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五個方面淺析影響比特幣適銷性的市場、空間和時間因素

買賣虛擬貨幣

一、為什麼比特幣會在10年間快速崛起?

首先,個人對資訊處理和交換的能力極其有限。

其次,個體的偏好是多變的、不可預測的。

最後當資訊不透明,每個人的偏好不一致,物物交換的壓力就會非常大。

奧地利經濟學派創始人卡爾·門格爾是“適銷性”理論的發明人。他把適銷性分為三個因素:市場、空間和時間。結合這三個因素比特幣為什麼能夠在10年時間裡從無到有地崛起。

第一,市場因素。

商品滿足市場因素需要符合幾個條件:

第一、要有很多人喜歡這種商品;

第二、喜歡這種商品的人要有較強的購買力;

第三、商品具備稀缺性;

第四、商品易於分割;

第五、存在流動性很好的市場,包括為投機性交易而構建的市場。

以上的五個條件,比特幣都比較符合。

網際網路擴大了了解比特幣的人群規模;收入較高的“碼農”對比特幣的喜愛,進一步放大了它的影響力;2100萬枚的有限供應定義了比特幣的稀缺性;比特幣的最小單位在小數點後的第八位(也就是說,1枚比特幣可以最大分割為100萬份),這提供了極強的可分割性,並消除了用於交易活動的障礙;比特幣的交易,從最初集中在日本Mt.Gox交易所(編者注:目前已破產),到現在遍佈於全球各地的交易所,市場流動性非常旺盛。

第二,空間因素。

空間因素是指,在一種商品能夠發生貿易的範圍,人們都有接受和消費這種商品的意願;同時,運輸費用要低,即商品在從一個地區向另一個地區轉移的過程中,損耗要低。比特幣恰好滿足這個條件。

不過,比特幣還缺乏一個更繁榮、更便利的貿易市場。在國際貿易中,70%以上合同都以美元結算,50%以上的支付都用美元完成,而比特幣的主要貿易物件是其他種類的加密資產。

第三,時間因素。

時間因素關係到在人們的心理預期中,這種商品有沒有持久的價值。“鑽石恆久遠,一顆永流傳”說的就是這個意思。但是鑽石很難成為貨幣,這是為什麼呢?稍微懂行的人都知道,戴爾比斯(De Beers)公司對鑽石產業的壟斷,人為製造了鑽石的稀缺性,一旦這種壟斷難以維繫,鑽石的價值就很難維持。

理解時間因素的另一個維度是,商品的儲存成本是否足夠低,能否產生利息,市場對這種商品的需求有沒有過強的週期性。如果週期性過強,它也很難成為貨幣。此外,從社會和政治的角度來考慮,這種商品會不會面臨週期性的禁止。

總體來說,佔據主導地位的貨幣是在動態競爭中形成的。短期,它的地位非常牢固,甚至貨幣當局也會利用其超然地位來維持它的主導地位;在短期內,哪怕發生了超級通貨膨脹,主導貨幣都很難被繞開;但在長期,它的地位是會受到挑戰的,貨幣政策不負責任的貨幣最終都消失了。

比特幣是在新技術條件和新經濟條件下誕生的全新物種,是在長期動態競爭過程中崛起的,有很強的適銷性。隨著接受人群規模不斷擴大,其貨幣性也會越來越強。再加上比特幣的總量稀缺,它一定會有巨大的升值空間。 

二、為什麼PoW共識機制很關鍵?

