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在金融行業中能做什麼?

買賣虛擬貨幣
|  袁東陽,央行觀察專欄作家,經濟學博士,德方智鏈金融研究室主任,中國首席經濟學家論壇高階研究員;陳曉輝,理學碩士,德方智鏈資深金融研究員。為代表的金融科技在全球範圍內方興未艾。麥肯錫在其研報中稱“區塊鏈是繼蒸汽機、電力、資訊和網際網路科技之後,目前最有潛力觸發第五輪顛覆性革命的核心技術。” 由於在解決資訊不對稱、中介機構的中心化與 “資訊孤島” 等問題方面具有明顯優勢,區塊鏈在金融行業中的應用日新月異,已越來越多地出現在供應鏈金融、支付、資產證券化、票據、徵信和風險管理等傳統業務中。區塊鏈與金融業務的結合,已實現由理念向產品的跨越,並正在深刻地影響金融業務的變革。本文將對區塊鏈在金融業務中的主要應用情況進行梳理。
一、區塊鏈簡介根據《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2016》的定義,狹義上,區塊鏈是一種按照時間順序連線資料儲存區塊從而形成一種鏈式資料結構,並以密碼學方式保證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的分散式賬本(分散式資料庫);廣義上,區塊鏈技術是利用塊鏈式資料結構來驗證與儲存資料、利用分散式節點共識演算法來生成和更新資料、利用密碼學的方式保證資料傳輸和訪問的安全、利用由自動化指令碼程式碼組成的智慧合約來程式設計和運算元據的一種全新的分散式基礎架構與計算正規化。區塊鏈主要有四個技術特點,分別是去中心化(Decentralization)、去中心化信任(Trustless)、可靠資料庫(Reliable Database)及集體維護(Collective Maintenance)。一是去中心化。區塊鏈由眾多節點組成一個端到端(Peer to Peer)的網路,不存在中心化的裝置和管理機構,任意節點停止工作都不會影響系統整體的運作。二是去中心化信任。區塊鏈中節點之間透過數字簽名技術(公私鑰)進行驗證,透過聯盟鏈構建跨企業的信任機制。採用密碼學雜湊演算法確保資訊不可篡改,採用抗抵賴、抗攻擊的共識演算法保證區塊鏈資料安全性、完整性和連續性,節點之間相互無法欺騙。三是可靠資料庫。系統中每一個節點都擁有最新的完整或部分資料庫備份,單個甚至多個節點對資料庫的修改無法影響其他節點的備份資料,除非能控制整個區塊鏈的網路共識機制,但這幾乎不可能發生。區塊鏈中的每一筆交易都儲存在區塊中並透過密碼學方法與相鄰兩個區塊串聯,在確保不可篡改的同時實現追溯功能。
四是集體維護。區塊鏈是由其中所有具有維護許可權的節點共同管理的,系統中各個節點按不同角色分工參與系統的共識、交易及驗證等工作。透過引入一系列創新技術,區塊鏈能夠解決資料儲存與應用中的中心化、無法共享、易偽造和篡改、無法溯源以及高成本等問題,建立了人與人、人與資料之間的取信機制。因此,它能極大地緩解金融行業中廣泛存在的資訊不對稱、中介機構的中心化與資訊孤島等難題。二、區塊鏈與供應鏈金融供應鏈金融具有廣泛的市場前景,但其進一步發展深受行業痛點限制。其一,核心企業的信用難以傳遞至多級供應商,使得此類企業遭受“融資難、融資貴”困擾;其二,貿易背景真實性稽覈難度大,業務效率較低;其三,供應鏈平臺的資料安全性、真實性和可靠性難以保證,需要藉助第三方權威機構見證和核實;其四,供應鏈系統中心化架構,存在安全隱患;其五,因資料互動需要,涉及核心企業ERP、銀行供應鏈前置系統、供應商ERP、供應鏈服務平臺等多方系統對接,費時費力。

透過區塊鏈搭建供應鏈金融平臺,可解決以上痛點,為處於更為末端的小微企業增信,從而使其同樣獲得銀行信任。區塊鏈的應用,使得傳統的供應鏈金融突破了僅存在於核心企業與一級供應商或經銷商之間的狹小範圍而能惠及整個鏈條。

