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正非點評Libra背後:華為已搶灘區塊鏈4年,5G或成最大殺手鐧

買賣虛擬貨幣

種種資料表明,華為在5G網路競爭中處於領先位置,這恰恰為加速區塊鏈應用落地提供了新引擎。

本文旨在傳遞更多市場資訊,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中國自己也可以發行這樣的貨幣,為什麼要等別人發行呢?一個國家的力量總比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強大。”

近日,在接受Fabio Savelli《晚郵報》採訪時,華為創始人任正非發表了自己對Facebook Libra的看法,潛臺詞不言而喻——中國可以發行自己的Libra,一度引發熱議。

儘管未談及華為在區塊鏈方面的動作,但任正非此番積極表態與去年形成鮮明對比。去年4月,任正非在接受採訪時表示,區塊鏈對於華為公司來說,還沒有提到日程上來。

話雖如此,華為在區塊鏈領域卻紮根已久。在2019年全球區塊鏈(杭州)高峰論壇上,華為區塊鏈架構師穆立昌透露了部分細節:華為區塊鏈從2015年開始就開始佈局,2017年立項成立產品線,2018年3月公測,2018年10月份正式釋出商用。

華為還在積極參與各類區塊鏈聯盟和組織。公開資料顯示,華為在2015年便參與發起金融區塊鏈合作聯盟(金鍊盟),此後還加入了Linux基金會Hyperledger(超級賬本)區塊鏈聯盟、可信區塊鏈聯盟等組織。

如今,5G的發展再次為華為區塊鏈開啟了想象空間。不久前,通證派發起人、中關村區塊鏈產業聯盟理事長元道在朋友圈表示,中國版Libra從5G做起。而5G恰恰是華為的優勢:2018年共獲得全球超30個5G合同,售出近3萬座5G基站,成為5G最大的贏家,這為區塊鏈與5G的融合打下了堅實基礎。

一言以蔽之,華為在區塊鏈領域或許會遲到,但一定不會缺席:

2015年5月~2018年3月:未雨綢繆、低調入場

通訊巨頭華為向來以低調著稱,在區塊鏈領域同樣如此。

去年4月,就在全球巨頭搶灘區塊鏈時,任正非卻直言區塊鏈尚未提到華為日程。

任正非所言非虛。在此之前,華為在區塊鏈領域確實默默無聞,以致於有觀點認為華為將缺席區塊鏈賽道的正面PK。

事實上,華為早在2015年便已入局區塊鏈。當年5月31日,華為加入金融區塊鏈合作聯盟(金鍊盟),探索專為金融機構服務的的聯盟區塊鏈以及應用場景。該組織成員同時包括微眾銀行、深證通、騰訊等。這是可以查到的華為最早在區塊鏈方面的動作。

2016年10月,華為加入Linux基金會Hyperledger(超級賬本)區塊鏈聯盟,並在兩個熱度最高的子專案Fabric和STL中持續做出技術和程式碼貢獻,被社羣授予Maintainer職位,成為這兩個子專案中唯一一個來自亞洲地區的Maintainer。

2017年3月起,華為與區塊鏈平臺趣鏈科技開啟合作洽談,7月底完成趣鏈科技打造的聯盟鏈平臺Hyperchain的產品測試,並於8月底完成了Hyperchain在華為雲的部署上線。趣鏈科技也由此成為首家入駐華為雲的區塊鏈企業。

2018 年 1 月 9 日,華為攜手熊貓綠能和新能源交易所正式啟動區塊鏈計劃,共同探討區塊鏈技術在實體業務應用的原理和發展現狀,研究區塊鏈應用中的微電網和智慧電網案例等。

2018年3月,華為公佈了雲區塊鏈服務平臺,並宣佈正式“進駐”俄羅斯。該平臺基於開源區塊鏈技術,旨在為企業及開發者提供公有云區塊鏈服務,推動企業區塊鏈應用場景落地。

與此同時,華為還發布了基於區塊鏈技術應用的阿保互助。按照官方說法,阿保互助根據多方參與原則,邀請包括“業務平臺、公估機構、資金託管、第三方支付平臺、監管機構”等多方共同組建聯盟,每個聯盟成員都是華為雲獨立的租戶,擁有獨立的空間,透過華為雲服務租戶邀請機制連結起來形成互助社群聯盟區塊鏈。

