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張通往數字新大陸的航海圖 | 牛頓先生深度

買賣虛擬貨幣

作者:牛頓先生  

聯合作者:洪七公  製圖:陳可凡



一項革命性的新技術,往往會帶來一次商業文明的正規化轉移。

但在這種正規化轉移真正落地進入我們生活之前,也往往因為看不清晰而被戴上了各種各樣的“大帽子”,吹起了一個個泡沫。

隨著泡沫的破滅,人們才會腳踏實地,逐漸探出新正規化下的地圖。



1991年誕生的全球資訊網如此,2008年初露的區塊鏈亦是如此。


伴隨著加密貨幣市場半年來的熊市,能明顯感覺到行業裡思想的枯竭。

雖然還有很多人堅守著,但他們也難免在夜深人靜時坐在樓下的長椅上問自己,行業裡的那些預言到底會不會成真?

是啊,很多問題都經不起推敲,之前的人都是喊了一波口號,卻從來沒給過證明。


人們都喊“區塊鏈會改變生產關係”,“公司制會被顛覆”,但沒人能說清楚新的生產關係到底長什麼樣,公司製為什麼會被顛覆,顛覆它的組織形式是什麼;


人們都喊“區塊鏈是開啟新世界的蟲洞”,“區塊鏈世界是平行世界”,可是什麼屬於老世界,什麼屬於新世界,新世界到底長什麼樣子,有哪些關鍵特徵,也從沒人勾勒過;


甚至有一天,大家開始懷疑,信仰的“區塊鏈”和“通證”到底有沒有那麼大價值,區塊鏈和通證到底改變了什麼?


沒有方向,只能到處碰壁,磕的頭破血流也不一定找到出路。

而這些問題,恰恰是整個區塊鏈行業,通證領域發展的方向!


在接下來的文章中,我會嘗試透過6個問題,13幅圖來給大家勾勒我看到的新大陸。


*先來個全景圖方便大家理解,不過不用著急啃透,後邊會逐步展開講述。


01


第一個問題,哪些資產屬於新世界?


前幾天去參加一次閉門活動,著名經濟學家、“改革四君子”黃江南分享了一個觀點,數字資產,就是數字的資產化,和資產的數字化。

當時聽完我覺得特別棒,這句話分明指出了未來的方向啊。



我立即將這句話分享到我的社群裡:新世界就是數字的資產化,舊世界就是資產的數字化。

這句話在描述新世界時,卻沒有生造新詞彙,實在很難得。所以大多數人都秒懂這句話的意思,可大家卻沒有我想象中那麼興奮。


因為這句話依然不能給產業落地做出實質性的方向指導無論是數字的資產化,還是資產的數字化,都偏常識所描述的領域沒有特別精確的定義,甚至還有很大重合、歧義

比如,音樂完全以位元形式儲存,所以音樂的資產化是數字的資產化嗎?可是我們早已經承認音樂是一種資產,並有非常完善的一套體系,難道它不算資產的數字化麼?


我意識到關於新世界和舊世界,我們需要更精確的定義,能夠涇渭分明而不是模稜兩可。


所以,我們暫且將這個問題放一放,先來從源頭看看為什麼區塊鏈出現後,大家會提出“新世界”這個概念。



02


第二個問題,區塊鏈到底改變了什麼?


當我們在思考區塊鏈改變了什麼之前,我們先來思考下區塊鏈對比網際網路世界(區塊鏈出現之前的網際網路世界),哪裡改變了。


區塊鏈世界的1個位元,和網際網路世界的1個位元有什麼區別呢?



舉個現實的例子,我們在微信上的聊天記錄被儲存在騰訊的伺服器裡。如果騰訊願意,它可以把你發給女朋友的一句“我愛你”改成“分手吧”,也可以把你發給老闆明天請假的資訊刪掉,而這一切操作如果做得漂亮,甚至都不會留下任何證據。


到了區塊鏈世界就不同了,因為每一個位元都同時被儲存記錄在各個節點上,再也沒法隨意的增刪或者修改。

用現在大家比較熟悉的話來說,就是不可篡改,易儲存,易證偽。

但我更喜歡用一個詞來概括:確定性。



在之前的文章《共識是什麼?通證是什麼?》裡,我曾經談到合約是共識達成的證明,而人類社會“想象中的現實”便是在共識的基礎上進行搭建。


所以,區塊鏈的本質在於:增強合約的確定性。


這種確定性具象體現為以下幾個方面:

· 合約物件的確定

· 合約規則的確定

· 合約執行的確定

· 合約獎懲的確定


這一點是創新的,之前的位元世界從來沒有過的。



03


通證基於區塊鏈技術執行,所以接下來第三個問題,我們來思考下:

通證到底改變了什麼?


