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話QuarkChain:被“擴容”帶歪後,公鏈應該怎麼走?

買賣虛擬貨幣

和週期的談話從去年就開始了,斷斷續續聊了很長的時間。從 QuarkChain 最早做分片,到後面轉向異構分片的路線,再到他們自己做了新的共識演算法,這期間,每過一段時間,週期總會來北京的書店找我們聊聊,說說他們最近的一些新想法。

週期是 QuarkChain 的創始人和 CEO,長期 base 在矽谷,在創業之前他是 Google 和 Facebook 的軟體工程師,主要研究高效能系統。之前我們介紹過很多公鏈,QuarkChain 的思路也挺有意思,他們之前是做分片的,後面依託於根鏈+分片鏈的雙層結構,希望在分片上接入許多不同的異構鏈,也就是共識演算法、賬本模型、虛擬機器、代幣經濟學都可自由配置的鏈。

透過一條根鏈向許多分片鏈收稅的形式,QuarkChain 想解決的問題是,讓現有的區塊鏈聯合起來組成一個大聯盟,達到“算力複用”+“協同挖礦”的效果,從而使每個參與者從中享受到更好的安全性保護和更好的去中心化特性。

這背後代表的,其實是週期自己對整個行業現狀的一個比較非主流的思考:他認為當前整個產業界最關鍵的問題,並不是大家炒了兩三年的擴容故事,而是隨著專案越來越多,整個區塊鏈世界的崩裂與被稀釋所帶來的危機。這種危機帶來的是零和遊戲,而我們需要另一場正和遊戲。

公鏈這條賽道註定要用錢和血鑄成,最後的贏家可能只有一兩個,需要嘗試和探索的方向卻還有很多。儘管最近有了官方的支援,可以預見政策上對很多國產專案會有利好,特別是主打技術創新的聯盟鏈與公鏈等基礎設施專案,但我們不能忘了,整個公鏈賽道仍然處於非常痛苦的摸索階段。在技術成熟、能產生大規模應用之前,公鏈怎麼繼續走下去是個大問題。

QuarkChain 的想法是,在目前這種山寨幣的行情下,做散戶社羣不一定會有很大的意義,而像其他技術型的公鏈專案去頻繁做開發者社羣、舉辦駭客松活動,吸引開發者來做應用,效果其實也很難衡量,因為 DAPP 目前屬於疲軟的狀態,可預見性的爆發遙遙無期,並且不同公鏈同質化嚴重,DAPP 在不同平臺都可以執行。

換句話說,以前大家理解的公鏈生態就是「主網上線」 + 「找儘可能多的 DAPP 在上面開發」,現在這套思路已經不行了。Polkadot 和 Cosmos 因為一鍵發鏈有了新的故事和玩法,QuarkChain 對於主網後的生態建設也有不同的理解,他們希望能透過「根鏈+分片鏈」與其他社羣組成大聯盟的方式,去建立另一種生態。

這篇文章是橙皮書對 QuarkChain 創始人週期的訪談記錄。對於這套有點另類的技術方案最終能否取得成功,尤其是異構分片這種技術思路的選擇對錯,我們現在還無法做出判斷。但週期的思路,可能是我們接觸到的最 Bold 的一個了。我們希望把公鏈玩家這些不同的思路和觀點都呈現出來,或許對行業的探索能有所啟發。

1

關於行業的現狀

橙皮書:其實最近幾個月來我們一直是比較悲觀的。一方面看不到公鏈賽道里太多破局的希望,另一方面 DeFi、DAO 這些故事還屬於圈地自語。你怎麼看現在整個行業的狀態?

週期:我個人的判斷是,整個行業從 17 年那波 hype 之後,其實被帶歪了一個主要的方向,就是“擴容”。擴容是一個重要的問題,但是還達不到一個致命性的問題。雖然區塊鏈是很慢,但現有的使用者還是用得挺好的,可能偶爾出現一個加密貓堵住了,但大部分應用並沒有觸達到擴容的瓶頸。整個行業在公鏈這波投資上砸了很多錢,裡面很多專案其實是以太坊 2.0 的變種,等這波專案上線後,真的能產生擴容所帶來的價值嗎?這是要打一個問號的。