值得注意的是,在去年3月6日國家智慧財產權局釋出的最新專利申請公告中,華為公司申請的一項專利發明利用區塊鏈技術實現支援P2P內容分發網路的驗證功能,而這份專利顯示是在2016年8月首次提交。

一直以來,華為在關鍵技術的研發和探索上從來不會缺席,在區塊鏈領域同樣如此。從華為2015~2018年的佈局上,可以清晰地看出華為對區塊鏈的態度:針對這一有可能開啟“第四次工業革命”的技術,華為不僅不會坐視不理,反而會未雨綢繆、持續佈局。

如今來看,低調的華為早已在區塊鏈戰場備好了充足的彈藥。

2018年4月至今:公佈戰略、有的放矢

華為真正在區塊鏈領域發力始於去年4月。

當時,在華為全球分析師大會(2018HAS)上,華為雲BU總裁鄭葉來對外發布了《華為區塊鏈白皮書》,並介紹了華為雲區塊鏈服務BCS(Blockchain Service),這是華為首次對外明確公佈區塊鏈戰略。

白皮書指出,華為區塊鏈的整體構想是:聚焦典型應用領域,以區塊鏈平臺為核心,聯合網路和可信硬體執行環境(終端+晶片),形成三位一體的端到端區塊鏈框架,實現軟體+硬體結合,提供更快、更安全的區塊鏈端到端解決方案。

具體到華為雲區塊鏈服務,可用於資料應用、IoT、金融等領域,應用場景包括:資料交易、身份認證、房產/學歷等資訊證明、遠端醫療、食品溯源、車聯網、IoT裝置管理、精準扶貧、供應鏈金融等,可以很好的跟行業場景相結合,助力構建技術生態與行業數字化轉型。

白皮書同時提到,華為雲區塊鏈服務目前主要專注於4大類9小類應用場景,包括資料資產、IoT、運營商和金融領域等,如:身份認證、資料存證/交易、新能源、公益捐贈、普惠金融等。

4個月後,華為雲區塊鏈服務首席架構師張煜博士擔任可信區塊鏈推進計劃BaaS(Blockchain as a Service)專案組組長,工信部信通院可信區塊鏈聯盟副理事長,旨在共同探索和解決BaaS商業化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為區塊鏈在各個領域的應用落地提供高效能、高可靠、高安全、更易用的基礎設施平臺。

2018年10月,在華為雲HC2018大會上,華為雲宣佈BCS正式商用,標誌著華為雲BCS可以服務於更多的企業。

在當月舉辦的超級賬本Meetup上,華為雲區塊鏈架構師張子怡分享了華為面臨區塊鏈時的三個選擇——要不要做、做什麼、怎麼做,再次表達了華為佈局區塊鏈的決心:

1. 要做區塊鏈。區塊鏈有利可圖,2020年基於區塊鏈的業務將達1000億美元,各國政府態度積極,區塊鏈也許會誕生創新市場,或將重構和最佳化現有市場,區塊鏈行業應用將加速推進,從數字貨幣向金融和社會各領域滲透擴散。

2. 做聯盟鏈。聯盟鏈的到來使整體交易效能進一步提高,可以在一些更為複雜的場景上應用,這是可程式設計的區塊鏈3.0時代,聯盟鏈/私有鏈會是企業級應用的主戰場。

3. BaaS平臺為最終選擇。公有云是區塊鏈的最佳載體,區塊鏈與雲端計算的結合越發緊密,BaaS有望成為公共信任基礎設施。

至此,華為佈局區塊鏈領域的目標更加清晰,在行業中的地位也愈發明顯。

BaaS領域拳頭產品:BCS

在區塊鏈賽道,BaaS已成為巨頭的必爭之地,微軟、IBM、亞馬遜等紛紛涉足,這恰恰也是華為的突破口。

公開資料顯示,BaaS概念最早源於微軟和IBM。通俗意義上來說,BaaS是一種新型的雲服務,一種結合區塊鏈技術的雲服務。BaaS節點的服務性體現在:工具性更強,便於建立、部署、執行和監控區塊鏈。將區塊鏈技術框架嵌入雲端計算平臺中,促進BaaS成為公共信任基礎設施,已經成為一個新趨勢。

華為在BaaS領域祭出的拳頭產品是BCS。據《華為區塊鏈白皮書》顯示,BCS基於開源區塊鏈技術和華為在分散式平行計算、PaaS、資料管理、安全加密等核心技術領域的多年積累,是一款企業級區塊鏈雲服務產品,提供開放易用、靈活高效的通用型基礎服務。

具體而言,BCS聚焦於區塊鏈雲技術平臺建設,幫助行業企業在華為雲上快速、高效的搭建企業級區塊鏈行業方案和應用,幫助企業快人一步推出新型解決方案,推動區塊鏈應用場景快速落地。

相比於其他BaaS平臺,華為BCS有哪些優勢呢?