(一)主要產品及專案

按照主導者角色分類,共有四種模式,分別是銀行主導模式、核心企業主導模式、第三方平臺模式及監管層主導模式。

1、銀行主導模式

浙商銀行推出了業內首個基於區塊鏈技術的企業應收款鏈平臺。銀行利用區塊鏈將傳統的只注重對資產負債表、現金流量表、利潤表的審查,變成了對 “四流”,即商流、資金流、物流、資訊流的控制,在貿易真實背景下完成過去實現不了的多級信用穿透。到目前為止,浙商銀行已開通核心企業應收款鏈平臺1千多個,輻射客戶4千餘戶,累計簽發區塊鏈應收款4萬筆,簽發金額900多億元。在服務的客戶中,民企的數量和融資金額均佔絕大部分。

2、核心企業主導模式

TCL透過創設 “金單”(企業應收賬款的債權憑證),透過核心企業以電子方式確認及承諾對供應商的應付賬款,來幫助供應商盤活應收賬款。其於兩年來,企業客戶數達7千多位,累計交易規模近1500億元,累計融單放款達200多億。最遠到達核心企業第八級供應商,成為國內首屈一指的區塊鏈供應鏈金融平臺。

3、第三方平臺模式

此類第三方平臺吸引的主要是離核心企業較遠,核心企業不願意擔保或者核心企業信用無法覆蓋而不能擔保的中小微企業,而引入的資金方也以中小銀行為主。這類平臺最大的特點是,作為小微企業與小型銀行的橋樑,以撮合服務為目的,將整個鏈上涉及的核心企業、資金提供方、資金需求方、擔保方、資料資訊服務方等進行連線與整合,依靠區塊鏈技術在保障資料安全的前提下,實現資料共享與合作,協調生態圈中各方利益與需求,形成完整的供應鏈金融生態圈。

4、監管層主導模式

代表為灣區貿易金融區塊鏈平臺,由央行數字貨幣研究實驗室與央行深圳分行共同推動和協調,參與方還包括中國銀行、招商銀行等金融機構和比亞迪等核心企業。這類區塊鏈平臺的特點是,平臺與銀行、科技公司、院校等展開廣泛合作,具備央行公信力和區塊鏈的雙重加持,為監管機構提供了貿易金融監管系統,實現對平臺上各種金融活動的動態實時監測。

(二)主要框架及流程

在平臺上,核心企業基於其應付賬款,在銀行授信額度內,簽發並生成憑證;供應商之間的真實貿易可用核心企業憑證進行結算;進一步,供應商還可藉助所持有的核心企業憑證,從銀行獲得貸款。在該模式中,透過應收賬款流轉,藉助區塊鏈的資訊透明化處理,核心企業從銀行獲得的信任,被傳遞至包含末端小微企業在內的各級供應商,達到了核心企業背書的效果。

銀行對各級供應商的信任,在某種程度上,便等同於對核心企業的信任。結果是,一方面,小微企業在無需銀行直接授信的基礎上獲得銀行貸款;另一方面,銀行也能低成本地拓展除核心企業以外的小微企業客戶,這種客戶是 “優質的”,特別是,當銀行為小型銀行,所在區域又無核心企業時,該銀行仍能基於區域外的核心企業對銀行當地的小微企業的背書,服務該小微企業。

(三)效果

區塊鏈的作用主要有兩類:首先是核心企業的確權過程,包括對整個債權債務真實有效性的核對與確認;其次是證明債權憑證流轉的真實有效性,保證債權憑證本身不能造假,實現信用傳遞,進而解決多級供應商的融資困境。

在這個信任生態中,核心企業的信用(票據、授信額度或應付款項)可轉化為數字憑證,透過智慧合約防範履約風險,使信用可沿供應鏈條有效傳導,提高履約效率,降低合作成本。更為重要的是,當數字憑證在鏈上被創設後,透過智慧合約還可以實現對上下游企業資金的拆分和流轉,提高資金週轉速度,從而解決了小微企業無法直接獲得銀行授信的問題。

在該模式中,對銀行而言,透過區塊鏈平臺,能夠實現穿透授信,使其可用較低的盡調成本深入開拓小微企業客戶,解決小微企業授信難的痛點。

對核心企業而言,平臺不僅能提供一定的利差收入,還能有效最佳化其供應鏈上下游企業的融資生態,提升供應鏈內部資金效率,有助於整個供應鏈形成良性迴圈。

對小微企業而言,透過供應鏈金融平臺可拓展融資渠道,穩定企業現金流,確保正常經營。

三、區塊鏈與電子支付

金融機構之間的對賬、結算、清算的成本較高,涉及多重手工流程,導致使用者端與金融機構中後臺業務端產生高昂的支付費用,也使得小額支付業務難以開展。特別是在跨境支付中,高昂的手續費及漫長的轉賬週期,一直是難以繞開的痛點。即便 SWIFT 為跨境支付提供了安全可靠的通訊方式,但因其處於壟斷地位,銀行仍須支付較高的成本,並最終轉嫁給客戶。