橙皮書:很有意思,你覺得擴容並不是最關鍵的命題。

週期:我認為真正關鍵的問題是,區塊鏈的價值是由社羣和共識組成的,同時它被算力保護,但現在,社羣、共識和算力這些資源都在不斷被稀釋。

比如一開始這個圈子裡只有比特幣,大家只用比特幣,也只挖比特幣,後面慢慢又有了新的幣,區塊鏈的社羣開始慢慢分化,挖萊特幣和挖比特幣的成了兩撥人,持幣使用者可能有重疊,但社羣和共識被稀釋了。

而比稀釋更嚴重的是割裂,比如以太坊社羣和比特幣社羣,不管是礦池還是開發者都是完全不同的群體。後來冒出越來越多的新專案,甚至出現像 BSV 和 BCH 這樣的分叉,不僅分裂了社群,還分走了算力。

原來比特幣可能很值錢,但按這種方法分下去,你不知道整個蛋糕是變大還是變小,最終這個遊戲是零和、正和還是負和遊戲。不斷有新的幣出現,而且越來越多。

橙皮書:我同意 BSV 和 BCH 這種分叉對整個行業是有傷害的,它分割的是存量市場,但新的這些專案應該是增量的?

週期:取決於增量的定義,我定義的增量是必須帶來新使用者。以太坊肯定是帶來了新的使用者,但其他的公鏈專案我覺得要打個問號。但其實你可以看到,對比特幣社羣來說,他們肯定還是起了稀釋的作用。

橙皮書:有點像軍閥割據,各方都在搶佔土地和麵積。但這種階段會不會是行業必須經歷的過程?

週期:也許是,但這種稀釋和割裂的確在產生危險的影響。整個盤子目前就這麼大,很多專案擠進來,各自為戰,互不相通,實際上把共識,社群,甚至算力都分散了,各條鏈的安全性因此非常脆弱。很多人都在談怎麼解決“不可能三角”的問題,但實際上,不可能三角並沒有被解決——甚至從每一個維度來看,我們任何一角都沒有很好的解決。也就是說,除了安全性,去中心化這個區塊鏈的基礎特性也並沒有達到。

安全性方面,基本上可以認為,除了比特幣和以太坊,絕大多數鏈都是不安全的。位元黃金(BTG)去年被攻擊了,一千多萬美金被雙花,隨後就被一些交易所下架了,這些交易所要求 BTG 要賠償,但是 BTG 團隊拒絕賠償。ETC在今年年初也被攻擊了,一百多萬美金被雙花。

值得注意的是,這兩個專案都是在 CoinMarketCap 上市值排名前三十的鏈,他們的算力應該也算不錯的,其他比 BTG 和 ETC 小的 PoW 幣,理論上被攻擊的概率是很高的。

為什麼會這樣呢?這跟大家平常想象的安全性好像有很大的出入。其實是因為這裡面存在一些嚴重的誤區,比如 51% 攻擊的問題。

如果分母指的是當前這條鏈上所有在挖礦的算力,那的確需要 51% 算力才能完成雙花攻擊,但如果分母指的是同一型別演算法或者同一型別機器在挖礦的算力,那麼你只需要 5.2% 的 ETH 算力,就可以攻擊 ETC。

因為很多算力是通用的,各個鏈都可以挖,尤其是算力還可以被租賃,這種情況會更嚴重。我們算過,如果租賃算力來攻擊,可能一個小時只需要四千美元就可以對 ETC 發動攻擊。所以很多區塊鏈網路的安全性是存在潛在危機的。

橙皮書:如果安全性這麼差的話,為什麼其他鏈還沒有被攻擊呢?

週期:第一,沒有被攻擊不代表不會被攻擊。第二,因為駭客攻擊也是有一些社會成本的。駭客需要考慮攻擊能獲得的收益。比如,如果你對一條中型的鏈進行攻擊,可能成本會比較高,但潛在收益也高。如果攻擊的是小鏈的話,可能很難透過流動性完成套現,那他可能就不會這樣做了。

橙皮書:所以理論上,現在對 ETC 和 BTG 進行攻擊的經濟動力是很強的?但這兩條鏈為什麼後續沒有繼續被攻擊?

週期:一個原因是交易所給 ETC 和 BTG 網路增加了出塊確認的時間,本來可能是 20 塊的 Finality,後面改成了 100 多塊的確認時間。另外一方面,主流交易所的風控也做的更完善了。當然,延長 100 多塊的確認時間,對使用者來說體驗肯定是受到損害了。

橙皮書:後面新出的專案大部分用的是 PoS,你覺得他們會有這個問題嗎?

