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破去中心化世界裡的權利壟斷

買賣虛擬貨幣

只要交易成本等於零,產權的初始配置不影響效率。

——1991年諾貝爾經濟學獎經濟學家 羅納德·科斯

一、交易所的歷史

人類商業的歷史就是一部交易的歷史。

商業源於原始社會以物易物的交換行為,它的本質是基於人們對價值的認識的等價交換。形成初期是以物換物的方式進行的社會活動。後來發展成為以貨幣為媒介進行交換從而實現商品流通的經濟活動。

交易所,是進行交易某種資訊及物品等的平臺。

交易所藉助資訊平臺,實現產權資訊共享、異地交易,統一協調,產權交易市場及各種條款來平衡交易。通常分為外匯交易市場、證券交易所和商品交易所。而以股票、公司債券等為交易物件的叫證券交易場所;以大眾商品(如棉花、小麥等)為交易物件的叫商品交易所。

世界上第一個期貨交易所的誕生宣告了基於商品期權的全球化交易所出現。這就是誕生於1571年的英國,世界上第一家集中的商品市場——倫敦皇家交易所,後來在其原址上,衍生出倫敦國際金融期貨期權交易所。 而現代意義上的期貨交易則源於1848年的芝加哥,當時,82為芝加哥商人發起組建了芝加哥期貨交易所(CBOT),並採用遠期合約方式進行交易。

1609年, 阿姆斯特丹證券交易所(Amsterdam Stock Exchange,AEX)的誕生,宣告:人類歷史上第一個以公司資產證券化的全球化票交易所出現。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將公司股權證券化進入交易。

外匯交易市場歷史悠久,最早的歷史可追溯於聖經時代。但現代外匯市場源於1973年,史密斯索尼安協議與歐洲共同浮動匯率機制瓦解,標誌著自由浮動匯率機制的正式到來。外匯市場空前繁榮。

20世紀90年代到2009年以前,PC網際網路和移動網際網路的誕生與繁榮,改變了金融資訊交換方式。然而對於現代金融交易所的格局、標準及協議沒有太大的變化。

金融的世界難道就是一成不變不可打破和重構的嗎?

二、比特幣和數字貨幣交易所

2009年1月3日,比特幣的誕生宣告人類進入新的時代——區塊鏈時代。

比特幣作為全新的金融資產和貨幣物種,破壞性崛起。它基於去中心化網路,不可篡改,雜湊演算法加密,全球無障礙流動,重新構建全新的全球數字貨幣與資產和去中心化數字支付網路。一個全新的完全去中心化的金融世界——區塊鏈金融世界形成。

2010年2月6日(一說3月17日),全球第一家數字貨幣交易所Bitcoin Market由dwdollar“創立。

2010年7月18日,Mt.Gox(全稱:Magic:The Gathering,Online eXchange)由之後瑞波幣創始人之一的JedMcCaleb正式創立,是迄今為止最著名的交易所之一。

2011年6月9日,國內第一個比特幣交易平臺——比特幣中國由楊林科創辦並正式上線。

2011年8月份,Bitstamp交易所由位元社羣的名人Nejc Kodric和Damijan Merlak於Damijan Merlak的故鄉斯洛維尼亞創立。

2013年6月,徐明星的OKCoin幣行正式成立。

2013年5月15日,李林購買“huobiwang”域名。同年9月1日,上線比特幣現貨交易平臺——火幣網。

2017年7月,趙長鵬籌集了1500萬美金,在日本創立幣安交易所。

數字貨幣交易所的產生,打通了區塊鏈金融世界與傳統法幣金融世界的價值交換。

2013年底,以太坊發明人Vitalik Buterin釋出以太坊初版白皮書,以太坊(ETH)誕生。以太坊ETH透過智慧合約和分散式網路的結合,實現了全新的區塊鏈資產代幣發行的功能,尤其是基於ETH的ERC20協議,成為區塊鏈代幣發行之王。奠定了ETH全球第二大數字貨幣的堅實地位。

以太坊的誕生,實現了現實世界資產在區塊鏈金融世界的對映。

但是,去中心化的區塊鏈世界就是如同烏托邦一樣美好和安詳嗎?

