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監管高壓下,產業區塊鏈異軍突起

買賣虛擬貨幣

作者:尹寧

出品:陀螺研究院

5月18日,中國網際網路金融協會、中國銀行業協會、中國支付清算協會聯合釋出行業自律規則《關於防範虛擬貨幣交易炒作風險的聯合公告》,明確有關會員機構不得開展與虛擬貨幣相關的業務。單日晚,內蒙古發展改革委資源節約和環境保護處釋出《關於受理虛擬貨幣挖礦企業問題信訪舉報的公告》,設立虛擬貨幣“挖礦”企業舉報平臺。在業界猜測後續監管走向時,3日後,國務院金融穩定發展委員會召開第五十一次會議,明確提出打擊比特幣挖礦和交易行為,引起市場一片譁然,以比特幣為首的加密貨幣單日強烈跳水,波動明顯。

不久後,內蒙古率先出臺禁止挖礦公告,四川也開始針對比特幣挖礦召開座談。無獨有偶,央視財經、新華社、證券日報、人民日報等主流報社紛紛發聲揭露虛擬貨幣亂象,幣圈監管輿論持續高壓。

另一方面,近月來產業區塊鏈頻頻傳出捷報,政策支援力度持續擴大,而近日趣鏈、雲象、純白矩陣等產業區塊鏈企業在資本市場融資斬獲不斷,市場上不少人認為,在幣圈監管重壓下,產業區塊鏈將會迎來下一波風口。那麼究竟兩者之間是否有內生關係?在幣圈的血浴怒海中,產業區塊鏈是否會涅槃而生?

監管呈高壓圍堵態勢,市場風聲鶴唳

實際上,我國對於虛擬貨幣的監管並不陌生。早在2013年,中國人民銀行等五部門就聯合釋出《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明確了比特幣不具有法償性與強制性等貨幣屬性,並不是真正意義的貨幣,公民的相關投資和交易不受法律保護。2017年,央行等七部門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提出任何組織和個人不得非法從事代幣發行融資活動,各類代幣發行融資活動應當立即停止,已完成代幣發行融資的組織和個人應當做出清退等安排。

儘管監管由來已久,但本次國務院發聲仍是迄今為止級別最高的虛擬貨幣監管定調,並明確將挖礦列入了打擊範圍。國務院定調後,挖礦重地內蒙古迅速釋出了《關於堅決打擊懲戒虛擬貨幣“挖礦”行為八項措施》,對於區域內挖礦企業實行全方位的打擊。國家能源局四川監管辦公室也於6月2日講召開虛擬貨幣“挖礦”有關情況調研座談會。

而縱觀全球,近月來,除了我國釋出比特幣嚴打政策外,歐州、美國、加拿大、印度、土耳其等地區陸續釋出推進加密貨幣監管言論。

全球部分割槽域推進加密貨幣監管資料來源:公開資料,陀螺研究院整理

可以看出,各國對於加密貨幣監管已是風雨欲來,在此背景下,市場早已風聲鶴唳。5月19日,加密貨幣集體跳水,比特幣一度跌破30000美元大關,下探至29000美元,跌幅高達34%,以太坊跌幅更是下探1900美元,24小時內最高跌幅達到46%。單日爆倉總金額為70.06億美元,摺合約460億元人民幣,創下加密貨幣歷史上單日最大爆倉紀錄。礦企方面,在內蒙古出臺八項政策次日,我國位元小鹿和火星雲礦兩家知名礦企釋出公告稱自5月26日晚開始,遮蔽中國大陸境內IP的訪問。據悉,目前位元大陸、位元小鹿、必挖(萊位元礦池旗下的挖礦服務)等國內礦企均已開啟出國計劃,就現狀而言,礦工獲將迎來新一輪的出海潮。

監管原因露出端倪,主流媒體持續曝光幣圈亂象

或許是與政策相對,近日來,央視財經、證券日報、人民日報等主流媒體持續發聲,新華社更是10天內連發6篇調查報道,從挖礦到交易再到融資,全面曝光幣圈亂象。在一輪輪的曝光中,監管原因也逐漸浮出水面。

