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見了,以太坊!

買賣虛擬貨幣


 本月中旬,以太坊社羣發生了一場激烈的衝突,事件起因是以太坊核心開發者Afri Schoedon的一條推特。

“Polkadot 已經達到了以太坊寧靜將要達到的效果。”他在推特上說。

然後,以太坊社羣炸了!

我們知道以太坊的發展分為四個階段,目前以太坊處於第三階段大都會後期,而寧靜則是以太坊的最後一個階段。

Afri的意思顯而易見,Polkadot這個專案超越了以太坊

以太坊核心開發者發出這樣的言論,引起了社羣部分人士的強烈不滿,這條推特被瘋狂轉發,死忠粉認為Afri這是身在曹營心在漢,隨之而來的是鋪天蓋地的威脅和侮辱性人身攻擊,更有甚者揚言要弄死Afri。

2月19日,Afri受輿論壓力,這名從2015年就一直參與以太坊生態建設的老將宣佈退出以太坊社羣。

值得注意的是,還有6天以太坊將迎來君士坦丁堡分叉升級,而Afri此前是以太坊主要客戶端Parity 的釋出經理和分叉的協調者。

君士坦丁堡硬分叉升級中將要實施的 EIP 1234 提案,也是由 Afri Schoedon主持的,他的突然離去必然會對本次升級產生影響,只是影響到底有多大?升級是否會被再次延遲目前還不得而知。

事件發生後,以太坊社羣表示非常後悔併發布了一封公開信,以太坊基金會、ConsenSys以及Parity Tech的以太坊社羣重要參與者都已經在這封信上簽名。

在公開信中他們表示Afri的推文有挑釁的意圖,但這都屬於個人意見,Afri是我們的重要貢獻者和推動者,一些網友破壞Afri的名譽,聲稱其參與了一場陰謀,要求他立刻辭職,對自由言論者來說,這令人感到寒心。

在接受媒體採訪時,Afri表示不會重新迴歸,同時也說出了他退出以太坊社羣的原因:

1、這次事件發生後部分社羣成員不斷的攻擊讓我無法正常工作,我無法在這樣一個充滿謾罵、威脅的環境中繼續工作下去。

2、不管我做什麼,一直都在被人攻擊。我一在論壇裡提出技術問題,就會被人“踩”,直到帖子沉掉。我一寫提案,就會有人指責我在摧毀以太坊。

我一合併拉取請求(pull request),就有人說我在醞釀什麼大陰謀。而且,每當我對以太坊的路線圖進行總結時,我就會對各項工作的一再拖延感到愧疚。

“這一切真的讓我筋疲力盡。我不想在這樣的環境中繼續工作下去,尤其是考慮到我的所有工作都是無償的(Parity 以太坊客戶端除外)。”Afri 顯得很無奈。

從Lane Rettig、Taylor Monahan到現在Afri 的出走,目前已經有多位核心開發者離開以太坊、君士坦丁堡升級的延遲又延遲(原定18年十一月,延遲到19年1月,1月份再度延遲到現在。)

這一切不禁讓人想問,被給予厚望的以太坊到底是怎麼了?

從Afri 的話中我們可以看出一些端倪,多方意見的不統一對專案的開發進度造成了影響,而一心想要推動專案程序的開發者在這樣的局面中感到有心無力。

順藤摸瓜,導致效率低下的原因本質上是以太坊的治理機制的問題。

作為全球第二大的公鏈專案,以太坊的治理受到:開發者、礦工以及持幣人等多個方面的制約。它採取了典型的鏈下治理模式,這種模式帶來的影響是:

一個提案的落地需要有足夠多的人看到、理解、並認為可行之後才能被部署到程式碼庫之中。

所以,效率低下是採取鏈下治理模式專案天然的硬傷,但同時,由於耗費的週期長有更多的時間去稽覈和研究,往往也能避免一些安全性的問題,比如:一月份以太坊升級前就發現了安全漏洞。

在另一方面,與鏈下治理相對應的鏈上治理模式在社羣受到了青睞,這種模式採用持幣者投票的方式來決定專案的走向。

優點在於將權力直接轉移給了使用者,進而讓權力遠離了開發人員和挖礦群體這樣的中心化組織,同時也能提高專案的效率,採取這種模式的典型專案如:Tezos和Dfinity。

這種模式的效率明顯高於鏈下治理模式,但快就容易出錯,出錯就有可能對區塊鏈的安全造成致命打擊。

鄙人認為鏈上治理模式是一個大膽的嘗試,但對於區塊鏈專案而言,安全>效率,想要得到快速的發展又必須在這兩者之間找到一個平衡,如何找到這個平衡點還需要更多的思考與創新。

以往區塊鏈應用因為網路TPS低下備受詬病,有的應用甚至可以造成區塊鏈的擁堵導致交易遲遲不能完成。

令人激動的是,現在出現的基於以太坊Layer 2的應用給我們帶來了一絲曙光,儘管還只是處於測試階段的簡單應用,但能像普通的遊戲App一樣滿足實時對戰要求可以算是了不起的突破了,在今明兩年,這樣的應用大概率會逐步落地。

再見不是告別,而是一句承諾。哪些唾棄區塊鏈說再見的人,再見一定不會太遙遠!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