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加密貨幣借貸與證券回購市場異同!

買賣虛擬貨幣

探究加密貨幣借貸與證券回購市場異同!2018年以來,金融化逐漸成為加密貨幣市場發展的主流趨勢,市場中出現了許多創新的金融產品和服務。事實上,這些產品和服務都可以在傳統金融市場中找到相應的原型,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應該是抵押借貸。

這項業務興起於2018年,在短短一年的時間裡貸款發起量增長到80億美金。本文就將詳細介紹加密貨幣借貸服務,以及它所對應的傳統金融業務——回購市場。我們將分析這兩個市場的基礎結構,重要的相似點和差異點,以及發生過的暴跌事件。

2018、2019年抵押借貸總規模(美元)

回購市場是一個進行短期資金融通交易的市場,借款人在該市場中出售低風險證券,並承諾以後會回購相同的證券。還有一種逆回購,指的是資金融出方將資金融給資金融入方,收取有價證券作為質押,並在未來收回本息,並解除有價證券質押的交易行為。

回購交易有以下四個特點:

1. 貸方以略低於市場價值的價格購買證券(稱為“減價”);

2. 利息會在交易期間增加;3. 只有高質量的資產(如美國國債)才能作為抵押物;4. 如果發生借款人違約,放貸人有權清算抵押品,從而最大程度地降低了放貸人的風險。

回購交易最初在1915年被銀行用來在不繳稅的情況下向美聯儲借款。從1970年代開始,回購市場被更多地用作短期資金/投資渠道,並且隨著美國債務的增加,計算機化的發展(允許進行實時核算),以及利率的波動,其市場繼續增長。隨著回購市場規模的擴大,其發揮的關鍵經濟功能已成為金融市場整體流動中不可替代的一部分:

1. 提供低風險的現金投資選擇

2. 抵押品轉換

3. 支援現金市場流動性

4. 風險對沖

5. 使用流動性資產獲得現金流

除了上面列出的五個功能外,回購市場也是美聯儲和其他中央銀行實施貨幣政策變化的直接渠道,它控制了經濟中的短期利率和基礎貨幣的供應。

顯然,回購市場為整個金融體系提供了至關重要的價值。但是,這是以犧牲整個金融系統的穩定性為代價的,這很容易受到短期債務不穩定的影響。2008年金融危機就是這種確切風險的例證,當時市場的主要問題是抵押品的質量,而現在的主要問題是對現金的需求遠遠超過供給。

2019年9月17日,回購市場的流動性凍結時,市場驗證了這個問題。盤中隔夜回購利率在幾個小時內升至10%以上,但仍然沒有現金持有人願意放貸。美聯儲不久後宣佈,他們將提供每日750億美元的短期資金支援回購市場,並在較長時期內每週兩次提供350億美元的額外支援。

2017-2020間美聯儲介入回購市場行為

加密貨幣抵押貸款的基本結構與回購市場類似,借款方將加密資產以折扣價抵押給貸方,並在未來贖回。最初的借貸需求來自比特幣的大額持有者,他們不想出售其持有的比特幣,但有現金流的需求。

加密貨幣的總貸款量中約有80%來自於中心化借貸方,其餘20%來自Defi借貸平臺。加密貨幣的借貸市場與回購市場的主要在抵押物、抵押率和技術安全性上有明顯差別。而借貸對於加密貨幣市場的經濟功能,與回購市場基本類似:低風險的投資選擇,獲取現金流,套利交易。

過去的暴跌危機往往是由單一的下跌事件引發的一系列大量拋售。而新型加密金融生態系統中,由於不同產品和服務之間相互關聯,增加了引發系統性風險的可能性。由單個事件引起的價格下降可能會成倍地惡化,因為它會觸發多個不同渠道的大規模拋售。

2020年3月12日可能是加密貨幣領域發生過的最大的去槓桿事件。儘管許多人指出是傳統金融市場下跌導致的加密貨幣的突然拋售,但如此嚴重的下跌很大程度上歸因於衍生品交易平臺的大量清算。隨著抵押品價格暴跌,衍生品平臺在價格下跌中的清算導致了更多的貸款清算。

透過比較發現,這兩個系統都存在固有缺陷,並且容易受到系統性風險的影響。現實情況是,如果任何系統中的槓桿過高,則資產價格就有可能崩潰。但是,傳統金融市場與加密市場的區別在於,中央銀行是其最終的支持者,他們會在必要的時候介入市場,以防止所有資產大規模崩潰(至少目前是這樣的),而加密貨幣沒有相應的支援。

美聯儲分別於2019年和2020年介入回購市場,並有效地保護了投資於“低風險”回購市場的現金貸方免受任何重大損失。然而,3月12日的加密貨幣的危機摧毀了DeFi協議的貸方,即使這些貸方本來是想投資風險相對較低的固定收益產品。

對於加密貨幣借貸市場面臨的問題,沒有簡單的解決方案,但可以確定的是,市場的持續增長至關重要。梅特卡夫定律被用來評估比特幣的基本價值,它指出網路的價值與使用者數量的平方成正比。換句話說,網路的價值隨著使用者數量的增長而增長。在過去的兩年中,金融化對於發展加密網路至關重要,並且在未來仍將是至關重要的部分。任何試圖縮減金融化的嘗試都可能導致網路價值的破壞。

加密貨幣需要持續關注傳統金融市場,其中的經驗教訓可以為加密金融生態系統的發展提供巨大價值。畢竟,在其悠久的歷史中,傳統金融已經經歷過多次相同的問題。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