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川:為什麼優質 NFT 潛力遠大於實體收藏品

買賣虛擬貨幣

來源/investguru

作者/ 矽谷王川

1/ 2021年三月十二日,在全球兩千兩百萬直播觀眾的注視下,著名藝術品拍賣行佳士得 (Christie's) 把八零後網路藝術家 Beeple 的作品“每一天:頭五千天”做成一個 NFT (Non-Fungible Token, 中文有翻譯為“非同質化代幣), 拍出了六千九百三十萬美元的天價 (對應當時的 42329 個以太幣).

2/ 這個拍賣價格,在歷史上所有健在藝術家拍賣單個藝術品的價格紀錄裡,排名第三位。第一名是 2019年拍賣的 Jeff Koons (1955年出生)的 Rabbit, 九千一百一十萬美元;第二名是 2018年拍賣的 David Hockney (1937年出生) 的 Potrait of an artist, 九七零三十萬美元。傳統老藝術家們,顯然還沒意識到來自區塊鏈世界的年輕暴發戶的挑戰。Covid 嚴重影響了傳統拍賣行的線下生意,佳士得踴躍進入 NFT 拍賣市場,也是為形勢所迫,但沒想到結果遠超預期。

3/ Beeple 的真名是 Michael Winkelman, 他從 2007年五月開始每天堅持創造一幅畫,從無間斷。十三年的積累讓他在 Instagram 上擁有一百八十萬粉絲。2019年,他的作品被時尚品牌路易威登採用。2020年,他的作品在美國超級碗足球賽中場表演節目時被展示。

4/ 2020年十月他把一幅作品做成 NFT,初次試水, 透過網路平臺 Nifty Gateway 拍賣,成交價 66666 美元。十二月份, 他又把二十幅作品做成 NFT 出售,總共獲得三百五十萬美元。

5/ 沒有人可以隨隨便便成功,渴望沒有任何積累和根基,憑空製作某個 NFT,迅速拍出天價的夢想,可以醒一醒了。

6/ 普通觀察者對這種虛擬藝術品的購買的第一反應是不可思議。所有的數字音像作品,都可以輕鬆複製,憑什麼你 NFT 就可以值這麼多錢?買家都是  sb 嗎?

7/ ”每一天: 頭五千天“ 的買家是新加坡的印度裔企業家 Vignesh Sundaresan, 網上綽號為 MetaKovan. 按照他的自述,他完全白手起家,早在 2013年初期還在加拿大讀書時,就做過一個比特幣交易所的生意。按 Sundaresan 的話說:這次競拍他參與和創造了歷史,他購買的這個 NFT 將成為藝術史上的一個重要物件;NFT 這種東西需要時間才能為更多人所理解,藝術的媒介正在悄悄朝區塊鏈遷移,會有成千上萬的創造者加入這個生態系統;NFT 的未來,將會有很多低價值的物件,和一小部分價值極高的收藏品;作為 NFT 的新主人,他會找到方法,在虛擬世界獲得收益。

8/ 按 Beeple 本人的話說,買家並不擁有作品的傳統意義上的版權,而只是對於那個 NFT 的產權。但藝術家和收藏者本身是一個共生共贏的關係,大家都在一條船上,共同合作互相照應,藝術品才可以不斷升值。這個產權透過公開宣傳拍賣的方式,得到了很多人的承認。當然,任何其它人也可以複製原作品,再造一個 NFT, 但並不會獲得多數人的承認。

9/ 傳統藝術收藏界,長期被膺品的問題所困擾。紐約大都會博物館的館長曾經被問到,”你覺得牆上掛的這些藝術品,有多少可能是假的?”。他回答,“我也不知道”。Netflix 2020年推出的紀錄片,"讓你看:關於藝術膺品的真實故事” (Made you look: A true story about fake art) 裡面講到,紐約一個女騙子,從 1994年開始,花錢請一個來自中國的姓錢的街頭畫家,仿製名家作品,一幅仿作支付不到九千美元,再花言巧語編故事,轉手賣給大的藝術品經銷商。假畫給收藏者造成的終極損失,累積達八千萬美元。有165年傳承的藝術品經銷老店 Knodeler 也因此於 2011年關門倒閉。很多買家苦主相信 Knodeler 是騙局的合謀,控告 Knodeler 高管的各種官司,折騰到 2016年才算告一段落。這離 1994年第一幅假畫進入市場,一晃就是二十二年了。

