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十大區塊鏈領域即將起飛

買賣虛擬貨幣

本文將和大家分享 2021 年最值得關注的十大區塊鏈應用領域,一起來看看區塊鏈技術和數字資產將如何進一步融合到產業和經濟發展之中。在數字資產的風口下,幫助大家抓住時代的機遇,實現人生的理想和財富的增長。

作者簡介

於佳寧,經濟學博士,權威區塊鏈專家,數字經濟學家,曾任工業和資訊化部資訊中心工業經濟研究所所長等職務,曾參與多項國家政策起草研究工作,現任火幣大學校長、中國通訊工業協會區塊鏈專委會輪值主席等職務,曾獲全球區塊鏈領袖獎、區塊鏈發展特別貢獻獎、2020區塊鏈中國年度人物TOP10等獎項,受邀在北京大學、清華大學、香港大學等高校授課,觀點被中央電視臺《焦點訪談》、《經濟新聞聯播》、新華社、光明日報、經濟日報、等權威媒體廣泛報道。

精華摘要

1、賽道一:加密信託。大型投資機構傾向於透過加密信託或加密基金投資比特幣等新主流資產,投資者無需親自購買、儲存和管理數字資產。

2、賽道二:加密銀行。目前直接向數字資產公司提供服務的銀行已超30家,近20家數字資產支付處理商正積極開拓類銀行服務。

3、賽道三:STO(證券型通證)。STO是數字資產追求合規化、渴望主流化的一個體現,它將在加速全球資產流動性方面帶來鉅變。

4、賽道四:自動化做市商。自動做市商(AMM)不僅僅只是實現了交易自動化、無人化,更重要的是它為金融市場引入了一種全新的交易模式。

5、賽道五:演算法穩定幣。目前仍處於混亂狀態中的演算法穩定幣,雖然尚未輸出“穩定”,但為我們揭示了另一種秩序與規則。

6、賽道六:資產上鍊中介軟體。預言機和合成資產等資產上鍊中介軟體將隨著行業的不斷髮展持續迭代。

7、賽道七:隱私計算。未來,在區塊鏈+隱私計算所搭建的生態裡,每個個體可以真正擁有自己的資料控制權、數字身份,讓資料價值最大化。

8、賽道八:非同質化通證(NFT)。NFT的價值不僅僅侷限於藝術領域,在產業和區塊鏈相結合的爆發點,NFT將是關鍵性的橋樑。

9、賽道九:新公鏈。2021年公鏈競爭將進一步加劇,ETH2.0波卡平行鏈卡槽拍賣等公鏈基礎設施的升級將為行業發展和落地應用帶來全新機遇。

10、賽道十:分散式儲存。隨著5G、大資料的發展,雲端儲存市場體量不斷增長,分散式儲存領域的需求也在持續攀升,web3.0時代未來已來。

......

本文將和大家分享 2021 年最值得關注的十大區塊鏈應用領域,一起來看看區塊鏈技術和數字資產將如何進一步融合到產業和經濟發展之中。在數字資產的風口下,幫助大家抓住時代的機遇,實現人生的理想和財富的增長。

以下為於佳寧博士分享全文,火幣大學特此整理:

一、加密信託

最近比特幣的行情非常好,整個數字資產市場也進入了“牛市”。很多人把這輪牛市稱為“機構牛”或“灰度牛”,原因是這輪牛市很大程度上源於歐美主流投資機構開始配置比特幣等數字資產,包括富達基金在內,都已經建議投資者要配置5%的資金在這些數字資產上。這也代表著從2020年開始,數字資產本質上身份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它已經開始成為主流資產的一部分。

2020 年 12 月 11 日,美國五大壽險公司之一美國萬通人壽保險公司(MassMutual)透過紐約數字投資集團(NYDIG)為其普通保險帳戶購買了價值 1 億美元的比特幣。這筆投資對於 MassMutual 而言僅僅只是其投資賬戶資金(約 2350 億美元)的 0.04%。MassMutual 目前持有 NYDIG 500 萬美元的少數股權。