區塊鏈的技術特點之一是去中心化,這種開放式、扁平化、平等性的系統結構,具有簡化性、實時跟進的特點,能有效解決支付業務的弊端。

區塊鏈的引入,實現了匯款秒到賬,交易資訊時刻共享,交易過程實時追蹤,銀行實時銷賬等高效運轉,使交易效率大為提升,並降低交易成本及風險。

(一)主要產品及專案

區塊鏈在電子支付中的應用,主要集中在跨境支付業務方面。

1、螞蟻金服的AlipayHK專案

2018年6月25日,螞蟻金服宣佈推出基於區塊鏈的跨境匯款服務,為全球首個跨電子錢包區塊鏈匯款服務。渣打銀行為專案的核心夥伴銀行,為AlipayHK和菲律賓持牌電子錢包GCash提供結算服務,以及即時匯率資訊和流動性支援,以實現兩個電子錢包間的即時款項轉賬。此專案解決了跨境匯款流程複雜、到賬時間不穩定、退款時間長、轉賬有時間地點限制等問題,極大地方便了香港和菲律賓兩地使用者的匯款業務。

2、招商銀行全球現金管理專案

招商銀行實現將區塊鏈應用於全球現金管理領域的跨境直聯清算、全球賬戶統一檢視以及跨境資金歸集三大場景。透過聯手永隆銀行、永隆深圳分行、招商銀行,成功實現了三方間使用區塊鏈的跨境人民幣匯款。這是全球首筆基於區塊鏈的同業間跨境人民幣清算業務。

3、中國銀行區塊鏈跨境支付系統

2018年9月,中國銀行透過區塊鏈跨境支付系統,成功完成河北雄安與韓國首爾兩地間客戶的美元國際匯款,這是國內商業銀行首筆應用自主研發區塊鏈支付系統完成的國際匯款業務。銀行透過接入區塊鏈跨境支付系統,在區塊鏈平臺上可快速完成參與方之間支付交易資訊的可信共享,並在數秒之內完成客戶賬款的解付,實時查詢交易處理狀態,實時追蹤資金動態。同時,銀行可以實時銷賬,實時獲知賬戶頭寸資訊,提高流動性管理效率。

4、中國銀聯區塊鏈支付系統

中國銀聯利用區塊鏈打造一個用於連線ATM的網路系統,該技術已成功申請專利。銀聯希望將ATM作為其區塊鏈網路內的節點,藉助分散式資料庫技術以提高交易確認的速度和安全度。

5、匯豐銀行區塊鏈實時支付專案

匯豐銀行啟動基於現有的概念驗證(PoC)專案的若干試點專案,努力轉向實時區塊鏈交易。預計該專案將於2019年初正式上線。

6、Circle“零手續費” 跨境支付服務

2017年6月,Circle宣佈為美國、英國及大部分歐洲國家的使用者提供零手續費的跨境交易服務。Circle使用了比特幣底層技術區塊鏈,具體實現路徑是,使用者在手機端將本地貨幣轉賬到境外,Circle Pay將初始貨幣轉換為比特幣,透過區塊鏈轉至收款人的比特幣地址,收款人可以選擇接收比特幣,也可以直接提取當地貨幣。在利用數字貨幣解決跨境支付問題上,Circle進行了重要嘗試,透過數字貨幣作為中介,實現了便捷轉賬。

7、易付鏈

易付鏈是一家區塊鏈支付解決方案提供商,基於以太坊智慧合約實現,可支援所有符合以太坊 ERC20標準代幣的交易,具有即時到賬、隱私保護等特點。使用易付鏈的參與者在互相轉賬時,不需要透過以太坊主鏈交易確認,而是透過參與者之間建立支付通道在鏈下完成。

(二)主要框架及流程

區塊鏈透過分散式賬本技術,將原有像接力賽一樣逐個節點確認傳遞的匯款模式(圖2、圖3),改變為業務節點實時同步並行確認的模式(圖4)。

如圖4所示,若支付行為發生在同一機構聯盟內,如均在區塊鏈平臺A中,整個流程大為簡化,買賣雙方直接點對點交易。

若支付行為發生在不同機構聯盟之間,如買方發生在區塊鏈平臺A中、賣方發生在區塊鏈平臺B中,則需經過融合中轉站實現跨區塊鏈平臺支付。

在此過程中,交易時間為區塊鏈平臺A、融合中轉站、區塊鏈平臺B交易處理及共識確認時間。

買賣雙方透過融合中轉站進行點對點支付,雙方透過各自開戶行或其他金融機構所在的區塊鏈平臺能夠直接交易,無需透過多個機構、多個金融資訊系統進行清算,在區塊鏈平臺上,交易完成的同時資金流轉移也完成。