三、去中心化世界裡的中心化權力中樞

比特幣精神的核心——去中心化構建了願景美好的區塊鏈世界,而這個世界卻並沒有中本聰在白皮書中描述的那樣完全去中心化的美好和公平。

因為人性中的貪婪和傲慢,去中心世界裡漂浮著中心化的權力中樞——中心化交易所。

中心化交易所資產託管不透明,成為岌岌可危的資金盤。

使用者從充值到中心化交易所的時候,使用者的區塊鏈資產掌控權利本質已經轉移至交易所,因為伺服器及錢包地址和交易資料的不透明,中心化交易所需要對抗的是人性中的貪婪,交易所虛增IOU和挪用客戶保證金參與市場做對賭的行為,將成為交易所的系統性風險。

中心化交易所上幣費驚人,已成為區塊鏈世界的終極收割機。

“我們要花上千萬的費用,才能上幣,且要滿足一系列的條件。”某專案方的創始人稱,交易所儼然站在了食物鏈的最頂端,而專案方,是終極韭菜。

丟幣頻發,中心化交易所的安全問題極為嚴峻。

從門頭溝交易所因為被駭客攻擊造成比特幣丟失導致破產,到號稱最安全的交易所幣安被盜7000BTC,據交易所從業者敘述,99.99%的交易所都會有區塊鏈資產被盜的情況。中心化交易所,早就成了駭客眼中的肥肉。

中心化交易所是一個和區塊鏈精神完全相違背的世界,中心化的集中、壟斷、腐敗、重重危機,讓ETH創始人V神對其忍無可忍,發出讓中心化交易所下地獄這樣怒吼。

基於區塊鏈精神的數字資產交易解決方案在哪裡呢? 

四、去中心化交易所

去中心化交易所是去中心化區塊鏈資產交易方案的創新嘗試。

去中心化交易所主要解決中心化交易的兩大痛點和被主要詬病的問題:一是資產安全問題,二是交易審計。

資產安全。去中心化交易所採用的是智慧合約,使用者的資產託管於智慧合約,一旦資金被納入智慧合約,那麼只有擁有智慧合約賬戶私鑰的人才能接觸該資金。只要使用者保管好私鑰而不被惡意第三方知曉,便能保證資金安全。

駭客即便攻擊交易所獲得了交易所私鑰,除非能獲得使用者私鑰,否則無法轉移使用者資產,而交易所又不儲存使用者私鑰,最終只能一無所獲。

交易審計。全球排名前五的中心化交易所OKEX釋出過“關於OKEX對異常交易進行回滾的公告”,採取回滾交易,讓一部分交易作廢,這個實際上就是篡改了自己的交易資料。另外,還有偽造資料現象,這些資料造假無法審計,以至於被利用謀利。

而在去中心化交易所這裡,每一筆交易資料及記錄都可以鏈上查詢、可追溯。一旦交易資料提交到鏈上,它就是真實可靠、公開透明、不可篡改。此外,使用者的交易、充值、提現等都可以在鏈上追蹤到,不受第三方控制,最大限度保證交易的真實性。

截止2018年12月31日,全球去中心化交易所數量大約在250家(包括運營中和開發中的),大多基於Ethereum和Bitshares。其中,完全去中心化的純鏈上交易的去中心化交易所不多,絕大多數嚴格意義上,應當稱之為半去中心化交易所。

因為,為了提高使用者的交易體驗,去中心化交易所會在交易邏輯和資產管理等方面犧牲不同程度的去中心化性,這也佐證了區塊鏈世界中“不可能三角”理論的存在。

根據最新的CoinMarketCap資料,全球調後交易量排名前100的數字貨幣交易所中,只有3所是去中心化交易所,總排名第一的是中心化交易所Binance,24小時交易額為$19.24億;去中心化交易所中排名最高的是Bitshares,24小時交易額為$751.06萬,總排名第82位,差距255倍左右。



去中心化交易所雖以去信任的方式解決了安全問題,但在使用者體驗和交易成本等方面的缺陷卻極大地制約了自身的發展。

交易等待時間長。在去中心化交易所中,所有的交易操作都是在區塊鏈上進行的,因此交易的快慢取決於區塊鏈本身的確認速度。目前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大多是基於以太坊開發的,而以太坊上的交易確認時間大約需要幾十秒,這相較於在中心化交易所上的操作而言時間偏長。

交易流動性堪憂,交易深度不足。由於區塊鏈網路交易處理效能低下,並不能處理高併發的實時交易,因此在交易量上限上遠不如中心化交易所,流動性受限。

交易成本費用高昂。會受到區塊鏈本身交易費用的影響,因此對於小額交易而言交易成本會變得很高。

使用者體驗較差。由於使用者自己掌握公私鑰,因此需要使用者具有一定的公私鑰操作知識,否則私鑰丟失便無法再找回,同時也可能出現私鑰不慎洩露而導致資金被盜。

如何在現實和理想之間、在使用者使用體驗和資產安全之間找到一條融合的路徑,是一個創新的命題。路印協議Loopring的設計模式或有可借鑑之處

五、路印協議Loopring



路印協議Loopring是去中心化交易撮合協議。

擁有一套公開的用於執行交易和撮合操作的智慧合約,還有一組鏈下參與者用來撮合和廣播訂單。路印協議採用去中心化技術,允許多家交易所透過競爭,對同樣的訂單進行鏈外撮合及鏈上清結算。

