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he Cake is A Lie | 預言家週報#27

買賣虛擬貨幣

這兩天思緒紊亂,就不多說了。腦子裡反覆響起Stewart Brand的話

“掌握必須的工具和技能,能夠讓我們更自由,這些工具和技能包括電腦,程式設計,無線電,網際網路,開源軟體,區塊鏈。有了它們,人類就能在關鍵事務上不用依賴中介機構,可以免於被控制。”

1  Cool New Projects

1.1

Aragon Fundraising

https://blog.aragon.org/introducing-aragon-fundraising/

@Retric:之前叫Apiary,是一個搭建在Aragon上面的應用,為Aragon的DAO組織提供了一種簡單的融資方式。這個應用本質上是個聯合曲線模型的合約,透過這個合約,使用者把ETHDAI或者ANT抵押在平臺上就可以換取某個特定DAO組織的token,這些抵押的資金隨後會流入一個保管池裡,DAO組織無法立即取走,只能每隔一段時間合理的使用一部分資金。而token的持有者則可以投票決定組織怎麼使用這些資金。

1.2

Edgeware

https://mp.weixin.qq.com/s/xOVX4Vvf_-hK4rLAaxQZxw

@張啟章:Edgeware建立在Substrate上提供智慧合約平臺及治理功能的專案,在6/1號正式開啟Lockdrop分發其90%的代幣EDG,Lockdrop簡單說就是使用者將自己的ETH鎖定一定時間,來換取EDG代幣。

截至6/3號下午5點,已經有307筆交易向Edgeware官方合約發起轉賬,總數接近40000個ETH,另外還有300筆左右的交易進行Signal(類似對映方式,不需要鎖定也能獲得EDG代幣),這是一個新穎的PoS代幣分發模式,透過使用者“主動參與”過程,能隔絕更多羊毛黨,Lockdrop到8/31日結束。

我們可以持續觀察整個過程中到底有多少地址參與,每個地址的持幣數量分佈,這樣模式如果能達成更去中心化,更能有效遏制羊毛黨那可能會是後續專案的參考案例之一,想參與的朋友可以看這篇教程。 

1.3

USStocks

https://mp.weixin.qq.com/s/N2bhnUgeUkicQLv3R6noeg

@RUI:這個專案我蠻喜歡的,搭建在以太坊上的自動執行智慧合約+利用博弈論完成的預言機,目的是透過去中心化的方式降低了做金融衍生品的門檻,如果成功將會是去中心化金融的極好應用範例。

2  Must Read

2.1

社會與經濟

https://book.douban.com/subject/30261434/

@何天陽:上週開始讀這本書,很難讀,剛讀了百分之20。讓我想讀的起因:我一直認為區塊鏈產生「信任」是一個泛化且錯誤的概念。我的理解,區塊鏈實質是對特定事務形成秩序、該秩序的傳播形成某種社會正規化,經由社會正規化導致對此區塊鏈的某特定應用產生信任。

在「對特定事務形成秩序」這個區塊鏈的起點上,又重點在於權利如何分配、決策過程如何公平、如何限制權利等政治和經濟議題。技術只是承載政治、經濟制度的載體而已。

這本書的副標題是信任、權利和制度,它從巨集觀、中觀與微觀三個角度探討有形及無形的社會制度、社會網結構如何影響行為與經濟。

2.2

跨鏈釋放 Dapp 創新潛能

https://mp.weixin.qq.com/s/USjB-Tg8G66QM8WgTibZ6w

@Ryan:跨鏈是行業內最熱的話題之一,也是最近 PoS 之中的熱點。如序言所說,Polkdot 和 Cosmos 出發點已經不是連結現有公鏈而是讓開發者更低成本的開發新的區塊鏈。個人認為某種程度上體現了目前市場的需求。

