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llia Polosukhin:從開放金融到開放網路

買賣虛擬貨幣

Illia Polosukhin丨Near聯合創始人
在過去的10年裡,我和我的聯合創始人基本背景是人工智慧。2017年和2018年上半年,我們意識到,由於谷歌、Facebook以及其它網際網路巨頭積累了大量資料,在當前的環境中,很難與之競爭,我們必須在區塊鏈領域尋找新方向。讓使用者自己擁有自己的資料,區塊鏈可以逆轉這種趨勢,迴歸到更多無須授權的創新環境。區塊鏈經歷了三個發展階段區塊鏈本質上是一個資料庫,和亞馬遜、微軟或谷歌這些由單一節點執行的傳統資料庫不同,該資料庫由多個不同的節點執行,使用者不再需要信任資料庫的“所有者”,或其操作安全性,來維護高價值資料。當區塊鏈是公開的時候,任何人都可以將其用於處理任何事。為了使這個系統能夠在全球各地的匿名節點上執行,該系統必須要有一個數字通證,以方便從鏈上使用者到運營節點的支付,併為其背後的博弈論提供安全保證。
單個數字資產可以被唯一地識別和轉移,儘管在 2017 年ICO熱潮中遭到濫用,但“通證”和“通證化”的這個理念迅速獲得了廣泛應用。將儲存資料的資料庫層與資料的修改層(虛擬機器)分開也很重要。通常,二者在某種程度上是綁在一起的,資料庫層的技術屬性大致決定了修改層的功能範圍,與此同時,二者也各自驅動系統獲得更高階別的屬性。一條鏈可以從幾個方面進行最佳化,比如安全性(如比特幣)、速度、成本或可擴充套件性。在此基礎上的資料修改層也可以從幾個維度上進行最佳化——它可以是一個簡單的“加減”計算器(如比特幣)也可以是一個圖靈完備的虛擬機器(如以太坊或 NEAR)。因此,兩個區塊鏈平臺完全可以對底層的鏈和虛擬機器進行調整,實現完全不同的功能,而且彼此可能永遠都不會成為競爭對手。比特幣所處的世界與以太坊或 NEAR 相去甚遠,後者與瑞波或恆星幣也完全不同,儘管它們都是使用“區塊鏈技術”來驅動的。技術進步和系統設計決策賦予了區塊鏈許多新的功能,推動了這一技術的不斷髮展。從中本聰率先提出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比特幣至今,區塊鏈經歷了三個重要的發展階段:開放貨幣:任何人都可以使用的數字貨幣;開放金融:運用可程式設計性拓展開放貨幣的功能;開放網路:擴大開放金融的範圍,使之涵蓋所有高價值資料,並做到人人可用。開放網路
如今幾乎任何有價值的東西都可以獲得貨幣屬性,網際網路與“開放性金融”合二為一,催生出價值網際網路與開放性網路這兩個創新業態。區塊鏈自身屬性使其十分適合作為貴重物品的儲存介質,任何有可能被使用者視作貴重物品的資料都可以透過“通證化”這一流程獲得自由。這裡所說的“通證化”是指將現有的資產而非新生成的資產(如比特幣)上鍊,同時為其新增和比特幣和以太坊同一型別的無需許可的 API 功能。和比特幣一樣,這一操作可以為上鍊的物品創造全球普適的稀缺性。以 Reddit 和 Sofi 專案為例,Reddit 是一家社交新聞和娛樂網站,使用者可以透過在平臺發帖或者在帖子下面評論獲得積分“Karma”。Sofi 則是一家網路借貸平臺,會利用一系列評估指標來完成申請者的借貸審批。在現有條件下,如果一個負責構建下一代 Sofi 平臺的駭客馬拉松團隊想要將 Karma 積分併入自身的信用演算法,他們就需要和 Reddit 團隊交涉,建立雙邊協定,以便獲得使用對方 API 的授權。然而如果 Karma 積分本身是經過通證化的,該駭客馬拉松團隊本身就已擁有整合 Karma 積分的全部工具,Reddit 也無需對此知情。Karma 本身的有用性會促使全球更多的使用者想辦法增加手裡的 Karma,而 Reddit 團隊則會因此而獲益。順著這個思路往下走,在接下來的駭客馬拉松活動裡會有 100 家不同的技術團隊,可以想到利用這一資產以及十幾種其他資產的新方法,同時創造一套可以公開反覆使用的元件,或是利用這些元件打造面向使用者的新應用。這就是開放網路的願景。以太坊的出現讓高價值貨幣藉由無需許可的各類元件輕鬆傳輸成為可能。和以太坊一樣,任何經過通證化的資產都可經由類似的元件實現傳輸,消費,交換, 抵押,修改等功能,抑或是根據自身開放 API 的要求實現互動功能。而開放性網路與開放性金融並沒有本質上的不同,前者其實是後者的一個超集。只是隨著開放性網路應用案例的規模不斷擴大,對其效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時觸達新的潛在使用者群體也成為了構建開放性網路的題中之義。