2021 年 1 月 4 日,另類投資公司天橋資本(SkyBridge Capital)宣佈推出比特幣基金「SkyBridge Bitcoin Fund LP」。為了啟動該基金,天橋資本及其關聯公司已經投資 2530 萬美元。與此同時,1 月 4 日,天橋資本代表其旗艦基金(flagship funds)於 2020 年 11 月及 12 月投資的比特幣基金倉位已經價值 3.1 億美元。

Tudor Investment Corp 是一家由億萬富翁 Paul Tudor Jones 建立的資產管理公司。在 2020 年 5 月,Paul Tudor Jones 表示,其購買的比特幣資產佔其投資管理規模的 1%-2%。Tudor Investment 資產管理規模約 383 億美元,其中 Tudor BVI 全球基金佔 215 億美元,Jones 透過 Tudor BVI 全球基金進行購買了比特幣。

這些資本和上市公司配置比特幣等數字資產的背後,離不開一家神秘公司“灰度”。去年,在全球蔓延的新冠疫情、毀滅性的股市崩盤以及不斷加劇的地緣政治緊張局勢的考驗下,加之前所未有的全球主要經濟體貨幣大放水的政策,傳統資本渴望尋找像比特幣這樣的具有明確稀缺屬性的另類資產進行投資。透過合法渠道入金比特幣等數字資產,成為傳統投資人的迫切需求。而灰度就抓住了這樣的機會,搭建起了傳統資本與加密世界之間的橋樑。

灰度(Grayscale)成立於2013年,2020年進入快速增長期,並更加註重合規性:2020 年 1 月 21 日,灰度比特幣信託(GBTC)成功在美國 SEC註冊登記,成為首個符合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標準的數字資產工具;同年10月12日,灰度旗下的以太坊信託(ETHE)在SEC提交的註冊申請也正式透過,它的資金流入與資產規模都實現翻倍增長,目前已是全球最大的數字資產管理機構。

值得一提的是,比特幣信託合規註冊申請透過之後,灰度開始在美國社交媒體和傳統媒體上對比特幣進行頻繁地宣傳。去年,在社交媒體投放的宣傳片中,灰度直接號召投資者將手中的黃金換成比特幣。前兩天,《華爾街日報》兩個版面上刊登了灰度的比特幣商業廣告,上面寫著:“比特幣來了,你的投資組合準備好了嗎?”。這一系列的瘋狂宣傳,讓比特幣進入了更多人的視野,吸引了很多傳統投資者的入場。大量的傳統資本以灰度加密信託作為主要投資渠道,紛紛湧入加密市場,持續推高市場熱度,為加密世界帶來了一場“機構牛”。

當前,灰度共持有10只信託基金,9只單資產信託產品,分別對應比特幣、以太坊等9種數字資產;另外還有一隻數字大盤基金,包含4種數字資產,根據市值加權確定比例,分別是比特幣(81.63%)、以太坊(15.86%)、 位元現金(1.08%)、萊特幣(1.43%)。收取的年管理費為2%-3%。灰度2020年第四季度數字資產報告顯示,2020年初,該公司的資產管理規模為20億美元。但是到了2021年1月14日,灰度已經擁有超過277億美元的資產,增速頗為驚人。

之所以大型基金傾向於透過灰度投資比特幣等數字資產,主要看重以下方面的優勢:無需投資者親自購買、轉移和儲存數字資產,也無需額外管理個人賬戶、錢包和私鑰因此,可以讓投資者買的安心,買的省心;產品成交價格均嚴格跟蹤市場走勢,大單交易也不例外;其產品有產權、可轉讓,並具備IRA投資資格。

二、加密銀行

隨著加密貨幣逐漸走進大眾視野,加密貨幣的衍生金融服務需求量也越來越大。其中最直接的就是銀行服務,目前已經在很多地方開展起來。

今年年初,美國貨幣監理署(OCC)對外宣佈加密貨幣託管公司Anchorage透過了其銀行牌照申請。Anchorage也因此成為全美第一家獲得設立“聯邦級”銀行許可的加密公司,美國第一家加密銀行就此誕生。

