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嘉明 | 全面認知區塊鏈的科學特徵

買賣虛擬貨幣

2019年12月6日,“海南自貿港數字經濟和區塊鏈國際合作論壇”在海口召開。經濟學家、數字資產研究院學術與技術委員會主任朱嘉明教授在會上發表了題為《全面認知區塊鏈的科學特徵》的主題演講。

他指出,區塊鏈不僅是技術,而且是科學。並且,區塊鏈是一門綜合科學,涉及數學、密碼學、電腦科學、量子計算等。相關學科並沒有窮盡,很可能存在尚未被發現的學科。區塊鏈科學體系和區塊鏈技術叢集存在一種對映關係:科學基礎的拓展可以支撐區塊鏈技術叢集的擴充套件,區塊鏈技術叢集的擴充套件會倒逼科學基礎的深化。區塊鏈很可能會帶來科學領域的“正規化革命”。

基於對區塊鏈是科學的基本共識,朱嘉明教授作為主要發起人提議建立“區塊鏈科學院”,並在區塊鏈科學院成立之際提出十點倡議。

以下為朱嘉明教授演講全文:

各位早上好。我今天演講的主題是《全面認知區塊鏈的科學特徵》。

愛因斯坦曾說過,科學是永無止境的,它是一個永恆之迷(Science is endless, it is an eternal mystery.)區塊鏈不僅是技術,而且是科學。所以,區塊鏈也具備這兩個特徵:首先,對區塊鏈的理解和研究是無止境的;其次,區塊鏈給我們帶來太多的想象,讓我們面對著太多不解之謎。   

由於時間關係,我今天主要講六點:

(1)區塊鏈是一種“綜合科學”;

(2)區塊鏈科學基因的變異方式;

(3)區塊鏈科學演變模式的“猜想”;

(4)區塊鏈科學與人文科學的互動;

(5)區塊鏈科學與區塊鏈技術關係;

(6)區塊鏈很可能帶來科學領域的“正規化革命”。 

1、區塊鏈是一種“綜合科學”

區塊鏈是一種涉及眾多學科,並且實現跨學科交叉的“綜合科學”。我們現在至少已經知道,區塊鏈與密碼學、數學、量子科學和電腦科學等科學學科密切相關。

下圖中我做了很多方格,其中有些填入了相應學科,有些還處於空白。這意味著,現在我們不應該也不能夠認為已經知道了支撐區塊鏈的所有科學學科。與區塊鏈相關的學科沒有窮盡,很可能存在尚未被發現的學科。而且,每一個學科存在延伸的可能性,比如區塊鏈和拓撲學可能就存在著先天聯絡。

2、區塊鏈科學基因變異方式

我們現在看到,區塊鏈的科學基因變異方式明視訊記憶體在三種可能性。

第一種,是區塊鏈科學自身的演變導致的區塊鏈基因變異。

第二種,是來自區塊鏈體系之外的其他科學對區塊鏈體系的“侵入”,例如量子計算。11月30日,我在廣州華南理工大學主持了一場研討會,題目是“量子計算與區塊鏈”。研討會形成了一個共同看法,量子科學會對區塊鏈產生衝擊,這種衝擊的結果可能是導致“量子區塊鏈”的產生,至少是一種猜想。我們可以從中看到,量子力學、量子計算和區塊鏈的聯絡,以及量子科學和區塊鏈結合的可能性。

第三種,是來自新技術的反作用造成的區塊鏈的變異。例如5G、6G、空間技術等,都可能會對我們所理解的區塊鏈體系產生相當大的衝擊和改變。  

3、區塊鏈科學演變模式的“猜想”

關於區塊鏈科學的演變模式,我提出四個猜想。

第一種猜想,叫同心圓外延模式。這個猜想由我們數字資產研究院長三角分院院長張洪為先生提出,把目前已知的區塊鏈理解成一個相當成熟的體系,這個體系在發展過程中不斷向外延展。

除此之外,我認為還存在其他三種演變模式,分別是迭代升級模式、主流區塊鏈分裂模式和離散體模式。迭代升級模式是一種主流論述,比如大家通用的區塊鏈1.0和2.0的論述。另外,還有主流區塊鏈分裂模式。而更具備潛力的演變模式是區塊鏈離散體模式。

今天所理解的區塊鏈和支撐區塊鏈的科學基礎,很可能只是未來區塊鏈體系中的一部分。他們之間是否存在直接關係,現在還不得而知。但總的來講,應該將區塊鏈理解為一個開放的、不斷迭代的體系。可以稱之為對區塊鏈科學演變模式的猜想。沒有猜想就沒有科學。

4、區塊鏈科學與人文科學的互動

我們可以很明顯地看到,當前區塊鏈科學和人文科學之間頻繁而密切的互動。

區塊鏈不僅對經濟學、金融貨幣學和會計學產生了影響,而且正在顛覆和改變原有的經濟學和貨幣學架構體系;區塊鏈對法學的影響劇烈,對法學實踐的影響也不可低估;區塊鏈對社會學和政治學,包括社會治理理論和社會組織理論也都產生了深遠影響;區塊鏈還與後人類社會,尤其是賽博格(Cyborg)化的人類社會存在相當深厚的聯絡;當然,沒人能否認區塊鏈對傳統哲學觀念產生的影響。比如“什麼是存在”,區塊鏈科學改變了人們對於存在的認識。因為有了區塊鏈,曾經極有影響的“存在主義”,都要重新定義。

5、區塊鏈科學與區塊鏈技術的關係

區塊鏈科學和區塊鏈技術到底是什麼關係?

我認為是一種對映關係。區塊鏈科學是一門綜合科學體系,區塊鏈技術是一種技術叢集。區塊鏈科學基礎的拓展可以支撐區塊鏈技術叢集的擴充套件,而區塊鏈技術叢集的擴充套件反過來都會倒逼其科學技術的深化。

如果我們把區塊鏈科學和區塊鏈技術簡單理解成A和B的關係,會發現相互之間確實存在著一一對應的邏輯和聯絡。

6、區塊鏈很可能帶來科學領域的“正規化革命”

“正規化(Paradigm)”是20世紀最有創造性和爭議性的科學哲學命題。托馬斯·塞繆爾·庫恩(Thomas Sammual Kuhn)提出了“科學正規化革命”,但是他並沒有清楚地理解和解釋什麼叫“正規化革命”。他提出了21種詮釋,但“正規化”在後庫恩時代逐漸消失,人們對正規化的著迷程度進入了低潮期。

不過現在可以看到,區塊鏈很有可能啟用了“正規化”的生命力。因為,區塊鏈作為一種結構和體系確實具備“正規化”的基本要素:信仰、方法、理論、模式、應用、軟體和硬體,以及科學共同體。

這是庫恩生前所來不及完成的,如果他活到今天,一定為此而興奮。

7、開源、開放、獨立、全球化的區塊鏈科學院

區塊鏈不僅是技術,更是科學。

基於這一前提,為了更好地研究區塊鏈的基礎科學特徵,推動區塊鏈技術應用,我們認為非常有必要並倡議發起成立區塊鏈科學院。區塊鏈科學院是開源、開放、獨立、全球化的科學院。因此,今天在這裡倡議推動和倡導區塊鏈科學院的成立,希望更多的人能參與共建區塊鏈科學院,使它得以發展,以增進全球對區塊鏈技術認知的廣度和深度。

謝謝大家。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