週期:PoW 的安全性大家算認識比較多的,它的攻擊成本很好算,就是雙花攻擊的成本,但 PoS 還沒有證明自己,我們對 PoS 的認識也很不足,攻擊成本的定義並太清晰。它可能遭受到更多型別的攻擊,我覺得並不樂觀。

橙皮書:有人認為 51% 攻擊是強者勝出、弱者死亡的自然淘汰規律,它對鏈進行主動選擇,不夠強壯的就倒下了,這是一種特性,而不是一個漏洞。你怎麼看待這種觀點?

週期:作為一條公鏈,需要幫使用者承載很多的資金,如果一條鏈很容易被雙花攻擊,作為使用者,我肯定是不會把自己的資產放在上面的。但很多小鏈他們一開始出現的時候體量就是很小的,自然淘汰這種說法,我認為對小鏈來說是不太公平的。如果有辦法能讓很多鏈在初步成長期獲得更好的安全性,解決 bootstrap 冷啟動的問題,為什麼不這麼做呢?

橙皮書:如果能降低新鏈的啟動門檻肯定是有意義的。你剛才提到,很多專案除了安全性,還要面臨去中心化的挑戰,這個挑戰在哪?

週期:去中心化的定義方法比較常見的是測量執行一個節點的成本是多少。但我認為還有另一個非常值得關注的資料,其實是礦工單獨出塊的成本。單獨出塊指的是不需要加入礦池就能自己挖礦。

執行節點的成本很好算,現在只要有單核或者多核的 CPU,幾個 G 的記憶體,幾個 T 的硬碟儲存空間,換句話說,一臺好一點的電腦就能跑起來。但是如果是要單獨出一個塊的話,首先要問的問題是,在什麼樣的情況下,礦工更願意自己去挖礦出塊而不是選擇加入礦池?我們問過一些礦工,得到的資料大概是,在自己佔有千分之一的算力的情況下。

這個資料意味著什麼呢,換算成比特幣網路,差不多等於一個星期能出一個塊。也就是說,如果一個礦工能做到一個星期出一個比特幣區塊,那麼他就會更願意自己挖礦而不是選擇加入礦池。這個數值應該算偏低一些,更多情況可能會是千分之幾。

如果用以太坊網路來算的話,千分之一算力的成本,差不多相當於一百萬美金,比特幣網路應該更貴。所以,執行節點很容易,但是能單獨有效出塊的成本還是很高的。而我們認為,單獨出塊的成本是衡量一個網路去中心化問題的重要指標。如果過多的把注意力放在執行節點的成本上,而忽略了單獨出塊的成本,那我們解決的不是去中心化的關鍵問題。現在單獨出塊的成本太高了,這也是我們想要解決的問題。

當然還有擴容,這個大家談得很多了,很多團隊致力於解決這個問題,但就像我前面說的,我不認為擴容是裡面最急迫最關鍵的問題。

2

解決方案:異構分片,根鏈收稅,算力複用,共享安全性

橙皮書:這些看起來是更基礎的問題,但在市場上,大家可能還是更想聽新的故事?

週期:解決的是現實的基礎問題,但我們的解決方案應該是比較有新意的。在整個社羣比較割裂的情況下,我們希望的是能不能探索出雙贏的機會。算力被稀釋的問題,會導致很多鏈很容易被攻擊,去中心化程度也不高。QuarkChain 本來是做分片的,我們想透過增加分片的方式,讓不同的連結入到我們的分片裡,在分片的整個體系內享受到一些更好的保障,比如更好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

在整個系統中,會有一條唯一的根鏈,根鏈上有很多不同的分片。已有的鏈可以作為 QuarkChain 上不同的分片鏈,根鏈會為他們提供共享的算力,做安全性保護。

而且,我們分片上的鏈可以支援非常靈活的定製化。一條鏈主要有四方面的屬性:共識演算法、賬本模型、虛擬機器和代幣經濟學。很多不同的鏈會在這四個屬性上做不同的選擇和取捨,而在 QuarkChain 的分片上,分片的共識演算法可以是 PoS、PoW 或者 dPoS 等等,賬本模型可以是 account-based 也可以是 UTXO,他們都共享根鏈的算力。並且加入分片的鏈越多,理論上根鏈總的算力也會越高。同時,各個分片上的子鏈又能保持相對獨立的生態,只要持續給根鏈交稅就可以了,因為根鏈要對你進行安全保護,所以要收稅。