10/ 藝術品經銷商,通常都依賴第三方的專家來鑑定藝術品的真偽。但鑑定者,總是要為給他們付錢的老闆的利益服務的。如果你的負面鑑定,會讓給你出錢的老闆馬上遭受巨大損失,你敢馬上去捅這個簍子嗎?所以藝術品的購買者,如果只是依賴賣方聘用專家的鑑定文書,會承擔更大的風險。Knodeler 賣假畫,從 1994年賣到 2003年,一直順風順水。直到 03年有一次,來自高盛的某位買家,自己請第三方專家鑑定一幅作品的真偽,發現作品使用了那個年代還不存在的染料,這場騙局才開始慢慢被揭穿。通常廚房裡如果發現一個蟑螂,肯定還有好幾個未被發現。Knodeler 關門了,但還有多少其他經銷商販賣假貨,尚未被戳穿?我們永遠不可能完全知道。

11/ 收藏品世界有個詞叫做 "Provenance", 意思是對某個物品的起源,轉賣歷史,儲存地點歷史的從頭到尾的書面紀錄。NFT 因為本身在區塊鏈上紀錄,所以可以說是 "Provenance native", 自帶 Provenance. 從建立起源,到每次轉賣交易,自動紀錄在鏈上,任何人都可以公開查證,沒有任何含糊和歧義,沒有任何造假的空間,這是物理收藏品所無法匹敵的。

12/ 普通人一個典型的質疑是:我可以觸控真實的繪畫,藝術收藏品,但我無法觸碰一個虛擬的 NFT, 你憑什麼說他有價值? 

13/ 如果你還記得筆者的老文章,
 王川: 成功的關鍵 = 網路網路再網路
第四節裡有兩個例子,一個是某博物館的一幅作品,開始大家以為是倫勃朗的真跡,後來突然某專家說是倫勃朗學生的仿作,馬上人潮退去。第二個例子是某個藏品突然被幾個權威專家認定為達芬奇的真跡之後,馬上價格暴漲。這,就是中心化認證的不穩定性。

14/ 從這個角度的反詰是:今天一個專家如果拿出證據說你的物理收藏品是假貨,它的價值馬上可能就歸零。反之可能突然變得很值錢。你是真正享受藝術本身,還是享受”專家給你的評議“?如果你認為專家的評議,遠比藝術的視覺觸覺感受更有價值,那麼,可以在區塊鏈上獨立公開認證,無法篡改的  NFT, 豈不是比幾個專家出的信函更有公信力?

15/ 為什麼在傳統藝術收藏品世界,大家對承擔購買藝術品後,被別的專家鑑定為膺品而不值錢的風險, 心安理得;而對  NFT 這種看似陌生,但鑑定真偽的成本幾乎為零,讓鑑定專家失業的新媒介,卻怕得要命?

16/ 那麼,對 NFT 而言,你怎麼證明,這幅作品是來自原作者認證的真跡?通行的做法,是在主流拍賣網站釋出之前,同步在各大社交媒體釋出訊息,作為一種旁證。對於在 Instagram, 推特,臉書擁有上百萬粉絲的 Beeple, 這非常簡單。所以原創者維護自己實名(或者相應的藝名)在各大社交媒體的長期存在,是必須要提前完成的工作。這可不是一兩天就可以搞定的。如果開了一個賬號,註冊才幾天,只有幾百個粉絲,觀眾無法知道,這是不是一個騙子隨便註冊的假賬號。

17/ 一旦 NFT 上區塊鏈註冊,並完成公開發售,所有的資料都是可以公開獨立查證的,沒有任何人可以篡改,真實性就無法挑戰了。隨著時間的流逝,這種真實性共識的不可逆,就像 btc 的確認超過六個區塊之後一樣,堅如磐石,即使是原創者也無法改變。你也不用擔心,像購買實體收藏品的情況下,突然有“所謂”專家跳出來說,某幅畫不是倫勃朗的原作,是他的學生的仿作!這種實體藝術品收藏者可能面臨的噩夢,對於 NFT 收藏者而言,完全不是問題。這,就是去中心化共識的優勢。


18/ NFT在區塊鏈上的核心是兩個東西,一個是智慧合約在鏈上 (目前主要是以太坊)的地址,一個是對應於那個智慧合約的 ID. 比如 Beeple 發售的“每一天”的 NFT, 使用的是一個叫 MakersTokenV2 的智慧合約,對應的 ID 是 40913. 在以太坊上可以看到這個 NFT 三月十三號轉到新主人的錢包裡。

19/ NFT 的主流標準是所謂 ERC-721 (後來又有新的改進的 ERC-1155 標準,這裡不細表) 。通用的標準意味著理論上,同一個 NFT 可以非常容易的切換到不同的平臺去拍賣,只要你透過錢包軟體把自己的控制的地址授權和平臺連結。

20/ 目前以太坊上規模最大的 NFT 平臺 Opensea.io,號稱有超過四百萬個不同的 NFT 物件在發售。不願意或者不能程式設計的藝術家,很容易直接利用平臺工具把自己的藝術品轉換成 NFT.

