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入門100詞,建議收藏

買賣虛擬貨幣
這是一本專為區塊鏈愛好者準備的 “行業詞典”如果你剛進入區塊鏈行業,還是個 “newbie”,想清晰瞭解區塊鏈行業,就有必要透過閱讀大量文字資料,甚至觀看一些影片來汲取知識。在這一過程中,你肯定就會接觸到許多區塊鏈 “行話”,比如,“雜湊演算法”、“零知識證明”、“隔離見證”、“區塊鏈不可能三角” 等等。就算你已是個 “老手”,也可能會遇到很多 “生僻詞”。一些詞彙在不同行業有不同的解釋,比如 “gas”,翻譯成 “氣體”?其實是 “以太坊網路中用於衡量執行交易或智慧合約工作量的計算單位”。可見,手中隨時備好一本 “行業詞典”,是有多麼的重要。

為此,CoinDesk 中文版從 A 到 Z,整理了 100 個區塊鏈從業者常用詞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ABI:Application Binary Interface,智慧合約的介面說明,ABI 是以太坊的一種合約間呼叫的訊息格式,類似於 WebService 的 SOAP 協議一樣,也就是定義操作函式簽名、引數編碼、返回結果編碼等的協議。

Address:地址,由字母和數字所組成的字串,表示加密貨幣可以發出和接受的地址。

Algorithm:演算法,寫成程式碼的規則和命令,計算機自動執行以解決問題。

AltCoin:山寨幣,泛指比特幣以外的加密貨幣。

AML:Anti - Money Laundering,反洗錢,是一個防止金融犯罪的法律框架。

API:Application Program Interface,應用程式介面,用以滿足軟體之間互動的軟體工具。

ASIC: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專用積體電路。

ASIC Miner:專門為挖出某種加密貨幣而設計的挖礦裝置。

Atomic Swap:原子互換,無需透過交易所,讓使用者直接在錢包中進行不同幣種的互換。

BFT:Byzantine Fault Tolerance,拜占庭容錯,一種容忍惡意行為的共識協議,可以保證即使在系統中存在惡意節點傳送錯誤資訊或者出現其他異常行為的情況下,各節點也能在分散式計算機網路中達成正確的共識。

BIP:Bitcoin Improvement Protocol,比特幣改進協議,指比特幣社羣成員所提交的一系列改進比特幣的提議。

Bit:位元,用 0 或 1 表示的二進位制程式碼。同時,它還是一個小額的比特幣單位,1,000,000 Bits 等於 1 BTC。

Block:區塊,不可篡改的數字檔案,其中儲存了發生在區塊鏈網路上的所有行為。每個區塊有自己的時間戳、默克爾樹雜湊值、電子簽名以及交易資訊。

Block Explorer:區塊資源管理器,是一種用來檢視區塊上所有交易的線上工具,提供如網路雜湊率和交易增長率等資訊。

Block Height:區塊高度,當前區塊的序號。

Block Reward:區塊獎勵,基於區塊鏈內部機制,為節點或礦工所提供的獎勵。

Bulletproofs:防彈協議,由斯坦福大學提出,把膨脹係數減少到普通交易的三倍(原來是 60 倍),可以大幅降低隱私交易的資料量大小。

CAP:CAP 定理,在分散式非同步網路模型中不能同時保證一致性、可用性和分割槽容錯性。

Confirmation:交易確認,指驗證某個或某一系列的交易資訊。在比特幣區塊鏈上,每個交易必須要被 6 個不同的節點確認才算成功。

Consensus:共識,當所有網路參與者同意交易的有效性時即達成共識,確保分散式賬本是彼此的精確副本。

Cryptography:密碼學,一種使用程式碼和密碼來對敏感資訊或資料進行加密和解密的技術。

Cryptocurrency Mixing Service:加密貨幣混幣服務,透過將可能被識別的加密貨幣資金與其他貨幣混合以掩飾資金的流向,令人難以追溯資金源頭。加密貨幣混幣服務旨於提高加密貨幣的匿名性,因為加密貨幣提供了任何人都可以查閱所有交易的公共賬本。

DAO:去中心化自治組織。(點選檢視詳情)

