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推平臺經濟,區塊鏈塑造“信任”平臺

買賣虛擬貨幣

伴隨數字技術的飛速發展,人類社會已經由資本主義推動下的傳統工業時代邁向了資訊時代,在這一過程中,全球平臺經濟已經強勢崛起。

中國信通院資料顯示,平臺模式已成為企業生產經營的重要組織方式。2009年以前,全球市值Top10企業中僅為微軟一家平臺企業,到了2017年,這一數字升至7家,實現對傳統企業數量的反超。其中,蘋果於2009年,谷歌於2013年,亞馬遜和臉書於2015年,阿里巴巴與騰訊於2017年先後進入全球市值Top10榜單。統計顯示,2018年全球Top10上市企業中平臺企業市值比重已由2008年的8.2%上升至77%,規模達到4.08萬億美元,較2008年規模增長了22.5倍,成為全球經濟增長的新引擎。

由此,無論從平臺的規模、數量及成長速度看來,全球網際網路平臺經濟蓬勃發展,平臺經濟的崛起大勢已成。就我國而言,歷經60多年的工業經濟發展,在邁入數字經濟時代起步期,新經濟發展更注重新技術、新理念、新模式對社會經濟的增長和社會進步的帶頭作用。

日前,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促進平臺經濟規範健康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總結平臺經濟成長過程中的經驗做法,為下一步平臺經濟更好發展指出方向、謀劃路徑。此前,李克強總理在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堅持包容審慎監管,支援新業態新模式發展,促進平臺經濟、共享經濟健康成長”,這為平臺經濟的發展與治理指明瞭方向。

新一輪的“平臺經濟熱潮”已然襲來,然而,其在發展過程中也出現了一些亟待治理的難題。比如,平臺經濟的盈利模式與使用者資料隱私之間的矛盾,使用者信用體系的建設,以及平臺運營企業的中心化壟斷問題。

區塊鏈技術作為“信任機器”,或能帶來平臺經濟新的應用爆發點。

一、何為平臺經濟?

大資料、雲端計算、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慧......數字經濟的襲來也帶來了這一系列新的技術核心的詞彙,作為一種新的商業形態,很多人沒有弄懂平臺經濟的含義。

中國信通院專家敖萌博士認為,平臺經濟是指一種虛擬或真實的交易場所,平臺本身不生產產品,但可以促成雙方或多方供求之間的交易,收取恰當的費用或賺取差價來獲得收益的一種商業模式。通俗理解,平臺經濟就是一個大市場,大家都來市場裡面交易,市場收取攤位費或者交易費或者保護費等,讓大家能夠在市場裡面自由交易。

阿里研究院與德勤研究在2017年的報告《平臺經濟協同治理三大議題》認為,平臺經濟並不是一個全新的詞彙,傳統經濟中的銀行、證券、集貿市場、購物中心、中介公司等所扮演的角色,即屬於平臺經濟,但傳統平臺的經濟活動易受地域、時間、交易規模、資訊溝通等條件的限制,其發展受到一定製約。隨著數字技術的普及,以網際網路為代表的平臺經濟加速發展,催生了新一輪平臺經濟浪潮。平臺經濟在網際網路時代獲得了全新的規模、內涵和影響力。

可以說,以雲、網、端等網路基礎設施為基礎,平臺經濟是以技術創新、商業模式創新為驅動,透過資源共享、產業融合、業態創新等形成的一種新型經濟模式。

因此,在這樣的劃分下,平臺經濟具體包括電商類、網路約車類、文娛類、社交類、搜尋類、工具類、門戶類、網際網路金融類、共享類、服務類、技術支援類、物流類等。

隨著越來越多的傳統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未來平臺經濟將會延伸至更多領域,並向傳統經濟加速滲透。線上線下融和一體,將成為必然趨勢。

那麼,與傳統行業的商業形態相比,平臺經濟呈現出怎樣的新型特點?