Web3 的願景仍是“fat protocol”,並且使用者擁有自己資料和資產的所有權。但是跨鏈、或者 Polkdot/Cosmos 多鏈的結構,實際上與分層架構在信任物件上還是有一定的區別。平行鏈是由平行鏈開發者自己運營的,一旦資產從一條鏈到另一條鏈,實際上是變更了信任物件,去信任平行鏈服務提供商,而這是鏈下的信譽。某種程度上或許這和 Web3 願景有些矛盾。

針對這個願景,更合理的是分層架構,所有的 Layer 2 安全性是錨定在 Layer 1 上的,我不需要信任 Layer 2 的運營方,因為安全性都是 Layer 1 上的機制設計保證的。

但是未來更符合商業邏輯、更符合需求的是哪一種?或許還有待商榷。

2.3

Dapp的使用者到底有多少?怎麼測算?

https://medium.com/idex/measuring-dapp-usage-73a39eba9c2f

@Tina:刨去IDEX的軟文成分,這篇小文從一個dApp的開發和運營者視角,借Jimmy Song和Joe Lubin對於以太坊dApp usage打賭的熱點,對熊市流行的”dApp無用論“所依賴的核心論據-dApp活躍使用者量-提出了疑問。

文中提出了dApp透過鏈上資料進行統計的侷限,實則指向更深層次該如何定義dApp使用者的問題,且其自身為代表的金融類產品DAU意義不大,不能用網際網路時代核心指標使用者量對dApp一概而論。

這篇文章起到了拋磚的作用,若想引玉,也就是提出一套針對dApp的有效framework,我認為應先對dApp的定義達成共識,再劃分不同垂直領域梳理角色及核心指標。前者涉及到dApp的d(decentralized),而後者關乎其App的生態。

怎麼算是dApp?目前行業上對dApp的認知已經與David Johnson的The General Theory of Decentralized Applications中定義的dApp正規化,亦或是Vitalik筆下列舉的dApp大相徑庭。IDEX作為一個相對中心化的鏈上交易所,儘管交易規模可觀,常被defi統計時剔除出dApp範疇。

何為有效指標?除了目前dApp統計工具的常規行業分類可以梳理有意義的指標維度。如何有效統計?不僅僅是文中列舉的地址不等於使用者,還有各種隱私設計等都增加了統計難度,且在product ecosystem或是tech stack上各dApp的位置恐怕都是要考量的範圍。

2.4

不會講故事的公鏈是沒有未來的,可惜大部分人都不懂什麼是“講故事”

https://mp.weixin.qq.com/s/kwM-AzjupQDR0vWkjXIi-g

@阿劍:與故事(“敘事”)相對,我想提出另一個概念:社羣感,就是一種被自己所偏愛的密碼學貨幣的敘事所吸引、說服,並且自覺身屬一個雖然互不認識但相互關聯的人類團體的感覺。

“社羣”到底是不是個新東西很難說,我經常會從這個概念聯想到一百多年前搞國際主義的那幫人。感謝網際網路,那些其實失敗了的人所留下的火種似乎又復燃了。而所謂敘事的競爭,落到實處也是社羣感的競爭——故事到底能不能打動人心,能不能變成人們的接頭暗號,甚至吸引人為之傾注心血?不能培養起這種社羣感的密碼學貨幣,縱使有實用性,也難長久。

2.5

Faith, Trust, and Privacy

https://hackernoon.com/faith-trust-and-privacy-a4ab6b867b8f

@郭宇:使用者免費獲取網際網路服務,網際網路公司拿到使用者資料與流量,我們是不是已經習以為常?而且我們也容易產生“這挺公平“的錯覺。

本文作者認為:網際網路平臺初期只求吸引使用者進入,當使用者增長放緩至某個臨界點,平臺會開始從每個使用者身上抽取更多的價值。這裡的價值往往就是使用者個人資料。而面對中心化資料濫用與資料洩露,我們無能為力,只能祈禱這些平臺 Don’t be Evil。

