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ate.io芝麻開門部落格深度:數字貨幣還是加密貨幣?貨幣體系將何去何從 一文讀懂央行數字貨幣

買賣虛擬貨幣

繼深圳、蘇州、北京之後,數字人民幣(E-CNY或DC/EP)的下一站是上海。6月4日,上海市政府稱將抽籤發放35萬份數字人民幣紅包,每份55元,總額達1925萬。本次紅包發放是數字人民幣的一次常規測試,有效期內,民眾可在試點商戶及有關線上平臺,使用紅包進行無門檻消費。自去年4月以來,數字人民幣已在中國多個城市展開試點,發放紅包總額超過1.5億元。

除了率先開啟數字人民幣研究、試點的中國之外,央行數字貨幣也在其他國家迅猛發展。根據國際清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的資料,目前全球有超過60個國家正在開展央行數字貨幣研究。其中瑞典央行釋出的“電子克朗”(e-Krona)已經進入測試階段,巴哈馬已向該國所有公民提供了數字貨幣“沙錢”(Sand Dollar),美聯儲也推出了可與美元等價兌換的Fedcoin,作為零售型央行數字貨幣。
各國央行為何要研究發行數字貨幣?數字貨幣的發展會給我們的生活帶來哪些變化?央行數字貨幣會成為未來的主流貨幣形態嗎?央行數字貨幣和比特幣這樣的加密貨幣有哪些區別?這又是否意味著各國央行已經入局挑戰加密貨幣呢?


什麼是央行數字貨幣

想要回答上述問題,首先要了解什麼是央行數字貨幣。以中國人民銀行釋出的數字人民幣為例,第二屆外灘金融峰會上,中國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稱:“數字人民幣是由央行發行的法定數字貨幣,它由指定運營機構參與運營並向公眾兌換,與紙鈔和硬幣等價。”這一表述闡釋了數字人民幣及央行數字貨幣的本質。

央行數字貨幣(Central Bank Digital Currency,CBDC)是各國央行發行的法定數字貨幣,具有法幣地位(Fiat Money)。簡單理解來說,央行數字貨幣就是數字化的紙幣。從定位上講,央行數字貨幣是為了取代現金,或是對現金的作用起到補充。現金的發行涉及到鑄幣、流通、回收等多個環節,從而帶來經濟和環境成本,央行數字貨幣最直接的優點,便是降低了貨幣體系的維護成本,也提高了便攜性。此外,由於使用了多種先進資訊科技,央行數字貨幣能夠實現所謂“可控的匿名性”。



圖源:火星財經

在經濟學上,貨幣可以分為數個層級。第一個層級是M0,指央行所發行的基礎貨幣,以市場上流通的現金和銀行庫中的保證金兩種形式存在。第二層次M1(狹義貨幣)不僅包括M0,也包括銀行中的活期存款。而第三層級M2(廣義貨幣),則是在M1基礎上再加上定期存款等流動性較差的資產。從M0到M1再到M2,流動性逐一減弱,總量逐級增加,反映了銀行體系“創造貨幣”的功能。在貨幣分層上,央行基礎貨幣與現金同屬M0,而支付寶、微信支付上的餘額,則是M2,屬於非存款類金融機構存款。

數字人民幣採用雙層運營體系,人民銀行需要將數字貨幣兌換給銀行,再由銀行兌換給公眾,這種兌換和贖回(類似於充值和取現)是不收取服務費的。目前中國六大國有銀行已開始推廣數字人民幣貨幣錢包,此外,兩家民營網商銀行(支付寶)和微眾銀行(微信)也在開發旗下的數字人民幣錢包。人們只需申請並下載數字人民幣錢包,不需要繫結銀行卡,便可以像持有現金一般持有數字人民幣。在移動支付體驗上,數字人民幣與目前在中國已經普及的線上支付十分相似,數字人民幣交易較之現行的線上支付,還有不少優點。對於支付寶、微信所代表的線上支付方式,每一筆交易都需要透過銀行建系統,進行底層的賬目清算。而由於數字人民幣是基本的數字形態,可以進行點對點的直接交易,利用其進行交易就如同遞給對方一張現金,此外,使用數字人民幣,還可以實現所謂的“雙離線”交易。

