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增發警示錄:修改發行上限的惡果,將是行業崩潰,比特幣歸零

買賣虛擬貨幣


“總量 2100 萬枚,每 4 年減半,2140 年挖完”,對於大部分比特幣投資者而言,比特幣的“政治綱領”,神聖不可侵犯。


文 | 吳鹽

出品 |  Odaily星球日報(ID:o-daily)


最近,比特幣增發事件沸沸揚揚。起因來自中本聰的圓桌會議上,一個名為 Matt 的外來開發者提出停止比特幣減半機制:其理由在比特幣多次減半的過程中,礦工手續費減少將導致礦工銳減,這將導致比特幣網路面臨嚴峻的 51 攻擊問題。

不少業內人士表示,比特幣增發純屬無稽之談,Matt 和 Core 團隊沒有一毛錢關係。但萊位元創始人江卓爾不僅支援增發,在接受 Odaily星球日報採訪時還透漏:“Grin 後面就是 Core 的幾個大佬,比如 Maxwell。”

2 月 18 日,江卓爾再次就 Core 團隊在背後做增發這件事情在微博上表明立場:“比特幣增發這件事情上,未來有多少人會被打臉呢?如果你對比特幣 Core 增發感到無比恐懼,那你終會感謝我做的一切。”

原蘇寧金融研究院區塊鏈負責人洪蜀寧在該微博中針鋒相對地批評道:“不談增發。手續費是個及其複雜的博弈過程,動一發而牽全身,希望有更多的學術研究成果來支撐。好在時間還很充裕,假以時日,一定會找到比比特幣增發和縮容更好的解決方案。”

對於比特幣增發,除了引發大佬們的激烈交鋒,BTCBCH、BSV 的各自支持者們專門建立了一個微信群,圍繞著比特幣能否增發,增發產生的後果而爭論不休。

其爭論的結果是,143 名社群成員投反對票,僅 39 人為增發投支援票。其中,江卓爾投了代表性的支援票。

誰支援比特幣增發 誰是傻 X

如果修改比特幣發行上限,對區塊鏈行業會產生什麼後果?

《區塊鏈啟示錄-中本聰文集》的引言指出,無法阻止修改上限。但比特幣發行上限的修改,需要大多數礦工的合作。同時,即便大多數礦工同意修改發行上限,那麼也會導致比特幣的硬分叉。

其結果是產生兩種虛擬貨幣,一種是具備保值功能的“原始比特幣”,其版本稱為首選;另外一種是價值將會下降的“量化寬鬆貨幣”。

如按照上面的說法,如果比特幣提高發行上限,只不過是比特幣再次分叉而已,原來的比特幣還是“加密黃金”。

比特幣修改發行上限,意味著比特幣將按一定區塊獎勵無限發行,如果不是利益方的陰謀論,如果不是空穴來風,很有必要討論修改發行上限對行業的影響。

作為加密貨幣的比特幣,自誕生以來就具備貨幣屬性和黃金屬性。因此,我們可以從這兩個方面來探討比特幣增發的影響,讓仁者見仁,使智者見智。

原力創始人孤矢並不認為比特幣超發與否會對區塊鏈行業產生太大的負面影響,但應該根據需求量上下調整。

“比特幣如果作為貨幣的一個衡量尺度,本質上屬於一個通縮的系統,它是穩定的。一天超發 100 萬個,10 天就是 1000 萬個,以此類推:第一天的通脹率是多少?第二天的通脹率是多少?通脹率每天都在下降,最終新發行的貨幣佔貨幣總量越來越少,這和美元增發是一個道理。”

比特幣本質上屬於通縮系統,這一點中本聰早有論斷。

知密大學發起人劉昌用在接受 Odaily星球日報的採訪時表示:“如果比特幣在未來停止減半,這意味著總量將突破 2100 萬並持續增長。這顛覆了人們對比特幣總量有限、通縮貨幣的常識,衝擊的確很大。但是,由於新增部分仍然是獎勵挖礦,挖礦有成本且接近完全競爭,如果再能取得社羣共識,不會有實際的負面影響,如果比特幣的應用增速高於發行速度,那它仍是通縮的。”

在中本聰圓桌會議上,一個叫 Matt 的外來開發者提出停止比特幣減半,其理由是,未來比特幣礦工無幣可挖的時候,礦工銳減的情況將使比特幣面臨 51 攻擊的成本大大減小。 