比特幣的誕生可以追溯到早期的密碼朋克運動,它是二戰期間崛起的密碼學專業發展的必然產物。由於密碼學技術在二戰中發揮了關鍵的作用,戰爭結束後,這種技術便受到美國政府的嚴格管制,但民間自發的反抗一直存在。

出於對抗政府監聽監視活動的需求,許多人開始不顧政府禁令,開展自發的研討活動,最終他們也從密碼學系統裡找到了一種可以用來逃避監視和控制的潛在解決方案。之後,民間自發的密碼學研究又和後來的開源軟體運動結合起來,漸漸就形成了密碼朋克運動。如今,常見的HTTPS(加密的超文字傳輸協議)、PGP(一種開源的加密通訊協議)都得益於密碼朋克運動。

2008年,中本聰在密碼朋克郵件小組裡發表了《比特幣:一種點對點電子現金系統》的論文,提出了一些關鍵的發明,比如PoW共識機制,才有效地解決了前人無法解決的問題。

儘管PoW並不是一個新鮮的概念,但它在比特幣中的應用非常巧妙。如果把比特幣看作一個賬本,PoW規定了率先找到答案的礦工可以獲得記賬權,而且保障了賬本是串聯起來的。

聯想現實中檔案中蓋的“騎縫章”,就很容易理解這個原理。一個人想要檢查檔案是不是完整,他可以看騎縫章是不是完整。如果有人把檔案中的某一頁抽走,騎縫章就不完整了。區塊鏈大致相當於騎縫章的原理,它的技術特徵保證了你不用去查賬,就能很方便地發現賬本是不是完整、是不是被別人篡改過。同時,在時間流逝的過程中,PoW的機制保證了記賬是透過競爭完成的,而且有一個獨立的、不需要第三方機構監視的時間戳伺服器,這就讓任何人很難在不付出巨大努力的情況下對賬本進行篡改——這意味著,雙重支付問題在去中心化條件下,能夠得到有效地解決。

但是,PoW的成本非常高。像早期的挖礦,普通電腦的CPU就可以支援了,但是隨著挖礦難度的增加,不僅CPU難以支援,甚至GPU(圖形處理器)、FPGA(現場可程式設計門陣列)晶片也漸漸落伍,ASIC(專用積體電路)晶片成為主流。這就導致你要不斷更新挖礦裝置,而且更新完裝置之後,你還要面臨高昂的電費成本。同時,PoW的延遲問題一直沒法解決——如果你要做秒級支付,比特幣10分鐘才能確認一個區塊,肯定是不現實的。

儘管PoW的成本非常高,但它在相當長的時間內,創造出了“公平”的感覺。

PoW是怎麼創造公平的感覺呢?拿挖礦來說,只要你買了裝置,連上電,就能參與到比特幣的挖礦系統中,然後挖礦賺到了錢,公平的感覺就來了。挖礦的付出是跟前面提到的PoW的缺點相關的,要挖到比特幣,你必須付出很多,這就產生了心理上的價值錨定——價值錨定是什麼呢?

它本質上是人們厭惡損失的一種心理。如果一個東西讓你付出了很多成本,你就不願意以低於成本的價格出售,這就是“惜售”。

公平的另一層含義源自於“開放”。你可以自由買賣礦機參與挖礦,甚至參與礦機裝置製造、程式碼程式編寫,這些門檻相對很低,也不需要政府同意,所以,整個比特幣挖礦就是一個開放體系。

如果沒有這種開放的體系,就會產生很多問題。比如XRP(瑞波幣),由於它不採用PoW機制,早期透過空投吸引使用者,讓使用者去搶空投,結果吸引了大量羊毛黨,而不是真正的使用者。羊毛黨是不會珍惜XRP的,它們拿到XRP以後,第一時間想到的可能就是拋售。再比如一些PoS機制的幣種,誰是受益人?是那些先加入的人,是執行主節點的人。這就和印度種姓制度裡的高階種姓婆羅門一樣,受益人們可以一直拿到免費的利息,近乎沒有成本地獲得收益。

而這些加密數字貨幣和比特幣有本質的區別。比特幣的礦工花大價錢買機器,付電費,辛苦挖礦,因此他會構建成本的概念,會惜售。

位元大陸一度在比特幣挖礦中佔據算力的領先份額,但是算力是動態變化的,我們也每天都提心吊膽,日夜兼程搞研發,就是因為比特幣是一個開放和充滿挑戰的系統。這就是PoW的美妙之處。

PoW還有一個隱含的優點是,它創造了一套獨立的系統,能夠依靠自身邏輯獨立存在。它不需要去連線微軟、蘋果或谷歌的時間伺服器,才能知道交易發生的先後順序。

最後,從技術角度來講,PoW也是最安全的機制,雖然它也存在51%攻擊的爭議。

三、為什麼比特幣價格的波動性非常高?

