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數字貨幣的前世今生,看這一篇就夠了

買賣虛擬貨幣

一文梳理央行數字貨幣發展脈絡。

本文謹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火星財經立場,該內容旨在傳遞更多市場資訊,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編者按:關於央行數字貨幣的資訊有些零散和片面,本文專為小白讀者撰寫,希望用最通俗的語言幫助大家更好的理解DC/EP。文章根據公開資料編寫,有出入的地方還請多多指正。

文 | 陳嚮明

出品| 火星財經APP

時隔半年,又一張疑似央行數字貨幣錢包的內測截圖流出。

但測試的主體換成了農行。

根據截圖顯示,央行數字貨幣DC/EP錢包有4大主要功能,包括DC兌換、錢包管理、DC查詢、以及錢包掛靠。同時還將支援掃碼、匯款、碰一碰等多種交易方式。

農業銀行DC/EP錢包;圖片來自:幣新區塊、深潮

截圖還透露了另一個重要資訊:首批試點地區將包括江蘇、雄安、成都和深圳。

農業銀行DC/EP錢包;圖片來自:網路

與農行透露的資訊不同,工行的截圖更抽象。2019年10月29日,一張工商銀行錢包“工銀數字貨幣錢包服務協議”的截圖在朋友圈廣泛流傳。根據截圖描述,工銀數字貨幣錢包是法定數字貨幣的載體,是依託法定數字貨幣流通體系的支付工具。

工商銀行DC/EP錢包;圖片來自:網路

該錢包從實名角度被劃分為四類。甲方可憑藉有效個人身份證件透過乙方非櫃面渠道或合作方櫃面渠道開立數字貨幣錢包,用於辦理數字貨幣收付及相關業務。

這些截圖的流出,似乎進一步驗證了火星財經(ID:hxcj24h)此前報道。據悉,DC/EP 首批試點機構將包括工、農、中、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和移動、電信、聯通三大運營商。

事實上,自Libra橫空出世後,“央行數字貨幣”一詞出現在主流媒體中的頻率越來越高,周小川、姚前、穆長春、王信、黃奇帆、周學東等官員也多次在演講中透露最新進展。尤其是2020年以來,央行會議多次表態,堅定不移推進法定數字貨幣研發工作。

種種跡象表明,央行數字貨幣距真正落地指日可待。那麼DC/EP究竟是什麼?和我們有什麼關係?火星財經(ID:hxcj24h)特此梳理了央行數字貨幣與我們相關的資訊。

DC/EP是什麼?

“中國版數字貨幣專案稱之為DC/EP,即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工具。其功能屬性與紙鈔完全一樣,只不過是數字化形態。我們對它的定義是‘具有價值特徵的數字支付工具’。”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穆長春對於中國版數字貨幣進行了清晰定義。

按照這種說法,DC/EP也就是法幣的數字化形態。

為了大家更深一層的理解,再多說一些。央行數字貨幣,英文全稱Digital Currency Electronic Payment,DC/EP是其縮寫,意為“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工具”,是由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具有價值特徵及 M0 屬性的數字支付工具。區塊鏈媒體CoinDesk從以下4個方面做了進一步解釋:

1. 由中國人民銀行(央行)發行意味著:這是由央行用其信用擔保發行的的數字貨幣具有無限法償性,屬於法定貨幣的範疇,具有法定貨幣的地位。任何中國機構和個人均不能拒絕收付 DCEP。

2. 具有價值特徵指的是:央行數字貨幣的功能與紙幣地位相同,只是央行數字貨幣是以數字化的形式展現,需要下載手機數字錢包使用。但是與傳統手機支付不同的是,央行數字貨幣支援“雙離線支付”,即在沒有網的情況下,只要手機能夠正常開機就可以進行支付。

3. M0屬性可以被理解為:現鈔(紙幣+硬幣)的代替,促進現鈔的“無紙化”。同時,它也將具有與現鈔相同的價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和價值貯藏的職能。此外,透過鬆耦合的賬戶設計保證交易的匿名性,但仍然可以透過大資料分析發現存在可疑交易行為的賬戶。

此外,因為央行數字貨幣是現鈔的代替,所以持有央行數字貨幣並不會產生利息。(中文版注:目前我國貨幣供應量可以按照貨幣流動性的強弱劃分為不同的層次,即 M0、M1、M2等。)

M0:一般指的是流通中的現金

M1 :一般包括 M0 + 各單位的活期存款,

M2:包括 M1 + 居民儲蓄存款 + 單位定期存款 + 單位其他存款 + 證券公司客戶保證金。

4. 數字支付工具的用途:預計央行數字貨幣可以。

看到這很多朋友可能還是不理解,n與支付寶、微信支付等第三方支付平臺的本質不同。從時間維度來看,央行數字貨幣的誕生與發展有著清晰的歷史脈絡。

推薦文章:

打磨5年,央行數字貨幣究竟是什麼模樣?你想知道的都在這

央行宣佈加速推出國家數字貨幣,或成疫後最強資金

四大行、三大運營商在列,或有15家公司參與央行數字貨幣

周小川透露央行正在推動數字貨幣,首度公開5大設計思路(萬字長文)央行領導首度公開央行數字貨幣技術細節:“現在已呼之欲出!”(全文)

如何得到和使用DC/EP?