我在之前的一篇文章《貨幣已死,token永生》中,著重描述過通證的一大優勢——降低交易成本。在其中,描述了通證突破時空限制,無限切割,快速等特性。

這裡我們也用一個詞來概括:流動性

包括區塊鏈世界賦予通證匿名保護隱私的特性,其實都是為了流動性在服務。



但是,token在計算機體系裡已經被實踐運用了很多年,從token被創造出來的那一刻起,它就已經有了流動性,只是缺少“自帶信任”的普遍流動性罷了

我們甚至可以說,所有位元世界的產物,都具有“不能普遍流通”的流動性。


通證真正的變化基於區塊鏈發行”、“自帶信任”,所以生而擁有區塊鏈賦予其的確定性。

不是說流動性不重要,流動性是表層的那部分,很容易被注意到。但這一次變革,真正改變的是底層的確定性。這個確定性,才是普遍流通的基石。


所以,通證的本質在於:基於合約確定性之上的普遍流動性。

注意,一定是基於確定性之上的。


04


以上,我們能發現確定性是最革命性的一點。

那麼,第四個問題:

究竟哪些資產需要確定性?


坦白說,這個問題困擾了我很久。

因為資產的概念範疇實在太大,甚至現在全球也沒有一個絕對統一的定義,分類方式更是五花八門。

直到有一天,我在梳理共識與通證之間的關係時,才突然茅塞頓開。


我在《共識是什麼?通證是什麼?》一文中曾經這樣解釋到,為什麼通證比過往的證明更好:

通證是位元世界的產物,能最大可能的擺脫原子世界各種自然規律的限制,更大程度還原人腦中意識世界的形態,但又免去了意識世界中可以隨意修改,沒法被見證等缺點。



不難發現,在人類日常活動的巨集觀世界裡,我們所面對的每一樣東西,都是確定的;薛定諤家那隻貓,在日常條件下,也呈現為無限接近確定性的狀態。

意識世界更需要確定性所以我們創造了位元世界來還原意識世界,創造了區塊鏈來增強確定性。

可以說,所有被人類想象出來的東西,都需要確定性。


所以,我們可以確定:

所有意識世界的財富,以前用哪種形式承載,以後都將用區塊鏈來承載。



05


當我們搞明白了誰需要確定性,再回過頭來看第一個問題:

哪些資產屬於新世界?


我們可以資產按照構成形式的不同來進行分類,劃分為由一個個原子構成的“原子資產”,和由一個個位元構成的“位元資產”。

另外,對於一項資產,除去判斷WHAT(它是什麼)之外,還需要判斷WHOSE(它屬於哪個主體)。


所以我們可以簡單分為如下四個部分,原子資產,位元資產,以及他們分別對應的從屬關係。




其中,從屬關係這部分需要注意,因為從屬關係表示的是一個資產屬於一個主體。

主體除了人,還有可能是組織,如大家所熟知的公司。而公司又是一種資產,又有著它的從屬關係,一層套一層。


另外,從屬關係也是意識世界的東西,也需要確定性。


說到這裡,一下子就清晰了:

原子資產屬於舊世界,但是會透過token將從屬關係對映到新世界,這也是大家口中常說的“通證化”。

位元資產屬於新世界,它的從屬關係也會從位元世界中自然生長出來。


通俗講,一棟房子是原子世界的事情,這塊土地屬於誰這件事則是意識世界的事情;

只不過從前沒有計算機和區塊鏈,人們只好用紙張來記載罷了。但是,大的趨勢不會變,房子“屬於誰”這件事,以後也一定會被記錄在區塊鏈世界裡,會被通證化。


不過,說到位元資產,很多人還是有些懵逼。

畢竟品牌、貨幣雖然都是我們意識世界想象出的東西,但是也一直在所謂的舊世界中有很完善的估值體系。它們怎麼就屬於新世界了呢?


但這恰恰是透過現象看本質:常識未必正確。

相對於打破常識的痛苦,能夠辨別哪些東西永恆、哪些東西速朽的能力,顯然更有價值。


例如,貨幣之前雖然經歷了貝殼、金屬、紙等各種各樣的形式,但它的本質是記錄“財富屬於誰”這件事的,是明明白白的意識世界的東西,所以最終一定會走向位元世界。


因為基礎設施的不完善,它們有時候會屈居其他形式載體但這些都是暫時的,我們想看到真相,就一定要有終局思維,又叫做:

站在歷史的角度,用上帝的眼光看問題。


位元資產承載形式的每一次變化,估值模型流通模型都會發生大變革。


伴隨著音樂從唱片走向網際網路,喬布斯就曾將音樂的價格機制全面推翻重構,他將iTunes Music中的每首歌,不論創作者,不論歌曲長短,不論受歡迎程度,統一價格為2美金;這一行為也直接影響了全球的音樂產業。


估值模型和流通模型的變革,也是我稱之為新世界的原因


06


我們知道了哪些屬於新老世界,那麼第五個問題:

“位元資產”跟“數字的資產化”“資產的數字化”之間關係?