這其實對區塊鏈行業乃至金融領域都具有里程碑的意義:首先,對於Anchorage本身而言,獲得這個銀行牌照,使它無須再向各州政府逐個申請銀行牌照,即可在全美範圍內開展業務,原本加密銀行想要在美國拓展業務需要的49張許可,現在濃縮為了1張;同時該公司擁有了“合格託管商”的背書,合規性使其能夠吸引更多機構投資者。

對於整個行業而言,該事件表明加密產業開始擁有開展相關業務的合法身份,並向正規軍邁進;標誌著加密銀行日益成為被外界或者說權威領域認可的賽道;同時也預示著數字資產和金融不再有清晰的邊界。

這其實並非個例,現階段不少具備敏銳洞察力的傳統金融機構也已經開始紛紛探索佈局加密銀行產業。目前,直接向數字資產公司提供服務的銀行已超30家,其中有90%位於歐美地區。與此同時,近20家數字資產支付處理商正積極開拓類銀行服務。加密銀行逐漸成為金融機構加速佈局的全新賽道,數字資產和金融正在實現創新融合。

三、STO(證券型通證)

2020年12月10日,星展銀行官方公告顯示,已獲得新加坡金融管理局原則性獲批被授予“認可市場營運商”(RMO)牌照,將正式推出全方位數字資產交易平臺DBS Digital Exchange。其所涉及的業務主要包括:證券化通證發行(STO)、數字資產交易和數字資產託管服務三大塊。

其中,星展銀行此次公開要推出的STO,對於非合規交易平臺來說是塊難啃的骨頭。而星展銀行則明確表示,可支援有金融或房地產資產支撐的非上市公司股票、基金轉化為通證進行交易。這意味著,一些不具備上市條件的企業和機構,符合申請標準和監管要求後,可以將資產轉化為數字資產登陸DBS Digital Exchange,傳統企業也由此接入了新型的融資通道。相比交易和託管業務,星展銀行推出的STO被一些業內人士視作“顛覆性板塊”。

STO 處於加密貨幣和傳統金融資產的交叉領域,STO 中的通證可以用來代替股票、債券等資產標的,並與真實資產如股權、債權、不動產等掛鉤。如非上市公司的股票、債券和私募基金數字債券的發行能夠降低全球發債的成本,同時真正意義上對接全球資金。這對於傳統金融行業具有極其重要的意義,合規的 STO 將為實體產業開展全球融資開闢全新路徑。新加坡證券交易平臺的參股,在我看來更傾向於看中了這部分業務,實際上也印證了我一直以來發表的觀點。

繼星展銀行後,2020年12月15日,香港上市公司BC科技集團旗下數字資產交易平臺OSL獲證監會第1類及第7類牌照,OSL也因此成為首家母公司上市、在港獲牌、資產有保險覆蓋、經四大會計師事務所審計的數字資產交易平臺。OSL獲牌後,既可以圍繞STO展開業務,也可以上架BTC、ETH,這預示著香港有望成為全球首個完全規範的STO交易市場,意味著亞洲區的加密金融合規化已經啟動,這既為傳統機構進場提供了有利通道,也增強了加密市場對於未來前景的信心。

其實STO並不是今年才出現的新產物,它早在2017年就出現了。當時,數字資產市場ICO橫行,嚴重缺乏監管,欺詐等亂象橫生。特別是在2018年10月15日穩定幣USDT發生信用危機事件後,市場愈發充分意識到了ICO無監管模式的危害。為解決ICO帶來的亂象,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就推出了STO( Security Token Offering,證券型通證發行)。SEC希望在一個合法合規的監管框架下,進行Token的公開發行。

STO可以使持有者擁有某公司的某種所有權益,並且被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SEC)合法監管,同時還要經過KYC(客戶調查)、AML(反洗錢)、合格投資者審查等監管環節。從本質上說,沒有監管就沒有STO。這也讓市場逐步意識到監管並不是滅頂之災,而是給予合法身份,使其正大光明地發展壯大。

