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跨境支付:下一個藍海,銀行、巨頭紛紛入場

買賣虛擬貨幣

文:柏伶

編輯:鄧龍


2019年情人節這一天,美國金融服務機構摩根大通推出了加密貨幣JPM Coin,以美元1比1兌換的方式,用於實現銀行或國家間的大額支付、機構客戶之間即時的交易清算結算。

摩根大通這一舉措,被加密貨幣避險基金Prime Factor Capital 聯合創始人稱為“華爾街的第一顆炸彈”。

區塊鏈實際上觸及的是人類交易的本質,信用和確權。區塊鏈技術繼資訊重構之後要實現價值重構,最先滲透的行業,便是與信用、交易密切相關的金融業。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便是區塊鏈技術在跨境支付領域的應用,解決了國際銀行間交易、對賬、清算等重大難題。

據鋅連結瞭解,除了摩根大通等傳統金融機構外,國內已有不少網際網路巨頭、創業公司也看中區塊鏈技術在跨境支付的潛力,並提前佈局。

SWIFT系統:費用高、時間長、效率低

說起跨境匯款,大部分人的腦子裡會浮現出這樣的場景:去銀行櫃檯中填寫電匯票據,隨後等待一週甚至一個月的時間,錢款才會慢悠悠地到達,大型貿易之間的電匯也許還會更久。

資料顯示,傳統的電匯,大多是透過一個叫“SWIFT”(又稱“環球同業銀行金融電訊協會”)進行的。SWIFT是國際銀行間的組織,專門為全球各國銀行提供結算服務。

那麼,SWIFT是如何運作的?

鋅連結採訪到了香港跨境支付公司Epay的工作人員肖然。他告訴鋅連結,國際之間的跨境轉賬、匯款,幾乎都是透過SWIFT進行。

“它設計了一套系統,假設a銀行在香港,然後b銀行在南美洲一個非常偏僻的小島,如果它們都有一個SWIFT碼,就能夠把錢從a轉到b。在大的SWIFT系統下,類似於郵政編碼,整個系統劃分得比較細,這筆錢划過去之後,怎麼樣做對沖,透過怎樣的路徑到達對方,系統自動設計生成了一條路徑。”

肖然說,大多數情況下,a國銀行匯款不能直接到達b國銀行,而是要經過一系列業務關聯的銀行。透過SWIFT,銀行之間各自賬戶匹配,有借貸關係的,賬戶關聯的,尋找到一個最優的路徑,把錢層層地轉過去。

甚至於,當資金數額比較大時,還會拆分開來,分為兩筆,經由不同的路徑匯過去。

電匯錢款的流向,類似於包裹的郵遞:一個從北京寄到深圳的圓通快遞包裹,中間會經歷不同的交通工具。即便是圓通這邊寄,圓通這邊收,中間經歷的倉庫不一定是圓通公司的、有可能是申通的、鐵通的。

總之,快遞公司一定會找到一個價格和時間都適宜的最優路徑。如果是經由航空的線路,像順豐,快遞費就會很高。SWIFT電匯也是一樣。

這樣就造成了一個困境,資金每流轉一步,每個獨立的銀行都會經過SWIFT中心化系統清算一次,因而經由SWIFT匯款至少需要3到5天的時間。

此外,SWIFT系統存在一個更大的隱患:儘管各個國家銀行組成的聯盟,但它也是一箇中心化的聯盟,其系統和程式碼都是由美國CHIPS(美元大額清算系統)掌控著。

這就意味著,一旦美國要對某個國家實施經濟制裁,透過SWIFT斷掉資金往來,其他的成員如果觸及不到相關利益,即使反對也會睜一隻眼閉一隻眼,任憑美國實施霸權制裁。

美國對伊朗的制裁就是一個經典案例:2018年11月,在退出“伊核協議”後6個月,美國財政部副部長曼德克爾向全世界宣佈,切斷全球銀行結算系統SWIFT與被制裁的伊朗金融機構的連線,其中就包括伊朗央行。

