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濤:公鏈未來簡史

買賣虛擬貨幣

所有嘗試用token做激勵的專案,都繞不過羊毛黨的問題,因為金錢是最短路徑激勵。公鏈激勵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人性,即參與者以獲取最大利益為目的,而不是以完成最好生態建設為目的。

作者汪濤

來源:不對稱思考

從歷史開始

討論一個東西,最好的一個套路,是討論他的歷史。

我們從2016年開始說起,2016年之前實際上是沒有公鏈這個詞的,是不會去討論公鏈的。當時,比較大家談論的更多的是數字貨幣。更多就是比特幣山寨幣,各種各樣的這個的shitcoin。

然後在當時的這個場景下,以太是一個跨時代的產品,引入了一個概念叫智慧合約,就是錢的可程式設計化嘗試。然後智慧合約,當時呢,他最大的用途是募資發token,發token這個東西雖然現在看其實是很low的一件事情。

其實我們現在去想,發token這件事一直是被eth壟斷的,現在也是,因為整個的erc20token,生態是非常成熟的,這個成熟包括髮token和後面所有的交易所支援、錢包的支援,甚至saas的支援。

公鏈可能是18年左右大家開始提出來的,我覺得公鏈原生的期許是這樣的,就是可以有一條鏈完成所有的區塊鏈基礎設施支撐,使得上面可以有更多的生態。

然後到了19年前後左右,所有的交易所開始去發展,去做公鏈了。

我認為交易所去做公鏈,本質上在於公鏈這件事沒有門檻了。交易所可以去參與公鏈競爭的一個核心優勢是,交易所是目前生態的流量入口資金入口,可以去支撐流動性和扶持專案。

另外一些呢,就是新的公鏈專案,比如dot,atom,algo,我認為這些公鏈短期內還是公鏈,只不過有一定的特色與代際。

現在如果我們用資料觀察,一個核心資料是鏈上的交易數量。這個有dapp.review做統計。

這是當下來看,整體的頭部的公鏈還是,eth,eos,tron。

從這些去看,我們對公鏈有了一個定義。作為一條公有的基礎設施的鏈,我們叫做公鏈。

公鏈的共識困局與預期困局

共識機制困局

 pos/dpos/pow

這是三種共識機制,而對我們所說的公鏈,大部分是dpos,eth現在是pow,後續會轉pos。本質還是pos為主要方向。

pos的本質是什麼。

pos的本質是參與者創造價值,節點和pos參與者拆分價值。和pos最像的就是香港房產物業,香港房產物業是一級的港幣pos節點,等於拆分社會價值。

這裡有個不可避免的矛盾是創造者和持幣者,當公鏈的所提供的價值對創造者來說不夠,其實這個激勵方式是有問題的。大部分的pos和staking的利率是遠高於社會無風險利率的,這個從目前的觀察來看,本質上是空中樓閣,賭的是鏈的成長率大於社會無風險利率,這個是相對很難去賭的。

鎖幣這件事是有個核心的博弈在的,在一個流動性相對不足的市場,自己主動減少資產流動性,是對個人資產最大的傷害。

dpos有個核心弊病,就後來參與節點的成本相對巨大。pow對於後來的參與者是相對公平的,而pos不是,強者橫強。這導致了節點的固化機制,以及外來新生資源的進入慾望減弱,當參與節點比新建公鏈更貴的時候,我認為這個固化機制是對整體公鏈生態的一種傷害。pos節點必然會形成卡特爾聯盟。

更可怕的事情是pos這件事是有協同效應的,pos礦池在大部分的pos公鏈上都是有優勢的,這種優勢的協同效應,對於一個新興產業和新生事物來說,本質上是違反經濟規律的。

已經分好了的蛋糕沒有人會去做大,財富的湧現需要的是無主之地。

激勵模式困局

公鏈的價值來源必須來源於商業。而在公鏈上開展商業與專案的根本優勢是天然的token激勵模式。

但是目前的token激勵模式有漏洞。這也是我認為的困局之一。

所有嘗試用token做激勵的專案,都繞不過羊毛黨的問題,因為金錢是最短路徑激勵這最終變成了人與人的博弈,機制設定者與羊毛黨之間的博弈,那麼從這個角度去觀察,本質上來說,羊黨是所有token激勵專案繞不過去的命題。

公鏈激勵面臨的最大問題是人性,即參與者以獲取最大利益為目的,而不是以完成最好生態建設為目的。這個點我是相對悲觀的。

預期困局

現在的問題是所有公鏈都面臨一個預期困局。當然,我理解預期是好事情,預期和發展是虛實結合的的。

最近一年,所有的新公鏈,本質上的預期其實都是,bubble keyword驅動,這個是中性詞,然後是主網啟動,基礎設施啟動,然後是主節點選舉劃分,再往後的預期是完全沒有的。

這裡存在一個預期斷層,再也沒有新的預期出現。

老公鏈的新故事,這個其實是每個公鏈在找的新的預期。目前來看是沒有更好的預期出現的。

我對defi相對悲觀。defi不是一個好預期,因為defi本質上繞不開兩個問題。不排除打臉風險。

1、如何讓低市值專案給高市值專案甚至整體生態提供流動性,並且不帶來自身的流動性崩潰。

2、如何在鏈上跑贏社會平均增長率,從而獲得踏實的社會的無風險收益。

跨鏈的本質來說還是鏈與鏈的事務性操作,這個在我看來最大的應用的利好在於dex,但是dex本質和現有交易所競爭是沒有優勢的,這個我在之前的文章裡提過,交易所是個強運營工作,dex只能作為合規備選,這是我目前的判斷。

