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析比特幣內在的投資邏輯

買賣虛擬貨幣

本文深入淺出地解析比特幣資產,結合了作者與加密貨幣基金經理和初創企業的會談經歷,從以下三個方面評估比特幣。

· 比特幣的獨特性
· 比特幣的社會價值
· 比特幣的投資價值

比特幣的獨特性

要了解比特幣,就要知道它改變了什麼。比特幣的公鑰、私鑰、密碼學、分散式賬本、公共資料庫、工作量證明、代幣等技術,已存在多年。它以一種巧妙而優雅的方式將所有技術結合起來,創造首個計算機主權平臺,並與國家脫離。在此之前,國王、王后、國家政府和聯邦政府代表了主權。他們擁有鑄造或印刷貨幣的權利。比特幣區塊鏈的出現,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次真正用計算機平臺來代表主權,用比特幣作為通用貨幣。

主權至上

比特幣成為一種去中心化主權

比特幣主權在本質上是去中心化的。即比特幣不需要第三方驗證來確定交易的真實性。節點和礦工是維持比特幣去中心化主權的兩大關鍵因素。

比特幣的去中心化程度取決於節點數量。節點是建立、接收或傳輸訊息以廣播鏈上交易的關鍵點。是它們支撐比特幣在沒有第三方驗證的情況進行交易。節點可決定是否進行軟體升級。到目前為止,比特幣節點數量近一萬(比以太坊多20%),是節點最多的區塊鏈之一。

比特幣節點(來源:Medium Blog)

由礦工保護和驗證比特幣區塊鏈的安全性和鏈上交易的真實性。礦工挖礦時,用算力“打包”區塊,獲得比特幣作為獎勵。如今比特幣的算力日均消耗7千兆瓦以上電力,相當於瑞士一國的日用電量。與2017年相比,比特幣的算力達到歷史最高水平,目前為100萬億雜湊率。


比特幣的雜湊率(來源:Blockchain.com)

算力越大,意味著越多的人投資於比特幣挖礦。隨著算力增強,比特幣安全性越高。許多人抨擊比特幣的電力消耗危害環境。這有點危言聳聽,根據Coinshares的資料(如下圖),比特幣近74.1%的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有趣的是,比特幣電力60%來自中國)。比特幣的價值與算力需求成正比。礦工需要投入一定的電力挖礦。如果比特幣不消耗電力,安全性就會消失,導致網路被黑。當比特幣失去了算力,就不再是一臺主權計算機,最終失去它應有的價值。

如果作惡者要破壞比特幣區塊鏈,不僅需要投資購買礦機,還需要足夠的電力。按照目前比特幣算力的規模,作惡者每天需要的電力將大於瑞士的耗電量。隨著算力增強,比特幣越來越難以攻破。迄今比特幣經受住了大量駭客攻擊。這點便足以證明了比特幣的安全性。可以預計將來政府和企業也許會攻擊比特幣,因為比特幣對他們的權力構成了威脅。也許那時,只有時間才能證明比特幣的安全和主權地位。

區塊鏈神話

有價值的區塊鏈技術需要符合兩個特性。第一,“去中心化”。確保個人或組織無法輕易篡改區塊鏈交易或破壞基礎設施。如果能輕易地更改鏈上資訊,就表明它仍然是一箇中心化系統,區塊鏈技術也就失去了意義。“去中心化”就是區塊鏈的終極目標。就比特幣而言,“去中心化”意味著比特幣實現了“去中心化主權,人民控制貨幣”的終極目標。區塊鏈的唯一創新點便在於在虛擬世界建立去中心化主權。第二,貨幣政策的自主性、穩定性和稀缺性也影響著區塊鏈的價值。區塊鏈發行代幣後,一旦代幣失去價值,區塊鏈自身也就失去意義。10年來,比特幣的貨幣政策與發行計劃尚未出現差池,穩定、可預測且數量有限三個特點賦予了比特幣價值。市面上的多數“區塊鏈技術”或“加密貨幣”無法同時達到這三點。

比特幣,並非區塊鏈

許多人仍深陷泥潭,陷入區塊鏈比比特幣更具顛覆性的認知當中。區塊鏈並非一項改變世界的創新,而源自投資者和初創企業營銷和炒作的代名詞。許多初創企業從完全不瞭解區塊鏈的投資者手中募集了數億美元。“比特幣,並非區塊鏈”一句恰好糾正當今不平衡、教育不足的市場現狀。真正的顛覆式創新是比特幣,而非區塊鏈。

