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挖礦之“礦池”

買賣虛擬貨幣

中本聰創造比特幣的初衷是創造一種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通俗理解就是創造一種去中心化的數字貨幣,這種貨幣體系的執行不會受到任何第三方的影響,任你朝代更迭還是還是戰爭禍亂,它都可以正常執行並且全球通用,在這種數字貨幣系統中,人人都可以參與造幣(挖礦),比特幣挖礦早期只需一臺電腦一根網線即可,奈何經過10年的發展,數字貨幣挖礦已經不是那麼簡單的事情了,挖礦門檻也大幅度提升,如今單槍匹馬參與挖礦幾乎挖不倒幣,除非加入“礦池”,那麼什麼是礦池,礦池是怎麼形成的?就這兩個問題晨輝和大家做一個簡單的討論。

        在這裡說的“礦池”不單單針對比特幣礦池,因為比特幣程式碼是開源的,所以出現了很多類似於比特幣的數字貨幣,比如萊特、位元現金,它們的挖礦方式和比特幣同理。

       因為查詢資料太麻煩,礦機的迭代就不說了,直接切入主題,POW共識機制挖礦原理?為什麼會有礦池?礦池的原理是什麼?

在POW共識機制的區塊鏈網路中,挖礦的過程是計算一道數學題的過程,因為在POW區塊鏈網路中,誰的電腦第一個打包區塊誰就可以得到這個區塊的數字貨幣獎勵,然後由第一個打包區塊的電腦將這個區塊的內容廣播出去,其它所有參與挖礦的節點照樣複製一份,有人可能會問到,為什麼不讓所有的電腦同時打包區塊,然後將屬於這個區塊的獎勵平分給大家呢?其實在區塊鏈網路中區塊是有順序的,比如1號區塊、2號區塊、3號區塊……,一直延伸下去的,這個區塊排序在區塊鏈中叫做“區塊高度”,相同高度的區塊裡面的內容被複製成無數份且分散在全球各地,同一高度的區塊內容相同度最高的被認做有效區塊,如果讓全球礦工同時打包一個區塊,那麼可能會因為網速不同、電腦效能不同,等等原因,相同區塊高度的區塊內容千差萬別,那就無法確認哪個是有效區塊了,所以先讓一個人打包,然後讓其它人照原樣抄一份。

在POW共識機制的區塊鏈網路中,第一個打包區塊的礦工可以得到這個區塊的獎勵,那麼誰有權利打包第一個打包呢?為了解決這個問題,在區塊鏈網路中設定了一道數學題,這個數學題的答案只能被猜出來,(屬於雜湊碰撞,說到雜湊碰撞就要說雜湊演算法,說起來比較麻煩,就直接理解成猜答案吧),在一定的時間內,誰第一個猜到答案誰就得到第一個打包區塊的權利,當然這個數學題的難度被網路自動調整的,保證在一定的時間之內有人可以猜出答案,猜答案嘛,誰的計算機的計算能力(算力)強大,誰的計算機猜出答案的機率就大,好了,礦工們為了爭奪第一個打包區塊的權益,最後研究出了比計算機牛逼很多倍的運算機器,這就是專業的礦機,後來發展到一臺礦機的計算能力是普通計算機的幾千幾萬倍,普通計算機也就倍淘汰了。

什麼是礦池,礦池的原理是什麼

當大家都使用礦機挖礦的時候,礦工們還想著掌握更加龐大的算力,所以他們就想了一種新的辦法,將很多臺礦機連在一起,這樣很多臺礦機的算力也就疊加到了一起,那麼猜出答案的機率也就更高了,將很多臺礦機疊加在一起的算力可以理解成將很多算力集中在一同個池子裡面,這個池子叫做“礦池”,當礦池形成之後,單槍匹馬挖礦的普通礦工勢單力薄幾乎挖不出幣了,所以普通礦工也選擇了加入別人的礦池,當一個礦池挖出比特幣後,會按照一個礦池參與者的算力比例分配幣,所以現在想參與挖礦,最好的辦法就是加入礦池,你加入的礦池挖出的比特幣,會根據你在礦池中佔有的算力比例分配給你。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