對此,劉昌用認為:“停止減半對持幣者而言是一個權衡,一方面增發會導致持幣價值縮水,另一方面增發使整個生態安全更有保障。”

密碼朋克們以加密貨幣技術去解決去信任問題,但比特幣誕生的十年來,已經不單被那些貢獻出拜占庭容錯、非對稱加密等理論、技術的一小波密碼學家們所推崇,早期投機者、資本家們的資本湧入、網際網路巨頭們的資本和技術加持,逐漸奠定了比特幣的共識和根基。

孤矢從比特幣的投機屬性和需求屬性給出瞭如下看法:

1. 比特幣價格的高低,只會影響那些投機者。礦工算是基礎設施建設方,真正的長期投資人,對於他們而言,我覺得影響不大,以太坊挖礦無上限,影響以太坊的價值嗎?

2. 現有的人都是投機者和投資者,他們只會關心幣價。好的貨幣不需要囤積,越多人使用,它越值錢,作為一個交換媒介,用的人越多,它就漲價,用的越少,它就越不值錢。

3. 即使比特幣死了,也不會動搖區塊鏈的根基。區塊鏈的根基不是幣價,區塊鏈技術解決行業的問題,這是整個行業的根基,而不是幣價高低。貨幣本身就不值得投資。

萊位元礦池創始人江卓爾明確表示支援修改比特幣上限,理由同 Matt 一樣:“礦工收入小,也就意味著礦業總規模小,攻擊者 51 成本變小。以後【比特幣市值】/【礦業總規模】大到一定程度,就必然有人選擇先做空,然後花點小錢以 51 攻擊的辦法獲利。甚至礦業資本都有可能有這種內在動機:我攻擊一次,能獲得礦機變廢鐵 10 倍,100 倍的收益,為什麼不幹?” 

但礦工們似乎並不買江卓爾等人的賬,對於礦工們來說,挖礦是一個長期、高成本的投入,很多人並不理解他們對於比特幣價值的信仰。

Odaily星球日報採訪多名藏在深山裡的老礦工,詢問比特幣增發對礦業的影響,這些礦工拒絕給出答案,並明確表示:探討這件事,完全沒有意義。其中一位 11 年的老礦工趙信很不滿地說道:“誰支援(比特幣增發)誰傻 X。”

如同孤矢所言,這些礦工多屬於比特幣的長期持有者。

吃比特幣的飯,砸比特幣的鍋

原蘇寧金融研究院區塊鏈負責人洪蜀寧堅決反對修改比特幣上限:“增發會嚴重打擊公眾對比特幣的信任,比特幣的 2100 萬上限是固定不變的,這已經取得了絕大多數人的共識。” 

“增發硬分叉一旦成功分裂為兩條鏈,對兩條鏈的使用者都會是強烈的打擊,幣價都會有大幅的下跌,甚至可能先後歸零,未增發的鏈也會被增發鏈拖累。”

除此之外,幣價基於礦工們對未來的預期,礦業處於整個加密貨幣產業鏈的最上游,是行業的底,且比特幣的價值來源於其普遍接受性(也就是俗稱的共識),這種共識是基於使用者的信心。

洪蜀寧表示:“一旦因比特幣增發導致礦工信心喪失,比特幣的價格就會嚴重貶值乃至歸零,這對支援增發的礦工是非常得不償失的,除非大多數礦工都被矇蔽或者喪失理智。”

“幣價下跌的速度一定遠遠高於增發的速度。法幣的歷史可以證明,比如津巴布、韋委內瑞拉等國家,但法幣印鈔是沒有成本的。而礦工則不同,礦工既是發行人也是持幣人,礦工有礦機、礦場投入的沉沒成本,幣價下跌會導致礦工破產。”

“礦工一旦破產,現在成規模的挖礦行為將被打碎。這個時候會新進更多獨立挖礦的礦工,相對而言,這也將給礦池礦池生意也將受到波及。”

除此之外,洪蜀寧還認為比特幣增發會對其它公鏈產生雙面效應:

“一方面,在公眾對密碼貨幣產生了極端的不信任情緒後,有可能會產生替代效應,某個公鏈取代比特幣成為新的領袖。”

“另外一方面,可能整個公鏈都跟隨比特幣崩潰。提出比特幣增發的原因是在於閃電網路,但增發後比特幣完了,閃電網路毛焉將附?BCH 和其它公鏈同樣也無法完全杜絕增發的可能,所以大概率會同歸於盡,而不是獨善其身。”