(三)效果

以跨境支付業務為例。區塊鏈與跨境支付融合後,主要變化為:第一,區塊鏈點對點模式下,不再依賴於傳統的中介提供信用證明和記賬服務,任何金融機構均能利用自身網路接入系統,實現收付款方之間點對點的資訊傳輸;

第二,區塊鏈中所有節點共享賬簿,節點間點對點的交易透過共識機制確認,並將結果廣播到所有節點,不再需要交易雙方建立層級賬戶代理關係,實現點對點價值傳輸;

第三,區塊鏈網路分散式的系統架構不存在中心節點,網路上的每個節點在遵循必要協議的基礎上自發進行交易和記賬,確保穩定性、可靠性和業務連續性;

第四,區塊鏈中時間戳可確保所有的交易活動都可被追蹤和查詢到,實現跨境交易的可追溯性;

第五,區塊鏈中業務的辦理需要按照KYC規則對客戶身份進行稽覈,透過區塊鏈智慧合約限定價值傳輸的條件,提高交易的自動化程度。

採用區塊鏈後,不再依靠處於中心位置的系統(如 SWIFT)負責資金清算及交易資訊儲存,而可基於共識機制對價值直接進行轉移,這個共識機制不需要進行任何信任協調。

機制轉變的結果是,一方面,不僅節省了第三方機構龐大的伺服器費用和維護費用,還能精簡業務流程,降低銀行和客戶的業務成本;另一方面,流程的扁平化提高了跨境轉賬的速度,實現實時轉賬,而且因系統的每個節點均儲存了一套完整的資料複製,即使多個節點受到攻擊,整體系統也仍能確保安全。

四、區塊鏈與資產證券化

資產證券化產品具有參與主體多、交易結構複雜、操作環節多、資料傳遞鏈條長、後續管理事項多等特徵,傳統的業務模式在業務流程和資料處理上存在諸多侷限性:一是基礎資產真實性水平較低;二是各參與方之間資料流轉效率不高;三是存續期資訊透明度和時效性有限;四是交易流程複雜,賬目難以統一。

區塊鏈技術的運用可以保證基礎資產資料真實性,幫助融資人實現資產保真,從而增加投資者信心,並降低融資成本。同時,各家機構間資訊和資金透過分散式賬本和共識機制保持實時同步,有效解決了機構間費時費力的對賬清算問題。

區塊鏈技術在資產證券化業務中的應用,為資金方瞭解底層資產,中介機構實時掌握資產違約風險以及監管層有效監控金融槓桿、提前防範系統性風險,都提供了便利。

(一)主要產品及專案

1、佰仟-百度-華能信託私募ABS

2017年5月,佰仟攜手百度、華能信託等合作方聯合發行國內首單由區塊鏈支援的ABS,發行規模為4.24億元。此專案為個人消費汽車租賃債權私募ABS。在本單ABS中,區塊鏈實現對基礎資產形成、交易、存續期管理、現金歸集等全流程進行實時監督,解決了底層資產質量真實性的問題。

2、百度-長安新生-天風ABS

2017年9月,百度-長安新生-天風2017年第一期資產支援專項計劃發行,發行規模為4億元,底層資產為汽車貸款,該產品是國內首單基於區塊鏈的交易所ABS。在本單ABS中,區塊鏈作為底層資料儲存和引證技術引入,使專案中聯盟鏈上的各機構(百度金融、資產生成方、信託、券商、評級、律所等)在交易過程中共同維護一套交易賬本資料,實時掌握、驗證賬本內容。

3、德邦證券-浙商銀行池融2號ABS

2017年12月,德邦證券-浙商銀行池融2號資產支援專項計劃在上交所發行,發行規模為3.36億元,底層資產為貿易融資,該產品是首單區塊鏈貿易融資ABS。在本單ABS中,區塊鏈的作用是,透過追蹤企業貿易流程、匹配發票和採購訂單,來核對交易、錄入系統並開放給所有參與方,以及透過自動化流程降低、消除詐騙活動的可能性。

4、京東金融-華泰資管19號京東白條應收賬款債權ABS

2018年6月,京東金融-華泰資管19號京東白條應收賬款債權資產支援專項計劃在深交所發行,發行規模為5億元,底層資產為京東白條應收賬款。在本單ABS中,京東ABS雲運用區塊鏈底層技術,建立多方獨立部署的聯盟鏈,在基礎資產層面實現資料保真、防篡改,並引入校檢機制與自動化的流程管理。

