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efi Overview(1)-去中心化商業的興起,套利和未來

買賣虛擬貨幣

Defi Protocol,翻譯成去中心化協議,簡單理解為去中心化的金融專案,具體的協議有MakerDao,Uniswap,dydx等。其中Defi.network對不同的Defi專案做了分類。

Defi的興起

《人類簡史》裡面的一個很重要的思想就是,人類成長的過程中總喜歡透過幻想出來一些物件,滿足自身的某種思想需要,譬如對宗教之於信仰,國家之於安全,貝殼之於貨幣。按照作者的邏輯,區塊鏈必然也是人類意淫產物,滿足人們對於某種自由的需要。

2019年,在1CO,交易所浪潮過後,留下的區塊鏈探索者仍在不斷革新。中心化與去中心化的博弈從未停止,但理想的去中心化精神仍然是規則制定者們向(yi)往(yin)的標的。我們見證了很多區塊鏈專案的革新,從公鏈(Ethereum,Cardano)到Dapp(EOS,Tron),從Dapp到多鏈(閃電網路,雷電網路),再從多鏈再回歸到平臺(Cosmos,Polkadot)。Dani 和Nick在《The Myth of The Infrastructure Phase》中總結了PC和網際網路時代,基礎架構發展和應用發展互相成就的過程,說區塊鏈中,平臺和應用也會順應一樣的節奏,APP=>基本架構=>APP=>基本架構......對於人類來說,革新的目標總是為了滿足某種需求,未確定的事情一般是透過意淫出來的,這種意淫的新概念總是很受歡迎,比起鐮刀,人們更願意拿起鋤頭,去耕耘。

新概念中,大的概念需要長時間傳播來達成共識,而小的概念能在短時間內喚起大家共識。大小概念互動,形成了人類滿足自身某種需求的正迴圈,即先滿足,後摧殘,再創造滿足。現在,公鏈的泛濫已經摧殘了投資者的遐想,而Dapp則摧毀了投機者對於短期落地的期望,從業者都感嘆,離錢近是把雙刃劍,但這本質上,這又是一個進步的表現,很矛盾。看2019年,熊市依然,但仍然不斷有新的概念冒出來,Staking和Defi就是街上最靚的那兩個仔。Staking滿足了人們短期獲利的預期,Defi滿足了人們長期獲利的憧憬。

兩者在時間爆發的週期上劃分得很清楚,2019年上半年是Staking的市場,下半年Defi是主角,兩者都有個醞釀期,大概都是半年時間。年中開始,Defi Protocol在專業圈子裡面變成了香餑餑,因為上半年所有Defi專案的資料都增長的很好,人們的注意力開始從Staking市場(媒體動輒標稱Staking萬億市場)轉移到了更大市場的Defi身上。在位數不多的Defi專案中,MakerDao承載了人們的對於Defi專案80%以上的關注度,超量的關注度來源於人們在存量市場中,對穩定幣DAI的需求覆蓋了目前絕大部分的Defi場景(即穩定幣的保值和借貸)。在這兩個大的領域中,快速增長的資料長這樣(2019年1月份~2019年6月份):

據 DAppTotal 資料顯示,Defi專案借款總額從 1 月份的 2,400 萬美元增加至 6 月份的 1.73 億美元,貸款總額也從 1 月份的 960 萬增長至 6 月份的 2.56 億美元。

人們把這些專案規劃到了新的想象中,叫Defi。這個範疇包括了一些面向未來的金融服務,這些專案的統一特點就是以去中心化的方式執行,人們為之自豪,並強力推行。在目前公認的Defi專案,包括MakerDAO,Uniswap,Compound,DDex和dydx等,除了2017年10月就上線的MakerDAO,後幾個專案都基本都是2018年10月後上線的。和Staking一樣,大量PoS專案在2019年~2020年期間上線主網,直接引爆了Staking,而多個Defi專案在2018年末上線,同樣也帶來了Defi資料的爆發性增長。可以仔細觀察上述資料,增長資料的背後意味的是:越來越多的人敢在程式碼保護下借錢了!