更重要的是,這些獨立的生態是可以互相打通的,彼此具備互操作性。比如分片上可以有比特幣、另外一個分片有隱私幣,這樣你就可以用比特幣完成隱私幣的功能,只要把比特幣打到支援隱私幣的分片上,然後由隱私幣來做專門的操作,操作完之後出現一個新地址,就可以用這些新的隱私幣了。這樣一來,沒人能知道你的比特幣用到了哪個地方。

橙皮書:可不可以理解成,你們想做一個所有鏈的基礎平臺?

週期:這是個很大的目標,我們肯定沒法一上來就這麼做。一開始肯定還是我們自己來開發一些功能性的鏈加到自己的分片上,後面如果這個系統有吸引力的話,其他的鏈可以透過社羣進行投票,看是否願意接入到我們的分片上。

橙皮書:一條鏈要接入到你們的分片上,具體是怎麼接入的?

週期:有兩種模式,一種是這條鏈完全是條新鏈,那就從新開發,接到分片上,從創世區塊開始挖。我們自己會去開發一些新的鏈,比如隱私幣的鏈,做dPoS的鏈。另一種是這條鏈是老鏈,那麼可以把原本鏈上已有的區塊資料複製過來,複製到我們的分片上。相當於我們對老鏈的社羣使用者進行了一次空投,這樣使用者就有了兩份幣,而在分片上的新幣,相比於原本的幣,還可以享受到其他所有分片上已有的功能——分叉後比特幣可以跑智慧合約,分叉後的EOS 可以有隱私幣的功能,等等。用一句話來表述,就是“老幣賦新能”。

比如,萊特幣現在能幹嘛?其實除了交易,做不了什麼事。但透過接入分片的方式,萊特幣就可以有更多的功能。但原來那套東西(包括挖礦,賬本模型)又不用變。我們認為這種方案才會是個正和遊戲。

橙皮書:那我在分片鏈上挖的幣是什麼幣?

週期:就是你原本鏈上分叉了的幣。我們支援“多原生代幣”,分片挖出了自己的代幣,可以用這個幣去做手續費、Gas費,根鏈並不在乎。最終想要的效果是所有分片聯合起來成為一個更大的生態。就像國家收稅去統一保護各個地方的安全,提供基礎設施建設那樣,各地方各行業可以有自己的小生態,想怎麼搞就怎麼搞,只要給國家交稅就行。

橙皮書:根鏈的算力是怎麼保證的?

週期:分片上出的塊的獎勵,有一部分會收到根鏈上去,這就是一種稅收的機制,就像企業所得稅,根鏈上出的塊會獲得下面所有分片代幣的一部分獎勵。算力跟獎勵是成正比關係,如果根鏈的激勵更高,它的算力也就會更高。根鏈算力會佔超過全網60%。

除了獎勵,分片上的少量最新狀態資料也會提交到根鏈上,相當於根鏈會去監聽分片的狀態。這樣相當於,一個新的分片加入時對根鏈說,大哥我交點手續費,你要保護我的安全。

當然,如果分片上出現了雙花攻擊怎麼抵禦分叉、選出正確的那條?我們自己做了一個 Boson Consensus 框架,在這套框架下,根鏈可以知道下層分片鏈上的共識情況(注意分片可以執行各種不同的共識演算法)。根鏈透過將分片塊的塊頭(雜湊值)放在根塊中的方式,透過塊頭資訊來描述每個分片的規範(canonical)鏈,所有的分片都要遵循根鏈定義的規範鏈,因為這些分片都正在執行根鏈優先的分叉選擇規則(root-chain-first fork-choice rule)。隨著根鏈和分片之間達成共識,如果有人要對已經包含在根鏈中的分片塊發起雙花攻擊,那麼它也必須攻擊根鏈上面的塊,這就需要呼叫根鏈的 51%雜湊算力。

此外,為了激勵根鏈的礦工將分片(頭)打包到根塊中,分片塊的部分礦工獎勵將貢獻到根塊中,從而由根鏈礦工獲得,也就是剛才說的稅收。如果稅率是 50% 的話,那麼意味著分片礦工將獲得生產該區塊一半的獎勵,而根鏈上的礦工將獲得該分片產生的獎勵的另外一半,他會努力打包儘量多的分片塊(記錄最長的分叉)以使其稅收最大化。因此,我們預計根鏈上算力會很高,因為礦工的獎勵也更多。

橙皮書:原來那條鏈的礦工,在接入你們的分片後,他們要去挖礦是怎麼挖?

