聽證會之後,USDT何去何從?

買賣虛擬貨幣

2019 年 4 月 25 日,紐約州總檢察長辦公室(NYAG)將USDT的發行方Tether及其母公司Bitfinex告上法庭。控告兩者涉嫌多項重大違規,並進一步推測Tether涉嫌挪用 9 億美元的USDT準備金幫Bitfinex補足虧空。

兩天前,即7月29日,紐約州總檢察長辦公室(NYAG)和 USDT 的發行主體 Tether 出席了聽證會。至聽證會結束,紐約最高法院法官Joel M. Cohen未當庭作出裁決,表示需要更多時間思考。此案將延長90天審理。NYAG仍然可以調查本案件,Bitfinex的律師試圖上訴駁回議案,但最終遭到法官否決。

這起聽證會之後,屢遭質疑的USDT何去何從?延後的90天裡,它又能否抓住一線生機?

一. 事件起因

3月中旬,tether官網悄然刪除“每一枚Tether都是由我們儲備中的傳統貨幣1:1支援的,所以1美元Tether總是相當於1美元”條款,變為“每一枚Tether都是由我們100%的儲備支援的,包括傳統貨幣和現金等價物,有時還可能包括其他資產和應收賬款,這些資產和應收賬款可能來自Tether向第三方發放的貸款,其中可能包括附屬實體(統稱為‘儲備金’)”。

4月25日,紐約檢方將Tether、Bitfinex及其母公司iFinex Inc.告上法庭,指控其涉及進行危害投資者利益的詐騙行為,違反了紐約州嚴厲的證券法《馬丁法案》。檢方指出從2018年開始,Bitfinex在資金託管過程中造成了高達8.5億美元的鉅額虧損。事情發生後,公司並未向投資者透露過,試圖隱瞞損失,並且將Tether公司用於兌付USDT的準備金挪用了至少7億美元來彌補財政虧空。

《馬丁法案》被稱為最嚴厲的反欺詐法律之一,因為其不要求檢察官證明被告故意或明示被告的犯罪動機,而只要求證明其錯誤的或具有誤導性的投資建議與投資者遭受了的損失有因果關係。

4月30日,Tether與Bitfinex法律總顧問Stuart Hoegner在書面證詞中承認,只有約74%的USDT由現金及等價物支撐,“截至[4月30日]我正在簽署這份宣誓書,tether手頭的現金和現金等價物(短期證券)總額約為21億美元,約佔現有USDT發行總額的74%。”他寫道。


Tether的律師Zoe Phillips則在法律備忘錄中提到,Tether不需要對每個USDT都持有1美元做支撐。

面對強勢的回擊,NYAG開始了調查。

二. 庭審亮點

NYAG和tether就USDT在“阻止調查”、“USDT屬性”、“管轄權”等方面展開論辯。NYAG指控USDT方面(Bitfinex、Tether等)在2017年就開始有意避開紐約監管機構。NYAG稱,USDT方面自稱透過紐約公關公司服務紐約使用者的說法極其荒謬。對此,Bitfinex與tether母公司iFinex的律師表示,USDT方面沒有試圖阻止調查,只是“試圖阻止紐約檢方強迫公司參與此次調查”。

接著,iFinex的律師表示,NYAG沒有標的物管轄權,因為USDT既不是證券也不是大宗商品,更不是貨幣,因此不能按照馬丁法案進行監管。對此NYAG表示,此案中的任何爭議都與Bitfinex在禁止為紐約客戶提供服務前的行為無關,因此不存在任何管轄範圍。同時指出,對Bitfinex案調查的範圍和這次聽證會的範圍非常不同。

就NYAG提到的紐約客戶問題,iFinex的律師表示,已經沒有再為紐約使用者提供服務, “Tether的服務條款排斥美國客戶,並明確表示紐約的客戶不受歡迎。沒有什麼禁令是完美的。但是Tether確實非常努力讓紐約的客戶遠離Tether的服務。上週,Tether確認一名客戶為紐約居民,就把他拒之門外了。”NYAG表示,並不關心紐約使用者是否使用USDT,而是關心Tether高管確實在紐約生活工作、開展業務同時努力開設賬戶,以便使用USDT與比特幣和其他加密貨幣進行交易。

另外,Bitfinex母公司iFinex的律師稱,Bitfinex和Tether是兩家完全不同的公司,擁有完全不同的商業模式。iFinex律師表示,對於紐約檢方在論證中將Bitfinex和Tether混為一談的做法很不滿意。

三. 何去何從

因為Tether審計的不透明,使用者法幣入金一直存在質疑,之前與Bitfinex合作的出入金銀行渠道相繼被切斷。在與富國銀行(Wells Fargo)、Noble Bank分道揚鑣後,沒有銀行願意為Bitfinex提供銀行服務,造成了出入金困難。在最開始,USDT作為一種規避政府制裁的手段來協助大家購買比特幣,但是到後期,在每天巨大的交易量下,已經失去了初心。

截至聽證會結束,USDT場外價格為6.92元,溢價率攀升;Bitfinex平臺幣LEO價格為1.31美元,24小時上漲2.8%。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