比特幣增發真的能造成以上後果?洪蜀寧給出了他的邏輯性:

“公鏈首先是用來發行密碼貨幣的,好的貨幣需要保證稀缺性、安全性、耐損性和高流動性,這是基礎。然後在幣本位之上可以發行各種密碼資產,並開發相關的DAPP。”

“在自由市場條件下,是良幣驅逐劣幣,沒有人願意接受劣幣,劣幣會很快被迫退出市場。豈止是倒退,比特幣作為行業標杆,一旦增發很可能會導致行業的終結,去中心化的理想破滅,區塊鏈作為一種技術就毫無存在的意義了,增發只是表面現象,核心是去中心化是否可行。”

“區塊鏈的本質就是去中心化,除此以外沒有意義。區塊鏈出現之前的去中心化技術因為沒有可行的激勵機制沒能獲得成功,區塊鏈引入了密碼貨幣作為激勵,第一次使得去中心化理想變得可行,如果這種貨幣因為增發而失敗,那麼區塊鏈也就沒有意義了。”

AnChain 創始人 Victor Fang 博士支援了洪蜀寧的觀點:“公鏈這個經濟體,其實是 BTC 承託而來,如果 BTC 增發,那就再也不是黃金標的物,短期其它公鏈又不行,那肯定會崩潰。”

對此,洪蜀寧強調:“比特幣增發導致的最壞結果是所有幣價快速歸零,區塊鏈成為一個歷史傳說。信心幣黃金重要,如果這個行業能存活下來,這需要一個很長的時間慢慢恢復公眾的信心,或許是幾十年。”

洪蜀寧呼籲:“這次事件引發的討論對未來的影響會很大,可以讓更多的人瞭解比特幣,認識到只有更多地參與比特幣的治理,而不是由少數開發者、礦池來決定,才能保障自己的利益。尤其是礦工作為比特幣的安全守護者,一定要深刻理解比特幣的技術原理,不要被忽悠了,去支援錯誤的提議。”

用廖翔的話來講:增發這件事,就是吃比特幣的飯,砸比特幣的鍋。

比特幣增發的可行性有多大?

截止 2018 年,在過去的 9 年時間裡,比特幣總產量已經超過 80%,剩餘數量不到 400 萬枚,到 2028 年,預計還可以挖的比特幣僅剩 65 萬枚而已。

這個結果將導致,到 2028 年,比特幣挖礦的金錢、時間成本暴增,比特幣礦工銳減,礦業規模與比特幣市值的比值將越來越小,比特幣的網路安全將難以為繼,所謂的 51 攻擊,很多人預計將發生在這個時候。

洪蜀寧也坦誠:“比特幣增發是前期我們科普教育過程中的一個遺漏點。儘管這種可能性極小的,但也不是完全不可能,對於一些算力較低或者集中度很高的幣種,增發的可能性還是比較大的,更需要引起重視。增發前,礦工要積極發聲,更多地要看清未來,長遠的利益才是真正的利益。”

儘管這個時候的比特幣由於稀缺性會導致交易手續費大漲,但江卓爾認為手續費的增長是有法幣上限的:“幾百甚至幾千塊錢一筆的手續費,使用者寧願多花時間和精力,選擇離鏈交易、第二層網路等其他方法。”所以礦工依然會銳減,比特幣網路安全依然無法保證。

幣印創始人朱砝表示:“比特幣不可能會增發,國內輿論氛圍魚龍混雜,我很心疼 2017 年以後進來的新人,大家要在這個環境中找真實資訊,實在太不容易了。”

朱砝對礦工手續費的理解和江卓爾不一樣,他認為手續費沒有法幣上限:“就算挖出來的比特幣越來越少,但是挖出來的比特幣的法幣價值是越來越高的。現在一個區塊 12.5 BTC,最高峰價值小兩百萬,以前一個區塊 50 BTC,價值不過幾萬塊錢,能養活的礦工無法比擬。”

朱砝認為大額交易才是比特幣的用途,因此並不影響礦工收益:“他(江卓爾)還是秉持把日常支付作為鏈上交易的理念,如果作為日常較小的金額的支付,一筆 500 元或 1000 元的手續費,當然得不償失。但大公司、大財團在做支付的時候卻不這麼想,如果一筆 100 個億的支付,手續費是 100 萬,這有什麼問題呢?”

