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比特幣礦商即將迎來最後一擊?

買賣虛擬貨幣

“挖礦是讓我信任比特幣的原因。你看到那些成本:機器,冷卻裝置,勞動力……你會意識到比特幣不是無形的東西。它一定有某種固有價值——否則這一切是為了什麼?”一名仍在中國西部擴大挖礦活動的礦工對英國媒體《連線》稱。

挖礦是勘探加密貨幣的暱稱,勘探者也被稱作礦工。今年是比特幣概念面世的第十個年頭,比特幣的價格已經從2017年12月17日的最高點,回落了超過70%。但是有趣的是,在中國這個彙集了全球70%的挖礦產能的國家裡,一些礦工仍然堅持不懈。

礦工通常可以被分為三類:加密貨幣熱潮中的投機者,掌握相關資源的偶遇者,以及信仰強烈的信徒。那些直到今天還在堅持不懈的礦工們認為,比特幣的長期價值總歸是會增加的,而只要比特幣不跌破挖礦的成本價,挖礦的收入就能實現增長。

堅定挖礦

摩根大通的研究顯示,2018年四季度,全球生產一個比特幣的成本約為4060美元。若以這一水平衡量,2019年一季度,呈橫盤震盪趨勢的比特幣一直在成本價上下波動,一直到4月初意外大漲20%之後,礦工們才實現了盈利。

但是,得益於西部的廉價勞動力,中國的挖礦的成本要更低一些,約為2400美元,所以,儘管比特幣價格最低時距離高點跌去83%,挖礦仍然能賺到。

在目前的市場條件下,挖礦也要比出售礦機利潤更高。Blockchain的資料顯示,衡量挖礦速度的雜湊率今年以來從低點穩步回升。

今年3月,Coindesk援引中國西南地區礦商訊息稱,位元大陸已經部署了約 20 萬套挖礦裝置,利用夏季水力發電的低電價成本挖礦。包括四川和雲南在內的西南省份預計在5月迎來雨季,位元大陸據稱已經開始與當地礦場商談交易事宜。

前景生變

比特幣在中國合法嗎?中國人民銀行早在2017年9月,就已經明令禁止了代幣發行融資(ICO),場內比特幣交易也被叫停。但是,持有比特幣資產是合法的,虛擬財產受到法律保護;偶發的場外交易沒有明令禁止,也被認為是容許的;相關規定沒有限制零售商接受代幣支付,因此也有部分商家公開表示接受比特幣支付。

所以,在中國,比特幣更像是儲存價值的載體,而非便於流通的“貨幣”。監管沒有徹底封殺比特幣,對區塊鏈技術也持有較為開放的態度,但不允許成立相關的交易所,或是以此進行非法融資。新華社去年7月的報道提到,該報記者從中國人民銀行獲悉,人民幣參與交易的比特幣,其全球佔比從之前的90%以上,已經降至1%不到,基本實現無風險退出。

沒有合法的場內交易機會,也沒有了ICO,想要在中國獲取加密貨幣資產,只剩下高風險的場外交易,和挖礦兩種途徑。但是,發改委4月9日釋出的《產業結構調整指導目錄(2019 年本,徵求意見稿)》,給加密貨幣礦工敲響了一記警鐘。

在徵求意見稿中,產業被分為鼓勵類、限制類、淘汰類三個類別,其中淘汰類主要是“不符合有關法律法規規定,不具備安全生產條件,嚴重浪費資源、汙染環境,需要淘汰的落後工藝、技術、裝備及產品“。

發改委將“虛擬貨幣‘挖礦’活動(比特幣等虛擬貨幣的生產過程)”列為“淘汰類”產業。“挖礦”活動並未標明淘汰期限或計劃,發改委標註稱,相關條目為“國家產業政策已明令淘汰或立即淘汰”。徵求意見稿將在5月7日結束公開意見徵求。

挖礦對電力的消耗是事實。隨著挖礦的人越來越多,為保證加密貨幣以相對穩定的速度流入市場,挖礦難度上升,對應地挖礦需要的計算能力也上升,因此也更加耗電。早期普通的膝上型電腦就可以開採加密貨幣,但比特幣問世數年後,挖礦業務就開始轉向擁有“機器、冷卻裝置、勞動力”的大型倉庫。2017年,全球挖礦消耗的功率與丹麥全國的功率相當。

去年11月,全球第三大F2Pool創始人毛世行曾對Coinbase表示,受到價格下跌和雜湊率下跌影響,約有60-80萬礦商倒閉。現在,挖礦還有可能遭到監管最後的打壓。如果有一天,挖礦這一浪費資源的行當也遭到禁止,礦工們或許會遷往海外,但是,他們對加密貨幣以及挖礦盈利的信仰,是否還能超過愈來愈高昂的成本呢?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