支付寶和微信支付中的“錢”是電子貨幣,而非數字貨幣,其本質是 M2 貨幣的電子化,其底層結構是基於計算機和網際網路,而央行數字貨幣的底層結構很可能是基於分散式的架構。

中國版數字貨幣不需要賬戶就能夠實現價值轉移。具體場景中,只要手機上有DC/EP的數字錢包,不需要網路,只要兩個手機碰一碰,就能實現轉賬功能。傳統電子支付在沒有訊號的環境中無用武之地,而DC/EP不需要網路就能支付,因此也被稱之為收支雙方“雙離線支付”。

“即便是Libra也無法做到這一點。”穆長春表示。此外,中國版數字貨幣不需要繫結任何銀行賬戶,擺脫了傳統銀行賬戶體系的控制。

在電子支付手段如此發達的今天,央行為何執著於研發數字貨幣?穆長春強調,首要目的是為了保護貨幣主權和法幣地位,需要未雨綢繆。

同時,DC/EP的推出也考慮到居民消費的隱私權。穆長春表示,公眾有匿名支付的需求,但如今的支付工具都跟傳統銀行賬戶體系緊緊繫結,滿足不了消費者的匿名支付需求,也不可能完全取代現鈔支付。而央行數字貨幣能夠解決這些問題,它既能保持現鈔的屬性和主要價值特徵,又能滿足便攜和匿名的訴求。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表示,“DCEP的意義在於它不是現有貨幣的數字化,而是M0的替代。它使得交易環節對賬戶依賴程度大為降低,有利於人民幣的流通和國際化。”

央行數字貨幣將採取“雙層運營體系”。單層運營體系是指央行直接對公眾發行數字貨幣,“雙層運營體系”則是指央行先把數字貨幣兌換給銀行或其他運營機構,再由這些機構兌換給公眾。為了保證央行數字貨幣不超發,商業機構需要向央行全額、100%繳納準備金。

使用者可以透過櫃面或非櫃面的方式辦理,數字錢包將按實名度分類,實名程度越高,錢包額度越高。

推薦文章:

央行數字貨幣“呼之欲出”,該如何參與?你想知道的都在這了!

時間軸

自2014年起,中國央行就在時任行長周小川的倡導下,開始了對數字貨幣和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後經央行經過國務院正式批准,正在組織市場機構進行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

6年多以來,央行從探索到加快再到堅定不移推進法定數字貨幣研發工作,每一步都清晰可見,重要時間表:

2020年4月14日

央行數字貨幣DCEP已在中國農業銀行開始內部測試。首批試點地區為深圳、雄安、成都、蘇州,目前只有白名單使用者才能註冊使用。《科創板日報》記者就此向業內求證,某國有大行人士迴應:“都在內測,別打聽”。

2020年4月10日

人民銀行一季度金融統計資料釋出會。在被問及央行數字貨幣目前的進展時,央行辦公廳主任周學東表示,目前央行數字貨幣正在按原定計劃有序推進。

2020年4 月3日

2020 年全國貨幣金銀和安全保衛工作電視電話會議:“加強頂層設計,堅定不移推進法定數字貨幣研發工作”。

2020年1月10日

央行官方微信公眾號披露, 2019 年央行在堅持雙層運營、 M0替代、可控匿名的前提下,基本完成法定數字貨幣頂層設計、標準制定、功能研發、聯調測試等工作。下一步將遵循穩步、安全、可控原則,合理選擇試點驗證地區、場景和服務範圍,不斷最佳化 DC/EP 功能,穩妥推進數字化形態法定貨幣出臺應用。

2019年12月9日

《財經》報道,由人民銀行牽頭,工、農、中、建四大國有商業銀行,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三大電信運營商共同參與的央行法定數字貨幣試點專案有望在深圳、蘇州等地落地。本次試點有區別將之前的試點,將走出央行系統,進入交通、教育、醫療等實實在在的服務場景,觸達C端使用者,產生頻繁應用。

根據接近試點專案組人士對《財經》的表示,本次試點(深圳法定數字貨幣試點)計劃分為兩個階段,今年底是一個階段,在小範圍場景封閉試點,明年為第二個階段,在深圳大範圍推廣。

2019年11月28日

人民銀行副行長範一飛在出席論壇時表示,目前,央行法定數字貨幣DC/EP在堅持雙層投放、M0替代、可控匿名的前提下,基本完成頂層設計、標準制定、功能研發、聯調測試等工作。下一步,將遵循穩步、安全、可控原則,合理選擇試點驗證地區、場景和服務範圍,不斷最佳化和豐富DC/EP功能,穩妥推進數字化形態法定貨幣出臺應用。

