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設計區塊鏈社羣的Token經濟模型?

買賣虛擬貨幣

最近各種區塊鏈大會目不暇接,內容都在談技術、談Token、談社羣、qu中心化等等,也有不少朋友調侃:中國的區塊鏈行業存在於數十萬個微信群和各種論壇、峰會中。在會上,不少大咖嘉賓分享了自己的區塊鏈的社羣以及基於Token 社羣建設的想法,但是對於社羣的Token經濟模型卻沒有提出更好的實用性方案,今天我來簡單的分析一下基於區塊鏈社羣的Token經濟模型,拋磚引玉。

我們知道,在區塊鏈中的應用都是試圖以其所發行的Token(通證)作為一種經濟激勵的工具,促進生態圈內各個角色的協作——你的貢獻越大,你得到的Token越多,大家協作得越好,幣價越高。因此,每一個發幣的區塊鏈專案都在試圖設計一個能夠良好運轉的基於Token的經濟系統(Token Economic System)

我們有理由把Token看作社羣中流通的貨幣。我們根據現實社會中的經濟體系與網路遊戲的經濟體系的案例,分析一下基於區塊鏈的社羣Token經濟系統的模型。

人們一直試圖在現實社會或者虛擬遊戲中創造一個優秀的經濟體系,但是往往事與願違,因為即使有人真的擁有上帝視角,也很難產出一個完美的經濟模型,模型的相關性需要本身非常的精準,能夠充分體現現實當中的變動情況,但事實上難以做到的。

同樣地,在區塊鏈的世界,要想Token在社羣中能夠有一個比較好的表現,實現激勵機制的生態化,需要考慮的變數也是非常的多。今天我們基於主要的幾個相關性引數:Token產出、流通、回收、價值錨定等角度來討論,為大家呈現一個簡化版的經濟模型。

如果基於區塊鏈技術的Token經濟體系可以看作一個微型完善的經濟系統,那麼系統規則的制定者需要做的是透過控制貨幣的產出渠道、速度、數量等方式來進行社羣內經濟的巨集觀調控。

在討論之前,先把結論告訴大家:透過工作、任務、活動等方式獲得的Token,需要有另一套的工作、任務、活動的玩法來實現Token的流通與回收,並需要與現實中的生產資料進行價格錨定,以此實現Token價值的真正體現。並且在一般情況下,保持適度的通脹可以刺激Token的流通擴大需求,推動社羣的經濟發展,需要社羣的管理者或者基金會適時的在整個執行過程中進行巨集觀調控。

下面我們具體來說明各個環節的具體內容。

一、 Token的產出

現實的經濟體系與遊戲的經濟體系中,貨幣(Token)及其產出是由一箇中心化的機構負責的,比如政府、NPC,隨後,使用者透過工作、任務等方式獲得到了貨幣(挖礦),然後透過購買所需的物品從而實現流通(交易),因此貨幣的本質是一種所有者與市場關於交換權的契約,根本上是所有者相互之間的約定。

顯然,遊戲中的金幣、區塊鏈的Token都是具備這種屬性的。因此我們透過經濟學的公式可以得知我們所需的貨幣總量(這裡只是狹義貨幣總量M1,不能理解為M2):

這裡的M是指貨幣總量,P代表商品的平均價格,Q指商品總量,V指貨幣流通速度

雖然現實生活難以透過資料抓取到準確的貨幣流通速度這個值,但是在區塊鏈的系統中,這個資料是可以透過程式統計出來的,因此我們能夠得到一段時間內社羣內實際需求的貨幣總量。

目前Token的產出大多是直接派發(空投)、私募、邀請任務、簽到、評論、點贊、轉發等方式進行產出,在此過程中,必須考慮反作弊機制的應用,來防止機器人大規模的惡意刷量。並且社羣的管理者需要防止一上來就十倍甚至百倍的拉昇,因為在一個經濟模型中,只有讓生產力提升、生產要素與生產資料的增加,才會促進幣值的穩定上升,本質還是反映的供需關係。

因此我們在Token交易所交易的時候,不僅要透過金融工具來穩定市值,也要同時設計好Token經濟模型使得系統能夠穩定提升生產力與生產要素。

而在社羣中的另外一個重要的問題就是,Token要發給誰?如何進行分配比例?發給Token的這些人能不能形成一個真正有創造價值的組織系統?如何讓大家創造更大的利益?這些是我們在做這個區塊鏈Token社羣時額外要考慮的問題。這個問題需要在Token經濟系統運作之前思考,不在這裡贅述,後面專題討論。