下圖為筆者在 opensea.io 網站上正公開拍賣的第一幅 NFT,  在網站上搜尋 "svwangchuan" 就可以找到。拍賣將於發稿後四十五小時內結束,有興趣的讀者可以到 opensea.io 上直接查詢)

21/ 藝術品的影象本身在哪裡/如何儲存,不是其核心關鍵。這和物理收藏品的底層邏輯實際上是一樣的,專家關於真偽的鑑定是關鍵,如果專家說是膺品,即使再美也沒用;如果專家同意是正品,即使是把香蕉用膠帶貼到牆上,也能拍出高價。


22/ 目前主流平臺上 NFT 的購買,需要買家擁有一定的以太幣 (ETH) 和相應的錢包軟體 Metamask ( 中文社羣俗稱“小狐狸”)。考慮到目前世界上大部分人甚至連 btc 都沒接觸過, Metamask  2020年十月還只有一百萬月活使用者,NFT 市場的擴充套件潛力,實際上非常,非常大。


23/ 除了可以公開朔源和驗證真偽之外,NFT 與物理收藏品的最大差別在於: 它可以賦予程式邏輯,可以和各種軟體程式或者智慧合約產生無窮盡的組合.

這包括,但不侷限於:

原創者可以在 NFT 內設定程式邏輯,每次平臺轉賣時還可以自動提取一定比例的佣金,(opensea 設定的上限是 10%) 這樣原創者還可以享受 NFT 未來升值的部分紅利。


流動性高,交易頻繁,或者有較長時間交易歷史的 NFT, 未來可以作為抵押物,在 Defi 生態系統內迅速借貸;( 傳統金融內藝術收藏品也可以抵押借貸,但涉及的費用和繁瑣的手續,比 Defi 高若干個數量級)


因為 NFT 和它的主人可以被區塊鏈上的地址來精準確認,任何應用場景下的智慧合約都可以設定程式邏輯,給予 NFT 主人某種特別權益。而智慧合約一旦上鍊部署,被社羣廣為使用後,合約的原作者也無法篡改,使用的粘性和價值的積累,即來源於此。

24/ Unisocks 可以說是這種可程式設計的 NFT 的一個代表。最初由 Uniswap 在 2019年五月推出,unisocks 只有五百份,唯一的權益是可以把 NFT 換成對應的五百雙襪子。Unisocks 在流動性池子裡的交易價格由一個智慧合約裡的所謂  Bonding Curve 的公式決定,最初售價只有 12 美元,但今天的市場價是八萬美元左右,兩年上漲了接近七千倍。兩年來已經有 185個買主把 NFT 換成了襪子 (估計都很後悔)。旁觀者對於現在如此昂貴的價格大惑不解。但換個角度看,比爾*克林頓簽名的棒球都可以賣 900美元一個,uniswap 作為只有二十幾名員工市值破百億美元的世界上最大的去中心化交易所,它所建立的一雙去中心化的由智慧合約定價的限量版襪子 NFT 賣出八萬美元的價格,其實並不離譜?

25/ NFT 本質是個軟體協議。軟體協議的價值,不在於其個體孤立的特性,而本質在於未來有多少節點採納接入這個軟體協議,它能形成的網路有多大。運河網路的人,無法理解鐵路網路的價值;傳統報業的網路,無法理解搜尋引擎網路和社交媒體網路的價值。雞和鴨無法溝通,最終誰的網路大,誰就更有理。NFT 的價值不是在於和它繫結的藝術作品本身,而是在於這個作品背後的社羣認同,和社羣網路未來發展的潛力。


26/ 對於那些說 NFT 無法觸控,是空氣的指責,迴應其實也很簡單:三十年前網際網路剛出來時,域名不也看似是空氣嗎?但前不久 voice.com 被其原主人 Michael Saylor 以三千萬美元出售。過去二十年少數有心人靠著搶注大批稀缺域名,積累無數財富,他們的收穫,遠大於多數在網際網路一線辛勤耕耘但最後一場空的工程師。


27/ 沒錯,大部分普通 NFT 可能的確價值不高,但極少數優質的 NFT, 依靠著背後軟體協議所連線的迅速增長的社羣共識,反而有可能吸納和承載遠大於實體收藏品的價值。


28/ 反而言之,今天即使某博物館擁有畢加索的真跡,如果博物館的專家或畢加索的子孫們也想趕時髦把它變成 NFT 發售,區塊鏈社羣會有多少人承認其正統性?專家也許可以鑑定油畫的材料真假,畢加索的後人也許確實承載了他的 DNA, 但如果 Instagram, Discord, 推特等社交媒體上沒有大量粉絲,有誰會在乎,為他們買單呢?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