公鏈焦慮與公鏈聖盃

如果你是做數字資產的,實際上你是不怎麼會焦慮的。因為所有作為數字資產的貨幣,本質上是相互協同的。

比如流動性注入比特幣之後,那其實整體的市值都會有所提高,並且這個和技術是沒關係的,走的反而是宗教與資產路線,最好的例子就是doge,doge的程式碼庫從15年就沒有更新過,數字資產是一點都不焦慮的。數字資產是有協同效應的。

但是你如果做公鏈是非常焦慮的,所有的公鏈最終想要獲取的就是這麼幾個字。完整生態,路徑依賴,馬太效應。

公鏈之間是相互競爭的。資產之間是協同效應,基礎設施之間一定是馬太效應。公鏈本質上在競爭的是開發者和使用者,現在其實還是混沌期,當一旦開發者和使用者的習慣建立起來,這個習慣一定是排他性的。

公鏈的升級是非常困難的。軟體與節點一體化。這個最明顯的例子就是eth,eth2.0實際上是希望做一個效能提升的升級,但是相對來說,eth的效能,在一千多個節點的這種情況下,已經是非常非常好的了,總體來看,比eth效能更好的,節點都是沒有eth多的,走的是完全另外一種方案。

你從這個角度來說,eth本身的升級,是很難滿足現在大家對效能的期許,難升級,並且能力固定。

公鏈的變化速度更快。可以理解成大家對公鏈的要求一直在變化,比如從最早的智慧合約,到可以做去中心化交易所,再到跨鏈,分片,多層網路。這個要求是一直在變的。因為鏈的底層架構一旦確定,升級是相對困難的,那麼從這個角度來說,公鏈是相對的更為焦慮的。

公鏈聖盃是什麼情況,我理解的公鏈聖盃是這樣的。

就是我們所說的,在公鏈的排他性競爭中勝利的,成為生態首選的公鏈。

我目前的觀點是這樣的。

總體來看啊,實際上你是很難找到,除了商業以外去快速拓展傳播的這個途徑。數字貨幣你可以理解成一個religion/資產,但是真正的公鏈啊,更大概率上是一個使用程度的問題,公鏈想要很快的時間變成社會的主流平臺/系統,就是需要商業的介入,也就是利潤的介入。

如果說在這在這個上面有利潤存在,有商業存在,那麼實際上你是可以很快的,可以把這個東西擴大,除此之外我沒有找到其它更好的路徑。

然後公鏈的情況是這樣的,發公鏈的團隊是百分之二十的概率是可以活下來的,但是在鏈上做專案的團隊,可能是按百分之一的概率才能活下來,在鏈上面負責生態團隊是沒有利潤的,那就是說沒有商業的。

當然這個是可能有例外的,但是那些利潤不是來自於公鏈的,是來自於其他的,那些東西不是一個正常的狀態。

公鏈大爆炸

這是我後續對公鏈的幾個觀點。

穩定幣會真正在公鏈生態中流行起來。

團隊的支出是穩定幣,團隊對收入是變動的token代幣,這裡所體現出來的問題是,任何公鏈上的團隊始終暴露在需要對沖匯率的這樣的一個過程中,當然你跟我說幣本位是沒問題的,但是這件事天然是很傻逼的。

沒有穩定的貨幣就沒有穩定的商業,商業就是套利,這在各非洲國家上體現的特別明顯,當你的國際匯率不穩定了,本幣一年匯率變動60%,沒有任何國外的商人願意去做生意,這個是必然的。穩定幣上鍊也是資產上鍊,公鏈上需要資產。

如何發揮出可程式設計錢的優勢。

網際網路到大概08年之後我們才發現一件事,網際網路是08年之後才解決的錢的問題,然後就是微信支付也好,支付寶也好,之前的網際網路它是沒有錢的,你需要線下匯款,然後才能去買東西,然後解決了錢的流量就不一樣了,然後對於區塊鏈來說,它的底層就是錢,它就是在錢上搭建了一個平臺,所以他的錢流速是非常快的。

但是這有點不好的地方就在於說這個導致說區塊鏈現在的所有玩法都是這麼定的,都是重資金的,他沒有真正的高品質的商業的邏輯,商業的套利、利潤,為你提供服務的這些東西是很少見的,他為你提供更多的投機選項。

這個你再聽一遍,就是說靠公鏈賺錢了,現在賺錢的專案,他靠的都不是公鏈。現在在我看,大部分賺錢的專案,本質上的依靠的都不是公鏈。

真正的公有入口的出現。

邏輯上來看公鏈最重要的就是一定會有一個入口,入口這件事情實際上是提高了整個生態效率的,比如說在早期網際網路的時候各種入口網站,那種入口網站其實是很low的,現在看是非常有效的,對大部分人來說,它是提高了整個生態效率的。

現在的情況是,交易所就是整個區塊鏈生態的入口是在交易所,但是對於交易所來說,它的本質上來說它是一個很閉環的入口,它的流量只垂直到自己身上,然後只反映到交易上,它不會有其他衍生的東西出來。生態是需要衍生的,所以一定會有一個更開放的入口出現。

利潤驅動而不是bubble驅動。

比如像pos,跨鏈,分片,分層,甚至更早的效能指標,我覺得都不解決根本問題。反而我理解他是一個概念的套利模式。它並沒有改變什麼玩法,對我個人來說是這樣的。這個其實一個bubble的模式。

人類歷史證明了,只有穩固的商業和利潤是最長久的,bubble其實是一個生命力很短的模式,只有變成了利潤驅動,公鏈才會因為自身所依託的東西變得長久,才會真正被社會所認可,這個我認為是未來最終方向。

未來的公鏈的定義可能會變成,"為社會產生最大利潤的鏈"

-END-

宣告:本文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區塊鏈研習社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或建議。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