相對於傳統金融(Fintech),借貸金融已經發展了很長時間,利潤空間被壓縮得很小,而Defi的借貸雖然是一個小眾市場,但因為供不應求(去中心化的便利性),回報率卻出奇的高(Defi的20%對應Fintech的5%)。特別當人們對執行了一兩年的Defi專案,信任度已然增強了很多,加上年初BTC的提升,很多人使用了此類抵押借貸的策略做套利,都直接增加了很多Defi專案的交易量,這也是最主要Defi專案興起最直接的原因了。

所謂Defi

Defi是Decentralize Finance的簡寫,直譯為去中心化金融,後經過社羣理解和發散,有了更高一層的意思,叫開放型金融,或者分散式金融,也叫分散式商業。定義的翻譯從前往後看,Defi包含範圍在逐漸擴大,其實這代表的是一種野心,一種去中心化精神要吞噬傳統中心化商業的野心。

按照以上定義,比特幣應該是最早的區塊鏈Defi專案,距離今天10年多了,但是現在人們所YY的新Defi概念中,並不包含BTC,MakerDao是當今版圖裡面的大哥大,佔到80%以上的比例。Maker是2017年10月的專案,以該專案為起點,新的Defi專案發展了接近2年的時間。

2年多時間裡面,已存在專案進行翻新的比較多,真正的新生兒卻不多,整體分為3個大類,穩定幣,借貸應用和去中心化交易所,這三類都有中心化的做法,USDT相對於DAI,中心化交易所的融資相對於Compound,Binance相對於dydx。兩類之間的差別無非也就去中心化和中心化服務之間的差別,抗審查,公開透明,交易不可逆等。最大不同的一點就是,去中心化專案把資產的信任交給了程式碼。

所以,現在對Defi專案的一個淺顯的理解就是,但凡資產的擁有權是程式碼賦予給擁有者的,就符合新Defi專案的概念。在這個泛概念中,Consensys統計100+個符合Defi概念的專案,並做了分類,大的版圖是

以上,都是建立在以太坊上的專案,受限於平臺,很多Defi專案的處理物件只能是ERC20,ERC20中又主要以ETH為主。比特幣本身是應用,不支援智慧合約,所以以太坊擔起了人們將金融智慧合約化的重任。當然,看現在以太坊的發展,仍然存在很多不確定性,未來不一定能滿足現在分散式商業的野心,所以領頭羊的位置也可能隨時讓出。2019年,強調跨鏈的底層在崛起,如Cosmos,Polkadot,這些都是智慧合約平臺強有力的競爭者。雖然人們對以太坊是世界計算機的預期已經開始轉變成世界結算底層,但是這不一定能保持持續的領先。

Defi的抵押資產

不同於傳統金融,很多業務是基於信用的,像一些小額貸,信用貸,人們透過評估你的債務狀況,工作狀況,婚姻狀況等來決定是否給你貸款。區塊鏈本質上用來實現這套信用體系極其合適,能讓個人擁有自己所有的狀況資料,但是因為目前區塊鏈的發展還非常早期,很多資料架構並不完善,這使得基於信用背書的業務基本無法開展。

可以看到的是,現在圍繞著Defi兩大分類(借貸/穩定幣)的去中心化專案,基本只都靠抵押資產來做背書,通常透過超額抵押資產,獲得穩定幣,後使用穩定幣滿足自己的需要。因為模型的關係,當前區塊鏈裡面,能滿足的需求極其簡單粗暴:做空,亦或者是做多。舉個簡單的例子,你透過抵押1000塊錢價值的ETH,獲得大約800塊錢的穩定幣DAI,你用這筆DAI在交易所中繼續購買了800塊錢等值的ETH,如果ETH上漲,你相當於加了槓桿。反之,做空也可以。

目前的所有超額抵押資產,抵押率基本都要求在150%以上,系統對抵押資產有一定的流動性需求,所以大量Defi專案都採用了ETH作為抵押物,之前有專案嘗試過一些BAT,REP等Token當抵押物,但這些Token的流動性遠遠不能滿足要求,給系統帶來了非常大的隱形風險。另外一點,從當前的統計資料上看,目前超額抵押率的平均值在400%+,從側面透露出來,資產持有者對加密貨幣市場的謹慎程度比要比傳統金融市場要高的多。這和目前抵押借貸的目標使用者,是大量的機構可能有一定關係。

