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如何賦能金融行業?

買賣虛擬貨幣
區塊鏈到底能為傳統金融世界帶來什麼?這要從傳統金融體系本身說起。傳統金融體系貨幣的產生是傳統金融世界的重要里程碑。關於貨幣的討論和實驗從未停止過,從商品貨幣,到金本位,到以美元為中心的信用貨幣,均是特定區域內人們共識或主權信用的體現。由於貨幣在價值儲存,記賬,貿易結算中的關鍵作用,不乏挑戰現有國際貨幣體系的提案,超主權貨幣成為熱點。類似的嘗試包括SDR,歐元以及Libra,但如今看來尚不算十分成功。而那些在交易中尤其是灰色領域應用較廣泛的法幣抵押型穩定幣,它們僅僅是現有貨幣體系的附庸和在區塊鏈世界的代言人而已,且存在中心化存託的信任問題。以BTC/ETH等資產為抵押的穩定幣,其抵押資產的價值波動大,抵押物的安全託管難度大,讓這類穩定幣的穩定性和安全性較難保障,其目前在穩定幣中的市場佔有率也比較小。總體而言,超主權貨幣在挑戰主權貨幣的道路上,信任錨定物的選擇和應用場景成為重點和難點。貨幣區塊鏈之於貨幣,最讓人興奮的,是比特幣的成功,比特幣部分實現了超主權貨幣的特性。它的發行與主權國家脫鉤,在區塊鏈世界裡獲得了絕對共識,成為了Altcoin的價值錨,其推崇者透過強調數字貨幣點對點支付的便捷性不斷推廣其在清結算中的應用。然而目前比特幣並不是真正意義的超主權貨幣,一是因為其自身的通縮機制直接導致人們不願意使用比特幣進行支付(至少在2100萬枚比特幣全部產生前),而更願意持幣待漲,比特幣更多成為一種價格波動較大的投資產品而非貨幣。通縮機制亦導致比特幣不具備根據經濟發展情況而靈活調節貨幣政策的能力。二是區塊鏈世界與現實世界關聯性依然不夠,現實世界的人、物、規則很難做到完全對映到區塊鏈上,再加之其價格的不穩定性,比特幣就無法為初級產品、物理資產定價,導致其大部分使用場景以“將比特幣轉換為主權貨幣”結束,未能真正廣泛應用於清結算中。無論如何,比特幣是一次全新嘗試,它背後代表的是對部分主權貨幣濫發的不滿和去中心化電子貨幣世界的嚮往。面對比特幣的挑戰,目前全球眾多的中央銀行都在考慮發行數字貨幣,而包括中國,美國,法國等在內的國家均考慮基於區塊鏈技術發行其數字貨幣。中國人民銀行在幾天前釋出了“金融分散式賬本技術安全規範”,監管層面想要推進區塊鏈技術應用於金融的決心很明顯,其計劃發行的數字貨幣DCEP成為戰略性佈局。從這份最新發布的“安全規範”內容來看,監管層面在技術上的考慮很全面,軟硬體安全,密碼演算法,智慧合約,身份管理,隱私管理,監管支援等皆有涉及,意圖從技術層面確保安全且合規。尤其是安全和隱私層面,近期DeFi協議bZx二次被黑,大戶資產被盜的新聞層出。如果未來有更多的資產和智慧合約需要部署在區塊鏈上,技術安全成為除法律外保護私有財產最重要一環。而分散式賬本的特點亦使得隱私保護成為一個亟需解決的問題,沒有人希望自己的身份資訊,財務狀況,交易記錄等可以被任何第三方公開獲取。因此基於區塊鏈的資料隱私、交易隱私甚至智慧合約的隱私成為技術亟待突破的一環,相信今年會有很多這方面的專案產生。當然DCEP的推廣,還需更多其他條件來推動,包括數字身份的產生和管理,預言機技術,數字資產的鏈上對映、發行和合規交易等技術層面的發展,以及在初級產品的定價權,更廣泛的支付結算場景等方面的推廣,當然針對數字貨幣的國際法規制定亦是重要一環。因此,但凡在能從技術層面或應用層面(尤其是跨境清結算,大宗商品交易等)促進DCEP推廣的專案,相信在未來會得到更多機會和支援。
銀行貨幣之外,銀行是最重要的金融機構之一,現代金融體系本身實際上是基於銀行賬戶體系建立的一整套價值儲存、流通網路。而數字貨幣、數字資產的儲存和流通確只需要一竄公鑰和金鑰,一些知名穩定幣專案的目標之一就是為那些尚未擁有銀行賬戶的群體提供金融服務。而DCEP曾經發布的數字貨幣計劃裡,將使用雙賬戶模式,原有銀行賬戶體系與數字錢包分層並用,原因是不想對現有銀行體系造成太大沖擊,也不浪費現有資源。這就要求銀行需要儘快擁抱、儲備支撐數字貨幣、數字資產儲存和流通的能力,如數字錢包、數字貨幣支付、數字貨幣清結算,否則只有等著被革命。非銀行類金融機構而對那些非銀行類金融機構(證券、信託、保險、資產管理、交易所、借貸等)而言,需要開始學會接受及管理數字貨幣、數字資產以及由此產生的數字衍生品。當然這一切的前提是有更多的優質資產基於區塊鏈合規的發行和流轉,去年在歐美很火的合規證券代幣發行就是一種嘗試。香港證監會亦與去年出臺了相關指引,期待中國國內在這方面有更清晰的監管條例。目前基於虛擬資產的很多資產管理,借貸,交易所等專案出現了一些負面新聞,本質上還是由於鏈上優質資產太少,且各國針對性的法規沒有跟上。相信當技術和合規層面有所完善後,會促進更多優質資產上鍊,進而流動性增強,最終推動更多合規優質的數字資產交易所、數字資產管理平臺,數字資產借貸平臺等的發展。

DeFi框架設想

上圖中描述了一個完整的DeFi世界框架設想。由5個層級構成。

最底層是包括公鏈、跨鏈協議以及擴容方案在內的基礎設施,主要負責結算與確權,在此之上則是身份與賬戶系統;

大規模商用離不開資料的儲存與安全協議,一個完整的去中心化金融系統也需要包括鏈上儲存、預言機方案、以及安全可靠的隱私與資料處理協議;

有了這些基本元素,我們可以基於此以協議的形式搭建金融領域所需要的各種功能,例如數字貨幣協議、錢包協議、託管協議、數字資產管理與保險協議、借貸協議、融資協議等等;

在這個系統的頂端是所謂的互動層,包括大家比較熟知的穩定幣、數字支付、數字錢包、DEX、保險、借貸等最終面向使用者的產品與服務。

然而,這樣一個系統想要落地,技術側並行的則是一套完整成熟的監管框架。在區塊鏈技術仍努力發展構建底層基礎設施的當下,相應法規的推動更加道阻且長。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