穩定幣之歷史

買賣虛擬貨幣

穩定幣是一種價值穩定的加密貨幣。其價值意義在於結合加密支付網路的去中心化系統,同時擁有相對穩定的價格水平。作為交易媒介。企業和消費者在交易過程中不會承擔巨大的價格浮動風險。作為儲值手段。投資者可以更有效地管理數字資產。減少過度資產縮水的出現。基於這兩點。穩定幣可以推進加密貨幣在現實世界的應用。

廣義上的穩定幣:
在一個通證模型中,定義一種數字貨幣來為社羣內的流通代幣保值,有效地分離通證的物權與金觸屬性,這種數字貨幣就是穩定幣。如teed社羣Steem Dollar和近日推出的Terra電商聯盟的Terra。

狹義上的穩定幣:
價格穩定,簡單的理解,單位價格的貨幣代表著一定的購買力,所以大部分穩定貨幣都會有一個錯。通常是錨定法幣,比如Tether(USDT)錨定美元,所以一個USDT通常穩定在1美元。

實際上,USDT並不是歷史上第一個穩定幣,儘管特殊的機緣,讓它成為了最成功的一個。

按照抵押擔保的形式不同,穩定幣可分為三大類,即法幣擔保、數字資產擔保、演算法央行制的穩定幣。

USDT屬於第一類。但錨定機制,使這類穩定幣註定無法透過去中心化的機制建立信任。

無論是公開銀行賬戶,引入第三方審計,還是接受國家監管,基於法幣資產抵押的穩定幣,都需要引入一個新的中心,以強化信任。

這與區塊鏈的去中心化思想,似乎已經背道而馳。

第二類穩定幣由此誕生。它們以數字資產作為抵押物,多借助智慧合約自動發行。所有的發行記錄,都可以在區塊鏈上被查證。

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幣種,是基於以太坊平臺的MakerDAO, 與基於位元股平臺的bitCNY。

然而,為了保證幣值穩定,基於數字資產抵押的穩定幣,都需要超額抵押數字資產。

以bitCNY為例,使用者必須抵押2倍於市價的BTS。而基於以太坊的MakerDAO,也需要抵押1.5倍於市價的ETH。

而一旦BTS網路發生崩潰,或是幣價暴跌,bitCNY也會有大機率同步崩塌。

因為基於資產抵押的穩定幣也存在缺陷,一些穩定幣從業者們,決定求助於技術本身。

以Basecoin、Carbon為代表的第三類穩定幣,透過演算法調節市場中穩定幣的供求關係,從而維持幣價穩定。它們甚至可以憑空創造,不需要抵押任何資產。

這一模式借鑑了現實中的中央銀行模式,因此也被稱作演算法央行制。中央銀行可以透過調節利率、準備金率及外匯儲備,演算法央行幣也可以調節發行數量,出售、回購股權債券等方式,維持幣價的整體穩定。

在理論上來說,演算法央行制的穩定幣,可能最契合區塊鏈思想。然而,它們要想長久穩定執行,也並不容易。

只借助一種演算法,就在複雜多變的市場中,維持幣價的長期穩定,這需要穩定幣發行方對經濟學、金融學及演算法理論有極其深刻的理解。

演算法央行的模式過於超前,基本只能停留在紙面上。這種穩定幣一旦發生擠兌,或遭遇信任危機,便會因為無抵押資產,陷入惡性迴圈,最終走向崩盤。

真正完美的穩定幣,至今仍未出現。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