5、博時資本-第1車貸汽車金融ABS

2018年7月,博時資本—第1車貸汽車金融資產支援專項計劃在上交所發行,發行規模為2億元,底層資產為汽車供應鏈金融資產。在本單ABS中,智慧風控系統將底層資產資訊整合進區塊鏈賬本中,提供公開透明的資產資訊儲存和協作服務。在存續期內將不斷變化的底層資產資訊記錄於鏈上,保證資產池狀態完整、可追溯。

6、浙商鏈融2018年度第一期企業應收賬款ABN

2018年8月,浙商鏈融2018年度第一期企業應收賬款資產支援票據在銀行間市場發行,發行規模為4.57億元,底層資產為企業在浙商銀行應收款鏈平臺上籤發及承兌的應收賬款。這是銀行間市場首單應用區塊鏈,直接以企業應收賬款為基礎資產的證券化產品。浙商銀行基於區塊鏈研發了應收款鏈平臺,利用其分散式記賬、智慧合約和不可篡改的特性,把企業的應收、應付賬款轉化為支付結算和融資工具。企業在應收款鏈平臺上籤發及承兌的應收賬款,既可以作為購買商品或勞務等的交易對價支付給平臺的其他使用者,也可以透過轉讓或質押來獲取資金。

7、交盈2018年第一期個人住房抵押貸款RMBS

2018年9月,交盈2018年第一期個人住房抵押貸款資產支援證券在銀行間市場發行,發行規模為93.14億元,底層資產為個人住房抵押貸款。此單專案是市場首單基於區塊鏈的信貸資產證券化專案。透過交行自主研發的區塊鏈資產證券化平臺“聚財鏈”,資產證券化專案資訊與資產資訊實現雙上鍊,各參與方在鏈上完成資產篩選、盡職調查、現金流測算等業務操作,降低操作風險,縮短髮行週期,提高發行效率,實現了基礎資產快速共享與流轉,最大限度地保證了基礎資產的真實性與披露的有效性。

(二)主要框架及流程

利用區塊鏈將ABS業務流程化、電子化、標準化,讓市場上眾多的資產證券化專案透明清晰地呈現,從而迅速對接資產或資金,降低資產證券化操作門檻,有效控制運作成本。區塊鏈應用於ABS的全流程如圖5所示。

在圖5所示的解決方案中,基於囊括所有參與方的聯盟鏈,將各參與方接入共識節點,賦予資料許可權。區塊鏈資料庫覆蓋了整個資產證券化的六個階段:從前期的資產池資料、風險評級,到發行準備期的產品設計發行,再到發行中的投資人註冊登記環節的鏈上資料獲取與上傳,最終到後期對基礎資產的現金流進行全面的實時動態監控。在各階段、環節中,參與方與資料庫緊密結合。

(三)效果

引入區塊鏈後,資產證券化業務在效率、成本、信任、監管四個方面得到最佳化。

一是效率提升。區塊鏈分散式賬本技術在各交易方間達成業務資訊共識,流程清晰化,提高交易方之間的協同效率。

二是成本降低。區塊鏈分散式賬本提供完整可觸控資料,打破“資料孤島”。對融資方而言,有助於降低操作及合規成本;對投資方而言,動態實時的資訊驗證渠道能提升投資者信心,減少溝通成本。

三是信任建立。在資產包形成階段,透過對信貸歷史表現、資產違約情況、多頭借貸等資料進行分析,精細化地對每筆資產進行風險評分,實時更新上鍊,達到最佳化資產增信效果。對資產穿透式的管理,可有效解決資訊不對稱問題,不可篡改、可溯源的技術特點大大降低信用風險、定價風險。

四是監管便捷。穿透資產資訊同樣有利於監管穿透、實時監控,降低監管難度。

五、區塊鏈與票據

票據是一種重要的金融產品,它具備支付和融資雙重功能,具有價值高、承載銀行信用或商業信用等特點。票據一經開立,其票面金額、日期等重要資訊不得更改。票據還具備流通屬性,在生命週期內可進行承兌、背書、貼現、轉貼現、託收等交易,交易行為一旦完成就不可被撤銷。

票據在流通上有兩個特點:一是,票據流通主要發生在銀行承兌匯票領域,商業承兌匯票的數量和流通量都較少;二是,由各銀行獨立對票據業務進行授信和風險控制,單個銀行的風控結果可能會影響到票據市場交易鏈條上的其他參與者。

票據的特點決定了其票面資訊和交易資訊必須具備完整性和不可篡改性。區塊鏈透過密碼學提供的安全性、完整性和不可篡改性的特性,可在一定程度上滿足票據交易的這些需求,從而有助於在技術層面上防控票據業務風險。