週期:還是像以前那樣挖。只不過礦工可以自由選擇,是要挖分片上的塊,還是挖根鏈上的塊。因為在這種情況下,分片上的幣有一部分會作為稅收交給根鏈,所以分片上的算力會下降,根鏈上的算力會更高。一個小礦工在分片內單獨出塊的機率的要求會更低,而根鏈上可能需要參與大礦池來挖。當然這二者隨時都可以切換,分片的礦工也可以隨時切換去其他分片上挖礦。

重點是透過這種代幣經濟學機制,讓很多小礦主可以在分片內參與獨立出塊,大礦主則在根鏈上挖礦給下面所有的分片提供安全性。根據我們之前的分析,如果把分片單獨出塊的成本降低了,對促進分片鏈本身的去中心化程度是有好處的。原來單獨出塊的成本要 100 萬美金,現在只需要 5 萬,可以降 20 倍。但是不要忘了一個很重要的前提,我們所有分片的安全還是被根鏈保護的。

最終,透過這種根鏈 + 分片鏈的方案,我們希望能解決前面所說的整個區塊鏈世界被稀釋甚至割裂的問題,從而提高每條鏈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程度。

橙皮書:這個思路挺不一樣的。你們最早是做分片的,分片的思想是什麼?

週期:分片其實是計算機系統裡一種水平擴容的方法。之前在中心化的系統裡就有很多擴容的不同方案。2000 年之前,大家主要使用擴容的思想,比如 SUN、Oracle公司提供的方案,如果使用者想要擴容,就去市場上買更貴的 CPU、買更大的磁碟。到了 2000 年之後,Google 想出的辦法是水平擴容:與其購買更多更昂貴的裝置,不如去買很多便宜的機器,想辦法用軟體把這些便宜的機器全部連線起來做成叢集。這套方法出來之後,擴容一下子有了很大的進步。

去中心化世界裡也有類似的發展。最早很多公鏈使用垂直擴容,比如修改出塊的速度、出塊的大小,試圖透過調引數來擴容。而我們覺得分片這樣的水平擴容是未來解決擴容的關鍵方案。分片本質上就是把很多資料或者流量,即需要擴容的東西,給分割成不同的碎片放在不同的地方並行處理。

分片有兩個很重要的特性:1、狀態分割(State partition) 2、狀態本地化(Locality)。這兩個特性指的是一個資源可以被分割執行,並且分割時能夠根據本地的特性,放在本地處理,使得速度會更快。分片可能跟分層的思想比較接近,分層是把不同的職責進行區分,分片則是把同質化的工作分給不同的節點並行處理。

網際網路本身的思想,也借鑑了很多分片分層的方案。幾乎所有的擴容系統都需要這樣做。比如在 TCP/IP 協議裡, OSI 就是 7 層結構,Google 三架馬車的擴容方案也是既分層又分片:底層是 GFS 檔案系統,中間是 Google Big Table,上面是 MapReduce,各自負責不同的職責。同時,GFS 這層負責存檔案儲存的功能又是分片的,它會把不同的檔案分割成不同的碎塊,存到不同的伺服器或者主機上。

橙皮書:除了計算機系統,其他行業有分片這樣的例子嗎?

週期:去大使館辦簽證就是一個例子。一種方法是讓全國所有人都去同一個地方辦,這樣很可能要排隊,非常擁堵。另一種分片的方法,是讓使用者在自己所在的省市去當地的領事館大使館辦簽證,這樣的話相當於分流了,可以降低擁堵,提升辦事的效率。Locality 在這裡體現的就是本地操作的便利性,你肯定不能讓新疆人跑到廣東去辦簽證,北京人跑到東北去辦。

其實整個國家的治理也是這樣的,可能先分層,然後再分片。首先政治板塊涉及到省、市、縣、鄉鎮的分層,然後全國又要分 30 個省,每個省又要分 20 個市,這裡就是分片。整個經濟和政治體系就是一個分層和分片的結構。再拿全國電信銀行系統做例子,他們可能每個省都單獨有一個賬本,但這個賬本並不會把賬實時跟總部同步,只會按每個季度、每個年份去同步,這也是分片的思路。另一個例子,全國人口普查統計,也是根據分片的做法讓每個省單獨做調查,最後再把結果彙總起來。

橙皮書:為什麼做了分片之後,會想要做異構分片這套方案,把很多不同的連結到分片上?