STO的誕生是希望將各類傳統資產通證化,使得它們具有較高流動性。一方面,STO最大優勢就是主動接受監管,在有關部門的監督管理下合法合規運作,讓更多的傳統投資者能安全合法地參與通證的投資。另一方面,STO能將現實世界的資產對映為數字資產,讓所有權有更小顆粒的分割,在分割後就可以擁有更好的流動性,增加資產變現流通的渠道,STO也因此被稱為“數字時代的IPO”或“IPO的智慧合約化”。從某種意義來說,STO成為金融與數字資產世界的連線橋樑與融合加速器。

STO的優勢包括了合法合規性、快速結算、可程式設計性、高流動性、節約時間和成本、多重實用性。當然STO市場在過去兩年發展速度並不快,也反映其中存在一些重要的弊端,包括:“舊瓶裝新酒”、風險較大、體系不成熟、監管挑戰。

STO是數字資產追求合規化、渴望主流化的一個體現,這個過程是一個漫長而複雜的過程,未來仍有很長的一段路要走。但STO在加速全球資產流動性方面帶來的巨大變革值得肯定,它或許會是未來金融發展的一種趨勢。

四、自動做市商(AMM)與去中心化交易平臺(DEX)

基於以太坊等公鏈的DeFi(去中心化金融,也就是金融類的去中心化應用DApp)在2020年迅速崛起,成為備受矚目的明星賽道。

在該領域中興起的一批“去中心化交易平臺(DEX)”又尤為引人注目。

而自動做市商(AMM)是去中心化交易平臺(DEX)最為關鍵的技術之一,這已被證明是最具影響力的DeFi創新之一,它能夠為一系列不同通證建立和執行可公開獲取的鏈上流動性。在自動做市商(AMM)的技術創新下,去中心化交易平臺Uniswap成交量曾一度超越老牌頭部數字資產交易平臺Coinbase,滑點水平達到TOP3交易平臺的現貨最低水平,這就是技術革新的顛覆力量。

甚至可以說,自動做市商(AMM)是最具影響力的DeFi創新之一,也代表了資產交易方式的變革方向。

我們簡要介紹一下AMM的運作機制。在去中心化交易平臺中,有一個角色非常重要,那就是“做市商”又稱 “流動性提供者(LP)”,指的是需要在交易平臺上提供流動性的實體。他們為DEX中其他交易使用者提供流動性,從而獲得其他使用者的交易手續費,在部分平臺也可同時獲得平臺的激勵通證。

而自動做市商(AMM)不需要使用者去掛單,而是直接透過演算法去算出兩個或幾個資產之間交易的匯率,從而實現不用掛單等待的“即時交易”。但這樣的交易池需要做市商預先存放一定數量的資產作為底倉,才能夠有更好的流動性,以及更小的交易滑點。

在DeFi領域相對較火的Uniswap採用的是恆定乘積做市商(CPMM)的模式。根據Uniswap核心做市公式:X*Y=K,K為常數,做市商工作時需按照實時市場價格充入等值的A、B兩種資產,保證兩個幣種數量乘積不變。交易者需要交易時,可直接在交易池中按實時比例兌換,在保持乘積不變的情況下,一種資產的數量減少,它所兌換的另一種資產數量自然會增加,這樣就產生了價格的變化。

自動做市商(AMM)很大程度地解決了去中心化交易平臺的流動性問題。但是也必須克服一些關鍵挑戰,比如無償損失、被迫多幣種敞口、低資本效率的問題。但值得肯定的是,自動做市商(AMM)不僅僅只是實現了交易自動化、無人化,更重要的是它為金融市場引入了一種全新的交易模式和理念,或將為金融市場帶來了一場正規化革命。

五、新型穩定幣

當前,無論是比特幣、以太坊,幾乎所有數字資產都存在價格波動劇烈的情況,其價值屬性難以被認可,無法成為通用支付工具,更多時候還是被視為一種投機/投資標的。所以,要想實現數字資產的支付屬性,首先需要維持價格穩定,穩定幣因此應運而生。