當這些公司逐步成長為壟斷的資料聚合者(Aggregator),透過資料聚合的威力又進一步加劇了資料的壟斷,我們就逐步開始為資料壟斷買單,然而細思極恐的是,我們似乎別無選擇。

也許科幻小說中描述的「Surveillance Capitalism」離我們並不遙遠:平臺利用使用者分享出的基本資訊和積累的使用者行為記錄,可以組合構建出角度無比詳細的使用者畫像,甚至預測我們的行為,然後利用預測結果牟取暴利,未來我們會難以逃脫「Surveillance Capitalism」的陰影。

如何應對?眼下的答案是輿論壓力和政府監管,這兩種方式有效嗎?Ummmm。這種趨勢會繼續延續,變得無法挽回嗎?作者提出口號:「停止幻想,Create a more open, fair, and private Internet」。

有趣的是,本文雖未提供解決方案,也隻字未提 Blockchain,但是 Blockchain 卻出現在文章的標籤中。這是不是可以被理解為:區塊鏈技術將會成為更開放、公平、私密的下一代網際網路的主角。

2.6

DAOstack:智慧公司的未來

https://hedgetrade.com/daostack-the-future-of-smart-companies/

@鐵拳:這是DaoStack的科普文,但也是一篇很好的DAO科普文。什麼是DAO,怎麼應對區塊鏈的富豪治理,還有DAO的設計方式差異以及原則性等都有涉及。

相比於Aragon最近出現的“絕殺攻擊”問題,DaoStack的設計用“Quiet ending”來應對,如果對提案的多數投票發生變化,則結束日期將增加額外的一天,沒有最後一刻的投票。

2.7

鏈上治理的冰冷現實

https://medium.com/wave-financial/blockchain-voter-apathy-69a1570e2af3

@劉毅:達爾文說:生存能力最強的物種不一定最強壯,或者最聰明,而是要最快的適應環境變化。發端於Decred,多個區塊鏈實現了鏈上治理——透過明確的、廣泛參與的鏈上過程實現對加密協議的升級,使協議進化走上快車道。可惜理想又一次撞上了冰冷的現實,鏈上治理的參與度極低,大部分持幣者漠不關心。

本文描述了“沉默的大多數”現象,分析其內在原因,並給出了一些可能的解決方案。我想從中得出一條對區塊鏈創業者的普遍建議:心懷理想,同時正視現實。無論目標多麼偉大,決定結果的是經濟規律,即:能否創造出足夠的經濟增值(或成本優勢),並進行合理的分配,使加密協議的參與者都有足夠動力參與其中,共同創造出巨大的網路效應。

2.8

[研究] 可驗證延遲函式(VDF)

https://blog.priewienv.me/post/verifiable-delay-function-1/ 

@Jolestar:VDF 是一個比較難理解的密碼學概念,這篇文章透過比較通俗的方法介紹了 VDF,以及 VDF 和 PoW 的異同,以及它的應用場景。即便是不能理解文章中的公式,也可以大致明白它的原理和用途。

(完)

真正偉大的變革是需要時間的。

Rome was not built in one day, so is Blockchain.

這份《預言家週報》就是為真正的建造者準備的。橙皮書和他的朋友們會精選過去一週最值得讀的文章,附上推薦理由,每週一和你見面。

之所以叫預言家週報,是因為哈利波特的世界裡有一份預言家日報,魔法世界的人都會讀。現在的區塊鏈就像所有的新技術一樣,just like magic.

因為微信不讓加外鏈,以上這份週報,只有藍色的標題是可以直接點選閱讀。如果你想要更好的閱讀體驗,可以點選閱讀原文,去橙皮書的官網讀,或者在網站(網址是https://orange.xyz/)上輸入自己的郵箱,訂閱這份週報,我們每週會準時為你推送一份郵件。

如果你也想推薦好文章,一起寫這份週報,或者只是和我們打個招呼,可以聯絡橙皮書小姐姐(微訊號18519507233)並自我介紹。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