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證登總經理姚前發文縱談央行數字貨幣

買賣虛擬貨幣

中國證券登記結算公司總經理姚前發文《央行數字貨幣:對貨幣體系的最佳化及其發行設計》。


作者首先討論了現有貨幣體系的弊端,指出央行數字貨幣(CentralBank Digital Currency, CBDC)對最佳化現有法定貨幣的支付功能具有重要推動作用。一方面,這體現在央行數字貨幣能減少對私人部門提供的支付服務的依賴,可以減輕央行的監管負擔和壓力,也可以加強現有法定貨幣的權威性。另一方面,作者也指出,發行央行數字貨幣可以解決現代貨幣政策面臨的困境,具體包括政策傳導的低效性、逆週期調控的困難性、貨幣從實體經濟流向虛擬經濟以及政策預期管理的不足。在此基礎上,作者探討了央行數字貨幣的發行機制,指出央行數字貨幣的發行應當具有經濟狀態依存性(economic state contingency),並說明了這一特性是央行數字貨幣解決現代貨幣政策困境的關鍵所在。

傳統貨幣有三個缺陷:弱可追蹤性、同質性以及實時性(real-momentness)。弱可追蹤性使得央行很難監控貨幣如何流通,從而導致央行政策反應的時滯。同質性意味著紙幣的唯一作用是計價,因此傳統貨幣政策只能透過總量調整來影響私人部門貨幣的供給和成本,這會導致很難盯住貨幣供給。實時性意味著在傳統貨幣下,交易和支付是實時的,因此央行無法確定貨幣的流向以及貨幣政策目標是否實現。此外,實時性還意味著央行的決策只能依賴歷史資訊。然而,當貨幣流向企業時,經濟狀態已變為t+1,那麼央行的決策在此時看就未必是最優的。

為保證支付體系正常運轉,央行允許私人部門以銀行存款或電子貨幣為基礎發行貨幣。包括銀行支付與第三方支付在內的多級支付系統豐富了支付手段並且擴大了支付網路,但是因為支付系統變得複雜,這也顯著增加了央行的監管負擔和壓力,而來自央行的擔保又會增加私人部門的道德風險。此外,現有法定貨幣的地位被削弱,也導致了貨幣政策有效性下降。

引入央行數字貨幣可以最佳化支付體系、提高貨幣政策有效性。在最佳化支付體系方面,引入央行數字貨幣之後,央行無需堅持傳統模式,即私人部門提供支付服務、央行提供價值擔保。基於央行數字貨幣,支付無需依賴第三方服務,從而擴大了現有法定貨幣的支付網路。央行數字貨幣克服了紙幣的缺陷:透過收取管理費,可以實現非常規貨幣政策的負利率目標;基於可追蹤性,能夠進行反洗錢、反逃稅等;發行、交易、貯藏的成本大大降低。

在提高貨幣政策有效性方面,央行數字貨幣具有時間依存(time contingency)、部門依存(sector contingency)、貸款利率依存(loan rate contingency)和經濟狀態依存(economic state contingency)四大特性。因此,央行能夠減少貨幣政策傳導的時滯,防止貨幣流通在實體經濟之外,提高基準利率對貸款利率影響的有效性和及時性,以及進行逆週期調控。

在t0時期,央行已經設定了四個依存目標:時間、部門、利率和經濟狀況。因為它們在發行之初被設定但在發行後才產生效果,所以這四個變數又被稱為預期依存(forward contingencies)。在t1時期,某商業銀行計劃借出貨幣,並將該借款資訊上報到央行數字貨幣系統。如果該借款的資訊符合央行事先設定的時間、部門、利率的要求,該借款就會被批准,對應數額的央行數字貨幣就會被啟用,這意味著發行了新的貨幣。在t2時期,商業銀行歸還數字貨幣,如果經濟狀況正常,那麼還款利率不變,反之,則按照t0設定的規則自動調整。比如,當經濟過熱時,還款利率就會變高;當進入衰退時,利率就會變低。這可以被視為一種逆週期調節機制。此外,央行數字貨幣的發行方式意味著央行要在t0時期就確定t1時期的貨幣量,作者認為應當使用機器學習或人工智慧的方法進行測算。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