比特幣,並非區塊鏈(來源:The Bitcoin Standard)
比特幣的社會經濟價值

對比 | 比特幣、美元和黃金

因為比特幣並非一家企業,沒有利潤或股息,也就沒有固有價值。比特幣可視為一種貨幣,和大多數貨幣一樣,沒有固有價值。黃金、美元和各國貨幣之所以有價值,是因為背後有國家導向的貨幣政策做支撐。目前比特幣的最大挑戰是如何獲得廣泛的社會認可 。


如今,全球範圍內都可以使用比特幣進行交易和結算。比特幣遵循了與2000多年來的黃金或70年多年來美元相同的邏輯,三者都是世界貨幣。就貨幣而言,比特幣甚至甚過黃金和美元,更具稀缺性、更開放、更公平。稀缺性是因為程式碼設定比特幣數量為2100萬,要更改這一數值就要獲得全網至少51%礦工的同意。而且,比特幣不受第三方監管,沒有人可以篡改鏈上交易,也沒有人能阻止使用比特幣。它給世界帶來了前所未有的經濟自由,正如當年網際網路帶給社會資訊自由一樣。相比之下,大多數人認可黃金的價值,它存在了上千年之久,比特幣無論在時間上還是聲譽上都無法與黃金相提並論。而美元的優勢在於,它現在是全球貨幣,具有比特幣沒有的網路效應。這些優勢不是比特幣在短時間內可以取代的。不過,或許終究有一天,大眾意識到比特幣的價值——一種無法被第三方擴充或控制的貨幣。

比特幣、美元和黃金比較(來源:Kitco)

比特幣成為一種中間貨幣和一種非政治性的國際清算標準

如果比特幣成功,它不一定會取代任何一種國家貨幣。它可以成為一種中間貨幣,在國家貨幣之上,作為一種中立的貨幣清算體系和價值標準。我們已經有了全球化的、非政治性的度量標準,比如長度單位英里和重量單位千克。這些衡量單位不會因為政治原因而改變,但自從我們放棄金本位以來,就沒有衡量貨幣價值的基本標準。雖然世界貨幣以美元為基礎,但美元易受政治影響和貨幣政策的影響以及美元的長期貶值,其價值計量標準並不完善。在當今貨幣過剩的世界,我們需要的是一個非政治性的貨幣價值標準。

同樣,比特幣有可能成為一種非政治性的國際清算標準。如今,只有銀行才能參與國際或地區清算網路(譬如SWIFT、Fedwire、ACH、CHAPS、Visa和萬事達)。個人、企業和政府只能透過銀行參與這些清算網路。使用這些清算網路進行匯款可能需要數天時間,過程不透明且成本高昂,有時政治因素還會影響匯款。想象一個開放的平臺,在此平臺上,個人、企業和政府可以不分時間、地點、數量、種族和政治意識形態,全天候地進行點對點清關,費用合理且透明。這將打破常規貨幣體系,如同網際網路打破了資訊傳播。

在比特幣世界,所有貨幣都將基於比特幣和聰(比特幣的最小單位,約0.0001美元)結算。當你祖父問你一美元值多少比特幣時?你可以說1美元=9718 聰。石油=19000 聰。美國的國內生產總值(GDP)=500萬比特幣。臺灣的國家儲備=10萬比特幣。用比特幣作為單位,交換其他等值貨幣。

如果未來以比特幣來計價其他貨幣,世界會發生很大不同。當貨幣貶值時,人們傾向於消費,因為如果今天不花掉,也許就貶值了。如今的金融機構為了確保客戶的資產保值,鼓勵客戶投資,畢竟投資非貨幣資產是唯一對抗通脹的途徑。即便是大金融機構也受國家貨幣政策影響。如果貨幣體系建立在非通脹貨幣的基礎上,人們會改變消費習慣,相比消費更原意儲蓄。隨著資本變得保守,未來的投資將更加謹慎。作為資本膨脹時代的稀缺貨幣,比特幣可以成為對抗通脹的工具。

比特幣的投資價值

比特幣是一種開源協議。與公司歷史不同,比特幣協議歷史沒有經歷繁榮、創新、競爭和顛覆(例如,亞馬遜顛覆傳統零售業,蘋果取代諾基亞)。一旦協議建立,就很難更改。例如,我們使用IP (Internet Protocol,網際網路協議)在網路上傳輸資料(上世紀90年代CISCO嘗試了多種協議,但最終IP成為了最佳選擇)。今天我們仍在使用IP網際網路協議。也曾嘗試發明其他協議,但仍未成功,一旦協議建立並具備一定的網路效應,新協議就很難超越它。當前,比特幣協議是貨幣網際網路的標準,且不可替代。