多數業內人士認為此舉主要是為維護我國金融市場安全與穩定。自2020年底開始,加密數字資產市場引來了新一輪的牛市。以比特幣和以太坊為代表的主流數字資產不斷突破新高,比特幣甚至一度突破64800美元,升至歷史新高。4月,以狗狗幣為首的動物幣持續暴漲,市場FOMO情緒高漲,吸引眾多圈外人士參與其中,市場體量日益增長。但作為一種無實物支撐的投資標的,虛擬貨幣市場波動巨大,一有風吹草動,價格暴漲暴跌比比皆是,且由於虛擬貨幣交易所忽視投資偏好,為謀取利益提供合約與槓桿,個人投資者極易深陷其中,爆倉後損失驚人。而根據新華社報告,眾多不法分子利用投資者對於虛擬貨幣的知識欠缺與逐利心理,透過操控毫無價值的“空氣幣”註冊空殼公司誘導投資者購買拋售,進行詐騙圈錢。更有甚者,還有不少交易平把交易轉移到海外平臺,從事跨境洗錢,逃避外匯監管,根據派盾釋出的2020年度數字貨幣反洗錢報告,2020年未受監管的出境虛擬貨幣價值達175億美元。在此背景下,為加強金融監管,防範個人金融風險向社會傳導,我國提出封禁虛擬貨幣,重點打擊OTC場外交易與挖礦。

近1月來比特幣行情波動明顯資料來源:Coin Market Cup

其次則是碳達峰與碳中和要求。我國是全球第一大能源消費國,但能源供需並不對等,為避免能源路徑依賴,並滿足我國綠色生態發展的客觀要求,在2020年9月22日,習主席在第七十五屆聯合國大會一般性辯論上就宣示中國二氧化碳排放力爭於2030年前達到峰值,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目前,比特幣高能耗已成為全球共識,根據劍橋大學替代金融研究中心的研究顯示,截至2021年5月10日,全球比特幣挖礦的年耗電量大約是1493.7億度電。而從分佈來看,約有65.08%的比特幣算力分佈在中國,本次國務院發言首次將比特幣挖礦加入了打擊範圍內,則是源於此。

2021年4月全球比特幣挖礦算力分佈資料來源:劍橋大學另類金融學院

同時,根據新華社實地走訪可知,在我國,部分礦企違規經營,將自身包裝成資料中心、算力研究中心等機構規避檢查,而由於礦企主要透過虛擬貨幣中間費與交易費為生,其收入天然可避過稅務機構,形成了“收入高、耗電高、納稅少”的畸形局面。目前,我國礦企主要集中於新疆、內蒙古、四川等電力較為充沛廉價的領域,而“十三五”期間,內蒙古“能耗雙控”兩項指標均排全國倒數第一,能耗指標也是此次內蒙古重拳出擊礦池的主要原因。

2021年4月我國比特幣挖礦算力分佈資料來源:劍橋大學另類金融學院

此外,本次全球央行對於加加密貨幣的集中圍堵也與國家貨幣主權維護有關。根據德意志銀行官網的研報中2020年12月的統計資料顯示,除美元,人民幣、歐元、日元外,全球98%的國家法幣在流動性上已經被比特幣打敗。而在2021年3月,研報資料顯示,比特幣的流動性已經超過日元。高流動性的比特幣蠶食了國家主權貨幣的流動空間,尤其是在當下全球數字貨幣程序不斷加快的背景下,比特幣去中心去政府化的特徵也給予全球央行巨大的威脅與衝擊。

產業區塊鏈捷報頻傳,但短期突破仍有困難

而在另一方面,近月來,產業區塊鏈捷報頻傳,政策方面,我國先後在《加快培育新型消費實施方案》、《關於建立健全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的意見》、《商品市場最佳化升級專項行動計劃(2021-2025)》等多項政策提及區塊鏈,涉及國務院辦公廳、發改委、商務部等多個高層部門。而資本市場更是聞風而動,在半月內先有趣鏈宣佈完成數億元C輪融資,後有數秦科技、純白矩陣緊跟其後,區塊鏈基礎設施之一的雲象也宣佈完成由復星梵一基金領投的過億元人民幣B輪融資。

近月來我國產業區塊鏈獲投企業資料來源:公開資料,陀螺研究院整理

這是否意味著幣圈叛逃的資金流入產業區塊鏈?將有更多幣圈企業從事產業區塊鏈業務?業內人士提出實際兩者關係並不大,“幣圈與產業區塊鏈圈層重疊度雖然有,但是不高,產業區塊鏈受眾群體更多是以網際網路大廠與傳統巨頭企業為主導的傳統產業群體,幣圈則是魚龍混雜,各行各業都有。”

從定義而言,產業區塊鏈人群泛指為將區塊鏈技術發展於產業界應用範疇,用區塊鏈技術來改善與最佳化企業商務流程等環節,專注於區塊鏈研發、應用,甚至是區塊鏈底層協議的人群,其更為側重區塊鏈的底層技術與實際應用性。而幣圈則是強調以區塊鏈技術發行各種虛擬貨幣從而運用於金融募資或交易應用的群體,定義上兩者重合度較低。

