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中的矛與盾

買賣虛擬貨幣
Block 0:透明性與隱私保護作為一種分散式賬本技術,區塊鏈系統記錄所有的交易資訊,並在所有參與者之間進行共享。系統的每個參與方都可以擁有賬本的相同副本、驗證每一筆交易。毫無疑問,相比於傳統的中心化系統,區塊鏈技術為業務提供了更高的透明度。透明性是利益相關者建立信任的關鍵因素,也是區塊鏈系統的共識基礎。將相同的賬本記錄分佈在整個區塊鏈網路中以供所有人檢視是區塊鏈透明性的核心。同時,利用透明性,區塊鏈系統的共識協議用來確認在網路上待執行的交易。在這種情況下,所有參與方需要一致同意才能生成和追加新區塊。(在部分型別的區塊鏈系統中,僅允許共識方或者區塊生產者參加區塊生產,但這不影響本文的闡述。)區塊鏈在帶來透明性的同時,也帶來一個新的問題,各方隱私如何得到保護?如果交易資訊被惡意利用和分析,將給使用者隱私帶來嚴重的威脅。而透過強大的加密技術確保各方隱私,區塊鏈的透明性潛力又可能會受到限制。找到透明性和隱私保護的平衡點因此顯得尤為重要。隱藏身份和交易資訊是目前隱私保護關注的重點。比如,交易發起者可以使用環簽名技術隱藏身份,採用Pedersen承諾機制隱藏交易數額。為了解決加密資料的驗證需求,安全多方計算、零知識證明、同態加密等密碼學技術被用來實現隱私計算。交易資訊透明有助於快速達成共識,提升業務的透明度和協同水平,方便第三方機構進行業務監管。區塊鏈隱私保護方案用來提升隱私和安全,避免交易被惡意追蹤和使用。如何既實現對隱私資訊的保護,又同時實現資料的透明應用,這是技術上的挑戰,也是應用模式和監管的挑戰。
Block 1:分權與博弈去中心化或者多中心化,是區塊鏈技術的主要優勢之一。實現了權力分散化管理(公有鏈)和權力中心的多元化(聯盟鏈),沒有單一管理員可以保留對系統和資訊的控制。相反,網路上的節點必須就交易的合法性達成共識,以便在所有節點上覆制最新資料。另一方面,藉助區塊鏈技術,資料記錄儲存在一系列跨地域的節點上,這大大降低了由於火災、盜竊、自然災害、檔案系統損壞等原因導致的資料丟失風險。去中心化最大的特點是擺脫了對伺服器的依賴,無需傳統的第三方中心化系統(通常是銀行、電商平臺或者中央伺服器)即可執行交易,也就是說,使用區塊鏈構建的業務系統無需第三方或中間人來做擔保,消除了由此帶來的間接費用。然而,調和分散式賬本記賬矛盾的成本很高。以比特幣為例,任何人都可以驗證和新增交易,打包區塊,但每個區塊僅允許一個使用者這樣做。使用者透過讓他們的計算節點尋找合適的隨機數來競爭記賬權利,參與這個過程(挖礦)需要大量資源而且成本很高。雖然此後不同型別的區塊鏈系統引入了不同的共識協議,但核心設計都是圍繞對記賬權力的爭奪和確保記賬安全。區塊鏈記賬者之間是一場充滿博弈行為的較量。在公有鏈中,記賬者不斷升級自己的硬體資源,力圖在其他人之前完成新區塊的打包,獲得記賬激勵。另外一方面,應對51%攻擊是記賬者最關注的話題之一,如果區塊鏈系統可以實現一天或者哪怕一個小時的交易逆轉,將意味著有人會遭受巨大損失,這類攻擊對於區塊鏈的不可篡改性是個巨大的威脅。所幸的是,在生態的內部,區塊鏈提供了一套良性的博弈機制,在激勵機制設計沒有漏洞的前提下,理性的記賬者沒有偏離記賬策略的動機。如同中本聰在比特幣白皮書中所描述,如果有一個貪婪的攻擊者能夠集合51%的算力,那麼他面臨一個選擇:要麼將它用於二次支付攻擊,要麼使用它來生成新的代幣。最後他將發現,遵守規則有利於他獲得更多的數字貨幣,而不是破壞制度和自己財富的有效性。在沒有一個外部巨獸入場之前,我們暫且認定這個生態是均衡的。