目前,穩定幣大體分為三類模式:

第一種是法幣儲備抵押模式:透過抵押法幣,發行與法幣價值錨定的穩定數字貨幣,即“中心化穩定幣”。目前在穩定幣市值中穩坐頭兩把交椅的USDT、USDC,都屬於中心化穩定幣。這類中心化穩定幣為法幣與數字資產之間的流動搭建了重要橋樑,不過它們過於去中心化,所以也存在不少弊端。

中心化穩定幣龍頭USDT的背後推手Tether多次增發USDT,也讓投資者們擔憂不已,比如北京時間1月7日07:31,Tether公司在波場網路又新增發4.0億枚USDT。這已經數不清是Tether第幾次的增發了。這也促使人們渴望更加穩定的穩定幣的出現。

第二種是數字資產抵押模式:透過在區塊鏈的智慧合約上質押數字資產,從而發行錨定法幣價格的數字貨幣,即“去中心化穩定幣”。這個模式的代表案例是MakerDAO發行的 DAI,它初期專注於 ETH 質押,經歷了一系列“黑天鵝”事件,就開放引入一系列中心化資產,如 wBTC、USDT、USDC 等一攬子數字資產作為質押。雖然獲得了更強的穩定性,但也犧牲了部分去中心化特性。

第三種是演算法模式:透過事先設定的演算法機制,實現對穩定幣供給數量的調節,從而使穩定幣價格與法幣錨定,即“演算法穩定幣”。這類彈性穩定幣就是透過演算法調節貨幣供應量來調節價格穩定,可謂是 DeFi 世界的一種創新型穩定幣。這些穩定幣無須使用抵押品,試圖透過市場供需來構建加密貨幣行業的原生通證。

但沒有抵押,也沒有任何價值支撐,僅是透過彈性調節穩定幣的供應量來維持幣價錨定某個價值附近波動,對投機行為造成的價格波動的抵禦能力弱,偏離錨定價格的時間高於50%,不穩定才是它的常態。

關於演算法穩定幣的未來,行業內有許多預測。有觀點認為它的錨定點將會低於 1 美元,有觀點認為將會出現錨定一攬子法幣的演算法穩定幣,也有觀點認為在 DeFi 和其他加密數字貨幣的加持下,一個完整的加密經濟體即將出現。總之,放在歷史長河中來看,仍處於混亂狀態中的演算法穩定幣,雖然沒有輸出“穩定”,卻為我們揭示了另一種秩序與規則。

六、資產上鍊中介軟體(合成資產、預言機)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資產上鍊可能是區塊鏈落地應用最好的方式之一。過去,我們講“資產上鍊”,其實是指把現實世界的資產,比如房地產股權、債權,透過權力機構的授權或者確權來登記在區塊鏈上。顯然,這個路徑是比較漫長的。現實世界的資產進入到數字世界,中間隔著一道柵欄,所以就需要用“中介軟體”來連線鏈上鍊下。

DeFi領域的“資產上鍊”其實是透過抵押數字資產來生成合成資產,並且合成資產的價格跟現實資產的價格形成一種錨定的關係來間接實現資產上鍊。這個過程其實有點兒像一種天平,天平的左邊放著抵押資產,那麼天平的右邊就放著合成資產。

正如巴位元創始人長鋏指出:“DeFi就相當於給資產這個平面引入了一個虛座標,我們用虛擬函式來實現了這樣一個資產的對映過程。在對映過程裡,其實也相當於資產的上鍊。就像第一個很成功的合成資產MakerDAO的DAI,已經被廣泛接受,它其實也可以充當美元使用。”

我們可以將合成資產理解為模擬另一種資產價值的金融工具,可以為投資者提供更多樣化的資本配置、對沖風險的機會,以及增加投資回報的工具,從而成為開啟真實世界資產的價格敞口。