2019年10月28日

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副理事長黃奇帆表示:“中國人民銀行對於DC/EP的研究已經有五六年,我認為已趨於成熟。中國人民銀行很可能是全球第一個推出數字貨幣的央行。”

2019年8月10日

中國人民銀行支付結算司副司長穆長春在第三屆中國金融四十人論壇上表示,從2014年到現在,央行數字貨幣(DC/EP)的研究已進行五年,現在“呼之欲出”。央行數字貨幣專案叫“DC/EP”。DC即digital currency),是數字貨幣;EP,即electronicpayment,是電子支付,即數字貨幣和電子支付工具。

他同時稱,現階段的央行數字貨幣定位功能和屬性與紙鈔完全一致(形態是數字化),是對M0的替代,而不是M1、M2的替代。央行層面保持技術中性,堅持中心化的管理模式,但將採取雙層運營體系,先把數字貨幣兌換給銀行或者是其他運營機構,再由這些機構兌換給公眾。

2019年8月2日

央行召開2019年下半年工作電視會議,指出下半年要加快推進法定數字貨幣(DC/EP)研發步伐,跟蹤國內外虛擬貨幣發展趨勢。

央行釋出的《中國人民銀行年報2018》,強調要密切跟蹤央行數字貨幣研究國際動態,積極參加國際交流。

2019年5月

在貴陽舉辦的2019中國國際大資料產業博覽會上,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開發的PBCTFP貿易融資的區塊鏈平臺亮相,其服務於粵港澳大灣區貿易金融,並已落地。截至博覽會舉辦時,在PBCTFP平臺上已經搭建了4個區塊鏈應用,有26家銀行參與,實現了1.7萬筆業務,超過40億元的業務額。

2018年9月5日

央行下屬數字貨幣研究所在深圳成立“深圳金融科技有限公司”,並參與貿易金融區塊鏈等專案的開發。

2018年6月22日

國家智慧財產權局官網公佈了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數字貨幣交易資訊的查詢方法和查詢系統”專利申請。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已公佈申請63項專利,2017年公佈申請專利57項,2018年共有6項。2018年的專利申報,主要聚焦於數字貨幣錢包上,分別為:數字貨幣交易資訊的查詢方法和查詢系統、一種數字貨幣錢包的同步方法、終端和系統、一種數字貨幣兌換方法和系統、基於數字貨幣錢包查詢關聯賬戶的方法和系統、一種數字貨幣錢包的登入方法、終端和系統、一種數字貨幣錢包登出的方法和系統。

2018年3月28日

人民銀行召開2018年全國貨幣金銀工作電視電話會議,會議指出,“穩步推進央行數字貨幣研發。”

2018年1月25日

央行數字票據交易平臺實驗性生產系統成功上線試執行,結合區塊鏈技術前沿和票據業務實際情況對前期數字票據交易平臺原型系統進行了全方位的改造和完善。

2017年5月

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正式掛牌。研究所在原印製科學研究所基礎上更名而來,內部設立六、七個部門,研究方向包括數字貨幣、金融科技等。人民銀行科技司原副司長姚前出任數字貨幣研究所所長,副所長由科技司科技處原處長、絲路基金技術總監狄剛出任。

2017年2月1日

央行推動的基於區塊鏈的數字票據交易平臺已測試成功,由央行發行的法定數字貨幣已在該平臺試執行。

數字票據基於區塊鏈的全生命週期登記流轉和基於數字貨幣的票款對付結算功能已經全部實現,已按計劃完成了數字票據平臺、 數字貨幣系統模擬執行環境的上線部署,並與試點銀行進行了網路聯通。這意味著數字票據交易平臺原型系統已開發成功並達到預期目標,顯示數字貨幣在數字票據場景的應用驗證落地。

2017年1月29日

央行正式成立數字貨幣研究所。在成功開發法定數字貨幣原型後,該所在南京、深圳等多地佈局,透過與研發機構和產業結合,以實現金融科技研究成果開發的落地。央行數字貨幣的研發工作目前由央行貨幣金銀局管理。

2016年11月14日

中國人民銀行在其官網上公開招聘數字貨幣研發技術人才。誠聘計算機、資訊保安和密碼學專業博碩士,分別從事數字貨幣及相關底層平臺的軟硬體的架構設計和開發以及研究數字貨幣中所使用的關鍵密碼技術,對稱、非對稱密碼演算法、認證和加密等工作。

2016年1月20日

央行召開的數字貨幣研討會上,首次對外公開發行數字貨幣的目標。

2015年

對數字貨幣發行和業務執行框架、數字貨幣的關鍵技術等進一步深入研究,形成了人民銀行發行數字貨幣的系列研究報告,央行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原型方案已完成兩輪修訂。

2014年

在中國人民銀行行長周小川的支援下,央行成立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專門研究小組。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