本節最後,我們看一些Token產出的案例:

  • 私募(一般會向區塊鏈投資機構、投資人募集等)

  • 空投 (各種活動糖果的發放,來進行拉新的運營手段等)

  • 任務引導(註冊、認證、簽到、點贊、轉發等等)

  • 計算挖礦(比特幣的產出方式)

  • 智慧合約增發等等                                                                               

二、Token的價值錨定

從貨幣的歷史發展可以看出,貨幣的價值錨定是由硬通貨來支撐的,二戰之後在佈雷頓森林體系中,與美元、黃金掛鉤,隨著20世紀70年底佈雷頓森林體系的崩潰,美元與黃金髮生了本位脫鉤,目前大多貨幣的發行都與國債、稅收進行掛鉤了。

而在遊戲中,貨幣(金幣)的價值也是由硬通貨來支撐的,隨著使用者的增多以及遊戲程序的發展,貨幣的產出會呈現一個快速增加的狀態,隨後貨幣會有一個貶值的過程。

即,同樣是100金幣,能買的硬通貨會越來越少,但是隨著人員的穩定,以及貨幣回收系統的穩定,貨幣購買力也逐步穩定,那麼整體系統的經濟體系也會逐漸穩定下來了。

所以,在Token經濟體系中,我們首先需要考慮如何與硬通貨的價值進行錨定,然後隨著時間的增長、使用者量的增多,考慮Token價值的穩定性

一般情況下,Token價值與時間的關係如下圖所示:

由圖可知,隨著社羣執行的時間的增加,Token數量也會增加,但是增長率會降低到一個穩定的範圍內。因此,如果想為我們的Token賦予相應的價值,必須有硬通貨來去支撐經濟系統的底層價值邏輯。

現實中有黃金儲備、遊戲中有商城固定價值的道具;在Token經濟系統的社羣中,我們透過什麼來賦予Token的底層價值?目前看到的案例中,不少Token都是透過與法幣進行錨定,比如私募價格,本質上是對Token初期的一個價值賦予。那麼,在社羣運轉過程中,如何透過生產資料、價值服務來進行價值錨定是Token經濟系統運轉不可或缺的一環。

比如目前的硬通貨USDT,與美元1:1對應增發,賬戶上的美元儲備決定了USDT的數量,是具備硬通貨職能的一種Token。

三、Token的流通與回收

如果Token無法流通,那麼便失去了Token的重要屬性與價值。因此,無論經濟模型如何複雜,分配模型如何複雜,都需要在社羣內構建除了Token產出之外的生產資料,以此促進Token的流通和使用者的交易興趣。

流通主要包含兩種方式:1、與官方/機構的交易 2、玩家之間的交易。

在Token經濟模型中,官方機構之間的交易本質是在做Token的回收,而玩家之間的交易本質是Token的流通。

接下來我們看一些案例:

1、與官方的交易

  •   購買官方的課程、服務、周邊等

  •   NKC的虛擬公司搶購(需要消耗Token,人數越多中獎率越低)

  •   參與官方的一些活動,付Token來獲得名額等 

2、玩家間的交易

  • 二級市場交易所的交易

  • 場外玩家間的Token交易

  • 玩家間的物品交易(Token支付)

  • 其他的線下交易等

因此基於此我們可以構建一個簡單的Token經濟系統模型,如下圖所示:

在上述Token經濟模型中,最關鍵的點是不斷提高社羣參與的使用者數量、控制好Token的產出數量,並透過不斷推陳出新的創新玩法,促進Token在社羣生態內的流通

透過在社羣內生產資料的不斷產出和官方的巨集觀調控手段來穩定幣值是一項長期工作,是支撐金融工具調控的基礎。在我們設計的一個簡化版基於區塊鏈的社羣中,構建一套能夠良好運轉的Token的經濟體系,是保障社羣能夠長期持續穩定發展的基礎。

現在我們很多發表出來的東西都是不完美的理性主義,很多經濟學假設中都認為經濟學所有參與者的行為是理性的,事實上無數證據表明,人們是不理性的,很多時候大家都會有自己獨特行為的目的,導致他們行為的不理性。還有很多模型是由經驗主義建立成的,它們會給我們帶來很多其他的選擇,但是不具有普適性。

作者:李嶽恆,資深網際網路產品經理,Token經濟模型研究者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