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付費市場,區塊鏈能做的遠不止版權保護 | 鋅公司 氫氧鏈

買賣虛擬貨幣

文/陳海寧

編輯/鄧龍

2019年,知識付費風口持續。據艾瑞諮詢預計,2020年,國內知識付費市場規模將達235億。

這是一門炙手可熱的生意,也是一門難做的生意。版權保護、收益分配、流量變現難等都是阻礙行業走向成熟的瓶頸。區塊鏈給這一難題作出解答。

目前,“區塊鏈+內容”的落地場景主要集中在版權保護,詳細可見鋅連結此前報道《區塊鏈版權保衛戰:侵權難治,技術無解》。然而,區塊鏈在內容領域的想象空間遠不止版權保護,其Token激勵機制或可改變內容生產鏈條上的利益分配體系。

內容區塊鏈氫氧鏈(AQUA)試圖透過構建一個基於區塊鏈的生態,將現有內容平臺連線起來,為生產、分配、交換和消費四個環節,提供IP交易、版權溯源、分發等服務。

圖片來源於專案資料

氫氧鏈專案負責人曹均濤認為,區塊鏈並不能顛覆內容行業,但透過區塊鏈與社羣連結現有內容平臺,為生態中的節點提供增量的流量與價值服務,透過Token經濟的互聯來改變平臺上各個角色之間原本的關係。

在曹均濤看來,技術是為了更好地實現商業場景落地,AQUA底層架構的設計也遵循了這一理念原則。

據介紹,AQUA採用弱中心化的DPoS共識機制,內容、教育等平臺構成超級節點;同時,在社羣治理上,根據社羣成員的貢獻度給予相應激勵,即PoC機制。AQUA採用技術相對成熟的跨鏈解決方案“主鏈+側鏈”,側鏈用於擴充套件商業子生態,主鏈進行資料存證、價值交換、資料共享等。

此外,使用雙通證模型使得Token得以兼具權益性與流通性,AQD在內部和外部市場交易和自由轉賬,JUP作為價值相對穩定的流通性通證。

氫氧社羣透過Token激勵機制將內容領域的多方參與者融入生態,形成閉環,社羣設計了多個內容場景解決方案,同時為開發者提供可快速介入的端到端應用工具。

據鋅連結觀察,目前國內提供“區塊鏈+版權保護”解決方案的企業不在少數,如紙貴科技、數秦、首都版權等。著重內容分發的區塊鏈專案,除了AQUA外,還有Contentbox、Ulord、創作平臺“簡書”也傳聞佈局區塊鏈。相比其他區塊鏈,AQUA的優勢在於落地應用先行,佈局生態。

圖片來源於網路

在接受鋅連結採訪時,曹均濤提得最多的詞是“生態”,他說,技術容易被模仿,但生態的壁壘難以突破。因此,除了底層區塊鏈的搭建,氫氧社羣生態也十分重要。

在氫氧社羣,使用者既是消費者,也是內容投資者,更有推廣內容的動力。生態內的平臺互為流量矩陣,共享一個大流量池,形成使用者與資料互通,降低營銷成本。

此外,創作者會內容分發給大量渠道商,但由於渠道與渠道之間是割裂的,因此,使用者在A渠道購買的內容,換了個渠道就不能使用了。然而,內容應該是使用者和創作者之間的契約關係,被使用者購買後成為其擁有的數字資產。

因此,AQUA透過資料上鍊,整合生態平臺資源,使得使用者購買的內容可以作為自己的數字資產會放到鏈上,“一點購買,多點使用”。

此外,曹均濤認為,AQUA與其他內容區塊鏈的差異點在於“使用者終生學習行為資料模型”,經使用者授權,將AQUA生態的使用者資料上鍊,形成使用者畫像,並讓資料在生態內流動起來,平臺有償使用資料,而使用者提供個人資料可以獲取收益。

據悉,AQUA專案由余額寶創始人周杰(蒙驁)於2018年3月發起。目前專案已孵化出落地應用淘淘課,這也是鏈上的超級節點。

圖片來源於網路

作為內容分銷平臺,淘淘課形成內容商-知識大使-使用者閉環,“為內容創作者提供了開店工具,透過知識大使進行內容推廣,並給予相應的獎勵。”

淘淘課藉助“知識大使”在各自的社交圈層的影響力來推廣創作者的內容,實現流量變現,同時知識大使也是獲得收益。簡言之,就是內容付費的“微商化”。

資料顯示,目前平臺使用者數逾100萬,內容商逾2000家,累計上線課程單品3萬多個,內容專欄2萬左右。

儘管一直被唱衰,但知識付費的風口仍在持續。在這個200多億規模的市場裡,區塊鏈的價值不可估量。一方面,它作為新技術方案,解決版權保護這一難題,另一方面,藉助其Token激勵改進內容生產鏈條各環節的利益分配,建立一個更順暢的閉環生態。

鋅連結:為什麼選擇內容行業而不是網際網路金融?

曹均濤:很多投資人其實也問過,搞了十年網際網路金融,為什麼出來不做網際網路金融而是做內容。主要是因為“圍城”,在國內,金融是一個強監管的行業,互金髮展到現在已經不像三年前、四年前,可能有一個比較寬鬆的環境,因此創業成本非常高。知識付費這個方向其實還比較好,又可以和區塊鏈有一個非常好的結合。

鋅連結:為什麼先做淘淘課?

曹均濤:1CO確實很誘人,能幫我們在短期內積累一大筆資金。其實內部有過激烈爭論,但我們看到網際網路也出現了同樣的“泡沫”,最後我們認為只有實實在在做事的公司才能活下來,並非1CO。基於這個思考,團隊最後決定,還是先從2B專案著手,要結合商業應用場景來做,所以我們就先做了一個專案叫淘淘課。

鋅連結:創業過程中遇到過什麼問題

曹均濤:創業不易,其實是在不停地踩坑填坑。不過,從創業到現在也還不到一年,說不上有什麼大坑。最大的“坑”可能還是在我們自己,比如說,我們喜歡想象使用者的需求,花了很多資源人力去實現,結果發現客戶根本不需要,那都是我們想象出來的。後來,我們就一直提醒自己:一定要從使用者真實需求出發,先做調研。這可能也是很多創業者經常踩的坑。另一方面,創業前期資金非常有限,花費大量資源去做一個使用者並不需要的東西,對整個創業傷害非常大。

鋅連結:阿里的經歷對你創業有什麼影響?

曹均濤:一方面是對技術認知的影響:技術還是要和商業結合,去驅動商業的發展才有價值。我在阿里參加了九屆“雙十一”,非常瞭解大流量、高併發的方案。現在有很多公有鏈號稱上百萬上千萬甚至上億的TPS,不太相信。阿里2017年雙十一的TPS是做到26萬左右,2018年應該是40萬左右,能做到這個程度,是在不斷地的解決類似“雙十一”場景的過程中問題,慢慢積累下來的技術。現在很多專案沒有經驗,號稱上百萬上千萬上億,我覺得這些都是實驗室專案,並不能在真實場景應用,而且耗費大量的資金資源人力,去做一個用不到的東西,根本就沒意義。

另一方面是文化,以前在阿里其實講究的是“對事不對人”,現在我們還是沿用了之前的一些文化:非常開放,用結果說話,過程再精彩也沒用,有分歧就到會議室裡面吵一通,最後達成一致。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