因此,在中國推行數字人民幣預期不會遭遇太大阻力。數字人民幣不會也無意取代支付寶、微信等移動支付方式,而只是會與現有的支付工具合作,支付寶、微信只是會在數字錢包上會新增數字人民幣一欄,原有的生活、理財服務也不會發生太大變化。
技術上,數字人民幣借用了加密貨幣領域的某些技術,每面額的數字人民幣,都有獨一無二的標識,如同現金上j的編號,這一點與加密貨幣相似。“印製”數字人民幣,即是由央行透過加密演算法產生一串帶有簽名的字串。在交易時,交易雙方都進行一定的匿名化處理,交易資料透過了Hash演算法處理,使得商業銀行和機構難以追蹤資金轉移。但是較之比特幣,數字人民幣的公鑰儲存在中央銀行,央行後臺是能夠追蹤到交易內容的。因此,數字人民幣採用的是這種對前臺匿名,對後臺實名的“可控匿名”。這使得商業機構難以收集使用者的隱私交易資料,而央行則可以加強對於資金轉移的監管,提高打擊腐敗、洗錢、逃稅等違法犯罪的能力。

數字人民幣更為深遠的影響可能在巨集觀調控和大資料層面。在施展貨幣政策、財政政策上,數字人民幣的推廣給了央行更大的發揮空間。在每個人都有自己數字人民幣錢包的時代,利用低利率甚至零利率刺激經濟更為可能,央行還可能直接給低收入群體和中小微企業提供流動性支援。在支付資料收集上,“阿里系”和“騰訊系”兩家獨大的格局也將被打破。

不過除了數字人民幣之外,各國所發行的央行數字貨幣在定位、技術基礎上各不相同。如瑞典的電子克朗,雖然也是由央行中心化發行,但是其記賬技術採用的是分散式記賬技術。



圖源:互鏈脈搏(2020.2)


央行數字貨幣與加密貨幣


1960年,比利時裔美國經濟學家羅伯特·特里芬提出所謂“特里芬兩難”(Triffin Dilemma,又稱信心與清償力兩難):美元如果要保持世界貨幣地位,就必須保持經常專案的赤字,讓其他國家獲得足夠的美元;美元若不斷流出,美國赤字一直增長,則會影響美元持有國對於美元信心,進而損害美元的國際地位。2008年,美國爆發次貸危機同時禍及全球經濟,美元承擔國際儲備貨幣功能的可持續性問題開始被國際社會所討論。而2009年比特幣問世,首次利用區塊鏈等加密技術,實現了匿名、去中心化、總量固定等重要特性,這些理念受到了全球市場的熱烈歡迎。

加密貨幣的種種新穎特點給現代貨幣體系帶來了新的可能。談及貨幣,人們實際上是在談論信任。在遠古時代,人們以貝殼為貨幣,是因為相信每個成員都願意接受貝殼交易物品。後來,人們以黃金這樣的貴金屬為貨幣,是因為這些貴金屬產量十分有限,具有稀缺性,同時還具有裝飾等實際用途,從而可以平衡價格波動。再到後來主權貨幣與黃金脫鉤,人們則是相信國家主權能給貨幣背書,同事保持幣價的相對穩定。而到現在,諸如比特幣這樣的加密貨幣則是試圖利用技術和密碼學重新定義信任。

受比特幣啟發,各國央行也逐漸將視線投入到數字貨幣領域。2014年,時任中國央行行長周小川已在內部討論中提及數字人民幣研發問題。2019年6月,Facebook釋出天秤幣(Libra)白皮書,想要建立與一籃子主權貨幣相關聯的穩定幣。一旦落地,Libra就可以作為跨境支付使用。Libra遭到了各國監管部門的質疑,但也進一步推動了各國央行對於數字貨幣的關注。

加密貨幣一般被認為具有投資品(投機屬性)和流通屬性(貨幣屬性)兩大屬性。目前,世界各國普遍只承認加密貨幣的投資屬性。2013年,美國承認比特幣為可公開交易的數字資產。而在流通屬性方面,世界各國普遍認為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加密貨幣價格波動太大,儘管在一定範圍和場景得以應用,但不能作為流通使用,無法承擔法幣貨幣職能。另外,此類加密貨幣大量的去中心化發行,可能影響到各國中央政府的貨幣發行權。2020年10月,中國頒佈中國人民銀行法修訂草案徵求意見稿,表示人民幣包括實物形式和數字形式;為了防範虛擬貨幣風險,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製作、發售代幣票券和數字代幣,以代替人民幣在市場上流通。這為中國發行數字貨幣提供了法律依據。


央行數字貨幣與加密貨幣向背而行


在功能和特質上,央行數字貨幣和加密貨幣有著不小的差異,央行數字貨幣也不會取代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目前,幾乎所有比特幣都是為投資持有,而非用於支付用途。在過去的十多年來,比特幣平均每年的增長達到了200%以上,比特幣平均價格波動率,也從釋出時的年均400%逐漸下降。筆者認為,比特幣可能在不遠的將來成為類似於黃金的抗通脹資


作者:Gate.io 芝麻開門研究員:Edward.H
*本文僅代表研究員觀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