那我再來聊聊另一個資產上鍊中介軟體——預言機。預言機其實是一個將資料從系統外傳輸到系統內的工具。人們提起區塊鏈,總是說它所有交易記錄鏈上可查、安全透明,但是要知道區塊鏈是一個確定性的、封閉式的系統,執行在區塊鏈上的智慧合約是無法直接從外部獲取資料的,只能在一個封閉、孤立的環境中執行任務。而預言機就可以作為智慧合約和外部世界之間的雙向橋樑,充當中介軟體,將鏈外資料真實輸入到鏈內,從而保障鏈上資料真實性。

以預言機領域比較受到關注的Chainlink為例。Chainlink是一個去中心化的oracle網路,由資料的購買者和提供者組成。購買者請求資料,提供者以安全可信的方式返回資料。購買者選擇他們想要的資料,供應商競標提供這些資料。供應商在出價時必須質押一部分LINK通證,如果行為不當,可將其扣除。同時,Chainlink會使用Oracle信譽系統對提供的資料進行彙總和加權。Chainlink共有21個信任節點,也就是21個現實資訊的收集者。在資訊傳遞中,Chainlink要求必須有不少於14個節點提交資訊才能計算可信答案。為防止信任節點團伙作惡,Chainlink引入了節點聲譽以及抵押通證的機制。

目前來看,預言機最主要的作用還是將數字資產的報價傳輸到鏈上智慧合約當中,幫助智慧合約判斷結算依據。而預言機這個賽道,也在隨著行業的不斷髮展持續衍生迭代。

七、數字身份與資料隱私

隨著人類社會的發展變遷,生產要素也隨之改變。農業時代,土地和勞動力是主要生產要素;工業時代,資本和技術是主要生產要素;數字時代,資料成為最重要的生產要素之一。相較於傳統生產要素,資料作為生產要素具有獨特屬性,比如易複製性;價值聚合性和多樣性;價值認知多樣性;交易關係將從買賣關係變為租賃關係。基於這些獨特屬性,我們在挖掘資料價值方面,往往面臨一些挑戰。

那我們如何找到高效利用資料資源與實現個人隱私保護的平衡點?實際上,實現資料隱私保護,核心是要建立起資料使用者和資料所有者之間的信任關係。當前,利用區塊鏈+隱私計算,搭建基於區塊鏈的分散式信任機制,可能會是比較好的解決方案。

一方面,利用區塊鏈技術,我們可以把各自的資料上鍊,擁有自己的“數字身份”,從而多方建立一個聯合參與共識的場景;同時使用密碼學演算法,實現鏈上資料難篡改、可追溯,從而實現資料的安全儲存和轉移;此外再基於智慧合約等做一些資料治理和審計,由此支撐分散式的商業模式。另一方面,採用基於場景最佳化的隱私計算方案,其相較於傳統的、通用的隱私計算解決方案,更高效實用。

總之,區塊鏈和隱私計算相輔相成,可以更好地挖掘分散式場景下資料要素的價值。區塊鏈技術注重多方參與,可以提高隱私保護的安全性和透明度;隱私計算專注於多方參與過程中的使用者資料保護,可以實現資訊最小化披露,可以增強區塊鏈的合規性,擴大其協作度。

未來,在區塊鏈+隱私計算所搭建的生態裡,我們每個個體可以真正擁有自己的資料控制權,可以利用自己的“數字身份”安全儲存資料,同時在使用某個業務時做“選擇性披露”,從而進行可信安全的社會活動,並真正釋放資料價值。

八、非同質化通證(NFT)

2020年我們看到更多的潮鞋文化、聯名設計、盲盒經濟的興起,這些背後的核心邏輯就是IP的崛起,而IP則是未來所有產業的靈魂。在這樣的一個IP時代,如何實現價值的流轉,讓產品的文化屬性有更堅實的經濟價值?我們可以看到,以區塊鏈為基礎的新型IP文化形態,以NFT(非同質化的通證)開始崛起。

