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中心化技術的路徑【三】

買賣虛擬貨幣

那麼,我們去中心化了嗎?

正如我們在前面中提到的那樣,去中心化的程度正在成為一些監管機構越來越重要的監管標準。SEC曾表示比特幣和以太坊可能不是證券,因為它們“高度去中心化”。然而,對於那些更深入地參與這個領域的人來說,這就引來了更多的問題。仔細觀察並瞭解OES的細微之處,在一些最客觀的方面來看,這看上去是個神話。

AreWeDecentralisedYet.com(譯註:資料半年有餘,目前可能有變化)

去中心化的路徑

我們越來越清楚地認識到,去中心化不是一個起點,甚至不是一個終極狀態,而只是一條路徑。這條路徑需要務實和靈活。

理解和規劃最佳的去中心化路徑對於我們自己來說尤其重要,因為我們不僅是投資者,也是投資組合中的代幣經濟學、系統設計和治理方面的顧問。透過期權結構,我們的大部分資產通常與專案的長期成功相關聯,因此我們需要理解專案的可行性和可持續性。

這不是容易的話題。如果我們回顧一下加密行業的短暫歷史(大約10年),就會看到很多去中心化治理面臨挑戰的例子。比如,比特幣的擴容問題;以太坊針對駭客問題的回滾操作,並由此引起的爭議,大家爭論如何做決策,如何進行簡單的網路升級。

這些例子在最好的情況下也只是糟糕的公關,但最壞的情況可能是限制使用者增長,限制了網路改進,甚至出現爭議性的分叉。可以說,這只是第一代開放協議的不成熟的結果,但這些協議有新穎的解決方案,其中它們隨著時間推移總會被分叉,以走向成熟。然而,有一些共同的問題可以透過良好的規劃和治理得到緩解,包括:

· 擴充套件


關於如何以及何時對協議擴充套件做出改變有著非常不同的看法。最著名的例子是圍繞比特幣區塊大小的辯論。

· 中心化


部分社羣成員認為協議的控制過於中心化,進行分叉旨在實現更加去中心化的治理模式,比如透過不同的治理模式或改變共識演算法以實現挖礦更加去中心化。


· 升級


新版本協議引入重大變化,會出現硬分叉。假如有廣泛的社羣支援,這是一個理想的方案。但從反面視角來看,很多的爭議性分叉有時候是藉著“升級”的名義來試圖贏得社羣支援。


結果是,加密行業為去中心化系統中本來就很複雜的治理帶來許多新變化,並付出更多以讓它走向正確方向。這就是為什麼我們認為需要一個靈活的流程,為最優的去中心化提供路徑。

去中心化路徑的實施框架

就去中心化的範圍,我們列出了一些可能的考慮因素,從基礎的董事會會議到引入機器學習進行決策和治理等。監管考慮因素主要是看去中心化程度,以及銷售給散戶的用途程度,治理以及在代幣銷售流程中需要考慮的成文法規:誰可以參與系統,並在什麼階段能夠參與。全球的監管環境存在差異,這裡有潛在的地理考慮維度,例如美國證券法的細微差別。這並不是全面綜合或規範的,而更多的是心理模型,有助於向你展示我們是如何看待去中心化的。

最重要的是,我們總是建議保持決策的“溼度”(模擬和集體性)和靈活性,這是最優的,因為專案朝著關鍵里程碑邁進,從“全功能”(SEC短語:儘可能完全的開源技術)開始,同時走向網路的市場和需求匹配(當網路在一個或多個垂直行業被用於其預期目的時)。在面對市場和一般事件(例如駭客)時,對於成文法規的設計選擇,過早的承諾會產生過多限制,從而使系統更加脆弱並且易於分叉。


首先,專案應該考慮在網路的各個層面實現其最最佳化的去中心化程度,並且對其效用和合規性遵從要求,目的是取得大多數網路的共識和避免價值耗散或未來的硬分叉。

在高度中心化的早期階段,我們可以學習開源社羣,這些社羣高度透明。因此,雖然決策可能不完全包容,但可以透過良好和開放的溝通,建立與社羣的信任。顯然,DLT的一般特性很好地服務於此目的,且無需解釋。

我們建議投入大量時間來評估網路可能遇到的敵對攻擊範圍,同時進行代幣設計流程,告知路徑以及將多少管理權下放到分類帳。對於多大程度上可以進行去中心化,我們已經有一些案例; 例如演算法貨幣政策決策和實施。


------

風險警示:藍狐筆記所有文章都不構成投資推薦投資有風險,投資應該考慮個人風險承受能力,建議對專案進行深入考察,慎重做好自己的投資決策。

通往區塊鏈的新世界:關注“藍狐筆記”區塊鏈公眾號:lanhubiji 

或加入藍狐筆記的知識星球:https://t.zsxq.com/iaQNnIq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