安全性、可擴充套件性、去中心化構成了區塊鏈的“不可能三角”,但在國際貿易和外匯市場中還有一個非常著名的不可能三角理論——“蒙代爾不可能三角”,它是指資本的自由流動、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匯率的穩定性這三個目標不能同時實現,要實現其中兩個目標,必須要放棄另一個目標。

我國央行採取了對資本自由流動的一些限制,來保證貨幣政策的獨立性和人民幣匯率的穩定。也正因如此,我們才可能在2008年金融危機期間,透過實施大規模的貨幣政策刺激,實現了經濟的率先復甦,進而又影響和促進了歐洲和美國的復甦。

比特幣有一套獨立的貨幣政策系統,2100萬個總供應量,每四年產量減半。比特幣價格在歷史上經歷過數次大跌,在大跌的時候,有人就問,能不能減少供應?答案是不能,比特幣不會隨著價格的波動而改變產出的設定。價格的高度波動,從蒙代爾不可能三角的角度來解釋,就是比特幣放棄了匯率穩定的目標。

四、比特幣硬分叉始末

整個擴容過程分為兩種模式和兩個階段。

第一個模式,是社羣害怕分裂、共識難以達成。

任何一個群體在面臨潛在的分裂壓力時會感到恐懼,絕大部分人希望達成一致——這種“不能分裂”的恐懼會導致一個結果,做任何改變都要達成共識,在比特幣擴容的過程中,就出現了對共識定義爭論不休的局面。同時也會出現不願意做任何改變的強硬派,他們構成了拒絕擴容升級的群體。儘管這個群體人數可能很少,但它們擁有不成比例的否決權,並且可以透過運作來控制更多人,使得過程變得冗長複雜充滿爭議。

第二個模式,是基於第一個模式衍生而來。支援擴容的一方會節節妥協,先說擴容20M行不行?如果不行,8M行不行?2M行不行?還是不行。為什麼擴容會出現節節妥協的情況?因為要尋求共識。這個模式不可避免,任何希望主動做出改變的人,在談判中一定處於被動地位。

整個擴容過程又可以分成兩個階段,起點可以追溯到2013年。第一階段是2013~2016年,2016年底開始了第二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開發者自由討論的階段,充滿了技術語言的討論,也主要是開發者內部的爭論,故而也不被大眾媒體關注和報道。第二階段是開發者和礦工團體的談判,這兩方逐漸演化成對壘局面。以我和位元大陸為首的礦工團體主張擴容,開發者“Core”卻反對擴容。

第一,礦工不具備持續維護和升級比特幣協議和軟體的客觀能力和公信力。最早的比特幣開發者和礦工這兩個角色是一體的,中本聰本人也是礦工。後來像烤貓、位元大陸這樣的專業礦工的崛起,才導致了礦工和開發者角色的分離。

第二,礦工不掌握正義的名分。正義的名分是需要媒體來塑造的。而比特幣的關鍵討論場所和社羣卻都是被“Core”所控制的。但在2016年這個牛市剛剛開啟的關鍵時點發生了什麼呢?大量新使用者湧入,“Core”陣營卻對言論進行了封鎖,那麼新入場的使用者接觸的資訊全都是反對擴容的。與此同時,擴容派在技術和宣傳上又出了很多失誤。而在2016年前,論壇統計的結果是,80%的社羣參與者是支援擴容的。到了2017年,絕大多數人都認為,把區塊控制在足夠小的水平,才是正義的。

第三,當時幾乎所有的礦機裝置上都在中國,百分之六七十的算力也集中在中國,而中國在世界範圍內是不太被信任的文化和心理刻板印象,“Chinese”的身份在社羣是受到攻擊的。

