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延的疫情正重創全球互信,為什麼難以用區塊鏈重構跨國信任

買賣虛擬貨幣

疫情正在全球蔓延,但在輿論場,相互指責的多,相互協作的少。尤其是以國為界,國籍歧視、種族歧視事件數量快速增加。

這次疫情,也讓全球化受阻,產業協作從全球長鏈,走向區域短鏈。比如美國就打算將抗生素產業鏈全部設在國內,盟國都不行,而目前的美國有96.6%的抗生素都是從中國進口。

雖然全球脫鉤是不經濟的,但是很多國家出於政治考量正在走向這條路,而疫情給了他們藉口。

上述這種指責、歧視、脫鉤背後都是原有信任機制的崩塌。作為信任機器的區塊鏈,標榜天然跨國,能否拯救國家間的信任危機?

誰來組織跨國的產業協作

很難想象,全球已經有40億臺機器在協同做一件事——挖比特幣。作為一個非政府的跨國協作的專案,比特幣已經走過11個春秋,發展成一個產業帝國,擁有3000萬為之工作的“勞工”,這些人沒有國籍、種族的歧視問題。

拋開比特幣作為數字資產本身是否有價值不談,其展現的大規模跨國“協同作戰”的本領,證明了區塊鏈的信任價值。

此次防疫,在單一市場區塊鏈已經在一些場景使用。

互鏈脈搏統計,2月份,中國各個區塊鏈企業開發了26個防疫、抗疫的區塊鏈應用,旨在解決國內包括公益、公民身份、疾病申報、醫療資料互通、政務治理、金融互助領域的信任問題。

然而,在國際疫情蔓延後,竟然看不到一例跨國間的區塊鏈應用。從需求端來看,區塊鏈技術在全球聯防聯控方面是有重要價值的。比如全球救援物資的收集、分發,可用區塊鏈降低過程中的成本;對旅客旅行軌跡實施登記、追溯,區塊鏈可幫助降低病毒傳染風險;且若全球疫情去中心化的通報,也就不至於出現美國突然不披露各州具體確診量的情況。

當前,中國區塊鏈在疫情中的應用已開始產生具有實用性的效果,但更重要的是這種嘗試會積累經驗,或在下次公共衛生事件中發揮巨大作用。

中國的企業願意做這類業務,除了社會責任,一方面是區塊鏈已上升至國家戰略,有買單機構;另一方面是區塊鏈技術公司有業務落地,進而推動更多商業合作的動能。而跨國防疫的區塊鏈缺位,核心原因就是缺乏商業動機。

摩根大通能組織200多家銀行跨國協作參與摩根幣、Facebook能吸引1000多家全球企業支援Libra新專案;IBM能夠在航運貿易、食品安全、金融等每個領域聯合數百家公司,其背後都有商業目的支撐。

原生的區塊鏈專案,比特幣、以太坊、瑞波等也組織了千萬人參與,其發幣的激勵功不可沒。

在沒有盈利吸引的情況,全球的公共衛生區塊鏈專案誰來出錢建設?最具公信力的恐怕是WHO、聯合國。

這兩家機構都對區塊鏈非常認可,但經費都不寬裕。根據WHO官方網站公開披露的2018-2019兩年預算顯示,WHO的資金來源主要分為會費分攤與接受捐贈兩種形式。其中,各成員國分攤的會費佔到資金來源的17%,剩餘83%來自於國家或者組織的捐贈。這造成其經費時高時低,且其用途會經過嚴格監督,很難快速用作區塊鏈系統的建設。聯合國經費是分攤制,由於某大國習慣性拖欠,聯合國應該難以快速調整用於這種實驗性的業務。

進展緩慢的跨國產業區塊鏈

俗話說,錢能解決的問題都不是問題。倘若聯合國和WHO有經費,這樣的專案能否建成?

結論是依然很難。

2020年2月,福布斯2020年區塊鏈50強名單正式釋出,其中,“聯合國”相當醒目。據互鏈脈搏統計,聯合國開展了6個區塊鏈專案,其中4個針對的是單一市場,包括:

  • 聯合國國際電信聯盟和聯合國糧食及農業組織展開合作,旨在追蹤巴布亞紐幾內亞的養豬供應鏈;

  • 聯合國資本發展基金會在尼泊爾開發用於匯款的區塊鏈;

  • 聯合國開發計劃署正使用區塊鏈技術追蹤厄瓜多的可可供應鏈;

  • 聯合國對敘利亞難民使用區塊鏈驗證的虹膜掃描。

而聯合國區塊鏈專案中,跨國家市場的一個是2018年1月22日,聯合國宣佈成立CCC,聯盟成員至少包含 32 個組織,將致力於利用區塊鏈技術來維持準確的天氣記錄。

然而互鏈脈搏查詢這個組織,新聞已經停止更新一年。

此外,去年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從以太坊基金會獲得了第一筆比特幣和以太坊捐款,但是跟透過區塊鏈進行產業協作無關。

世界衛生組織的區塊鏈專案同樣面臨跨國協作的難題。2018年3月世界衛生組織發文稱,區塊鏈技術已具備徹底改變醫療保健行業的潛力,尤其是在醫療藥品供應鏈領域。世衛組織打算從藥品供應鏈入手,區塊鏈技術有望扭轉醫藥行業因假藥和患者安全問題,且區塊鏈為藥品供應鏈提供了兩個關鍵機會:打擊假藥和最佳化藥品供應鏈。

然而兩年過去,這條鏈還沒有運營。

聯合國、世衛組織已經算全球最公允的機構,但協調跨國家的機構都面臨問題,其他的一些國際組織更具有政治色彩,很難達成全球共識。

或許,跨國的區塊鏈執行的路徑是這樣的,小範圍的,幾乎無政治力量主導的產業聯盟先行使用,然後不斷擴充聯盟成員,最終形成全球性的產業區塊鏈生態。

Facebook、摩根大通包括IBM主導的一些跨國區塊鏈專案,因為其背後的政治力量太強,很難形成全球性的共識。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