從技術上而言,產業區塊鏈與幣圈實際上是一體兩面,幣圈技術架構、基礎公鏈等均可用於產業區塊鏈中,兩者在技術上有一定的重合,例如由於平行鏈拍賣備受關注的公鏈Polkadot,其跨鏈技術在產業也位於前列。儘管我國區塊鏈產業主要側重於以聯盟鏈為主的自主可控技術研發,但在聯盟鏈研發應用中也借鑑與整合了國外較多的基礎公鏈技術,如區塊鏈服務網路BSN就已對Tezos、NEO、Nervos、Cosmos的IRISnet、以太坊和EOS等區塊鏈平臺與資料中心實現了整合。

實際上,今年以來,儘管2019年中央政治局會議以及2020年的新基建定調之後,區塊鏈重要性凸顯,產業區塊鏈也迎來了新的發展高峰,2020年,全國發布區塊鏈相關政策數量達到198項,同比增長153.84%,我國總共落地區塊鏈專案數達194個,同比增加102.8%。

但儘管如此,由於起步較晚,加之技術、基礎設施與商業應用模式的限制,我國產業區塊鏈總體而言進展仍較為緩慢。從應用落地看,根據公開資料統計,2021年截止至今,我國區塊鏈應用落地專案僅47個,與2020年同期相比減少90個,同比減少65%。而從政策支援上看,今年已過半,我國區塊鏈相關政策約為38項,與去年全年198條相比仍有相當大的差距。

近兩年我國區塊鏈相關政策與應用落地專案數量資料來源:公開資料,陀螺研究院整理

進展緩慢也意味著行業格局也較為穩定,領先企業均有破局機會。本次獲投的產業區塊鏈企業,均是發展勢頭較為穩定、行業較為領先的技術型企業,以趣鏈科技為例,其是是國際領先的區塊鏈技術及解決方案供應商,具有區塊鏈開源跨鏈技術平臺BitXHub,趣鏈區塊鏈平臺,鏈原生資料協作平臺BitXMesh等多種自主可控平臺,在技術與應用上均具備強大的優勢,融資後以10億估值成為區塊鏈核心技術獨角獸。而數秦科技則是區塊鏈中臺方向優勢明顯,其旗下保全網使用者數過百萬,存證量7500萬條,全國各級法院司法判例超1000個。純白矩陣旗下端多鏈的區塊鏈整合開發環境ChainIDE則是目前全球最大的區塊鏈開發者流量入口。而從本次融資用途來看,四家公司均是用於技術突破以及業務版圖的擴張。

可以看出,本次投融資,或與幣圈監管高壓下產業區塊鏈資金流入有關,但更多是基於區塊鏈產業前景下的戰略選擇。儘管今年發展平緩,但樂觀的是,我國區塊鏈產業在技術、監管、應用與基礎設施層面仍是穩中有進,除了本次幣圈監管外,我國陸續推出了前述一系列政策推動區塊鏈應用落地發展,技術方面我國也於年初提出了全球首個完全實用的非同步共識演算法“小飛象拜占庭容錯演算法”,基礎設施層面國家隊更是頻頻入場,外匯局跨境區塊鏈金融服務平臺場景不斷增加,近日天津市區塊鏈技術創新中心孵化的“海河智鏈”正式釋出,應用普及端招商銀行也於日前宣佈上線區塊鏈入口網站。長遠而言,在政府、行業組織、企業人員多主體通力合作下,產業區塊鏈發展已是必然趨勢,但其發展仍需一定時間,短期望實現迅猛突破存在較大困難。

參考資料:

財新:虛擬貨幣監管困局;

鏈法:金融、能源,比特幣、挖礦,起底加密監管背後的邏輯;

人民日報評論部:“幣圈”亟待監管“畫圈”;

新華社:虛擬貨幣亂象叢生“韭菜收割機”亟待整治;

新華社:虛擬貨幣亂象調查,挖礦耗能巨大,價格暴漲暴跌;

新華社:一個月“吃”掉4500萬度電!揭秘“挖礦”背後的真相;

律動BlockBeats:站在十字路口的中國比特幣礦工;

證券日報:多家礦池相關企業火速剝離國內相關業務;

證券日報:多國央行“圍堵”比特幣 竟因其流動性已超過多個國家法幣。

來源:https://www.tuoluocaijing.cn/article/detail-10058418.html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