週期:因為我們看到有社群和應用需要異構鏈這樣的特性。很多企業可能在共識、賬本模型這些方面都有定製化的需求,我們希望可以給他們高度的靈活性。所以我們每個分片上都支援有自己的賬本模型、共識演算法、虛擬機器和經濟模型,他們可以透過跨片交易的方式有效結合起來。

拿隱私幣做例子,大部分人可能想要的是一個“穩定幣的隱私幣”,能在很多地方用到,但如果要求使用者先去買 Zcash,然後再去做兌換,這個過程中會產生很多價值的波動,對使用者體驗是很不方便的。另一方面,把隱私作為一條單鏈的重點功能又很難推起來,因為對很多人來說這並不是強需求。如果我們能透過分片的方式,讓使用者需要隱私的時候可以透過分片的互操作性去享受隱私分片的功能,不需要的時候可以享受其他分片(比如支援智慧合約)的功能,那這樣是最方便的。

而且,現在我們的跨片交易支援不需要確認 Finality 也可以執行。核心的方案是透過 類似DAG 的方式,藉助一個比較特殊的結構來確定跨片交易的先後執行順序。Vitalik 最近也有在提這一點,以太坊最初在設計分片的時候需要跨片修改兩個分片時,先修改一個狀態,達到Finality之後,再去修改另一個。這過程需要先透過信標鏈確定第一個狀態已經被修改並finalized了,但這樣信標鏈的確認要很長的時間,大概六七分鐘,我們不需要 Finality 可以做到一分鐘左右。以太坊現在也在向不需要Finality 就可以做跨片交易轉。我認為 Vitalik 也想到了類似的方法。

3

思路的大一統:與波卡、Cosmos 的比較

橙皮書:這個思路的構想確實很不一樣,但是我有一個核心的問題是,你怎麼去保證其他社羣的人、別的鏈、別的開發者願意和你一起玩?怎麼把使用者和礦工吸引到你們分片上?

週期:礦工相對是比較簡單的,因為接入分片之後,原本的鏈並沒有改變,挖礦演算法和機器都不需要變。而每增加一個分片,根據它們和根鏈的代幣經濟學設計,整個網路總的安全性會增加,根鏈會收到相應的更高的收益,挖礦的人就會因為激勵投入更多的算力去獲得收益。假設根鏈的算力不提高,那麼就會出現一個市場的套利空間,其他礦工會切換過來補上。現在比特幣、ET

H等等礦工都可以直接過來,零遷移成本。

對持幣使用者來說,則相當於我們對他做了一次空投,同時還能給他們手裡的幣做升級,多一些功能。否則像萊特幣,現在除了HOLD著幾乎沒什麼用,但在我們分片上分叉後的萊特幣,使用者能拿著它去玩 DAPP,去做 DeFi 等等,這樣對他們來說有很多功能性的提升。

橙皮書:所以持幣使用者是有動力去做這件事的?但是分叉後新幣的價格是怎麼來的?

週期:跟 BSV 和 BCH 的分叉所產生的價格是相同的,靠的是社羣的共識。這個肯定需要時間來積累。但我們希望,我們在分片上覆制老鏈的賬本資料過來,跟 BSV 和 BCH 這種分叉會比較不同,他們是完全同質化的分叉,我們的是老幣賦予多個新功能的升級。

橙皮書:礦工、持幣使用者可能會願意過來,但是分叉這件事怎麼說呢,老鏈肯定還是不想被你們分叉的?

週期:這個肯定要得到社羣的認可才行。理論上,萊特幣所有的持幣者應該會比原來更加樂意去做這件事,因為分叉前,萊特幣會因為未來新功能的賦予而價值會提高。我們肯定不會貿然就去複製老鏈到自己分片上,還是要看時機的成熟度。

橙皮書:或者換一種更直接的說法,如果現在是軍閥割據的戰國時代,而你們想做的是讓大家聯盟起來組成一個更高效的系統,這個前提是不是需要 QuarkChain 本身具備有盟主的號召力?