此外,區塊鏈的其他技術特性也可能為票據業務帶來新的機遇。比如,在隱私保護上,當前金融機構間主要透過資訊隔離保護參與者隱私,而區塊鏈則透過隱私保護演算法保護隱私,這提供了一種隱私保護的新思路。可見,區塊鏈特點在票據領域某些關鍵業務場景下顯示出良好的適用性,從而使得區塊鏈在票據業務中的應用具有可行性。

(一)主要產品及專案

1、數字票據交易平臺實驗性生產系統

由上海票交所和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牽頭,結合區塊鏈打造的一個全新的票據交易系統。該系統於2018年1月25日投入生產環境併成功執行。工商銀行、中國銀行、浦發銀行和杭州銀行在數字票據交易平臺實驗性生產系統順利完成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數字票據簽發、承兌、貼現和轉貼現業務。

2、貴陽銀行區塊鏈票鏈

區塊鏈票鏈是基於中小微企業客戶持有的銀行承兌匯票,為持票人提供不限金額、不限期限、快速安全融資服務的新型網際網路票據融資產品。區塊鏈票鏈的特點包括:採取網際網路運營模式,線上處理,高效便捷,資金最遲T+1到賬;交易資訊不可篡改,全程可追溯;由銀行驗票保管,銀行網點嚴控操作風險,安全可靠;由平臺集中處理,降低運營費用,節約企業融資成本;服務遍佈全國,中小微客戶隨時隨地享受融資服務。

(二)主要框架及流程

1、數字票據交易平臺實驗性生產系統

數字票據交易平臺實驗性生產系統使用SDC(Smart Draft Chain,數金鍊)區塊鏈技術,藉助同態加密、零知識證明等密碼學演算法進行隱私保護,透過實用拜占庭容錯協議(PBFT)建立共識,採用看穿機制提供資料監測。

系統包含票交所、銀行、企業和監控四個子系統:票交所子系統負責對區塊鏈進行管理及對數字票據業務進行監測;銀行子系統具有數字票據的承兌簽收、貼現簽收、轉貼現、託收清償等業務功能;企業子系統具有數字票據的出票、承兌、背書、貼現、提示付款等業務功能;監控子系統實時監控區塊鏈狀態和業務發生情況。

2、貴陽銀行區塊鏈票鏈

企業的票據透過節點銀行進入平臺票據池並被寫入區塊鏈中,透過區塊鏈技術,所有加入平臺的銀行機構都可以共享該票據資訊。任何對該票據融資需求感興趣的機構都可以在區塊鏈中公開進行交易,由此打造了一個全新的由企業客戶、中小城商農商銀行、通道機構(基金和券商)、交易場所、投資人組成的場外票據市場。

(三)效果

區塊鏈的應用,使電子票據成為一種更安全、更智慧、更便捷、更具前景的票據形態。

第一,實現票據價值傳遞的去中介化。票據在傳遞中一直需要隱藏的“第三方”角色來確保交易雙方的安全可靠。採用區塊鏈後,既不需要第三方對交易雙方價值傳遞的資訊進行監督和驗證,也不需要特定的實物作為連線雙方信任的證明,實現了價值在點對點之間的“無形”傳遞。另外,在票據交易中,票據中介利用資訊差撮合的職能也將被消除。

第二,提升運作效率。首先,區塊鏈不需要中心化的伺服器,不需要透過 “需求-程式碼-測試-投產-驗證” 等多個環節的時間跨度,對依賴系統來辦理業務的票據體系是重大優勢。其次,區塊鏈可改變票據市場的組織結構、管理體系和行政干預,使決策更加簡單、直接和有效,提高整個市場的運作效率。

第三,改變電子商業匯票系統(ECDS)結構。ECDS是典型的中心化模式,所有的票據承兌、交易、託收等環節都需要透過ECDS系統提供資料通道。採用區塊鏈去中心化的分散式結構,改變了現有的系統儲存和傳輸結構,建立起更加安全的 “多中心” 模式,更可透過時間戳完整反映票據從產生到消亡的過程,具有可溯源的特性。

第四,有效防範票據市場風險。一方面,紙票中 “一票多賣”、電票中 “打款背書不同步” 的現象時有發生,而區塊鏈由於具有時間戳及全網公開的特性,使得票據一旦交易,將不會存在賴賬現象。

另一方面,在電票系統中,由於中心化執行,一旦中心伺服器出現問題,整個市場將會產生災難性的後果;而企業網銀的接入也把風險轉嫁到銀行身上,整個風險的鏈條被拉長。區塊鏈中的分散式高容錯性和非對稱加密演算法,使得人為操作風險幾乎為零。

