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的“阿克琉斯之踵”,從OKEx的合約交易說起

買賣虛擬貨幣

作者丨明曦 秦鑫

編輯丨胖迪 克格莫

出品丨奔跑財經

3月12日,可謂是加密貨幣市場的“黑色星期四”。

我們見證了所謂數字黃金日跌40%的奇蹟,我們見證了日爆倉175億人民幣的神話,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每一個參與者彷彿親歷了血雨腥風、血流成河的戰場。

此時此刻,位於食物鏈頂端的交易所成為了這場戰爭的隱形勝利者。合約市場多軍與空軍正在廝殺,交易所伸出了上帝之手,終結戰爭,所謂坐山觀虎鬥,便是如此。正如老牌合約交易平臺OKEx,一句“短時間的卡頓”導致合約投資者因無法平倉、無法交保證金而爆倉。

爆倉,投資者賬戶上的保證金已經不能夠維持原來的合約,因保證金不足而被強行平倉所導致的保證金“歸零”,簡而言之,爆倉就是雞飛蛋打。

根據OKEx一貫的解決方案,最終只能是“概不負責”。宕機、插針、停止場外交易、鏈上擁堵、無法平倉等事故,這是不是平臺在“作惡”?所有合約投資者需要一個正面回答。

如果把合約比作是行業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那麼合約的國內始作俑者OKEx顯然就是幣圈的“阿喀琉斯之踵”。

暴跌不止,合約投資者一個“慘” 字了得

3月12日,比特幣跌幅超30%,創下了6年來最大單日跌幅。前十大主流加密貨幣均遭暴跌,據Coinmarketcap資料顯示,ETH、BSV、BCH、BNB、XTZ、BNB在24小時的跌幅為40%以上。根據合約帝資料顯示,24小時內合約市場全網總計爆倉38.78億美元,估算271.76億人民幣,爆倉人數144527人。

(來源:合約帝;資料時間:3月13日12時)

30天爆掉90億美元,簡直是聞者驚心,聽者驚魂。在全球流動性危機面前,鉅額爆倉的背後原因更加複雜,但合約交易平臺難辭其咎。

3月12日晚,OKEx平臺在交易頻繁期出現了持續一個小時無法操作的情況。而OKEx CEO公開解釋說:極端行情下,每秒訂單量是平時的50倍,OKEx永續合約出現的短時間卡頓,已經第一時間升級恢復。

一石激起千層浪,全網皆是控告OKEx的聲音,我們在微博、微信等社交平臺看到了螢幕的控訴,每一個聲音背後都是一個被爆倉的使用者,每每在使用者使用的關鍵時刻就玩卡頓的伎倆,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昔日,拔網線、插針的神級操作還歷歷在目。

(來源:微博、微信)

殘暴的事實足以證明合約交易市場存在兩個致命問題:

一、交易平臺並沒有市場劇烈風波的預警預防意識,在市場動盪面前毅然選擇了維護平臺利益,出賣使用者權益。

二、投資者根本不相信所謂的加密貨幣市場最權威的交易平臺,對平臺“不作惡”的共識只是平臺的獨角戲。

OKEx面對維權事件的“概不負責”

經此一役,期待平臺給予賠償的使用者還守在螢幕前苦苦等待,但被“平臺爆倉”的使用者真的能夠得到相應的賠償嗎?OKEx作為加密貨幣頭部交易所真的會給出合理的解決方案嗎?

奔跑財經(FinaceRun)記者採訪了數位在OKEx平臺有過“被爆倉”經歷的維權者,有歷經千辛萬苦維權成功的,但少之又少,更多維權者仍舊在尋找各種維權途徑,抱團取暖。

一位不願意透露姓名的採訪物件稱:2019年3月份在一位圈內做產品經理的朋友介紹下,開始瞭解和接觸OKEx的槓桿期貨,一點點加倉,前後共投入70萬元。2019年7月10日中午遇到“大瀑布”,在準備加倉時,整個APP無法操作,時不時彈出TOAST提示,半個小時後,接到了爆倉簡訊,11000個EOS,均價45元。

OKEx客服對此的解釋則是冷冰冰的幾個字:7月10日遇到網路洪峰,OKEx對此不負責任。

(奔跑財經採訪截圖)

至今,這位採訪物件仍舊在維權路上,甚至建立了自己的維權自媒體。據稱,2019年11月21日,該維權者在微博釋出了關於在OKEx遭遇的被爆倉經歷,OKEx客服再次聯絡他,表示介於他是優質使用者,可以申請400個EOS作為體驗金,繼續交易。

採訪物件認為:這擺明了是想要息事寧人。

另一位仍舊在維權路上的採訪物件稱:在OKEx進行合約交易過程中,不止一次遇到非正常爆倉,最嚴重的一次被爆倉20萬元,累計被爆倉總額63萬。

該採訪物件重點控訴了OKEx插針行為:現貨行情波動200點,合約行情可以插針到900點或更高,爆倉後一秒就回落到原來的位置。

(奔跑財經採訪截圖)