這樣複雜、繁瑣的國際銀行清算系統,還時不時面臨著美國霸權式的威脅,宛如傳統的舊式貴族規矩森嚴,SWIFT早已被詬病許久。

然而,在區塊鏈新技術面前,SWIFT系統盤踞四十餘年的跨境支付市場似乎開始鬆動。

跨境支付:分散式賬本的解決方案

國際間跨境支付與結算具有巨大的市場潛力。

據埃哲森資料,每年銀行間處理的跨境支付在25到30萬億美元之間,交易量達100到150億筆。

如何更有效率處理這些跨境支付呢?可以對比傳統SWIFT系統和區塊鏈技術的分散式賬本。

SWIFT系統是一箇中心化的作業系統,即便每個銀行成員都有一個自己的小賬本,但誰與誰發生了交易,各自都不知道,所有的資料儲存於SWIFT系統中。

而區塊鏈的本質是一個分散式的賬本,它解決了拜占庭將軍的難題來實現資訊傳輸的一致和可信性,讓眾多完全平等的節點針對某一狀態達成共識。

舉一個簡單的例子:如果有一百個人,出來一筆賬,一百個人都會實時記賬,這筆帳會同時存在於這麼多人的電腦終端裡面。也就免去了進行了一天的交易之後,還要銀行與銀行之間重新地去清算、結算、對賬。

在一個大的分散式賬本中,有成千上萬個節點。銀行間有一個同業拆借市場,基於存款準備金範圍,透過區塊鏈,每個節點都有一個賬本,不管是借款還是貸款,銀行之間直接發生交易,不再透過一個大的中心化賬戶。

點對點,每個人既是中心、又每個人都不是中心,這樣的一個生態,彷彿《失控》裡面的講述的蜂巢活動場景,又如茫茫宇宙中在引力與斥力間達到平衡的大大小小的星系。

everiToken是“第一條提出安全合約開發理念、支援穩定幣發行管理和支付系統(everiPay)”的公有鏈,其創始人兼CEO羅驍說道,“區塊鏈對於跨境支付,這個我覺得都不能用衝擊來形容,絕對是天翻地覆的改變。

他認為,傳統的跨境支付都十分繁瑣,從銀行到SWIFT再到銀行的過程。時間週期長、手續費極貴。“透過區塊鏈,採用這個點對點的系統,那再慢的比特幣也在一個小時完成了,而everiToken來回轉賬是秒級的。”

肖然對鋅連結說,“區塊鏈能夠很好的解決國際間需要清算結算的問題,所以區塊鏈應用在跨境支付上面,是非常具有劃時代意義的。

隨著區塊鏈技術日益成熟,網際網路巨頭、新興公司、甚至傳統金融機構都開始把目光移到這裡。

網際網路巨頭、新興公司搶佔先機

早在比特幣誕生後幾年,國際上早已湧現出一批將跨境支付與區塊鏈技術相結合的先行創業公司,探索著不同的支付場景模式。

2013年,一家專注於移動支付和加密貨幣的創業公司——Circle於美國都柏林成立,獲得了“美版支付寶”的稱號。

除了日常的法定貨幣轉賬、支付業務,Circle開創性地提供了數字貨幣儲存、兌換、支付的業務,其中就包含了使用區塊鏈跨境支付的服務。Circle的應用模式很簡單,透過比特幣作為中間兌換的貨幣,像傳送資訊一樣,實現免費、便捷的跨境轉賬。

但這種模式產生了許多問題,一來比特幣的幣值波動幅度很大,比特幣來回到賬近一個小時,使用者面臨著貨幣貶值的風險。二來比特幣是區塊鏈最早的應用,由於技術水平的侷限,tps小,不支援多人同時交易。第三是這種模式只適用於對加密貨幣開放監管的國家,面臨著被用於洗錢等地下交易的風險。

2012年,Circle的頭號競爭對手——Ripple公司成立,但它的模式長期受人詬病,不僅採用中心化的運作方式,沒有使用意義上的區塊鏈技術,而且含有超發加密貨幣、操控貨幣的嫌疑。

2018年6月25日,香港支付寶錢包AlipayHK上線由香港到菲律賓的區塊鏈跨境匯款服務。

鋅連結聯絡到螞蟻金服公關,支付寶方稱,這一跨境匯款由螞蟻金服提供區塊鏈技術支援,由渣打銀行負責日中清算及外匯兌換。至於螞蟻金服區塊鏈的運作原理是什麼,支付寶方沒有透露。