傳統工業經濟,以工業製造發展作為核心,以勞動力、自然資源和資本作為基本要素,側重B2C、以廠商為中心,追求規模效益,依靠擴大生產規模和資源的最佳化配置和利用,實現資源供給、產品生產和銷售的增長。平臺經濟則誕生於資訊化和全球化的背景下,以資訊科技、知識和網路作為生產要素,,製造側重B2C、以消費者為中心,依靠技術追求創新效益,追求創新的速度和經營理念的靈活性,努力提高產品的技術含量和領先程度。

因此,傳統工業經濟模式供應鏈、製造商鏈條相對簡單和封閉、平臺經濟模式則更多協同、參與和開放:在網際網路平臺經濟中,平臺、消費者、服務商共同構成了網狀協作。海量的消費者和服務商是平臺經濟的主體,透過平臺完成資訊交換、需求匹配、資金收付、貨物交收等經濟活動。

阿里研究院報告預計,在相應的扶持性政策框架到位的條件下,2030年中國平臺經濟規模將突破100萬億。在未來,隨著高階晶片、量子晶片、人工智慧、物聯網、工業網際網路、5G、AR/VR、區塊鏈等技術的發展,平臺經濟將以更迅猛的速度發展,更深更廣地影響和滲透經濟社會。

二、區塊鏈如何賦能?

在平臺經濟的飛速發展的過程中,儘管這些平臺給人們生活帶來了諸多便利,帶來了與之相適應的生產力與生產方式的創新,卻同樣不可避免各種各樣的問題。

首先,平臺為連線消費者、商家等各個經濟參與體提供其進行資訊交換、需求匹配、資金貨物交付等活動等生態系統的基礎設施,平臺企業作為商業主體,盈利是理所應當的需求。但平臺自身的盈利往往與使用者利益產生衝突和矛盾。

比如,作為中國第一搜尋引擎的百度平臺,平臺收取一定的費用,在使用者搜尋相關商品時,將某些商家的排名靠前展示。這在實際上違反了公平公正的原則,同時,有償排序很容易使廠商將有限的經費更多的投入到排名推廣中,而非改善產品自身,對消費者的真正需求也會產生一定的誤導作用。

然而,平臺如果不以盈利為目的,缺乏改善自身的動力,平臺最終結局只會導致消亡。因此,中心化的平臺,如果透過平臺參與主體的行為資料等方面進行盈利,則會明顯體現了“馬太效應”,平臺所有者能夠從平臺的所有使用者和資料中賺取巨大的利潤,進而有更大的投入去發展平臺自身,平臺所有者也就很容易成為行業中的獨裁者。

更有甚者,平臺還面臨著濫用使用者資料和侵犯使用者隱私的權利,如Facebook今年以來在歐洲的資料隱私洩露案例。

中國資訊通訊研究院曾發文稱,2018 年前三季度,全國網路交易違法案件總數達 1.7 萬,同比增長 39.2%。2018 年,全國市場監管部門共受理網路購物投訴 168.20 萬件,同比增長 126.2%。

從侵權假冒問題來看,近3年來,我國網路購物假貨投訴量與電子商務產品不合格檢出率等資料未出現明顯改善,而我國電子商務領域專利執法案件卻呈顯著上升趨勢,2017 年較 2016 年上漲 51%。從虛假宣傳問題來看,2017 年我國網路購物虛假宣傳投訴量較 2016 年上漲 60%,在總投訴中的佔比也在逐年上升。

這一切均無可避免地指向了同一個矛盾點:信任問題。

完善社會信用體系,透過個人與企業之間信用關係的重新建立,並沉澱主體的信用資料記錄,是平臺經濟健康持續發展的重要基礎,在中心化平臺越來越大範圍的壟斷操作下,資料真實性越來越依賴於企業自身的信用,而一旦出現些許危機,使用者對平臺企業的信任便會急轉直下。