NFT全稱為Non-fungible Token,中文名叫"非同質化通證”。我們常見的Token(如BTC、ETH等)都是同質化的,每個BTC之間沒有任何區別,可以互換和分割。而NFT的重要特徵在於:每一個NFT擁有獨特且唯一的標識,兩兩不可互換,最小單位是1且不可分割。我們可以把批次印刷的明信片理解為FT,那麼明星簽名的明信片就是NFT,因為這張明信片是明星在特別的時間、特別的地點、特別的場景簽名的,這賦予了它特殊的意義,所以這張明信片就變成了獨一無二的,具有了收藏價值。

2020年10月7日,紐約佳士得拍賣行出現了一幅數字藝術品,沒有實體承載的藝術品《心靈肖像》。這是一個以比特幣為主題的系列藝術品中第21幅作品,以超過13萬美金的價格成交,超出了很多人的想象。

2020年1月,歐洲足球錦標賽有超過兩萬張的門票以 NFT形式發行。NFT 門票不需要原本發行機構參與驗證,保障了門票的真實性,減少了交易市場摩擦,方便門票交易買賣。

NFT目前來看主要集中在加密藝術領域,但實際上文化價值在於版權。未來所有產業都與IP緊密結合,而NFT的價值不僅僅侷限於藝術領域。在下一個文化藝術和產業相結合的爆發點,下一個盲盒經濟中,NFT將是關鍵性的橋樑。

九、新公鏈基礎設施

區塊鏈是作為比特幣系統的底層技術出現在公眾面前,經過十幾年的發展,區塊鏈技術融合了智慧合約、分散式賬本、密碼學原理、分散式儲存等元素,形成了區塊鏈新領域 - 公鏈,並與現實世界相結合,解決現實世界多方協作中的信任問題。

公鏈賽道一直是區塊鏈領域的熱門賽道,提到公鏈不得不提的就是以太坊ETH和波卡Polkadot。可擴充套件性一直是困擾以太坊發展的問題,尤其是2020年DeFi應用爆發,網路擁堵導致了高昂的手續費。效能不足讓以太坊很難達到“世界計算機”的要求,也影響了使用者體驗。擴容是以太坊網路的當務之急,2020年以太坊的進展主要集中在擴容方面。

那什麼是以太坊2.0?我們可以把ETH 2.0理解為一個處理各類貨物的港口,信標鏈就是港口的燈塔,所有的貨輪都要接受它的指揮和排程。分片鏈就是貨輪,負責實際的貨物運輸工作。ETH2.0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對ETH 1.0進行擴容,大幅提高合約和交易的吞吐量,所以開發者設計64條分片鏈來並行處理鏈上事務,從而為以太坊提供高效能與可擴充套件性。

目前ETH2.0信標鏈已經上線,ETH2.0整體上線預計要到2022年。面對日益增長的擴容需求,以太坊聯合創始人Vitalik Buterin於2020年10月提出了一個新的以rollup為中心的以太坊路線圖。面對此番戰略轉移,社羣提問:在 Phase 0 上線後,以太坊 2.0 spec(計劃)最大的變更會是什麼?Vitalik :有三個最重要的變化。之所有這些變更,都是為了一件事——讓 ETH 2.0 更快上線,讓人們更快用上。

波卡是由Parity技術公司於2017年11月開始開發的,由以太坊前CTO Gavin Wood(林嘉文)主導。

根據Gavin Wood在白皮書中的描述,Polkadot是一個區塊鏈協議,旨在支援“不同開發者建立的平行鏈”。簡單來說,Polkadot是一個由多條區塊鏈異構組成的區塊鏈集合,其在做的就是一套基於區塊鏈技術的作業系統,類似於 Windows、Android、ios。你可以利用波卡來開發各種各樣的應用,也可以把現有的應用透過技術接入到波卡系統當中。波卡系統具有極高的跨鏈效能,這給其生態上的各種應用提供了極強的互動性,被業內人稱為 “跨鏈之王”。

近期,波卡的“平行鏈插槽拍賣”成為業內熱點。如果說波卡是一條旺盛的商業街,插槽就是街邊的旺鋪。要想在商業街當中售賣自己的商品,就必須參與到插槽拍賣當中。北京時間 1 月 13 日凌晨 3:00 左右,萬眾矚目的波卡平行鏈開發工作再次迎來一大里程碑,平行鏈測試網 Rococo V1 正式開放註冊申請,這意味著Kusama 和 Polkadot平行鏈插槽拍賣和上線將逐漸拉開帷幕。