第五,規範市場秩序,降低監管成本。現行監管多采用現場稽覈的方式,缺乏全流程的快速審查、調閱手段。採用區塊鏈後,一是,智慧合約可程式設計的特點,使得透過編輯一段程式,便可對票據價值施加限定,對流轉方向進行控制,有助於形成統一的市場規則;二是,區塊鏈上的時間戳,使得監管的調閱成本大大降低,為監管提供了可信任的追溯途徑。

六、區塊鏈與其他業務

(一)區塊鏈與徵信

1、代表性案例:百行徵信、公信寶資料交易所

在傳統徵信業務中,資料共享受限、隱私資訊保護不力、資料權屬不清等問題較為嚴峻。區塊鏈透過分散式儲存、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與加密演算法等技術,遮蔽了底層複雜的連線建立機制,透過上層的對等直聯、安全通訊和匿名保護,在有效保護資料隱私的基礎上,實現有限度、可管控的信用資料共享和驗證,解決“資訊孤島”問題,促成信用資料的匯聚沉澱,從而以低成本建立共識信任。

區塊鏈在徵信業務中的應用,以百行徵信和公信寶資料交易所為代表。百行徵信是在人民銀行主導下於2018年成立的市場化個人徵信機構。央行作為徵信業務的主導機構以 “百行徵信+人民銀行徵信中心” 為基礎,利用區塊鏈技術建立許可制聯盟鏈,使加入聯盟鏈的徵信機構共享徵信摘要資訊,並在各自的節點加密儲存各自的資料,只有得到使用者的授權後方可訪問使用者的徵信資料。

公信寶資料交易所是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它能幫助資料買家和賣家實現高效的點對點資料交易。

2、具體應用方式

區塊鏈應用於徵信業主要基於兩種模式:一是 “從線上到線下” 的共建共享平臺模式,即建立一個以區塊鏈為底層架構的新型開放式資料庫,以此建立一種新的信用生態,實現生態內資訊共建共享,樹立新型徵信理念;二是 “從線下到線上” 的資料交換平臺模式,即從線下已有資料庫出發,利用區塊鏈將資料庫進行連線,實現資料分享,克服“資料孤島”問題。

(1)共建共享平臺模式

以百行徵信為代表。該模式利用區塊鏈打造去中心化的信用履約和違約記錄查詢平臺,營造共享共建式信用資料平臺。個人資產、交易行為、信用使用記錄、履約違約等資料將以加密的形式,按照時間順序生成永久、不可逆、不可修改的記錄,並廣播到所有成員各自節點上,從而形成有效的、不可抵賴的使用者個人信用憑證。成員夥伴可使用並分享不可篡改的、不可抵賴的、公開透明的使用者信用資料;同時,不再需要第三方的信用背書,可直接利用區塊鏈中的真實信用資料進行各項信用支付交易。

(2)資料交換平臺模式

以公信寶資料交易所為代表。各參與方自主維護原始資料庫,僅把少量摘要資訊利用區塊鏈技術提交到第三方資料交換平臺儲存,查詢方可以透過資料交換平臺向原始資料提供方轉發查詢申請,從而達到既可查詢外部海量資料,又不洩漏自身核心商業資料的雙贏目的,進而打破現有技術框架下無法解決的“資訊孤島”問題。同時,由於區塊鏈技術固有的不可篡改特性,可以有效解決現有技術框架下的資料可信性問題。

(二)區塊鏈與風險管理

1、代表性領域:中小企業信貸風險管理

由於中小企業存在規模小、領導人作用過分突出、財務管理制度不規範、可持續經營能力不穩定等問題,金融機構無法有效衡量企業真實的償債能力,也難以保障貸款如期償還。區塊鏈的使用,可幫助金融機構在貸前對企業財務資訊實現自動化審計、在貸後對企業經營管理行為進行監督,從而幫助金融機構進行風險管理。

(1)在貸前對企業財務資訊實現自動化審計。區塊鏈以其分散式總賬特點,可記錄中小企業的每一筆交易,並能記錄其來源、去處以及原始依據,提高了企業記賬過程的透明性,使得金融機構在企業貸前的審計程序更快速、更低耗,實現計算機自動化審計,降低審計成本。

(2)在貸後對企業經營管理行為進行監督。區塊鏈上資訊無法被篡改、撤銷和偽造,使得區塊鏈上資料是真實可信且終身有效的。同時,任何一個新區塊的加入均會被同步複製到所有區塊中,以保證資訊的同步性。因此,藉助區塊鏈,金融機構可隨時發現企業的異常經營行為,對其經營行為進行實時監控,例如實時關注企業的公安違法資訊、法院執行資訊、行業新聞等負面資訊,實現事前預警,提前防範風險。