其實這個關係很好總結,“數字的資產化”本身都是位元資產,“資產的數字化”部分屬於位元資產,以前暫時性的使用了原子的載體,還有部分本就是原子資產,在數字化的過程中,需要將從屬關係對映到位元世界。


但要注意,並不是所有的原子資產都值得數字化。

比如,一粒沙子,一個一次性紙杯等等,將來都很可能到不了數字化那一步。

而房子、車子之類高價值,且容易做到原子世界與位元世界一一對應的資產,更值得數字化,將資產的從屬關係對映到位元世界。



這種“腳踏兩條船”的情況就容易讓大家犯暈,所以我們來舉一些例子。

· 房子:對於絕大多數為了居住需求的房子而言,毋庸置疑的原子資產;

· 黃金:黃金是一種古老的貨幣,它本身有一定的工業屬性和飾品屬性,但更多的是貨幣的金融屬性。所以它應該是位元資產的比重更大,但同時也有原子資產的部分;

· 品牌:完全由人類想象出,毋庸置疑的位元資產;



· 行為資料:之前甚至不被大家認為資產,交易更多的也是在冰山之下,這部分屬於數字的資產化;



· 公司:這便是我們上邊所談到從屬關係中的特殊情況,主體不是人而是一個組織,也即“法人”,而主體本身又是一種資產。公司這種資產需要判斷它所擁有的是哪一類資產,如果擁有的更多是原子資產,如萬科,則原子資產的比重更大。如果擁有更多的是位元資產,如阿里巴巴,則位元資產的比重更大。



07


說到這,也已經回答了一部分我們的第六個問題:

公司制會被顛覆嗎?


就好比電動汽車與燃油汽車一樣,電動汽車的上路並不意味著燃油汽車立馬全部消失。

在可以預見的很長一段時間裡,公司制依然會存在


但公司制之後,會有下一個新的協作形式出現嗎?會且一定會。


公司制天生有它的不完美之處,我們不要忘了最早的股份公司便是A想要搶劫B,便去找C借錢,然後A與C一起分贓。

所以從股份公司誕生的那一刻起,他就註定了掠奪的本質。

每一個公司的創始人其實都是野蠻的強盜。



然而,在這種生長於區塊鏈和通證,不同於公司制的新型組織裡,我們看到了諸多與常識不符的現象:


它不包含任何除自身外的資產,沒有任何員工,更沒有股份或者估值的概念;

它開源,但即使程式碼完整的被複制,組織的價值卻不會因此受到任何損失;

它第一次符合了未來學家托夫勒在上個世紀80年代提出的“產消合一”的概念;

它在不損失每個人自由和利益的基礎上,建立了競爭之上的緊密協作機制;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概括它,我會選擇“自由人的自由協作”


如果要用一句話來表現這種新型的組織的意志,我會選擇“每一個人的每一份價值都應當被尊重”


所以,我稱這類新的組織形式為“自協”相對於“公司”,“自協”望文即可達意。

自協,是區塊鏈和通證帶來的最性感的部分,也是吸引很多有情懷的精英投入這一領域的根本原因。未來新世界的“BAT”也將從這裡誕生。

自協,其實已經默默地以不可思議的方式執行了10年。沒錯,就是比特幣。


關於自協,是一個新的體系,在這裡先不過多展開,我會在下兩篇文章《從公司到自協,掠奪史的終章》《自協宣言:每一個人的每一份價值都應當被尊重》再仔細講述這一尤物的故事,也歡迎有想法的人跟我探討。




最後,我們將上述幾個問題中一塊塊拼圖連在一起,會看到未來世界的全貌。



比特幣吹響了遠航的號角,人們蜂擁出海,奔向想象中鋪滿黃金的新大陸;

憑藉信仰航行到今天,整個產業陷入了迷茫:大家根本不知道新大陸在什麼地方,更不知道自己在什麼地方。


不是所有組織都要像比特幣一樣革命性,公司並非一無是處;


也不是所有的資產上鍊後,都能帶來暴漲,比如對於原子資產只是換了個皮囊;


希望透過這張圖,與你所做事情的對比,能夠知道你所創造的是哪一類資產,有什麼意義,最終能夠到達什麼地方。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