十、區塊鏈儲存

儲存並不是一個新領域,目前儲存行業主要有四類:桌面級儲存、企業級儲存、雲端儲存和區塊鏈儲存。

伴隨區塊鏈技術的發展與成熟,區塊鏈儲存開始愈加受到關注,它旨在解決此前儲存市場存在的四個關鍵問題:

資料儲存成本太高

資料中心化管理風險較大

大規模資料傳輸和維護較難

容易受到攻擊

區塊鏈儲存,也稱為“分散式儲存”,是指用區塊鏈激勵構建的去中心化儲存系統,是區塊鏈和儲存系統的有效結合。區塊鏈本身是一個分散式的賬本,是一個分散資料庫,使得區塊鏈技術在儲存方面具有先天的應用場景和優勢。

提到分散式儲存,不得不提的就是IPFS。IPFS(Inter Planetary File System,星際檔案系統)是一種內容可定址的點對點超媒體協議,旨在取代傳統網際網路協議HTTP,建立開放的分散式儲存和共享檔案的網路傳輸協議。在IPFS網路中的節點構成了一個分散式檔案系統,任何人可以在全世界任何一個地方快速獲取儲存在IPFS系統上的檔案。具有下載速度快、全球儲存、安全、資料永存等優勢,能可以很好解決HTTP現階段所存在的問題。

其中,“內容定址”是IPFS當中極為關鍵的一環。那什麼是“內容定址”呢?假設你想從網上下載一張照片,你需要告訴電腦去哪裡找這張照片,也就是照片所在的 IP 地址或域名——這就叫“地址定址”。而IPFS 則是把“地址定址”改為“內容定址”,即每個檔案都有其獨特的雜湊值,我們也可以理解為指紋,當你想下載某個檔案時,只需問網路“誰有含有這個雜湊值的檔案”,然後 IPFS 網路上的某個節點就會將檔案提供給你。

而Filecoin正是由IPFS同一團隊Protocol Labs(協議實驗室)開發的專案,屬於IPFS之上的一個激勵層,激勵機制則是FIL通證。在FIlecoin網路中的礦工可以透過為客戶提供儲存和檢索服務來獲取FIL;相反,客戶可以透過花費FIL僱傭礦工來儲存或分發資料。

簡單來說,Filecoin專案的目標是整個雲端儲存市場,把所有閒置的儲存資源利用起來,形成一個演算法市場。隨著5G、大資料的發展,雲端儲存市場體量不斷增長,在Filecoin的熱度之下,儲存領域吸引了不少流量和資金,迎來了更多關注和機會。

我們已經進入區塊鏈大發展大繁榮的黃金十年

一百年的程序其中最核心、最關鍵的時間其實是在未來的十年。我們對數字資產的把握和理解,在很大程度上不僅僅會影響我們這一代人的命運和財富,而是有可能會對兒子、孫子,未來家族的命運,幾代人都會產生影響。區塊鏈行業的財富機遇來自於認知盈餘變現,擁有區塊鏈思維就是找到未來的創富密碼,想從根本上理解數字資產以及區塊鏈商業的變革邏輯並非易事,需要對二者形成相當系統化的認知,只有這樣才能全面準確把握它們的真正價值。

區塊鏈是商業世界中“氫彈級別”的武器,其力量來自於網路效應(空間價值)與金融槓桿(時間價值)的相乘得到的“乘數威力”。區塊鏈本質上是結合了技術創新、數字金融、經濟社群和產業應用四位一體的深度融合創新的新物種。

在未來,數字資產都將以區塊鏈技術為基礎,而新技術的商業落地不僅需要時間的沉澱和技術的打磨,更需要從業者擁有前瞻性的思維進行探索,區塊鏈思維將成為全社會基礎性的思維方式。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