2、具體應用方式

(1)資料流轉層面。在區塊鏈平臺上,資料在不同實體間流轉的整個過程是完全共享的,交易明細清單及其查詢、追溯都非常清楚。因此,區塊鏈可提供金融資料追溯路徑,能有效破解資料確權難題,保證金融資料流通的合規。

(2)資料質量層面。風險管理資訊通常來自於一些交易資訊,但是交易層面存在一些問題,例如造假使得資料的“噪聲”非常高,而區塊鏈的共識驗證可在一定程度上消除這種“噪聲”。

(3)資料安全性層面。區塊鏈的特徵主要有分散式、共識、加密,其中1/3是加密技術,多種加密技術保障資料在使用中的安全和隱私。同時,區塊鏈的智慧合約,可給出資料使用的具體條款,並據此監督資料的使用。

七、前景展望

區塊鏈在供應鏈金融、跨境支付、資產證券化、票據、徵信及風險管理等領域中的應用開始呈現出百花齊放的局面。透過解決資訊不對稱、中介機構的中心化以及“資訊孤島”等問題,區塊鏈可大大提高傳統金融業務的廣度、深度及效率,並因資訊及成本問題的解決,在傳統金融業務的內部或邊際上,開始出現一些新的業務類別。可以說,區塊鏈正在深刻地影響著金融業務的演化。

當然,區塊鏈在金融業務中要得到更好、更快地應用,還須解決以下問題:

第一,最佳應用場景的探索。區塊鏈本身只是一項技術,其作用的充分發揮,還依賴於找到合適的應用場景,但因諸如“如何確保上鍊之前的資料是真實的、準確的”等技術性問題仍待妥善解決,目前區塊鏈還只是更多適用於跨機構業務合作以及資料共享的業務場景。

此外,區塊鏈的技術特點是否適用於所有場景也是需要考慮的問題。區塊鏈的優勢之一是去中心化,但並非所有的業務場景均一定需要去中心化,實際上,去中心化與中心化各有適用場景,不存在優劣之分。

完全的去中心化和完全的中心化場景都不多見。很多區塊鏈專案從去中心化的宗旨出發,但後期或多或少引入了中心化成分,否則就無法落地。比如,區塊鏈外資訊寫入區塊鏈內,往往可能需要一個可信任的中心化機構,這意味著,完全的去中心化是不可能的。

區塊鏈的另一優勢是匿名化,但這反而會增加金融交易中反洗錢(AML)和“瞭解你的客戶”(KYC))的實施難度。

第二,統一行業標準的建立。區塊鏈技術在系統穩定性、應用安全性等方面尚不成熟,還未形成業界廣泛認可的通用標準。比如,是否需要考慮採用硬體加密方式進行資訊加固,如何有效管控智慧合約的安全漏洞風險,如何提供有效的資料檢索及分析技術等。此外,從監管層面看,包括標準化語言、統一的開發平臺、運作環境與資料交換等在內的監管標準,在整個社會尚未形成統一認知。

第三,區塊鏈主導權的分配。不同業務領域的核心企業均希望控制相應區塊鏈創新的底層平臺的主導權,以便維護自身商業利益。如果主導權無法得到合理分配,不僅難以形成統一的發展路線,實現規模化發展,也會造成社會資源浪費,同時更會帶來某種程度上的技術壟斷、資訊資料壟斷。這些問題都將制約區塊鏈應用的普及和良性拓展。

第四,區塊鏈系統效率的保障。區塊鏈能否大規模應用,核心問題之一就是規模與效率的問題。在鏈上節點數量不斷增長的情況下,計算力不足將成為區塊鏈發展的瓶頸。不徹底解決這個問題,區塊鏈就只能侷限在低頻應用中,無法快速普及到真實世界裡的大量商用場景。

參考文獻:
1、賽迪區塊鏈研究院,2018,《區塊鏈+供應鏈金融白皮書》;
2、李興欣,2018,《區塊鏈技術在我國銀行支付清算應用研究》;
3、宋漢光,2018,《區塊鏈在數字票據中的應用》;
4、張曉元,2018,《商業銀行票據區塊鏈應用實證探究——以某城商行票鏈產品為例》;
5、巴曙松,2018,《區塊鏈技術如何滲透到不同金融場景:現狀與趨勢》。

更多區塊鏈資訊:www.qukuaiwang.com.cn/news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