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至少是人生的第二職業

買賣虛擬貨幣

上一篇文章寫到一個觀點:我從不買主動型投資基金,只買被動型指數基金,因為絕大多數基金經理的業績是跑不贏指數的。有讀者留言中提到這樣一個問題:如果基金經理不行,為何很多人還去信呢?

我們先來看看這個問題的後半句:為何很多人還去信?

我想可能有三方面的原因:

一是因為很多人相信“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在大多數人的腦海裡,投資是“非常專業”的事,既然基金經理是專門從事投資行業的人,那麼當然這樣的事就交給基金經理去做就好了。

二是可能是因為很多人認為自己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專門打理自己的資金,所以乾脆就相信行業中的“基金經理”好了。

三是有可能有一部分投資者在自己親自操作過一陣子投資後,虧得慘不忍睹,於是乾脆放棄繼續探索,也失去了繼續探索的勇氣,於是乾脆把自己的資產交給基金經理去打理,省心省力。

這三個原因如果深究下去,實際上都是有問題的。

我們先來看第一個原因。對絕大多數行業,“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這句話是絕對正確的,因為那些行業所需要的技能是透過專業學習,實踐積累和能力訓練才能得到的,行業外的人沒有這些條件當然做不了行業內的事情。

大家可以去看看行業中那些基金經理的背景,他們很多都是經濟學、金融學或mba畢業,如果論這些專業知識我們普通投資者肯定比不上他們。

可對於投資,我在上一篇文章中就說過,這個行業特殊就特殊在:

“這個領域不需要那麼精深的知識,也不需要那麼先進的工具,而最需要的是心理的耐受力。看過我投資經歷系列文章的讀者都能看出,我所有獲取的諮詢都是公開的,我也不會什麼k線圖,更沒有各種技術指標的分析工具。我僅有的經驗就是熊市定投,牛市定拋;再就是看到哪個資產暴跌,上了新聞頭條,就去查一下這個資產的來龍去脈和歷史走勢,看看是不是入場的好時機。”

我自己既非經濟學專業畢業,也非金融專業畢業,更沒有上過mba的投資課,可在這些年的投資經歷中,我從來沒有覺得因為不懂經濟學術語或者金融專業的術語而影響過我的投資決策。

我並不是說經濟學、金融學或者mba不重要,而是說在投資這個領域,對於簡單品種(金融衍生品及量化交易以外)的投資(比如a股投資、數字貨幣投資),心理上的耐受力遠遠比專業知識更為重要。

所以在這些簡單品種的投資方面,所謂的“專業”我更傾向於認為不是指專業知識的掌握,而是指心理素質的訓練。

可我從來沒有見過哪個a股基金經理在自己的簡歷上強調過自己在熊市中如何忍受“恐懼”、在牛市中如何忍受“貪婪”,在熱點的追逐中如何拒絕“跟風”。因此在絕大部分基金經理的簡歷中,我看不出他們在這個行業所需的“專業”。

我最欽佩的三個投資大師:巴菲特、索羅斯和羅傑斯就格外不同,他們經常回憶自己被華爾街的基金經理們群嘲的經歷和感受,從這裡我能看出他們極其過人的心理素質和耐受力。我認為這才是他們成為大師的根本。

有很多人會認為自己沒有時間和精力去專門打理自己的投資,所以乾脆就相信行業中的“基金經理”好了。

對絕大多數普通人而言,我們的工作不會忙到沒時間理財的地步,我們日常生活中一定會有閒暇時光。這個閒暇時光我們可以用來學習和總結自己的投資經驗。因為投資是一輩子的事,不管有沒有實現財富自由,我們都至少應該把投資當作人生的第二職業,用終生去打磨這個技能。

實際上對於投資簡單品種(不涉及複雜衍生品及量化交易),我們普通投資者是完全有能力自己把握的。

在我看來,健康和財富都是不能交給他人管理,而要自己終生負責的

任何一個事情要做好,不僅要付出時間精力和金錢,還要付出代價,要在投資上有所收穫同樣如此。

看過我投資經歷的讀者會發現我的投資經歷並不是一帆風順,從最開始的盲目憑感覺亂來,到後來嘗試技術分析,再到後來嘗試熊市定投,這一路走來,經歷了很多內心的折磨,不過在這個過程中,我沒有放棄,而是一直堅持了下來。

正因為有了前面這些鋪墊,所以當我進到數字貨幣這個千載難逢的投資領域後,我很快便能適應囤幣的投資方式。對不少新人來說,熊市定投是非常難熬的階段,但對我而言這種方式我早就在a股的熊市中鍛煉出來了。

所以我們千萬不要因為一兩次的失敗、虧損而輕易放棄,尤其在投資這個領域,要不斷磨練自己,訓練自己。

回到前面那位讀者提出的問題,他的前半句話是“基金經理不行”。其實有相當一部分基金經理並不是不行,而是他們即便有這個能力也做不到。為什麼?我接下來會繼續和大家分享。

(關於區塊鏈、加密貨幣、投資的思考。歡迎交流探討,作者v: 730730)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