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私幣集體爆發的狂熱背後 恐怕只有一聲嘆息

買賣虛擬貨幣

近幾個交易日內雖然BTC迎來新一輪上漲讓市場又嗅到了上半年牛市中熟悉的氣息,不過在主流幣種溫和上漲的大環境中,隱私幣的爆發式上漲表現顯得極其“突出”,包括Monero(XMR)、BEAM以及Grin在內的一系列市場關注度相當高的隱私幣都出現了持續性的快速拉昇,短期表現明顯強於其他主流幣。

BEAM在過去一週時間裡價格自0.52附近一路飆升,昨日盤中最高一度觸及1.522一線,一週時間裡漲幅接近200%,強勢收復了此前近四個月時間的全數跌幅,雖然日內出現了一定回撥,但是目前價格仍持穩於1.20上方執行,截止發文該幣種近7天仍保有140%的驚人漲幅。

Grin在同時時段裡自3.17一度飆漲至6.49一線,一週時間內漲幅高達105%,僅僅昨天一天該幣種就取得了近30%的漲幅,進入六月以來該幣種表現同樣極其搶眼。雖然今日行情同樣出現了一定回撥,但是在最近7天裡該幣種仍保有超60%漲幅。

而隱私幣領域最“老牌”的XMR在短期內漲勢雖然沒有上述兩大幣種那麼驚人,但是該幣種在6月上旬同樣出現了一波持續上漲,並在最近一週內自85漲至100整數關口附近,7天漲幅達17%,相比於大多數主流幣種來說,這一漲幅已經足夠“驕傲一下”了。

看似屬於同一“板塊”,但同步上漲的幣種間並沒有太多相似點

Grin和BEAM都基於最近流行的一種名為Mimblewimble的隱私保護協議。MimbleWimble 是一個專注於可替代性、可擴充套件性和隱私性的區塊鏈協議。而Grin和BEAM正是MimbleWimble 協議實現的前兩個專案。

MimbleWimble 協議第一個實現的專案是 Grin 。在 Andrew Poelstra 的precise版本釋出幾天後,Ignotus Peverell在 Github 上建立了名為 ignopeverell / grin 的專案。在該專案中,他證明了用 Rust 編寫的協議可以達到部分實現,並展示了自己對該專案的願景。

MimbleWimble 協議的第二個專案是 BEAM,該專案始於 2018 年 3 月,在最初的 Mimblewimble 白皮書釋出一週年之際正式宣佈啟動。BEAM 在另一份單獨的白皮書中提出,其採用了類似於 Zcash 的結構,這與 Grin 的無政府主義、開源的理念形成了鮮明對比。此外,BEAM 團隊還與 Grin 做出了不同的選擇,包括技術選擇與貨幣政策。BEAM 已於 2019 年 1 月初推出。

雖然 Grin 和 BEAM 都是 MimbleWimble 協議的實踐者,但兩者其實存在著許多區別。Grin 團隊選擇堅持開源治理,資金來源主要靠捐款,而BEAM 團隊除了與 Zcash 一樣將 20% 的代幣留給創始團隊外,還進行了一輪私募。此外,在Grin的貨幣政策中,每秒鐘都會產生一個新的 Grin,使通脹永遠保持不變,但BEAM的供應量固定,總計約 2.63 億枚。如果出現錯誤,Grin 提供了一種部分同步模式解決問題,即允許節點可以用一個完整的節點同步所需資料的一小部分同步到網路,而BEAM 則需要全部資料才能同步。

由此可見,Grin 和 BEAM 其實是兩種不同的保護隱私的方法。儘管表面上相似,但除了基於 MimbleWimble 協議之外,其他各個方面都不同。

而相比於上述兩大幣種來說,XMR這個老牌隱私幣的差異更是不言而喻,因此單純就這幾個同步上漲幣種的“本質”來看,並不存在特別強的關聯性。

那麼問題來了,究竟是什麼引發了這波集體暴漲?

對於數字貨幣這個市場來說,尋找市場異動的理由一直是一個比較令人頭疼的事情。雖然比特幣價格上漲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市場整體情緒的回暖,但是相比於其他山寨或二線主流幣的表現來看,Grin和BEAM最近這段時間的漲幅簡單歸結為比特幣價格上漲帶動顯然並不足以令人信服。

不過最近一段時間裡隱私幣的集體爆發時間節點與幣安等交易所削減對美國使用者提供服務的節點基本匹配,著實引人深思。

6月14日,幣安官方公告宣佈,將停止在Binance.com上為來自美國的個人和企業客戶提供服務,其公告稱“將持續對使用者賬戶進行合規檢查”。目前,幣安美國使用者已無法獲得AE、HOT、LINK、NANO、ONE、VET和WTC等加密貨幣的交易渠道。

而前文提及的三大幣種最近這波暴漲,幾乎就是在公告發布的同一時間啟動的。

換句話說,在全球規模最大的加密貨幣交易所之一宣佈即將向美國交易者關閉大門的時候,市場對於隱私幣的關注度陡然提升。雖然Binance還表示它正在為美國交易商提供替代方案,但與現有解決方案相比,它將受到更多限制。隨著監管環境的進一步“惡化”,加密貨幣的投資者顯然意識到了“隱私”方面的重要性,而這無疑成為了隱私幣板塊在最近一段時間裡出現集體性爆發的主要原因之一。

而這種爆發,更像是加密貨幣投資者在當前監管環境中非常無奈的被迫之選。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