週期:蛇吞象這種路徑早期我們肯定是做不到的。但我覺得現在需要有人去告訴大家可以往這個方向走。當然,前期的時候,大家會觀望你這個系統到底能不能跑起來,到底安不安全,因此我們一定是需要自己先開發一些專案加入到分片上的。比如我們自己會花一年時間開發一條隱私幣,放到分片上,讓大家能感受到這個系統。

其實出了這麼多新的鏈,稍微好一點的專案能在賬本模型、共識演算法、虛擬機器或者代幣經濟學上做一些創新,其他的無非只是這四種屬性的排列組合。而且主網上線後,大家往往就處於不知道該做什麼的狀態。我們做生態的方式可能會跟大家以往理解的公鏈不太一樣。我們希望其他鏈能加入我們的分片,這樣一來原本的鏈不需要做改動就能享受到更好的安全性,在保持生態獨立的情況下,又能享受其他分片互操作性提供的功能。

橙皮書:這個跨片的互操作性,可以認為是跨鏈嗎?

週期:是的,但是是效率更高的跨鏈。因為我們是支援多原生代幣的,所以使用者可以把原生代幣從一個分片鏈上直接轉到另一個分片鏈上,而不需要透過雙向抵押(two-way pegged)的方式。一個分鏈可以管理多個原生代幣在智慧合約或者 DEX 的交易,這個跨鏈可以是非常高效的。

橙皮書:從這個角度來看,你們其實和波卡想做的事情有點像?波卡其實就做兩件事:發鏈 + 提供共享安全性。只不過你們是透過根鏈找分片收稅的方式共享安全性?

週期:我們想把賬本模型、共識演算法、代幣經濟學這些屬性做了高度抽象,讓大家可以自由選擇配置,然後一條鏈就可以跑起來了,而且不只適用於公鏈,也可以用於聯盟鏈,只要把根鏈共識改成 PoA 就行了。波卡和以太坊2.0主要依賴於 PoS,而且波卡的跨鏈主要傳遞訊息,但是還沒有看到支援不同並行鏈的多原生資產轉移的協議。總體而言,我們希望不侷限於某個特定的共識,能更開放,把應用場景完全開啟。

橙皮書:你們是不是缺一個發鏈的工具?

週期:Edgeware 之前用波卡的工具嘗試發鏈然後失敗了,這件事其實告訴我們,一鍵發鏈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容易。

橙皮書:或者說未來你們會想往一鍵發鏈這個方向走嗎?比如成為繼波卡、Cosmos之外第三個發鏈的選擇?

週期:這肯定是我們未來想做的方向。包括我之前提到過的共識描述語言(Consensues Description Language),透過 WebAssembly 去描述一條鏈裡面的代幣經濟學、賬本模型,共識演算法應該是什麼樣子的,然後只要編譯好之後就可以在鏈上進一步部署執行,一條鏈就可以自我進化,自己編譯自己執行,透過部署工具把這些排列組合設定好,或者寫成配置檔案的形式,自己實現自己的鏈。這是我們比較長遠的長期想法,但這個想法肯定是要4-5年的時間才有可能完成。我們希望比波卡更加友好,因為所有東西都可以定製。

但在早期,鑑於我們自己有的資源和人力,還是要先把自己的公鏈做好,證明我們能解決不可能三角中安全性、去中心化這些基本的問題。

橙皮書:所以你們做公鏈的思路是,認為安全性、去中心化這些基本問題解決得不太好,所以你們就去解決這些問題,然後想出這套異構分片的方案。其他一些團隊,像波卡、Cosmos 他們可能覺得跨鏈是一個更重要的問題,為了解決跨鏈的問題得出了另一套解決方案——你們出發點看起來不太一樣,但最後的解決方案和思路好像有類似的地方?