擴容的兩種模式和兩個階段意味著,在BCH還沒有誕生的時候,比特幣社羣就已經分裂了。掌握媒體平臺的一方透過封殺言論,導致了統一的討論平臺的消失。大量被封殺的言論開始進入替代性的討論場所,就出現了兩派各說各話的場景。社羣的分裂,是導致最終比特幣分叉的根本原因。

五、從“更大的烤貓”到“更好的以太坊”,看清加密風險投資熱潮的本質

在比特幣的發展歷史中,挖礦是最早形成的市場活動。它帶來了硬體、投資、礦池的繁榮。礦機的轟鳴也讓投資人體驗到了比特幣不是那麼虛擬,是一種切實的存在。

在這個歷史程序中,不能不提“烤貓”。“烤貓”畢業於中科大少年班,2012年,他和同學一起發行股票眾籌了60萬人民幣,當時公司估值大約100萬人民幣。他們用這些錢投資了中芯國際130奈米晶片。事實證明,這筆投資非常值得,到2013年7月,“烤貓”股票漲到5個比特幣/股,相對於0.1枚比特幣的眾籌價,一年不到,公司股票價格漲了50多倍,由於同期比特幣的價格也漲了10倍以上,“烤貓”公司的股票回報達到了驚人的500多倍,參與“烤貓”投資的人都拿到了利潤豐厚的回報。

從這件事中得出的一個結論是,凡是投資活動都涉及風險,重要的是什麼?市場不在乎你讓多少投資人血本無歸,重要的是你讓多少投資人曾經賺到過特別多的錢。

納斯達克也一樣。2000年的網際網路泡沫破滅以後,只有少數的公司活下來了,但納斯達克今天依然偉大,為什麼?它孕育了真正偉大的企業。相比之下,香港創業板為什麼失敗?就是因為它幾乎沒有跑出來什麼好公司。區塊鏈金融市場方興未艾,失敗沒有關係,但創業者一定要系統化思考,你如何確保你運營的這個市場和生態,有成功者出現?

一種商業模式獲得較大成功後,就會引發一批跟蹤者、模仿者,比如早年的團購模式,美國興起Groupon後,中國就產生了一批團購網站,造就了“千團大戰”的局面,最終美團勝出。微博,打車,共享單車……這樣的故事一再重複。

這些故事給出的重要啟發是,資本市場很容易在出現成功的範例後加大投資。雖然在2014年“更大的烤貓”浪潮破滅了,但“烤貓”故事沒有終結。新故事從何興起?以太坊。

當比特幣社羣面臨“創新者的窘境”,以太坊創始人Vitalik Buterlin提出了智慧合約的想法,引發了嗅覺靈敏的投資者跟隨。他在矽谷做了一個充斥了程式碼的演講,PPT的演示過程全部都是程式碼,做完演講以後投資人們都非常激動,這就是未來啊!隨後以太坊透過ICO完成了一筆2000萬美元的募資,創下了資金募集奇蹟。

為什麼以太坊ICO能夠成功?應該來說,它是“烤貓”故事的一個翻版。在技術邏輯、故事完備的情況下,投資人願意冒險一試。萬向肖風在Vitalik Buterlin最困難的時候給了他支援,從而有了今天的以太坊。從這個意義上來說,肖風對以太坊的成功做出了至關重要的貢獻,當然,他也從以太坊的成功中獲得了巨大的回報。

而隨後2016年、2017年的ICO熱潮則是追求“更好的以太坊”的結果(Grin的故事有所不同,它追求的是“更好的比特幣”),高TPS、分片、分層、跨鏈……如今行業內非常熟知的概念,都是服務於“更好的以太坊”這個主題。

回顧歷史,你會發現,正是因為有了PoW機制,所以比特幣社羣在早期才會有一個相對健康的資本市場,能夠孕育烤貓等成功案例;這個成功案例激發了後來更大規模的投資投機活動,從而能夠支撐以太坊的誕生;以太坊的成功,則帶來了區塊鏈協議開發融資活動的大爆發。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