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的錢哪有那麼好賺
幣圈的實質就是一個瘋狂的換錢遊戲,特殘酷!中本聰能搞比特幣,為啥我就不能搞個我自己的幣?
這個世界總會有割不完的韭菜。總喜歡用自己值錢的幣去換別人不值錢的幣。
比特幣已經很成功了,你再厲害,重新研發一個新幣能夠取代比特幣成為全球貨幣的機率又有多大呢?
頂多就是一個圈錢的噱頭罷了。不斷重複發明輪子造噱頭有意思嗎?
公鏈也是一樣,競爭過於激烈也過於的紅海,最終能夠稱霸江湖的公鏈很可能就只有一個。
很多團隊自己研發公鏈,投入了巨大的資源,如果最後不能一統江湖把其它公鏈所打敗,而僅僅淪為一個“私鏈”來使用,必將是對自身企業資源的巨大浪費!
為了噱頭而印鈔真的就是所謂的“夢想”,還是這才是他們“商業模式”!
幣圈的坑多的數也數不完
《三體》是我最喜歡的一部書,可以這麼說,自己的人生觀甚至都被《三體》這本書改變了。
我喜歡《三體》的殘酷和人類的渺小,喜歡看人類的不屈不饒和從不放棄,喜歡《三體》中無處不在的博弈。其實我們幣圈也很殘酷,充滿了騙與被騙,充滿了博弈。
說句實話,要想在這個圈子賺錢,那真是比傳銷賺錢還難。
但是人性就是這樣奇怪,即便知道很難掙錢,但就是經受不住一個個屌絲逆襲神話的引誘,我們就這樣一步一步走上了這條不歸路,有時僅僅是為了給自己絕望的人生一個希望。
現在回想起來,其實輸錢的因素很簡單,那就是因為幣圈博弈的殘酷和徹底的反人性設計。
駭客、騙子、莊家、韭菜都是幣圈這輪黑暗森林遊戲的各種角色罷了。駭客的手中拿著獵槍,獵物一旦被擊中,不死也得重傷。
騙子的花樣繁多,但主要的目的還是想拿大把的垃圾貨幣來換取你手上的比特幣。
所以各位老鐵也不要過於羨慕幣圈,我們炒幣是為了賺錢嗎?
不!是為了回本!
不過我得承認,比特幣確實比A股強了不止一點半點,但比特幣並代表不了幣圈的全部
A股企業眾多,你所認定的行業發展、估值、成長性、現金流都是基於主觀判斷和歷史資料,極易遭遇戴維斯雙殺。
比如老闆電器和康得新,以往的業績那麼好,還不是下滑了。公司和產品都是有生命週期的,科技企業更是短暫。比如樂視和錘子科技,對資金的消耗是很大的,企業領導人一旦決策失誤,那就會萬劫不復的啊!
你不是A股企業老闆的蛔蟲,不知道企業老闆未來的決策是否會遭遇滑鐵盧,要判斷企業未來的發展太難了,也許企業都倒閉了牛市還沒到來,這就是我們中國做實業和股市的悲哀。
因此,我們A股企業生死受國家的巨集觀經濟、政策影響和企業領導的決策影響巨大,說穿了人治和經濟巨集觀環境的因素太大,而難於判斷!
當然比特幣也有困局,那就是相比A股企業股票,不好估值,無法判斷比特幣的內在價值是否高估,挖礦成本僅能作為參考。
比特幣畢竟不是產品,更類似於黃金。其價值更多的建立在眾人對它的共識之上的。
我個人覺得比特幣類似於黃金和外匯,金融屬性單一,其價格波動週期性比較明顯,很多技術分析手法也可派上用場,對於我自己來說預測起來更容易去把握。
而要想預測企業的未來的發展,則面臨的變化因子實在太多,玩久了會發現心真的好累,確實很難準確判斷企業未來利潤的成長情況,你自己覺得很夠的安全墊,到了最後往往不夠。
因為鬼知道怎麼回事今年這家企業就虧損了,可能往年是做的假賬吧。敢出老千的賭場你說怎麼玩,至少比特幣沒出老千吧。
因此若非要叫我選擇,我寧願在低點定投比特幣,而不是白馬股,企業的生命週期太短,我寧相信數學而不是人治。
這波行情,持有比特幣的老鐵們又有多少呢?這波牛市感覺並不是屬於幣圈的,只是屬於比特幣的
主流幣今年浪費了太多的機會,原本我以為分散投資可能會減少一些投資風險,特別是我啟用了一些槓桿。
但這幾個月分散投資讓我的投資風險減少了嗎?我覺得並沒有。
很多主流幣在比特幣調整時都在暴跌,回過頭來看,最穩定最保值的加密貨幣還是比特幣,可能主流幣和山寨幣真的得在牛市後期才有表現的機會吧!
現在回過頭來看,這波行情,持有比特幣的老鐵們又有多少呢?這波牛市感覺並不是屬於幣圈的,而是屬於比特幣的。
其實選擇比努力重要,混對場子才是王道。比特幣現在好掙錢也是因為它估值不高,車小又輕載的人也不多。缺少監管整個系統相對混亂,機會多陷進其實更多。也就是這個場子整體來看還不錯。
我喜歡這個行業這個場子,愛這個行業,不為別的,因為這個行業太神奇,太容易賺錢了。真怕這個行業哪一天真會突然消失。
我自己在現實生活中是如此的苦逼,賺點錢是如此的難啊!真希望比特幣和加密貨幣們可以永遠存在下去,永遠不會消失。
也許吧,資本總是喜歡神奇而又有噱頭的東西的,只要中心化的央行還在,濫發貨幣這種現象還在,我相信加密貨幣和比特幣今後會一如既往的神奇下去的。
不會輕易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