陀螺精選 | 都2020年了,還有弄丟私鑰的事情

買賣虛擬貨幣

錢包私鑰丟失導致地址內的比特幣資產被盜或者丟失的事件,已經不算個案了,《財富》雜誌曾經做了統計,大約有 300 萬個比特幣因為種種原因,讓持有者對自己的地址失去了控制權,地址中的比特幣永久丟失了。

這本該是在加密貨幣行業習以為常的事件,因為 Peter Schiff 的丟幣,在開年又被熱議起來。

這位曾經成功預測了 2008 年金融危機的美國知名證券經紀人在 Twitter 上發了條推文,說自己比特幣錢包登入不進去了,密碼無效,錢包裡的比特幣肯定也無法取出。隨後他又抨擊了一下比特幣,說丟幣對於自己並沒有什麼影響,他並不看好比特幣,認為這東西沒有價值,他持有比特幣就是為了要看著比特幣一點一點崩盤。

這番言論,立刻讓 Twitter 上坐擁 18 萬粉絲的 Peter Schiff 遭到了加密貨幣愛好者的網路攻擊,在 Peter 這條被點贊近 4000 次的推文下面,老牌知名專案 DigiByte CTO 的評論也許可以代表大多數人。

他回覆 Peter 說,「如果你記好你的助記詞,記好你的私鑰,你的地址就不會有任何問題,大不了你可以換一個錢包。」隨後他還用親身經歷解釋,「2013 年我車被砸了,筆記本被偷,裡面的比特幣也被偷了,那天我恰好還買了不少 Silver Coin,現在比特幣找回來了,但是 Silver Coin 依舊沒找回來。」看著近 4000 條表達相似觀點的評論,以太坊創始人 Vitalik Buterin 受不了了,「看到這些說『你就是要儲存好私鑰啊,就是要多備份啊』這樣的評論,我感到有點悲哀。」V 神在 Twitter 上說,「我們應該打造一些體驗更好的錢包,而不是讓使用者自己去提高安全性。」

錢包現狀

用過比特幣錢包的使用者應該都有過這種經歷:下載錢包,新建錢包,記錄 12 個助記詞或者私鑰,錢包應用還會多次提醒,不要複製助記詞和私鑰,不要截圖,要用筆抄寫下來,儲存在沒有網路的地方。在潛移默化的意識裡,這才是標準的比特幣安全儲存方式。為此,Xapo 公司還曾經特意為錢包私鑰設計了一套極為安全的儲存方案,在一些人跡罕至的地方,比如廢棄的瑞士軍事碉堡,將富豪們的比特幣私鑰儲存在被層層保護、不接入任何網路的加密計算機伺服器中。這種名為冷儲存的私鑰儲存方式,已經保持了數年。我們姑且不去追究 Peter Schiff 的比特幣丟失,是因為他自己忘記了私鑰,還是因為錢包應用出了 bug,單看錢包上的使用者體驗,似乎並沒有明顯進展。如果把加密貨幣錢包看成一款網際網路產品,可以理解為,一款已經發展數年的網際網路產品,在使用者體驗上依舊沒有很好的改善,這在網際網路圈,不敢想象。我們姑且不論錢包的未來發展趨勢,不去討論它會不會成為進入去中心化應用的唯一渠道,會不會是阻礙新使用者進入去中心化應用的唯一屏障。我們單看儲存加密貨幣這一項功能,十幾個助記詞和由數字和字幕組成的一大長串私鑰,就已經讓不瞭解玩法的新使用者望而卻步。中心化錢包確實可以提升使用者體驗,不會強制使用者儲存助記詞和私鑰,但中心化的安全性,一直被人詬病。交易平臺的頻繁被盜就是很好的例子,中心化的簡單在這個行業,就是危險的代名詞。而私鑰的去中心化儲存,也確實有過一些嘗試,比如早期的 EOS。2018 年最火爆的明星專案 EOS 曾提出了一個「仲裁法庭」的概念,用來解決鏈上出現的一切糾紛,私鑰丟失就是其中可以被處理問題的一類。21 個節點推出仲裁人,仲裁指令被 21 個節點執行,EOS 用這種方式表達自己的去中心化。不能說這個辦法完全無效,在早期的社群裡,確實有個別使用者私鑰丟失的問題被解決了。但由於機制的混亂,法庭的低效,這個方式最終被廢除。現在如果你的 EOS 賬戶私鑰丟了,那就是正式丟了。

錢包的嘗試

BitMesh 交易平臺的創始人王福強在一次關於錢包的演講中就表示過,目前助記詞方案的錢包,已經不再適應今天這個市場環境了。他比較了現有的 4 種錢包後發現,門限簽名錢包似乎是目前可以達到安全與使用者體驗都可以滿足的方案之一。在安全方面,門限簽名錢包的私鑰從出生到使用,都不會以完整形式出現,在任何階段,私鑰都不需要完整組成。而且門限簽名錢包的交易費用與我們目前使用的普通錢包一樣,並不會像多籤錢包一樣增加交易費用。錢包賽道上,已經出現了基於類似理念的產品,但並沒有大規模傳播,使用者日常使用的,還是常見的單私鑰錢包。在大部分使用者已經習慣了用筆記錄私鑰的現在,這類新錢包的推廣並不順利,已經儲存好私鑰的使用者並不需要新錢包,而更多為了省事的使用者,存在中心化儲存的交易平臺更符合心意。發生在 Peter Schiff 身上的事情,我們很遺憾,但我們更應該把關注點放在 V 神的評論上。區塊律動 BlockBeats 並不想批判錢包賽道在使用者體驗上缺乏考慮,很多錢包一直努力在為提升使用者體驗而不斷創新。只是希望,在下一次加密貨幣像 2017 年一樣成為全球焦點的時候,新使用者可以像體驗普通網際網路產品一樣,體驗加密貨幣。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