Block 2:程式碼即法律與監管合規“程式碼即法律(Code Is Law)”,隨著數字技術的出現,程式碼已經逐漸成為網際網路上規範使用者行為的主要方式。而隨著區塊鏈技術的出現,智慧合約的執行和規範化得到嚴格保障,許多業務規則可以部分或全部自動執行。透過區塊鏈技術和智慧合約,交易成本和交易時間降低了幾個數量級。同時,智慧合約可以實現預防控制,從而在交易上鍊之前消除部分可能帶來的業務和法律隱患。智慧合約為數字資產提供了確定性管理機制,還可用於描述利益相關者之間更為複雜的業務邏輯。分散式自治組織(DAO)可能代表了最為複雜的一類智慧合約。在一個沒有人為管理的區塊鏈系統中,DAO嘗試去管理一群擁有相同利益和目標的人,保持生態的持續有序執行。透過智慧合約,DAO可以確定治理規則,包括組織章程、治理法規和議事規則,並用自我執行的程式碼代替日常運營管理。DAO既是自治的,又是自給自足的。不幸的是,智慧合約既不是特別智慧,它只能像編寫程式碼的人一樣聰明;也不能與合同(contracts)相混淆,智慧合約具有成為合同的潛力,但首先需要解決技術與法律方面的問題。儘管計算機程式碼比法律條文可以更有效地執行,但距離法律即程式碼(Law is Code)還有相當遙遠的距離,我們還很難將法律條文的歧義性和靈活性轉化為可以由機器解釋的形式化語言。智慧合約安全性是另一個在技術層面需要解決的問題。智慧合約的數學確定性和區塊鏈的不可撤銷性是一把雙刃劍,一方面,它依賴自動化規則來解決爭議,另一方面,任何微小的程式碼錯誤都可能將利益相關者打入萬劫不復的境遇。依據現有的監管框架對區塊鏈技術採取對應的監管措施是目前各個國家普遍正在進行的事情。透過監管合規引導,區塊鏈技術才能在數字資產交易和產業場景落地方面發揮積極的作用。同時,正如摩根大通在其2020區塊鏈報告中提到的,全球區塊鏈技術和加密貨幣相關的法律法規框架仍不完善,這將導致生態系統建設不足,進而阻礙它們被廣泛採用。
以Libra為例。Libra 2.0白皮書於今年4月釋出。之前,Libra引發了關於隱私、洗錢、金融安全等問題的廣泛擔憂,讓全球政策制定者和市場人士重新開始聚焦加密貨幣監管問題。為了滿足監管要求,Libra 2.0放棄了向無許可公有鏈系統的過渡計劃,允許參與方瞭解對手方的資訊(KYB,know-your-business),為金融合規和全網路風險管理制定一個全面的框架。Block 3:結語技術沒有內在含義,人們透過使用它們賦予其意義和目的。任何技術在引發廣泛的社會變革之前都需要經過無數次迭代,正如《人類簡史》中的描述,“學習如何有效駕馭和轉換能量之後,也解決了另一個阻礙經濟成長的問題:原料短缺。等到人類找出方法駕馭大量而又廉價的能源之後,就開始能夠取得過去無法使用的原料(像是在西伯利亞荒原採集鐵礦),或者從越來越遠的地方將原料運來(像是從澳大利亞將羊毛運到英國的紡織廠)。同時,科學上的突破也讓人類能夠發明全新的原料(像是塑膠),或是發現先前未知的天然原料(像是矽和鋁)。”區塊鏈技術的迭代升級,是矛與盾不斷折衷的過程,也是與產業應用不斷融合的過程。產業區塊鏈的發展不會一蹴而就,但在這片產業森林中會長出各種新的物種,更多細分市場的需求將被滿足。Block 4:參考文獻1. Liu, Ziyao & Nguyen, Cong & Wang, Wenbo & Niyato, Dusit & Wang, Ping & Liang, Ying-Chang. (2019). A Survey on Applications of Game Theory in Blockchain.
2. What if blockchain offered a way to reconcile privacy withtransparency?3. 一文讀懂區塊鏈上的隱私與監管問題4. J.P Morgan, Blockchain, Digital Currency and Cryptocurrency: Moving Into the Mainstream? (21 February 2020). 5. De Filippi, Primavera & Hassan, Samer. (2016). Blockchain Technology as a Regulatory Technology: From Code is Law to Law is Code.6. Bitcoin: A Peer-to-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7. Libra White Paper.
8. 《產業區塊鏈》,湯道生、徐思彥、孟巖、曹建峰,中信出版社,2020-04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