DApp:去中心化應用。(點選檢視詳情)

Dark Web:暗網,沒有被網路搜尋引擎索引的加密網路,只能用特殊軟體、特殊授權、或對計算機做特殊設定才能訪問。

DDoS:Distributed Denial Of Service,分散式拒絕服務,一種網路攻擊的方式,惡意攻擊者透過多個伺服器進行流量攻擊。

Decentralized:去中心化,所有權不歸單個實體,而是分散給任何想要加入該網路的成員。

Deflation:通貨緊縮,價值累積的經濟副作用,通貨緊縮時,相同數量的貨幣可以使人們購買更多的商品。

Demurrage:滯期費,在某些加密貨幣協議中所實行的一種懲罰形式,對未使用資產的錢包徵稅。假設你持有 10,000 個 EOS,並且 5 年內不想動它們,那麼這對你來說非常不好,因為你所持有的 EOS 可能會被滯期費消耗殆盡。

DEX:Decentralized Exchange,去中心化交易所,用於進行去中心化交易的網站。

Difficulty:挖礦難度,用以衡量完成下一個區塊雜湊計算所需的算力。

Distributed Ledger,分散式賬本,是一種在網路成員之間共享、複製和同步的資料庫。分散式賬本記錄網路參與者之間的交易,比如資產或資料的交換。這種共享賬本降低了因調解不同賬本所產生的時間和開支成本。(點選檢視詳情)

Double Spending:雙花,透過控制網路雜湊算力,將同一個數字貨幣同時花費兩次,這會導致加密貨幣在交易所的價格嚴重受挫。

ERC:Ethereum Requests for Comment,以太坊意見徵求,討論專案時,一開始會用 EIP 提出建議,在討論過程中有一些要徵求更多人意見時,就會把細節放在 ERC 中,而且他們會用同一個號碼,比如 ERC-20 對應 EIP-20。

ERC-20:以太坊網路的一種協議,ERC-20 代幣是透過智慧合約基於以太坊網路上建立的,描述的是這種代幣合約必須要實現的功能和事件。

Escrow:託管,交易過程中引入第三方機構來保證所有參與者都合規。

EVM:Ethereum Virtual Machine,藉助以太坊虛擬機器將 Solidity 程式碼轉變為可以在區塊鏈上執行的加密程式碼。以太坊虛擬機器是設計執行在點對點網路中所有參與節點上的一個虛擬機器,它可以讀寫一個區塊鏈中可執行的程式碼和資料,校驗資料簽名,並以半圖靈完備的方式來執行程式碼。

FOMO:Fear Of Missing Out,特指人的一種害怕錯過心理。比如,比特幣價格突破了 10,000 美元,很多人會產生害怕錯過接下來比特幣繼續上漲的行情。

Fork:分叉,通常是因為軟體程式碼需要更新,因此要放棄以前的版本。(點選檢視詳情)

FUD:Fear Uncertainty and Doubt,害怕不確定和質疑,用來指某事物的未來非常黑暗或處於一段令人不安的時期。

Gas:以太坊網路中用於衡量執行交易或智慧合約工作量的計算單位。

Gas limit:某筆具體的交易能夠消耗的 gas 最大值,當交易的 gas limit 不足時,會出現 out of gas 錯誤。

Gas price:以另一種貨幣或 token(比如 Ether)計量交易花費的價格。為了穩定消耗 gas 的價值,gas price 是浮動的,根據貨幣或 token 價格浮動而相應變動以保持總價格穩定。gas price由市場供需決定(使用者願意支出的價格和礦工節點願意接受的價格的博弈)。

Genesis Block:創世區塊,比特幣網路的第一個區塊。

GPU:Graphics Processing Unit,圖形處理單元。對於比特幣挖礦來說,這是用來計算底層數學雜湊過程的工具。

Halving:減半,指區塊鏈挖礦獎勵減半行為。對於比特幣網路來說,每 4 年或者挖出 210,000 個區塊的時候,挖礦獎勵都會減半一次。最開始的獎勵是 50 BTC,到 2012 年減半成 25,然後 2016 年減半成 12.5,2020 年會變為 6.25。

