtherwalle、imToken、Parity……

你看一條鏈的生態,其實最簡單的指標就是,有多少個錢包在支援它。而支援 ETH 的錢包,實在是太多了,上面列出的是大家最常使用的代表。

2、Layer 2

代表:Raiden、Loom、Celer、Liquidy Network、Skale

Layer 2 在 2018 至 2019 年呈現出了井噴態勢,因為 ETH 上 Layer 1的效能實在是太差了,在 ETH 2.0 誕生以前,Layer 2是提速最好的選擇。

然後你就看到今年 Layer 2 整體一副半死不活的樣子,究其原因可能有三:

一是除了 Raiden 和 Loom 之外,很多 Layer 2 的專案都還在開發或是測試網階段,主網都沒有上。

二是很多 DApp 或是專案完全可以選擇 EOS,TRON 這種高效能鏈,不用以太 +Layer 2 這種還遠不成熟的架構。

三是當前最成功的 Layer 2,是 BTC 的閃電網路,而閃電網路本身是不發 Token 的。ETH 上的 Layer 2 專案集體面臨著一個尷尬,就是要解釋清楚,自己為什麼要發一個Token呢?

3、DeFi

代表:Maker DAO、Compound、Dydx、Uniswap、Dharma

DeFi 裡面最為重要的被稱之為“區塊鏈聖盃”的穩定幣專案,今年幾乎是被 Maker DAO 扛起了大旗。

你也許會說最牛逼的穩定幣不是 USDT 麼,是沒錯,然而那種“傳統資產抵押”的穩定幣,就“很不區塊鏈”,區塊鏈的穩定幣,應該是以區塊鏈資產作為抵押,或是去中心化演算法為代表,而後者,至今未能出現一個執行成功的專案,也有觀點認為這極有可能是一個偽命題。

很有意思的是,這些龍頭 DeFi 專案,除了 Maker DAO 之外,基本上沒有發 Token 的。也許這才是區塊鏈的正確開啟方式吧。我們需要那麼多 Token 幹嘛呢?有什麼事情是 BTC 和 ETH 幹不了非要自己發個Token來做的呢?

令人擔心的一點則是,ETH “全球結算層”與 DeFi 的故事敘述有點自圓其說的感覺。

為什麼這麼說呢?先來看下面這兩句話:

DeFi 的最佳平臺是 ETH,因為市值夠大、夠安全、足夠去中心化和生態健全。當前支撐 ETH 繼續成為第一公鏈的理由:我有DeFi!

你看,這就成了一個相互加持、自圓其說的故事,一榮俱榮,一損俱損。更加合理的模型應該是有一個外部輸入,比如:ETH 因為可以做世界計算機而市值夠大和安全,然後 DeFi 選擇了 ETH,並再次加強它。

所以在 ETH 2.0 誕生之前,坊間也有不少人對於 DeFi 始終處於一個謹慎的態度。

至於其他幾個大類:限於篇幅,就一句話帶過。

預測類 :代表專案有 Angur、Gnosis和 Veil 。不過前幾天各路明星機構和資本加持的 Veil 宣佈停止運營,給預測類專案略微蒙上了一層陰影。

去中心化交易:代表專案是 0x。上了 Coinbase 的 0x 協議,非常有技術實力,然而它也面臨要解釋自己為什麼要發個 Token 的狀況。

身份驗證:代表專案有 Civic和 Selfkey。也有人認為,這些都屬於暫時性證偽的專案,在區塊鏈徹底普及,ETH 一統天下之前,這些東西具體有什麼作用還有待觀望。

智慧合約嚮導:代表專案有 Etherparty 和 Blockcat 等。同上也都處於暫時性證偽狀態,智慧合約還沒走出圈子呢,更不用說智慧合約傻瓜化嚮導了。再者還是那個問題:有必要發幣麼?

因為 ETH 的生態實在是太龐大了,一些其他的小類別,就不一一列舉了。

02 Cosmos

開發語言:Golang -簡潔成熟,是當前很多網路開發的首選語言。

相對於 ETH 與波卡,Cosmos 對於生態的依賴程度,要相對高得多。

為什麼這麼說呢?因為本質上 Cosmos 是一個發鏈與跨鏈協議,它的整個網路圖是由各個 Hub 組成,Hub 之間可以互通形成跨鏈。

然而,Cosmos 的原生代幣,只負責自己 Cosmos Hub 的安全和各項方面,跟其他的 Hub 都沒有關係,所以 Cosmos 的代幣升值邏輯,其實是這樣的:

Cosmos 就像開發機場建設,當全世界都鋪開機場,他自己就相當於紐約機場或者東京機場,作為一個最大的機場樞紐,自然也就很值錢。Cosmos SDK 是建設機場的技術。ATOM Token 呢,就是東京機場的安保隊。國內前段時間比較火的 Iris,是浦東機場的安保隊。機場越重要,安全性就要越高,Token 的價值就會越大。

Cosmos 由於剛上主網,並沒有以太那麼龐大的生態網路,只能介紹幾個當前的主要專案:

1. IRIS Network

IRIS 算是 Cosmos 的大兒子,除了它是 Cosmos Hub 的第一個 Hub 外,大多數人可能並不知道 IRIS 到底是幹嘛的。不信,你問問他們,我要開發一個 DApp 或者鏈,我為什麼要接入 IRIS Hub 而不是 Cosmos Hub 呢?