週期:我覺得哪怕是跨鏈,也仍然是需要解決去中心化和安全性問題。我們更看重的是現實中已有的問題,而不是為了擴容去擴容。我認為他們很多的解決方案還沒有在去中心化和安全性上得到驗證。包括我們為什麼要用 PoW 而不用 PoS,就是要去對比現在已有的 PoW 系統,看我們能不能做得比他們更好,更直接的比較能更清楚看到結果。

當然,很多專案覺得要擴容、要高 TPS、要跨鏈,所以做了很多東西。但安全性與去中心化是我們能觀察到的、真正有資料可測的問題。我覺得我們更務實。這個行業在討論很多事情的時候,忽略了已有的鏈在現實世界中的很多資料、可能被攻擊的概率。我希望大家能把注意力轉移到這方面,因為資料實打實的擺在那。

橙皮書:大家都想做一個非常巨集大的系統,但各自採取的路徑不太一樣。大系統怎麼能完成冷啟動,吸引更多的人加入生態,解決 bootstrap 的問題,會是個挺關鍵的點。

我的感覺是,Cosmos 和波卡更多面向的其實是開發者,他們做了一套鏈的開發工具,開發者用這套工具就能夠更快、更簡單的做出一條自己的鏈,不管這些鏈到底有沒有存在的意義,但它們確實滿足了開發者的需求,所以他們的生態就有新的力量加入。你們看起來更想直接給持幣者這個使用者級別帶來一些功能性的改變,透過跨片的互操作性給老幣賦新能。你會擔心這個生態起量的速度比他們慢嗎?

週期:我覺得0-1會很慢,後面1-10應該就會很快了。Cosmos 和波卡使用工具去做一鍵發鏈,我們還是一個比較獨立的鏈,不太一樣。而且,我對為什麼大家都要發一條新鏈還是保持懷疑的。如果作為開發者,我想要一個更好的生態,有一個更好的代幣價值發現,那麼當我在分片上可以直接享受原生代幣的功能,比如可以用自己的原生代幣作為手續費支付,可以在左右的分片流通,那麼為什麼還會想要一個新鏈呢?畢竟發單獨的鏈有很多風險,運營成本也高。

橙皮書:所以你認為一些原本想要發鏈的專案,其實在你們的分片上就能享受到鏈的價值了?新的專案在你們分片上只要是個幣就行了?

週期:對,這個意義我覺得是更好的。像 Aragon 自己發鏈,這個選擇我其實是不太贊同的。這其實還是在繼續造成整個社羣的割裂。

我們設想的異構分片系統,每個小生態是獨立的,但合起來又是互通的,這樣比較像網際網路。網際網路每個子網都有自己的生態,但同時又能互通。我覺得這可能也是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一個發展趨勢。但是我們現在做的“合”,不是像以前網際網路巨頭那種兼併的“合”,它是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在“合”,這會是一個更好的改變。

橙皮書:這個行業真的需要一個這樣的公用平臺嗎?

週期:可以看到網際網路為什麼這麼蓬勃,因為協議只有一個 TCP/IP 層,這層之上的應用層可以有很多不同的協議,但用的 IP 層都是一樣的;這層之下,也可以有很多不同的物理網路,wifi、3G、4G網路等等,但他們用的 IP 層也是一樣的。

類似的,區塊鏈未來十年如果也會產生一個這樣的協議,安全性和去中心化能達到非常好的效果,其他的需要改進的需要補充的可以在其他層在做。而不希望使用者去瀏覽網際網路的時候,要去切換成不同的網路,切換不同的代幣,那使用者體驗實在太糟糕了。

橙皮書:IP 協議其實也是個非常早的協議。為什麼區塊鏈時代沒有在早期就出現這麼一個互通的協議?

週期:有幾個方面的原因吧。

第一,網際網路也有早期協議的競爭,比如ATM。只是因為一些成本和其他技術因素的原因,TCP/IP 成了最後的贏家。但這並不代表一路過來就是順風順水的狀態。

第二,網際網路更多是一個無狀態的協議,其實它也有一些狀態,但資料量非常小。而區塊鏈需要很多額外的開銷。比如網際網路上傳輸是可以隨時丟包的,沒關係,丟包之後再重傳就好了。但在區塊鏈裡面,如果一筆交易不知道有沒有傳送成功,讓使用者再打一筆,那就容易出問題了。所以設計的複雜度更高。

第三,我們還處在更早期的階段,可能在 IP 協議之前有區域網,好多區域網自己搞自己的標準,類比的話,我們可能還處於類似的更早期的區域網階段,還在等網際網路的出現。只是我們預期區塊鏈的發展速度可能會更快。

這也是讓我們非常激動的地方。畢竟大家錯過了網際網路早期那波設計協議的機會,現在有機會站在歷史的門口親自充當創造者,這個機遇是非常難得的。

(完)

本文不作為任何投資建議。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