Hard Fork:硬分叉,加密貨幣程式碼的徹底改變。通常來說,這樣的變化發生在程式碼的底層,比如隱私協議或共識機制。

Hash:雜湊,固定長度的字串,代表著輸入資料。以比特幣為例,其雜湊值由從前面區塊的資料中計算得到。

Hash Rate:雜湊率,衡量整個網路計算能力的單位。

HODL:單詞 HOLD 的錯誤拼寫方式,是在比特幣社羣中發展的一個俚語和網路模因,指長期持有某種加密貨幣而不賣出或使用。

Inflation:通貨膨脹,本意為貨幣流通數量增加,但也指因貨幣流通數量增加,而使得物價水準在某一時期內,連續性地以相當的幅度上漲,也就是物價上升,貨幣購買力下降的現象。

Inputs:輸入,在交易過程中,和輸出相對應的資料。輸入和輸出加起來,反映了相關地址的剩餘可消費餘額。

IP:Internet Protocol,網際網路協議。

KYC:Know Your Customer,“瞭解你的客戶”,是指政府要求企業對使用者身份進行稽覈的一系列規定。

Laundry:一種強化隱私和匿名的方法。

Lightning Network:閃電網路,是工作在區塊鏈上(主要面向比特幣)的第二層支付協議。其設計目的是實現交易雙方的即時交易,而區塊鏈的交易頻率則受限於其容量。(點選檢視詳情)

Merged Mining:混合挖礦,是指礦工利用其算力資源同時執行不同的加密貨幣節點,且可以同時挖出不同的加密貨幣。

Mining:挖礦,節點互相競爭去驗證和釋出交易資訊的過程。對比特幣來說,挖礦應該包含編譯過去所有區塊的引數與當前區塊的引數,同時還要解決超級困難的數學問題。

Miner:礦工,進行挖礦行為的主體,區塊鏈網路中的節點運營方,可以獲得挖礦獎勵。

Mining Pool:礦池,亦即多人合作挖礦,是礦工算力的集合體,使得挖到區塊的概率大大增加,然後根據每個人的算力佔比來分配獎勵,礦工收益更加持續穩定。

Minting:鑄幣獎勵,為參與使用者直接生成貨幣獎勵,在權益證明機制中更常見。

Money Laundering:洗錢,將非法資金透過某種方式來洗白,令執法部門無法追蹤。

Node:節點,接入到加密貨幣網路的電腦或裝置,節點越多,網路越穩定。

Nonce:偽隨機數引數,用於挖礦和雜湊演算法。

OffChain Transactions:鏈外交易,為了避免網路擁堵,而不在加密貨幣主鏈上進行的交易。

Oracle:預言機,預言機連線虛擬與現實,核心功能是提供資料上鍊服務,是實現智慧合約的必要條件。智慧合約是在區塊鏈提供的沙盒環境中執行,沙盒是個封閉環境,使合約程式碼不能讀取鏈外資料,但很多時候智慧合約又必須依賴外部資料,Oracle 就承擔了提供外部資料的功能。

Orphaned Block:孤塊,由於分叉而產生的孤立區塊。

Output:輸出,帶有傳送指令的部分加密貨幣交易資訊。

Paper Wallet:紙錢包,加密貨幣冷儲存的方式,其中私鑰和接收地址是列印出來。

P2P:Peer-to-Peer,點對點,資料分佈和資訊共享的某種結構,所有使用者直接相連,避免了單點故障。

PoS:Proof Of Stake,權益證明,是一種公共區塊鏈的共識演算法類別,它依賴於驗證者在網路中的經濟利益 。在基於 PoS 的公共區塊鏈(例如以太坊即將推出的 Casper 實現)中,一組驗證者輪流在下一個區塊提出投票並投票,每個驗證人投票的權重取決於其存款的大小(即股權)。PoS 的顯著優勢包括安全性,集中化風險降低和能源效率 。

PoW:Proof of Work,工作量證明,是一種對應服務與資源濫用、或是阻斷服務攻擊的經濟對策。一般是要求使用者進行一些耗時適當的複雜運算,並且答案能被服務方快速驗算,以此耗用的時間、裝置與能源做為擔保成本,以確保服務與資源是被真正的需求所使用,已成為了加密貨幣的主流共識機制之一,如比特幣所採用的技術。