簡單來說,Cosmos 目前側重的是打通 BTC 和 ETH 網路,實現 BTC 和 ETH 的跨鏈流通;IRIS 想要做的事情則不僅僅是 Token 流通,還有跨鏈服務。

嗯?這不一直都是波卡要乾的事麼?IRIS 能不能做到,還是等時間來驗證吧。

2.幣安 DEX

幣安 DEX 對於 Cosmos 來說,本身就是最好的廣告。試想,世界頭部交易平臺都是拿 Cosmos SDK 來開發的,你說牛逼不牛逼?

不過,DEX 對於 Cosmos 的市值或許沒有直接幫助,更多是體現在幫助 Cosmos “把生態的餅做大”。

DEX 是幣安的重要佈局之一,當前可能受到交易深度和使用體驗等各方面的限制,或許暫時還感覺不出來。還是那句話:一切有待時間的檢驗。

3. Kava - DeFi

跟 Maker DAO 只能抵押 ETH 不同,Kava 是想用任何 Cosmos 支援的幣種作為 Kava 的抵押,這樣一來,可用的質押資源就會比 ETH 上單一的資源豐富許多。

剛才就說過,若是 ETH 價格暴跌,Maker DAO 這種與 ETH 強關聯的幣種,也同樣存在著崩盤的可能,而若是跨鏈,則相當於把雞蛋分在了幾個籃子裡。

不過就目前加密貨幣市場來看,整體聯動性還是很強,哪怕你分了好幾個籃子,但這些籃子可能都是在一輛卡車上……

03 Polkadot

開發語言:Rust - 難度較高,但也是當前安全及效能最為強大的區塊鏈程式語言,除了波卡之外,GrinHolochainNervos以及 Facebook 要發的 Libra,都是用 Rust 來編寫的。

與 ETH 和 Cosmos 不同,Polkadot 目前還沒上線,但生態已經先行的區塊鏈專案了。

波卡上有幾個專案都值得說道說道。

1. ChainX - 資產跨鏈專案

如果 BTC 想真正承擔區塊鏈世界通用貨幣的屬性,就必須能夠在多鏈之間自由流通。

ETH 上有了WBTC ,波卡上也有透過 ChainX 來做資產對映鏈,當前只支援 BTC,接下來會逐步支援 ETH、EOS和 BNB 等公鏈。

2. Edgeware -智慧合約鏈

Edgeware 說白了就是 Polkadot 的智慧合約平臺。因為涉及開發規劃原因,Polkadot 自身目前是沒有智慧合約的,所以需要一條 Parachain (平行鏈)來執行這個功能,Edgeware 便是這個平臺。

同時,Edgeware 也將承擔鏈上治理系統(DAO)的功能,包括身份、提案、財務等等。Edgeware 是透過 LockDrop,即鎖倉 ETH 的形式來分發 Token 的,可以說是首創,對使用者而言,相當於付出了 ETH 的鎖倉機會成本,基本可以算免費獲得。

3. Akropolis— DeFi

這個專案前兩天剛剛上了火幣 Prime,火幣對其的簡介如下:

世界上有一半的資產歸養老基金所有,但全球養老金赤字目前佔全球 GDP 的 3 倍,即 47 萬億美元。因此,Akropolis 的目標就是建立一個由所有金融組織組成分散式金融網路協議,並提供不依賴銀行或其他傳統金融機構的基本金融服務(儲蓄,投資,社會保險)。在發生金融危機時可抵禦全球蔓延風險。Akropolis 團隊的一項重要任務便是針對區塊鏈互操作性的研究和開發,以及對其他生態系統的支援,例如,在 Polkadot 中執行驗證節點,構建 Akropolis Parachain和 ChainX 驗證器節點。

4. Kasuma - 金絲雀網

Kasuma 是 Polkadot 的測試網路,但它又不單單是一個測試網路,還是一個試驗場,且在主網上線之後依舊會持續存在下去的試驗場。

用 Gavin Wood 自己的原話來說:

Kusama 並不完全是一個測試網,而是一個金絲雀網 :它是存在於真實經濟環境中的,早期的高度實驗性版本的波卡。它不像典型的“測試網”那樣在經濟上中心化,也沒有中央切斷開關。只要社羣維護它,Kusama 就會存在,我們設想它將迎合新的、早期的、高風險的功能和準備在波卡上開發和部署的專案。

04 小結

或許看到這裡有人會疑問:今年上線的 Cosmos 主網和還沒上線的波卡,與已經誕生 4 年多的 ETH 相提並論,是否有些偏頗?確實,Cosmos 和波卡作為新生代,其生態圈還沒有開始真正構建,並不存在與 ETH 這種“巨頭”比拼的資格,更多的只是介紹。

然而江山代有才人出,一兩年之後,Cosmos 和 Polkadot 的生態是否可以大到與 ETH 叫板,甚至將 ETH 挑翻馬下?我們拭目以待,畢竟區塊鏈這個世界裡,處處充滿了驚喜和不可能。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