在港生活了22年的菲律賓人格蕾絲,完成了第一筆跨境匯款,耗時3秒,0手續費。

在一個月前,由巴基斯坦與馬來西亞之間的跨境匯款上線,同樣由螞蟻金服提供技術支援。支付寶方稱,巴基斯坦和菲律賓這兩個地方是外出務工大國,安全、便宜且高效,跨境匯款是剛需。

相比較Circle和Ripple而言,支付寶方稱,螞蟻區塊鏈跨境支付不碰幣,秒級到賬速度,受監管許可,個人敏感資訊不上鍊,規避了以上兩家公司的風險。

傳統金融機構、國家央行蓄勢待發

摩根大通JPM Coin穩定幣的推出,意味著傳統大型世界級主流投行開始正式介入區塊鏈跨境支付領域。

以穩定幣的模式,JPM Coin與美元1:1的方式,用於摩根大通全世界各子銀行與合作機構的資金清算。透過JPM Coin在摩根大通搭建的區塊鏈生態體系實現資金、價值的流轉。

2019年2月27日最新訊息,摩根大通CEO Jamie Dimon表示,加密貨幣JPM Coin可能是內部的,可能是商業性的,未來很有可能會面向消費者。

複雜美創始人吳思進認為,JPM Coin將揭開一系列銀行革命的序幕。未來,銀行很有可能被顛覆。

金融行業的本質即信用中介,人們買賣股票、債券、匯款、貸款、支付,每一筆交易背後都是一筆複雜而龐大的資金清算體系。

在這個體系中,每個機構獨立記賬,在全球資金流動的情況下,為了讓各個賬本之間能夠相應吻合,中間需要眾多繁雜的運算和容易出錯的過程。區塊鏈技術分散式的賬本恰恰解決的是這樣一個本質上的難題。

肖然所在的公司Epay就是在這一藍海中的一家做國際匯款的公司,總部在香港,以EUSD對美元1:1的穩定幣模式,進行跨國之間的支付匯款。

各國的傳統銀行機構、非銀機構紛紛搶灘入局。據公開資料顯示,受Ripple等新型區塊鏈公司的衝擊,SWIFT機構也開始研究區塊鏈技術的應用。IBM透過World Wire推出了跨境支付的解決方案。加拿大、新加坡、英國三國央行聯合探索數字貨幣,以解決跨境支付問題。

而我國央行,從2014年就開始相應研究數字貨幣,今年也在開始招聘區塊鏈相關的研究人員。

除了銀行,交易所也面臨著清算的痛點。2015年,倫敦交易所、芝加哥交易所開始研究如何使用區塊鏈技術將清算的路徑簡化,美國納斯達克還首次推出了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證券交易平臺Linq。

羅驍認為,區塊鏈跨境支付的障礙主要在於法律法規和認知方面的滯後性,需要越來越多合規性強並且有品牌背書這樣的穩定幣出現,錨定法幣,穩定支付,避免匯率風險。

畢竟,類似摩根大通這類國際主流銀行機構的穩定幣模式大部分都在試行階段,小型公司推行的跨境支付穩定幣,隱藏的超發、洗錢風險依然存在,這也是眾多國家對區塊鏈跨境支付態度遲疑的主要原因。

當然,某種程度上,區塊鏈分散式儲存技術很好地解決了傳統銀行之間對賬、清算的難題,使得銀行資金、摩擦成本顯著降低。

如今,國際銀行金融機構摩肩接踵地開始擁抱區塊鏈,跨境支付與區塊鏈技術的結合有希望成為了下一個藍海。

“未來在跨境支付上,不管是一個創業型的區塊鏈公司還是傳統銀行,100%使用區塊鏈技術,原因很簡單,更高效、更便宜、摩擦力太小,競爭力太強,為什麼不用呢?”羅驍說。

香港科技園董事車品覺對鋅連結說:今年區塊鏈在金融科技這塊可能有廣泛的落地應用,包括出入口票據,供應鏈金融等。我們看到銀行在這塊正在發力做很多的嘗試。例如,如果能夠藉助區塊鏈解決跨企業之間的資料安全及互相不信任等複雜的問題,對金融業界的效率可能有很大的提升。

顯然,揭開時代序幕,這個屬於區塊鏈跨境支付的號角已經吹響。

(應採訪者要求,文中肖然為化名。)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