被非正常爆倉事件從未停止,數年來,投資者對OKEx的維權一直都在路上。

3月3日,由維權使用者自主搭建的維權網站上線,而建立這個維權網站的最大原因可能就是維權之難。

OKEx對維權聲音彷彿毫不在意,除了媒體已反覆報道過的關於OKEx註冊地等規避風險的操作之外,奔跑財經(FinaceRun)記者在OKEx官網發現了更加令人驚歎的操作。

在《OKEx交割合約使用者使用協議》中明確寫出了許多免責條約,例如:電信裝置出現故障,服務停止、緩慢、無響應,停機維護,所有系統平臺無法正常運作的情況導致使用者損失,OKEx均不負責。

(《OKEx交割合約使用者使用協議》部分截圖)

或許很多在OKEx進行合約交易的投資者都沒有認真閱讀過這份協議,但現實是一直以來OKEx都將此作為服務信條來遵守。因此,當投資者在OKEx進行合約交易的時候,可能遇到的一切人為、非人為的不正常情況,使用者自行負責,OKEx將自己與一切有可能的風險劃清界限。

這或許就是OKEx一直被維權卻屹立不倒的“法寶”。而被爆倉的投資者,如果不認栽,維權路前路漫漫。

橫向對比:OKEx風險高、服務差

據Tokenlnsight資料,2019年全年期貨合約交易量超過3萬億美元,日均期貨交易量約為85億美元。全年期貨交易量佔全市場的18.19%,其中上半年15.63%,下半年該比例達20.75%。BitMEX、OKEx和Huobi DM交易量之和佔全市場的85%。

資料顯示,三大頭部交易所的合約交易量日均超過10億美元,Huobi DM更是在2020月1月份以41.59億美元力壓OKEx。

(製圖:奔跑財經)

資料為證,OKEx在合約市場的江湖地位已經被撼動,Huobi DM日均交易量逐漸攀升的原因除了現貨市場的流量效應之外,使用者能夠擇優而選也是關鍵。

奔跑財經(FinaceRun)記者整理分析了Huobi DM、OKEx、Binance三大交易平臺的合約交易基本資料,客觀分析合約市場的基本情況。

(製圖:奔跑財經)

就合約種類而言,OKEx的交割合約以及永續合約支援BTC等多個幣種,時間跨度上支援當週、次周、當季以及次季,而Huobi DM、Binance相比而言沒有OKEx的範圍廣。

就槓桿倍數而言,Binance的BTC/USDT永續合約最低倍數為1倍至最高倍數為125倍,成為目前槓桿倍數之最;而OKEx可以自由選擇0.01-100倍,使用者自由選擇度更高;Huobi DM的槓桿只有四個檔,最高只有20倍。

就目前加密貨幣市場的波動而言,槓桿數設定過高並非好事,市場被操控,合約爆倉風險大,高槓杆更是加大市場風險的罪魁禍首。

根據散戶反饋,就基礎使用體驗而言,三大交易所各有利弊。比如,Binance頁面使用反饋不理想,資金費率較高;OKEx的API下單困難,在交易關鍵時刻卡頓更是致命。

合約交易是高風險交易,對交易所有著更高的風控管理能力的要求。下面根據三大交易所公開的風控措施進行對比:

Binance維持保證金率是根據使用者的頭寸在不同名義價值級別而計算,也就是透過各個倉位的數量來確定平倉價格,實現智慧平倉;Binance設定的違約風控基金執行部分賠付,有利於長效風控以及穩定執行。

Huobi DM採用多重風控機制,比如,使用者下單數控制,使用者持單量控制,採用階梯保證金制度。在所有風控機制中最讓使用者安心的設定為全品種、零分攤。爆倉分攤是使用者參與合約交易存在的隱形成本,尤其是在目前合約市場爆倉如此頻繁的情況下,零分攤成為強風控能力的重要指標。

OKEx採用全倉保證金制度、逐倉保證金制度和限價爆倉制度。相對於單使用全倉保證金制度,OKEx的制度增加了使用者應對風險波動的能力,減少了因強平所導致的市場大幅波動。

根據官方給出的風控機制來看,三家交易所都各具特色,各有所長。但投資者在平臺一旦遇到問題,所有風控都是一紙空談,所有損失使用者自己負責。

自加密貨幣合約交易誕生以來,宕機、無法交易、強制平倉、插針事件、惡意做空這些伎倆從未停止。尤其是一直以來投資者對OKEx的維權可謂是難上加難。

此次行情暴跌過程中,投資者又一次經受了OKEx的致命一擊,集體爆倉。事實勝於雄辯,再細緻的風控體系,再優質的服務宣傳,都不過是平臺的花言巧語,該收割的時候平臺根本不會手下留情。

結尾語

事實上,加密貨幣合約交易一直遊走在我國法律的邊沿,但並沒有完全脫離監管層的視線範圍。

目前交易所賺取的不過是早期行業紅利,本應感恩和回饋行業。但OKEx為首的合約交易所,將投資者割的體無完膚,吃相太難看。OKEx的維權事件更是歷經數年未解決,某種程度上已經成為了行業的“阿喀琉斯之踵”。

一旦監管開始動作,“傾巢之下,焉有完卵”。

區塊鏈行業來之不易,奔跑財經(FinaceRun)呼籲大家一起呵護行業、敬畏道義,這也是我們寫作此文之目的。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