構建開放性網路平臺需要滿足以下幾個關鍵條件:更高的吞吐量,更高的處理速度和更低的交易成本。在開放性網路背景下, 區塊鏈系統不再僅僅處理動作緩慢的資產管理決策。為了支援更細分的資料型別和應用案例,區塊鏈需要一套真正能解決使用者痛點的擴容方案。用例會延伸到面向消費者的應用中,那麼開發人員構建的元件或其上的應用程式就需要帶來流暢的終端使用者體驗,例如,當使用者在配置或連結賬戶到各種資產或平臺的同時需要保留使用者的資料所有權,這一點至關重要。這些規範因為非常複雜,所以幾乎沒有任何一家平臺可以全部滿足。我們花了多年的研究才得出這樣的結論:在執行期間,新的共識機制與新可擴充套件性技術結合在一起,同時需要仍維持貨幣資產所需的效能和安全性。滿足開放網路全部需求NEAR 是唯一一家有意改進其技術並調整其效能特性以滿足開放網路全部需求的公鏈。NEAR 將多年積累下來搭建高效能資料庫的技能與把產品做得到人人可用的經驗結合起來。與以太坊一樣,它在區塊鏈之上構建了一個完整的虛擬機器,但底層鏈透過將計算動態拆分為並行程序(分片技術)來調整其容量,以滿足需求,同時仍然保持資料可靠所需的安全性。這意味著所有的應用案例都可以建立在法幣為背書的通證上,這些通證可以讓全球獲得穩定的貨幣,開放的金融工具可以擴充套件到複雜的金融工具,也可以擴充套件到日常生活中的人們,以及開放網路應用程式可以整合所有這些,為日常的商業和互動提供動力。
我們既看了當時已經存在的平臺,也看了正在開發中的平臺,想看看能不能把它們作為新平臺來使用。但是當時市面上沒有滿足我們這種期望的開發者平臺。所以我們扎入了區塊鏈領域,致力於解決區塊鏈行業的體驗問題。具體來說,我們把 “體驗” 分為三部分:開發者體驗、使用者體驗、能承載的使用者規模。我們想讓區塊鏈的開發變得很容易,比 Web2 開發還要容易;使用者能夠立即擁有價值,無需學習區塊鏈,無需麻煩地獲得私鑰,也無需買幣才能使用一些區塊鏈應用;當然,如果這個平臺能成功的話,不僅要能滿足逐漸增長的使用者規模,還要沒有使用上限。因此,我們正在建立一個 layer 1 協議,它是動態分片的,並且它提供的開發者和使用者體驗強於 Web2。我們的分片通道叫 Nightshade,用隱藏的驗證節點處理動態分片。動態分片不僅僅是分片網路、狀態和交易,我們還動態平衡哪一個合約和賬戶歸屬於哪一個分片。這導致了很多有趣的事情,以下是幾個主要的點:
隨著網路用量的增加,驗證節點數量也增加(處理一些 PoS 問題)。如果一些合約變得受歡迎了的話,它會獲得自己的分片,而不是造成該網路所有其他合約價格也變得更貴了,像之前以太坊網路的加密貓那樣。另外,隱藏的驗證節點可以防止對分片的 “自適應對手” 攻擊 —— 當對手在一個分片中直接針對驗證節點,僅需要質押一小部分幣。大多數當前的分片設計都有這個問題,並且常常透過快速地 “輪換驗證節點” 來解決,但這種情況通常仍然是每天發生一次左右。在我們的設計中,只有驗證節點自己知道他們驗證的是哪些塊,而且破壞分片需要破壞很大一部分的驗證節點(即使分片中的單個驗證節點也會阻止攻擊)。此外,我們有一個非常強大的 Promises / Callbacks 系統,用於跨合約互動,來處理分片系統的固有非同步性,這讓熟悉 JavaScript 的開發人員可以輕鬆地在 NEAR 上建立應用程式。開放網路的故事才剛剛開始。我們剛剛完成了必要的技術開發,使其足以達到適當的規模。隨著這一里程碑的實現,越來越多的開發者和創業者加入進來,也會有越來越多基於開放網路的創新逐漸實現。讓網路再次去中心化
我們與 Web3 基金會的使命非常一致。我們非常信仰網路去中心化,我們的使命是 “讓網路再次去中心化(Decentralized The Web Again)”。另一方面,從技術上講,我們做了很多不同的選擇來提高可用性。比如,波卡上的平行鏈不能成為分片區塊鏈,所以我們大多數時候是一起推進發展去中心化的事情。一些人懷疑波卡是否需要分片,因為它已經有很多平行鏈。確實,波卡不需要分片,但是平行鏈只能有那麼多(我最近聽說的是最多 32 條)。這意味著平行鏈會是非常特定的一些高效能應用,還要能支付大量的 DOT 來成為平行鏈。平行鏈像是專用硬體,購買、安裝很昂貴,能夠定製化而且效能很好。相比之下,分片區塊鏈就像雲,非常容易建立大大小小的應用,不用安裝也不用提前付費。中心化網路的問題在於,一旦使用者的主權意識覺醒,那麼他將不再信任中心化機構所承諾的資產所有權。這個問題出現後,中心化網路中與資產息息相關的部分都回對去中心化網路發出訴求。
為了讓去中心化網路中的DApp可以相互溝通、互動,NEAR提供的分片解決方案顯得更加有優勢,NEAR生態中的DApp可以實現資訊互動和資產交易,幾乎可以做到中心化網路所承擔的功能。我們將為實現Web3構建去中心化網際網路的願景作出巨大貢獻。NEAR生態系統中有很多元件,我們非常高興能與許多其他優秀的專案合作,以實現分散式網際網路的目標。不遠的將來,在NEAR上構建1000個應用程式。其中一些可能會變得非常流行。但我們實際上相信,由於資料的無需授權和分片技術,將會有更多針對較小受眾的應用程式出現,這些應用程式使用相同的底層資料/資產來參與更大的生態系統。其中之一就是個人使用者的社交圖譜。目前,我們所有的網路連線都歸Facebook和騰訊所有。展望未來,我們可以想象使用者擁有他們的社交圖,並使用大量不同的應用程式,這些應用程式以不同的方式與它和其他資產進行互動。本文源自Illia Polosukhin先生的分享,由“啟元社”綜合整理,文章與圖片等資料歸版權所有人。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