華為區塊鏈產業發展總監朱朝暉在接受採訪時表示,華為Baas平臺的優勢在於:雲、管、端、芯。“從雲平臺到通訊管道、到終端裝置、到底層晶片,這是我們的優勢。華為是市場上唯一一個從底層晶片到雲管端業務全產業鏈的一家公司。

除此之外,華為雲BSC平臺在保密安全方面也有一定優勢。華為BCS透過三種途徑保護區塊鏈安全:使用華為雲安全保護區塊鏈系統可靠執行;基於Hyperledger的安全體系透過證書認證管理,鏈式資料結構等手段進行保護;透過硬體保護金鑰,同態加密和零知識證明等對高安全要求的使用者提供進一步的安全保護。

華為雲區塊鏈架構師張子怡則將BCS的創新設計歸納為3點:

1. 高效能拜占庭容錯共識演算法,解決吞吐率過低問題。華為BCS的共識演算法有兩點創新:一是簽名+兩階段提交,二是多例項共識互相監督監督,保證公平性

2. 基於關係模型的區塊鏈,提升易用性和查詢效能。“總體來講,我們的設計分為三部分:一是SQL的區塊鏈訪問;而是基於SQL的智慧合約開發框架;三是基於關聯式資料庫的區塊鏈資料管理。”

3. 從三個層級五大模組對區塊鏈進行全面防護。“比如說雲上面的安全,我們過了等保四級。然後身份管理,我們提供了國密演算法、標準的加密演算法、同態加密演算法,還有就是安全容器的能力,鏈碼沙箱,以及惡意程式碼檢測,然後鏈碼的形式化驗證,自適應的控制演算法。”

展望:5G或成最大殺手鐧

除了BSC,華為佈局區塊鏈還有一個潛在的殺手鐧——5G。

眾所周知,華為掌握著全球5G技術的主動權。以2018年為例,華為全面參與全球5G建設,在與諾基亞和愛立信等傳統通訊裝置供應商的競爭中全面勝出,總共獲得了超過30個的5G合同,售出近3萬座5G基站,成為5G最大的贏家。

在歐洲電信標準化協會今年釋出的全球5G核心必要專利數排名中,華為更以1970件的專利數排名第一,超出排名第二的諾基亞33個百分點;而據此前德國專利資料公司IPlytics釋出的一份5G專利報告顯示,全球為5G標準做出技術貢獻最大的公司排名中,華為全球第一。

種種資料表明,華為在5G網路競爭中處於領先位置,而這恰恰為華為在區塊鏈領域的佈局拓展了想象空間,因為區塊鏈和5G開發完全可以優勢互補:5G技術的優勢在於資料資訊傳輸的速率高,網路覆蓋廣、通訊延時低,並允許海量裝置介入,可以實現萬物互聯的社會經濟體系,打破4G技術的瓶頸;區塊鏈技術去中心化的交易模式,在資訊隱私保護、防篡改、可追溯的技術特點,可以完全彌補5G技術的缺點,促進彼此的快速發展。

前不久,通證派發起人、中關村區塊鏈產業聯盟理事長元道在朋友圈表示:“緊緊依靠人民,自下而上發動群眾參與,才能拯救基礎電信運營商,才能打造全新投資建設模式和全新商業模式的5G。共享經濟+通證,人人參與網路中繼節點、邊緣計算節點、記賬共識節點……中國版Libra從5G做起。這實際上肯定了5G在未來區塊鏈發展中的作用。

時隔半月,任正非在評論Libra時直言:“中國自己也可以發行這樣的貨幣,為什麼要等別人發行呢?一個國家的力量總比一家網際網路公司強大。”

如何將元道的預測與任正非的底氣聯絡起來,其實可以做出一個判斷:華為在5G領域的優勢會成為加速區塊鏈應用落地的新引擎。

總之,低調的華為已在區塊鏈賽場馳騁。至於未來,拭目以待。

參考文章:

1. 《低調的華為:不止晶片和5G,還有區塊鏈》

2. 《華為區塊鏈策略曝光:構建雲+網路+終端的解決方案》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