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時候放棄比特幣,入手黃金了嗎?

買賣虛擬貨幣

本期摘要:高盛和摩根大通“掐架”,比特幣和黃金是否可以相互替代?

編輯|歐科雲鏈研究員

出品|歐科雲鏈集團

很長一段時間內,加密貨幣和黃金雙雙被視為對沖物價上漲、應對通貨膨脹的的兩大工具。不僅如此,加密貨幣的擁躉更是一度把比特幣視為“數字黃金”。但近日,加密貨幣市場整體下挫,圍繞著比特幣和黃金的“說法”也越來越多。

摩根大通分析師Nikolaos Panigirtzoglou釋出報告稱:“比特幣基金繼續出現資金流出,黃金ETF繼續出現資金流入,這表明機構投資者從比特幣重新轉向傳統黃金的轉變仍在進行中。”這無疑是在告訴外界,比特幣和黃金之間存在某種替代性,當比特幣崩潰時入手黃金是不二之選。

但高盛的態度卻截然相反。

高盛全球大宗商品研究主管Jeff Currie指出:“黃金被稱作是避險資產,而銅和比特幣應當被視為‘存在風險’的通脹對沖資產,同時我們可以看看比特幣和銅之間極高的相關性,在通脹上行時加密貨幣的確可以替代銅的作用。”換言之,用加密貨幣來替代黃金對沖通脹並不合理,加密貨幣更適合替代銅的地位。

那麼問題來了,加密貨幣尤其是比特幣和黃金之間究竟存在怎樣的聯絡?他們之間究竟是可以相互替代還是互為補充呢?

八大維度,看黃金和比特幣的差異性

首先,我們不得不承認,比特幣和黃金之間的確有一些共同點,比如稀缺、總量恆定、開採都需要耗費一定的資源、本身就具備價值、抗通脹等等。

可仔細對比,比特幣和黃金卻千差萬別。

具體而言:

從外觀來看,黃金是真實存在的有形資產,看的見摸得著,具備實用性;而比特幣是程式碼計算後形成的一種協議,是虛擬資產;

從發展歷程來看,黃金起源於封建王朝,至今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其背後的共識力量更為強大,而比特幣發展至今也不過才12年;

從開採方式來看,黃金採用傳統意義上的挖礦,需要人力物力去開採,理論上總量有限,但這一資料也可能會隨著科技的發展而有所改變;而比特幣只有2100萬枚,總量恆定、永不增發,開採週期每四年減半一次,其開採方式是需要用網路算力“挖礦”去獲得;

從便攜程度和儲存方式上來看,黃金密度大不方便攜帶,一般由專門的第三方機構保管,而數字貨幣只需要儲存到錢包儲存好私鑰即可,十分便攜;

從可識別性(防偽)來看,由於黃金的儲量是不斷被發現的,所以市場上往往會出現一些虛假的仿造品,一些黃金偽造案也時有發生;而比特幣存量卻是固定好的,而且鏈上資料真實可查,偽造難度極高,除非擁有51%的算力持續對比特幣進行雙花攻擊,但這幾乎是不可能的;

從可分割性來看,比特幣和黃金都具備可分割性。黃金雖然可分割,但分割成本極高;而比特幣可分割程度更高,最多可分至小數點後8位(最小單位為聰);

從交易成本來看,以中國為例,普通使用者只能透過銀行、代理機構等買賣黃金,中間費用較多;而比特幣多為鏈上交易,只要有一臺聯網的裝置隨時隨地即可交易,況且其誕生之初就做為一種點對點電子支付系統,直接由一方發起並支付給另外一方,中間不需要透過任何的金融機構(源自比特幣白皮書);

從是否被管控來看,黃金受國家分配和管控,其開採、加工、批發和零售都需要被批准,國家背書和保證使其投資安全性較高;而比特幣自誕生之日開始就被認為是“自由的貨幣”,去中心化和國際化是其獨有的特性,由於目前尚處於發展初期,系統性監管和約束仍在不斷完善之中。

以上是目前黃金和比特幣對比較為明顯的一些特點,當然還有很多其它細微的區別,這裡不一一贅述。

1枚比特幣≈20盎司黃金,是時候放棄比特幣,轉投黃金了嗎?

儘管比特幣和黃金的相似性和不同點一直被討論,但其實,從投資的角度而言,使用者更為關心的還是二者的價格走勢以及二者之間的相關性。

2017年3月4日,一枚比特幣的價格率先超過了一盎司黃金的價格。之後,比特幣一路高歌猛進。截至目前,一枚比特幣價格已經是一盎司現貨黃金價格的近20倍。

(資料來源:Trading View)

從趨勢上來看,自3月下旬開始,現貨黃金從1700美元攀升至1900美元附近;而比特幣則從64800美元的高點回落至38000美元附近,二者走勢大相徑庭。

Coinmetrics資料也顯示,目前黃金和比特幣的相關性趨近於0(數值為 -1表示兩者為完全負相關;數值為0表示不存在相關性;數值為1則表示完全正相關)。

從圖表中我們可以看出,2020年之前,黃金和比特幣的相關性一直處於震盪之中,有正有負,這表明二者之間的相關性非常弱,此前所謂的相關性報道也是曇花一現。

但自2020年以來,二者的相關性一直為正且不斷攀升,最高達0.6。為此有人將這種相關性歸結於加密貨幣市場成熟的標誌。但很遺憾,目前二者的相關性大幅減弱,在0附近震盪。可見,這一說法站不住腳。

既然黃金和比特幣並不存在嚴格意義上的相關性,那麼對於使用者而言,當前加密貨幣市場低迷,是否意味著可以轉投黃金呢?

(圖片來源於網路)

歐科雲鏈研究院研究員對此表示:

“從歷史的經驗來看,比特幣和黃金的關聯度並不高,儘管在近期,二者相關性達到過峰值,但如果市場的基本面沒發生改變,就很難一直處於高位。黃金是一種可靠的、古老的價值儲存,而且也是國家級戰略儲備避險資產,其穩定性和保值性具有社會共識,但並不生息,這點也一直飽受爭議。比特幣雖然穩定性不可與黃金比擬,但如今正發展成為新一代的投資工具,此前資料顯示約40%以上的千禧一代更願意持有比特幣。二者作為避險資產,都對通貨膨脹敏感,某種意義上或可互為補充。”

如今,在當前全球通脹升溫、美債利率持續攀升的巨集觀背景下,人們對避險資產的需求急劇增加,黃金也好,比特幣也罷,雖然二者在本質上有區別,但這並非一項單項選擇題,畢竟黃金所代表的“傳統過去”和比特幣代表的“創新未來”同樣有價值。對於投資者而言,掌握好投資組合中的α和β或許才能做到真正的避險!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