TCP/IP協議

勝者為王

在去中心化領域中,勝者為王的效應將更加明顯。目前,許多新初創公司在嘗試區塊鏈技術和應用,即便成功,取代比特幣的可能性也微乎其微。市面上有1000多種加密貨幣,絕大多數的交易量都低,也沒有資深工程師或大型社羣,有些甚至已經歸零。相比之下,過去10年比特幣執行良好。目前,比特幣擁有6000多萬使用者,平均月增長使用者數100萬人,每天處理數十億美元交易。其他加密貨幣的使用者總數不足500萬,每天處理的交易不及比特幣的1%(幾乎92%的交易費來自比特幣的鏈上交易)。

比特幣在加密貨幣市場的主導地位(來源:@ceterispar1bus)

如今,比特幣具備一定網路效應,如果要在經濟上取代它,需要投入大量資金、電力、人才和硬體來取代現有的比特幣區塊鏈。相比之下,建立在比特幣基礎上是一種更划算的方式。譬如一直飽受爭議的交易速度和手續費高昂問題。比特幣出塊時間為10分鐘,每個區塊大約處理3000筆交易。使用者必須等待10分鐘,交易才會被記錄在鏈上,交易需要一個小時才能完成。還必須向礦工支付大約0.5美元或更高的手續費。閃電網路解決了比特幣交易速度慢、交易成本高的問題。它建立在比特幣之上的第二層去中心化網路。融合了底層安全性,同時支援每秒數千筆交易,並將交易費用降至每筆1 聰(0.00001美元)。只要比特幣的安全性與主權不受侵犯,將來會有更多第二層技術轉移到比特幣上,更多的公司將參與比特幣生態系統的建立。比特幣生態的發展將給比特幣帶來更多的價值和實用性。

比特幣的生態系統(來源:The Block)

比特幣的歷史價格和趨勢

2017年的ICO泡沫恰似2000年網際網路泡沫的翻版:短期內技術價值和前景被嚴重高估,價格反映了投資者暫時的悲觀情緒。與網際網路泡沫不同的是,自2010年以來,比特幣經歷了三次價格暴跌,平均下跌79%。每次價格下跌,隨之而來的都是新一輪的漲價浪潮。2017年,比特幣暴跌和前兩次相同,屬於市場週期性調整,沒有影響比特幣的長期走勢。到2020年4月30日,比特幣的產量即將第三次減半,每個區塊產生的比特幣數量將從12.5枚減少到6.25枚。

比特幣價格歷史圖表

比特幣的市場規模

比特幣的總市值約為1800億美元,僅佔黃金和法幣市場的0.09%。如果比特幣最終成為國際價值標準和清算網路,它的價值將遠遠超過黃金。黃金的總市值約為8萬億美元。如果比特幣的市場價值等同黃金,1比特幣將等值30萬美元。如果將比特幣與流通中的狹義貨幣(目前價值40萬億美元)進行比較,1比特幣將等值200萬美元。之所以說這是一個保守的估計,是因為比特幣的總量有限,法幣總量是無限供應的。

比特幣在貨幣市場佔據主導地位

比特幣作為數字黃金和非相關資產的價值

比特幣作為數字黃金和非相關資產,是一種對沖金融風險的工具。在當今動盪的世界,中美貿易戰、香港的血腥抗議以及其他地緣政治風險將進一步推高比特幣的價格。在當前的市場環境下,股票、債券和房地產等傳統資產漲幅有限。對於投資者來說,要找到一種估值過低、風險和回報不對稱的資產就更難了。在所有主要資產類別中,在衡量風險回報時,比特幣的夏普比率最高。

比特幣與其他資產的夏普比率(來源:@woobull)

結語

比特幣誕生於2008年的金融危機,當時正值“2009年1月3日泰晤士報財政大臣即將對銀行進行第二次紓困”的訊息廣傳,聲稱要解決金融行業衰落和央行寬鬆的貨幣政策現狀。十年後,社會問題和金融風險依然不減當年。隨著新一輪金融危機,比特幣價格反應強烈。也許它是人類擺脫央行不計後果的貨幣政策和政府信貸過度擴張的唯一希望。如果比特幣成功,早期投資者將比其他人佔據先機。他們對未來數字世界的理解將引領當今社會向前發展。比特幣是一項改變世界的發明,它的力量和想象力遠遠超過“鬱金香”。比特幣為社會開啟了另一種可能性:它是一個去中心化、點對點、數字化、限量供應、透明、開放的貨幣體系。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