比特幣增發,需要 Core 開發者、礦工、礦池等各利益方達成共識,共識是他們對比特幣信仰的根基。從這個角度,朱砝認為增髮根本不可能:“你想想以前,擴容都得這麼久,1 兆擴到 2 兆,擴到 8 兆,這個事情要拖多久。14 年就開始說,15、16 年一直都爭論的很激烈,但 17 年的才分叉出 BCH ,很小的事情的決策都非常漫長,所以增發這麼大的事兒,怎麼可能很快就透過了?”

廖翔告訴 Odaily星球日報:“一個外人提出的想法,被算做整個(比特幣)社羣的定論,這個很扯。Core 的開發團隊,核心成員 100 多人,外圍成員幾百多號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思維何想法,提一個思路出來,到執行層面差十萬八千里,所以這個思路都不用討論了。”

增發是比特幣擴容之爭的後遺症

“總量 2100 萬枚,每 4 年減半,2140 年挖完”,對於大部分比特幣投資者而言,比特幣的“政治綱領”,神聖不可侵犯。他們在等待下一波牛市的來臨,再次實現指數級暴富。

如果比特幣再次暴漲到 10 萬,甚至 100 萬,讓投資者實現“共同富裕”的小康願望。暴富的路不走,提增發為何原因?

深層次的原因可能並非 51 攻擊,在 Odaily星球日報採訪中,孤矢多次表示,51 攻擊只是理論上存在,但有經濟手段來制裁。對於礦工來講,51 攻擊對比特幣是致命的,成本和收益得不償失,因此,實際的 51 攻擊不存在。

根據中本從原來的設想,比特幣根據需求的增長開放區塊大小的限制。劉昌用告訴 Odaily星球日報,當初的比特幣擴容之爭,實際上改變了比特幣的發展方向,比特幣的經濟模型變了。

孤矢說:“比特幣被搞成今天這樣,就是被這些短視的人搞出來的。比特幣區塊那麼小,當然會獎勵越來越少,原來 1 兆,現在又改成 300 K,那礦工還拿什麼轉手續費?網路堵的死死的,你的閃電網路,是一個可以隨時被取締的中心化網路。”

“一個良好的區塊鏈網路,它的系統代幣是作為 Gas 支付整條鏈的費用,在上面發行的穩定幣和 Token 才是它的價值。超發只是供給測的改革,沒有解決更本質的需求問題。誰會使用你的區塊鏈?現在好的區塊鏈供給模型做的都很好,但問題是使用體驗太差。”

停止擴容,限制區塊大小,意味著礦工面臨者獎勵不足的問題。劉昌用認為,正是這個原因,讓看似不可能的“比特幣增發”事件,變成了爭論的焦點。

劉昌用告訴 Odaily星球日報:“在比特幣主鏈限制在 1M 的情況下,閃電網路如果成功,整個生態價值很大,就需要更多的算力保障系統安全。但減半導致礦工新塊獎勵下降,而主鏈交易量難以增長,交易費不變,所以算力增長會越來越滯後於整個生態價值的增長,安全風險會越來越大。”

因此,比特幣停止減半,正是基於未來閃電網路下解決比特幣網路安全的一種有效措施。但這也給了 BCH 社羣把增發問題的真實性當作擴容合理性的註腳——即擴容才是王道,何必限制區塊搞閃電網路呢?

一位 BSV 的堅定支持者邱少賢評論道:

“無論 Matt 提出的修改上限還是 Lurk 提出的縮容到 300 K,本質上說,這是 BTC 試著透過計劃經濟的方式來解決後期比特幣可能的供給激勵不足的問題。”

“我個人覺得區塊的大小應該是由市場自行決定而不是人為設定上限的,這一點其實是擴容派和 Core 派的區別。”

“如果只是靠比特幣價格暴漲而讓後人接盤來維持這個系統的話,在我看來這和龐氏騙局其實並沒有什麼區別。”

比特幣增發服務於未來的閃電網路來解決區塊獎勵不足問題,BCH 社羣和 BSV 社羣此時站在了同一陣線:限制區塊大小搞閃電網路,不如區塊擴容更解決實際問題。

——————-——

(作者吳鹽,專注礦業、區塊鏈報道,交流可加微信 BIG-BYE,勞請備註職務和事由。)

原創文章,轉載/內容合作/尋求報道請聯絡 [email protected];未經授權嚴禁轉載,違規轉載法律必究。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