而平臺的使用者企業與平臺本身顯然不具備平等對話的能力。同時由於平臺上的企業使用者過於分散,也很難成立企業聯盟與平臺進行博弈。

作為信任機器的區塊鏈技術,或許能為難以解決的平臺問題帶來新的解決方案。

區塊鏈的本質是去中心化的分散式資料庫,該資料庫由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產生的資料區塊有序連結而成,每個區塊包含著時間戳,記錄著一定時間內產生的無法被篡改的資料資訊。

多方主體共同參與建設的平臺生態,似乎天然需要這一去中心化或者多中心化的分散式賬本。

三、政務和電商:區塊鏈助力平臺經濟例項

2019年阿里雲棲大會螞蟻區塊鏈峰會現場,中國萬向控股有限公司副董事長兼執行董事肖風發表了《DeCo:重構商業》的主題演講。肖風表示,區塊鏈作為價值網路,在疊加網際網路的資訊網路後,將會從根本上對商業進行重構。

知密大學發起人、北京大學經濟學博士劉昌曾發文稱,在基於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經濟基礎設施還不能發揮作用的情況下,區塊鏈對很多經濟領域的革命性影響都無法實現,對平臺經濟也是如此。因此,區塊鏈技術能夠促進平臺經濟發展的主要是區塊鏈政務。

據瞭解,在大資料時代,政府傳統金字塔型的管理組織形式已經不合時宜,隨著社會資訊化和扁平化,現行管理模式導致資訊的溝通和協調會消耗大量時間和決策成本,在事務整體推進過程中,層級化管理阻礙了各級部門間的溝通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

因此,金字塔形的管理組織形式需要往扁平化的組織形式轉化。而組織結構的扁平化為扁平化管理提供了一個平臺,在這個平臺上,區塊鏈技術可以使得業務流程的不斷最佳化,為資訊的扁平化提供物質載體。

在在政府部門間構建起分散式對等網路,每個參與主體共同享有在區塊鏈上進行資料讀取、記賬、儲存等權利。在不改變現有電子政務系統的前提下,部門間可運用區塊鏈技術直接進行點對點資訊傳遞,不需要層層審批。區塊鏈還能對行政審批過程中的資料進行動態收集,便於加強監管。

目前,我國的海淀區、湖南婁底市、青島、雄安新區等地均在大力開展區塊鏈技術在政務方面的應用,雄安新區也在區塊鏈發展中佔據先機,區塊鏈技術在工程建設招標、財務管理、房屋租賃方面開始應用,目標為建立一個廉潔、透明、高效的政府。

湖南婁底市不動產區塊鏈資訊共享平臺是國內首個利用區塊鏈進行不動產資料管理和應用的平臺,依託區塊鏈技術實現了不動產資訊在多個政府單位、金融機構、中介機構等不動產全產業鏈相關單位之間的安全、可控、可信的融合。

儘管區塊鏈對很多經濟領域的革命性影響都無法實現,尤其是不能顛覆許多綜合性的平臺企業,但就目前來看,BAT等企業均在其特定行業的垂直平臺領域用起了區塊鏈技術。例如,區塊鏈技術在電商領域的應用,2017年3月,阿里巴巴即宣佈與普華永道合作,致力於打造可追溯的跨境商品供應鏈,覆蓋從生產者、物流、消費者的全節點鏈條,是“食品安全”領域的重要舉措。

因此,雖不能完全變革電商的平臺經濟,但在大平臺的支援下,區塊鏈技術能在一定程度下緩解了商品、物流等假冒偽劣或虛假資訊的風險。

未來,伴隨網際網路平臺的不斷髮展與演變,平臺生態與社會生活的進一步滲透與融合,勢必還會產生新的難題。區塊鏈技術的支援與研究發展,勢必為平臺經濟的發展帶來新的想象,助力平臺經濟在創新發展與有效管理理之間找到平衡。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