PreMining:預挖礦,是指正式公開挖礦之前,某些特定的群體可以先挖一定數量的幣,並且強制每一個參與網路的使用者都認可這些預挖的區塊。比特幣並沒有預挖礦,其他的區塊鏈例如 BTCP 是預挖 5% 後才開放正式挖礦。

Private Key:私鑰,非對稱加密的兩種秘鑰之一。私鑰可以表示地址的所有者,不要和任何人分享你的私鑰。

Public key:公鑰,非對稱加密的兩種秘鑰之一。公鑰是透過私鑰推匯出的,公鑰進行轉換後就是錢包地址。公鑰可以公開,從而獲得資金轉入,同時也能跟蹤相應地址的歷史記錄。

Satoshi:比特幣可以劃分出的最小單位,1 Satoshi 為 0.00000001 BTC。

Satoshi Nakamoto:中本聰,比特幣的創始人,但至於誰是中本聰,至今尚無定論。有人猜測中本聰可能是一個人,有些人猜測是一個團隊或是機構。(點選檢視詳情)

Seed Phrase:助記詞,可以透過助記詞來恢復錢包,重新恢復對錢包的所有權。

Script:可以載入到工作量證明中的雜湊過程,用以修改共識引數。

Seed:種子,用於產生隨機數的私鑰。

Smart Contract:智慧合約,無需任何外部操作,就可以自動執行的演算法。(點選檢視詳情)

SegWit:Segregated Witness,隔離見證,比特幣程式碼的軟分叉升級,可以幫助網路承載更多的交易。(點選檢視詳情)

Side Chains:側鏈,旨在實現雙向錨定,讓某種加密貨幣在主鏈以及側鏈之間互相“轉移”。以比特幣為例:透過側鏈技術,比特幣可從主鏈“轉移”到其他區塊鏈之上,並在“轉移”後的區塊鏈上使用,同時還能安全“返回”主鏈;整個過程比特幣保持著相同的價值。

Signature:數字簽名,一種用於驗證數字身份的數學過程。

SPV:Simplified Payment Verification,簡單支付驗證,一種客戶端替代方案,不必下載完整的區塊鏈資料,只需要下載每個區塊的塊頭資訊即可,非常小,用於實現輕量級錢包。

Stale Block:穩定區塊,指已經完成交易的區塊,在技術愛好者中比較常用,這個區塊不會再有任何礦工獎勵。

Soft Fork:軟分叉,指向前相容的分叉,節點不會透過任何方式被強制升級,執行老版本依然可以獲益。

Sybil Attack:女巫攻擊,P2P 網路中的一種攻擊形式,攻擊者在 P2P 網路中利用單個節點來偽造多個身份,從而達到削弱網路的冗餘性,降低網路健壯性,監視或干擾網路正常活動等目的。

Taint:兩個地址間的相關性追蹤。這個詞沒有被大量使用,但其實就是追蹤代幣軌跡的方式。

TCP: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傳輸控制協議。

Testnet:測試網,開發人員用來測試區塊鏈程式碼的網路。

Timestamp:時間戳,用於辨識記錄下來的時間日期的指字串或編碼資訊。

TOR:The Onion Router,洋蔥路由,可以瀏覽暗網的軟體。

Total Supply:總供應量,即可以生成的加密貨幣最大絕對數量。

Transaction Fee:交易手續費,使用者為完成交易所要支付的費用。

Virgin Bitcoin:原始比特幣,指挖出來但從未交易的比特幣。

Wallet:錢包,這是用來儲存加密貨幣的工具,形式包括紙錢包、網頁錢包、桌面錢包、硬體錢包和移動錢包等。

White Paper:白皮書,用來公開描述某個專案的報告或者檔案,類似於商業計劃書。

Zero Confirmation transaction:零確認交易,已經傳輸到網路節點中的交易,但資料尚未整合到區塊內。

當然,這份列表仍不完整,但仍希望這本 “行業詞典” 能幫到你。

關注 CoinDesk 中文版,回覆關鍵詞 “區塊鏈101”,獲取更多區塊鏈入門指引。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