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愛情故事”——幣圈與鏈圈的“愛恨情仇”

買賣虛擬貨幣

在區塊鏈的大圈子裡,是有兩種不同的產業的,一個是“幣圈”,另一個是“鏈圈”。

幣圈主要就是挖礦、炒作、交易虛擬貨幣的圈子。他們專注於炒加密數字貨幣,甚至發行自己的數字貨幣籌資(簡稱ICO)的人群,業界俗稱“幣圈”。

幣圈大致可以劃分為兩類:

一類是市場上基於區塊鏈技術的主流貨幣:例如比特幣、以太坊這樣的主流貨幣,是真正依託於區塊鏈技術研發出來的貨幣,有它的技術原理,未來也有廣闊的市場應用場景。

另一類是數字貨幣籌資,也就是發行新幣。

專案方發行代幣躲不開的一件事:上交易所,幣價起伏。初心是token作為一種打賞碼農的激勵機制,而現實中,發幣成了很多不法分子忽悠民眾的新手段。

一是所謂的幣圈大佬被奉為神一樣的存在,給了大眾一個美好的心理預期,;二是很多微信群、公眾號、自媒體平臺持續釋出利好訊息,使得大量吃瓜群眾瞬間心動;三是專案方小道訊息滿天飛。很多人跟風上了船,開始做一夜暴富的美夢。

所以在2017年9月4日,國家釋出了ICO禁令。

鏈圈,指從事區塊鏈技術研發、落地應用的團隊及聯盟,以及與區塊鏈技術相關的各類人士和組織。

一般來說,區塊鏈分為三個層級:私有鏈、聯盟鏈和公有鏈。

私有鏈是指其寫入許可權僅在一個組織手裡的區塊鏈,一般是公司或者是組織內部自己使用。

公有鏈就是我們比較熟悉的比特幣這種數字代幣,對所有的使用者或者是機構開放。

聯盟鏈,相比於私有鏈的運作空間和效率,價值更大;而相比於公有鏈的那種完全去中心化的不可控和隱私安全問題,聯盟鏈也更靈活,也更有可操作性。

聯盟鏈是目前國內落地應用場景最多的一塊。主要應用於供應鏈金融,支付,票據,產品溯源等。

但是聯盟鏈也並不是萬能藥,它只是一種技術手段。比如利用聯盟鏈的防偽溯源,它只能在某種程度上增加誠信度,雖然產品上鍊之後鏈上資料不可篡改,但仍然難以保證產品在源頭上不會出現問題。

很多區塊鏈賦能產業的專案,脫離區塊鏈技術也能成立。其目的可能只是為了利用區塊鏈的概念便於炒作或融資。但到底是蹭熱點還是做實事,尚需時間來檢驗。

幣圈和鏈圈最大的區別就在於是否有ICO發行用於流通的代幣,當然這個也不是絕對的。幣圈更多的是指憑藉白皮書靠ICO前期募資的區塊鏈應用,而鏈圈更多指的是那些靠區塊鏈技術嘗試改造其他行業的公司,他們通常不需要靠公開發行代幣實行經濟激勵。

也可以這樣說,幣圈在資本運作上有更多的動作,鏈圈在技術研發上有更多的耕耘和嘗試,當然這絕不代表幣圈就沒有技術,鏈圈就絕沒有資本運作,這裡更多的是一種傾向性區分。

但是幣圈因為在資本運作上的寬鬆,導致出現了大量雲龍混雜的專案,哪裡有財富神話,哪裡賺錢,大夥就往哪裡跑,於是那裡就開始變質,於是今天的幣圈,亂象叢生。而鏈圈則更像是一群苦逼的程式設計師默默地寫程式碼。於是外人就會認為這就是區塊鏈行業的全部。

其實區塊鏈的世界遠比我們想象的要精彩得多,任何一個新興的技術領域都會伴隨著前期的野蠻發展,但是技術本身的價值肯定會在大浪淘沙之後得到更多人的認可。

ICO 禁令一年多了,國家關停的是ICO,不是區塊鏈技術,這不是同一個概念。另外,加密數字貨幣是區塊鏈技術發展的基礎,因此數字貨幣市場也不用懼怕,但是要格外謹慎!

2018年12月,納斯達克風投投資ErisX交易所。

今年1月,李嘉誠創立的香港風險投資公司投資了Bakkt交易所。

今年3月,摩根大通宣佈發行基於區塊鏈的數字貨幣JPM Coin。

Facebook正在開展一項加密貨幣專案,計劃將加密支付整合到自己的通訊服務中。明年推出自己的加密貨幣,讓使用者能在他們的平臺上跨國轉款。

主流金融機構和網際網路巨頭走向應用階段,對加速區塊鏈落地幫助很大。最終勝出的,一定是那些用技術為社會創造應用價值的公司。沉下心來去打磨技術、打造產品才是創業者與從業者應有的姿態。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