匿名幣,Libra,Bakkt,監管背後的貨幣戰爭

買賣虛擬貨幣

作者/文刀

編輯/Never

在經過了漫長的等待之後,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終於開始評估是否批准比特幣交易所交易基金(ETF)了。根據外媒報道,9月27日,SEC已經投票決定建立一個明確的交易所交易基金框架,旨在監管制度上進行更大的創新。

SEC在經歷了多年和金融業的拉鋸以後,終於投票決定簡化比特幣ETF入市的批准程式,從而為市場增加競爭,畢竟華爾街已經很久沒有迎來新的ETF品種。而加密貨幣作為近幾年崛起的最主要另類投資品種,監管層卻一直缺乏相應的條文進行規範,這一次的決議也被看作是SEC和加密貨幣的第一次妥協。

不過目前對於業界來說,面臨最大的問題其實新規如何應用在BTC的ETF申請上,光是今年上半年SEC就拒絕了多起申請,SEC主要的理由就是比特幣的高度波動性和可能存在的市場操縱問題。

監管的態度就像深冬的迷霧,總是充滿未知而又朦朦朧朧,讓我們重新梳理今年以來的幾個大事件,來探尋監管層將會如何對待加密貨幣的未來。

匿名幣大逃亡

今年6月22日,被稱為數字貨幣最強監管的新法規正式出爐。國際政府間合作機構反洗錢金融行動特別工作組(FATF)公佈的最終版反洗錢和恐怖主義融資監管指引明確要求:虛擬貨幣服務提供商(VASP),包括加密貨幣交易所,在涉及資金轉移時,必須將有關客戶的資訊傳遞給執法部門。

這些資訊包括交易發起者的姓名、賬號和地址資訊,以及接收者的姓名及賬號資訊。這相當於直擊匿名幣的命門,一旦G20在其成員國採取同樣的FATF新規,大部分主流國家的交易所都將可能下架匿名幣。

FATF稱犯罪和恐怖分子濫用虛擬資產的威脅是“嚴重且緊迫的”,這項指引給予各國12個月的時間以遵守準則,並將於2020年6月進行審查。雖然FATF的規定並不具備強制效力,但是顯然各國政府在防止加密貨幣犯罪的問題上達成了高度的一致。

韓國是世界主要國家中率先開始踐行FATF的監管指南的先鋒,早在規定尚未出臺的2018年5月,韓國主要交易平臺Korbit就已停止五個匿名幣的交易。在規定出臺以後的7月,韓國多家銀行對加密貨幣使用者的賬戶實施了嚴格監管,其目標在於徹底廢除韓國國內的匿名加密貨幣交易。

今年9月17日,OKEx韓國站宣佈,將於10月10日下架5種匿名幣,其中包括門羅幣(XMR)、達世幣(DASH)、大零幣(ZEC)等。

不僅僅是韓國,值得一提的是,G20如果採用FATF新規,也意味著,G20中除韓國以外的其它成員國,如中國、美國、英國、德國、法國等,都有可能在未來的12個月內對匿名幣進行類似操作。

作為西方世界的領袖,美國的態度在很大程度上會決定西方國家如何看待加密貨幣和洗錢等犯罪之間的關係。今年7月15日,美國財政部長史蒂芬·姆努欽(Steven Mnuchin)在美國國務院關於加密貨幣的新聞釋出會上,被問及的有關國家安全、數字貨幣金融監管、委內瑞拉石油幣、G20數字貨幣討論等12個問題上的回答很犀利。

努欽公開表示,“我們(財政部)不允許加密貨幣與秘密編號賬戶存在對等關係;我們允許適當使用加密貨幣,但我們不會容忍其繼續使用於非法活動;在美國,我們(財政部)已與美聯儲(Federal Reserve)和其他監管機構成立了一個工作組,以確保數字資產只用於合法用途;我鼓勵你們在自己的市場也這樣做。”

從努欽的答記者問可以看出,無論是加密發展火熱的韓國,還是全球監管風向標的美國,一旦加密貨幣和犯罪、洗錢、走私、毒品等違法行為扯上關聯,各國政府的態度無一例外都是封殺。而匿名幣由於其隱私匿名性最好,與這些違法行為的關聯性也最大,當然會被重點關注。

未來,匿名幣即便沒有被監管徹底封殺,但也不會走上主流了。

在釋出會的最後,努欽再一次強調了美元作為世界儲備貨幣的作用,並將繼續保護以美元為基礎全球金融體系。

從美國監管的強硬態度可以看出,加密貨幣正在衝擊並瓦解著以美元為基礎的全球金融系統,而最領全球各國監管感到恐懼的就是Libra

Libra監管困局

2019年6月18日, 世界網際網路社交巨頭Facebook釋出天秤幣Libra白皮書,引起全球轟動。根據白皮書的描述,Facebook將“建立一套簡單的、無國界的貨幣和為數十億人服務的金融基礎設施”。Libra以一籃子貨幣作為資產儲備,以Facebook已有的 27 億移動終端使用者為基礎。