從抵押資產到借貸資產,再從借貸資產變成加密貨幣資產,這些資產的流動在不斷滿足人們新一層的金融慾望,量化團隊,做空團隊,以及那些需要流動資金的團隊。他們在這個”無人監管“的金融體系中互相收割,存量市場中並不存在更多的新增資金,其博弈的過程本質上就是Defi專案中的套利邏輯。

Defi的套利邏輯

由於Token缺乏使用場景,大量的借貸出來的Token(如DAI)又基本都回到了交易中去。一來大的持幣機構為了保值/增值,會抵押資產借貸來獲得收益(年20%+),這些資產流到借款人手中,借款人透過做空或者做多來獲得自己的風險收益。兩者互利,所以Defi中的套利邏輯成立的關鍵是,操作者能較好的判斷,並在市場中獲利,反之,套利邏輯僅僅是存在而已,畢竟在巨大波動的加密貨幣市場中加槓桿,並不是很明智的事情。

另外一種套利是交易所之間的搬磚套利,理論上,只要只要交易所之間出現套利空間,搬磚機器人會在很快時間內把差值填平。但不要錯過去中心化機制上和中心化機制中出現的階段性套利空間,或者叫bug套利空間。比如DAI在理論上是1:1錨定美元的,但是因為錨定機制的原因,總會出現1.01或者0.99的情況出現,會有專門的機器人會利用錨定bug進行套利,瞭解過Bitshares系統的人應該很深刻的知道這一點。

Defi中借幣的服務大多服務於穩定幣和借貸,而兩者背後面對的就是套利邏輯。穩定幣大多在一些去中心化交易所充當中心化交易所USDT的作用,而借貸服務是抵押服務的進一步升級,抵押的ETH可以獲得DAI,用DAI再次購買其他Token,給自己的抵押資產加了槓桿。

Defi未來

從Defi現在的發展時間來看,發展時間太短,沒有所謂真正的時間史,大概只能說是概念形成史或者叫認知形成史,按照不同的定義,最早的Defi應用是比特幣,可以追溯到2008年,而翻新的Defi概念,可以簡單理解就是資產的擁有權關係轉變。

新版圖已經開始擴大,我們看到已經有100+的Defi專案開始被歸類,預計2019年底能數量會擴大到500以上。整個Defi會越來越傾向在個人控制資產的基礎上實現更多的金融服務,同時會有更多的垂直領域的Defi專案開始出現(如專門做DAI和USDC等穩定幣生息服務的Compound,專門做Staking資產ABS化的Stafi),大而全的Defi底層架構已經初見雛形(如0x,MakerDao等),但這些仍不夠完善,這條賽道上的機會仍然存在。後續新專案可能會出現新的形態,大部分專案很有可能都依附在現有公鏈架構來構建,比如以太坊,波卡Substrate或者CosmosSDK等都提供了比較簡單的開發套件,這能很好的幫助初始專案發展。

另外,關於抵押資產的豐富度上,也會有專案逐漸解決該問題,允許BTC,EOS等市值靠前的資產作為抵押物,借出一定價值的等價Token。同樣,新型的資產也會出現,比如Staking資產,天生具有資產證券化的本質,並且由PoS公鏈做背書,作為抵押物可以擁有更靈活的策略。

同樣,新型監管也會出現,面對關乎民生的金融業,去中心化可能會帶來新的機遇,也會帶來不可預知的風險。特別在去中心化服務和中心化服務混合出現的時候,金融風險也就越大,始終相信一句話就是,監管雖然會遲到,但從來不會缺失。

當然,如果你是從業者,區塊鏈從來都不缺機會,有時候機會多到你都不知道如何做選擇,Defi領域的機會有很多,看你如何選擇切入點。在大的市場環節中,Defi的熱度,底層的技術發展,新型業務的出現都有可能對現有體系造成衝擊,其中,可以玩味兒的事情就很多了。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