路印協議解決的區塊鏈交易的問題及特點

1.   資產託管與清算與交易所分離,免除交易所風險

訂單中的代幣不必充值到交易所做資金託管,在下單、撮合、清結算過程中一直儲存在使用者自己的地址中,交易所及協議均無法操控使用者資金,免除資金被中心化機構操控風險。

訂單不鎖定使用者代幣,下單後依然可以任意使用自己的數字代幣,餘額不足時自動調整訂單的數額且保持價格恆定。訂單在區塊鏈外生成,傳播、撮合;鏈上清算轉賬。

2、環路撮合提供更高的交易成功率

面對上千種代幣交易的交易市場,交易路徑非常更加複雜。假如使用者A想用lrc換eos,使用者B想用eos換BTC,使用者C想用BTCUSDT等,傳統的幣幣交易是無法將這個三個訂單撮合成功的。

協議會把訂單釋出至全網多個交易所找到合適的價格促成這些訂單交易。環路撮合技術可以一次性的處理包括多種代幣的多個訂單,將市場上把所有參與交易的訂單形成了一個巨大的訂單池。理論上可以提高整個交易市場的流動性和交易成功率。

3.全網共享訂單解決深度問題

無論是中心化交易所還是去中心化交易所,交易所與交易所之間存在著巨大的交易資訊鴻溝。使得90%的交易所面臨交易深度不夠的問題。

協議中一個訂單可以被廣播給多個交易所,被這些交易所並行撮合。一個訂單可被一個交易所撮合成功一部分,被另一個交易所撮合成功另一部分。交易所之間存在競爭關係,因此訂單會被更快、更好(價格最優)地撮合。

4DEX可使用自身代幣作為撮合費用,減少交易摩擦

允許DEX使用自己的平臺Token作為撮合費用,這一點對於DEX是比較友好的,也是減少交易摩擦的重要方式。

以路印原生代幣作為撮合費用,使用者在沒有路印原生代幣的情況下,想要交易需先行購買路印原生代幣,這是增加交易摩擦的行為,不利於使用者拓展及增加流動性。

5、去中心化治理,鼓勵社羣參與

去中心化治理主要是對各種燃燒率引數進行投票管理,也包括某些ERC 20 Token應該被放到哪個燃燒率階梯當中。

去中心化治理的挑戰還包括如何限定持幣量太大的賬戶的權利(投票權重),鼓勵儘可能多的Token持有者參與到投票當中,以營造更公平的治理環境,獲得社羣使用者更多的支援。

6為DEX研發團隊提供技術支援

為了降低採用協議的專案團隊的信任成本、研發成本和運營試錯成本,路印自身先完成了開發、部署、運營工作,之後把經驗分享給DEX研發團隊。

六、區塊鏈世界的交易基礎設施建設者

十年曆史的區塊鏈世界仍然是一個混沌初開的大陸,各個創新物種生態野蠻生長,而基礎設施則是一片泥濘和原生。交易現在依然是區塊鏈商業的核心賽道,但交易的壁壘和藩籬無處不在,作為區塊鏈世界的交易基礎設施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希望能為區塊鏈世界提供更安全、無縫、平滑、高效的真正去中心化的交易高速公路。

這是一個極為重要的賽道,也是一個極為重要的使命,對區塊鏈世界意義重大,安全、平滑、高效的去中心化交易,在區塊鏈世界是必須的,也是大眾所期盼的,只是希望這一天能儘早到來。

以上僅作為探索區塊鏈世界去中心化交易所發展路徑的一些思路,供大家借鑑參考。

參考文獻:

1、 《去中心化是甚麼?為甚麼需要去中心化交易所?》作者:區塊鏈之家

2、  維基百科,百度百科

3、《交易所:去中心化的世界裡的權力中心》作者:閃電HSL 

4、《路印協議白皮書》、路印官網及公開報道

5、《去中心化交易所行業分析》作者:陳明豔

-END-

作者:區教授

宣告本文為作者獨立觀點,不代表區塊鏈研習社(公眾號)立場,亦不構成任何投資意見或建議。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