Libra釋出後,受到了全球各大企業和社會終端使用者的支援,但卻引來了全球各國監管的極力反對,甚至是恐慌,並直接引來了世界各國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潮。從Libra的理想來看,首先受到Libra衝擊的就是美元的地位。

近日,法國擬創造一種“公共數字貨幣”,德國聯邦內閣也於9月18日正式批准區塊鏈戰略草案,中國央行則早在5年前就開始研發數字貨幣。

在反對Libra的國家中,“祖國”美國的聲音最強烈,但也是少有的在法幣數字化上無動於衷的一個,畢竟美國是當今美元為主的國際金融體系的最大受益者。

因此,Libra掀起的這場金融革命,困難重重,各國監管層紛紛公開炮轟Libra。

“不會將貨幣發行讓渡給私人企業。”

“Libra可能將政府主權置於危險境地,不會接受其在歐洲大陸釋出。”

“Libra將引發全球金融風險。”

據路透社報道,9月27日,Libra協會常務董事Bertrand Perez在日內瓦聯合國總部舉行的區塊鏈會議上表示,“我們不會用Libra的儲備金實施任何貨幣政策。”除此之外,他在會議上還表示,Libra可以幫助實現聯合國的許多可持續發展目標,例如消除貧困和實現性別平等。

雖然Libra最終能否成功誰也無法下定論,不過我們都無法否認libra確實開啟了潘多拉魔盒,使得各國監管層或被動或主動第一次開始重視數字貨幣這個新興事物。

Bakkt背後的定價權之爭

相比較動輒數以萬億美元計算的傳統金融市場,曾經的加密貨幣市場就像一隻螞蟻一樣微弱。然而,伴隨著近幾年比特幣的暴漲,以及其他主流加密貨幣的財富神話使得加密貨幣成為了近幾年收益最高的大類資產。可是,華爾街的“狼們“為什麼都還沒有進場?

因為,他們沒發現有合適的進場渠道:安全、合規、深度、可操控性。

而Bakkt的上線則解決了這些問題。北京時間9月23日8:00點,Bakkt在加密圈的眾判下終於上線了。

在與監管的斡旋中,只有Bakkt真正合規了。

這是一家自帶光環的交易所,從誕生之前就備受幣圈的關注,火幣研究院院長袁煜明甚至認為Bakkt的代表性意義甚至可以跟libra同日而語。

不過,Bakkt的推出還有更加深遠的意義。

在比特幣交易中,比特幣期貨合約的交易量早已超過現貨交易量的數倍,但比特幣期貨的標記價格卻是由現貨市場決定的,這就意味著,市場要操縱比特幣價格的漲跌非常容易,只要在現貨市場上造成大波動,期貨市場就會立刻產生動盪。

目前,市場上絕大多數期貨交易所的標記價格通常是選定幾家老牌交易所的價格做加權平均,但由於深度不足,惡意操控者完全可以選擇合適的時間,在市場深度最脆弱的時候對市場進行猛烈打壓。更不用說,在這些完全無背書的交易所裡,沒有人知道這些交易所是否會用“憑空”捏造出的比特幣砸盤來實現在期貨市場獲利。

Bakkt的推出正是華爾街計劃改變這一現狀的嘗試,Bakkt所交易的每日合約價格實際上就是比特幣的現貨價格,有可能會在接下來的日子裡取代現有方式成為真正意義上全球通用的標記價格。未來所有官方或者非官方的交易所都必須參照這個價格才能得到市場認可,就像今天紐約原油期貨價格也能決定萬里之外中國的原油以何種價格成交。這也是華爾街一直爭奪的比特幣定價權的原因,畢竟隨著加密貨幣市值的逐漸增大,誰都希望未來能夠成為這個市場的主宰者。

那為什麼,此前CME和CBOE推出的現金結算的比特幣期貨合約沒有受到華爾街的認可呢?

CBOE推出的比特幣期貨合約在今年6月份就宣佈關門大吉,而CME的交易量始終維持在每日2萬比特幣左右,完全不是野生交易所Bitmex的對手。

Bakkt的上線同時也給比特幣打上了“美國許可”認證書,那些還在懷疑比特幣是傳銷、騙局的人會突然發現,在美利堅比特幣已經變成合法的商品,並且有大量的家族基金、養老金基金開始入場配置比特幣。

對於中國來說,包括區塊鏈在內的金融科技發展至今,正在部分重構金融法律制度的基礎框架。由於區塊鏈具有點對點、無國界、無主權及無特定法律責任承擔主體等特徵,目前湧現出上萬家交易所,一刀切的禁令模式對於行業發展並沒有好處。參考美國的做法,明確虛擬貨幣法律界定,根據性質分類監管可能會是可行的方法。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