搖搖欲墜or蓄勢待發?加密資產需求的幻象與現實

買賣虛擬貨幣

貝萊德(BlackRock)是世界上最大的資產管理公司,因此,當其執行長Larry Fink基於其“最近兩週的商務旅行”得出結論:“加密資產和比特幣(BTC)方面的投資者需求很少”,警鐘便再次被敲響了。

而一位評論員對此評論道,“鑑於高盛、紐約梅隆、道富銀行、摩根士丹利都是根據需求而進入該領域的,貝萊德只是在保護其遺留的債券業務而已”。隨後,這條評論在Twitter上引發了激烈的討論。此外,貝萊德是MicroStrategy(MSTR)股票的第二大持有者,該股票被許多人認為是純粹的比特幣交易股。

如前所述,比特幣在4月14日達到了64,000美元的歷史高點,但此後不久就暴跌,現在它已經在大約4月高點的一半位置交易了數週,其他許多加密資產也是如此。一些使用者的緊張是可以理解的。

超越市場週期的發展

對於最近的事件,或許採取更長遠的觀點看待會更好。“兩個月在加密資產的交易中是一個非常短的時間段”,Bitwise首席投資官Matt Hougan向Cointelegraph解釋說,“我不確定該如何看待Fink的評論,但他們的觀點與我們在日常交易中得出的結論不同”。

“機構投資者需要12-36個月的時間來做盡職調查,”數字資產管理公司Arca的首席投資官Jeff Dorman告訴Cointelegraph,並進一步補充說:“機構投資者們並不是在計算市場週期,而是想努力針對這個資產類別做出10年以上的長期投資承諾。”

“重要的是要記住,加密資產市場在過去12個月裡上漲了200%以上,成為過去一年裡世界上表現最好的資產類別,”Hougan補充說,他聲稱看到了持續流入 Bitwise 的資金。

此外,加密資產和區塊鏈技術是一種全球現象,對於僅從美國或歐洲的事件中得出的世界性的結論,必須要謹慎。而貝萊德公司的總部設在紐約市。新加坡EQONEX的交易平臺銷售主管Justin d'Anethan告訴Cointelegraph說,“從亞洲市場來看,這並不像是加密資產的嚴冬,”並補充道:“雖然價格下跌肯定抑制了部分投資者的熱情,但我們仍然看到人們對加密資產和基於加密資產和區塊鏈的企業有明顯的興趣。如果說有什麼問題,那麼在3萬左右停滯不前的價格已經或者說正在被許多人視為入場的機會。”

在其他地方,康奈爾大學教授和Avalanche區塊鏈協議的建立者Emin Gün Sirer最近告訴Cointelegraph China,對沖基金並不是近期投資加密資產領域的唯一機構參與者。“我一直在收到退休基金的聯絡, ……它們雖然不如對沖基金雷厲風行,但它們手中可能控制著10倍以上的資產,而且它們正在慢慢進入加密資產市場。”

此外,加密資產領域的機構先驅Fidelity Digital最近也在積極擴張,由於 “強烈的加密資產需求”,其員工人數增加了70%,包括在都柏林、波士頓和猶他州的100名新員工。富達數字公司總裁Tom Jessop告訴彭博社。該公司看到退休顧問以及公司有更多的需求,它正在相應地擴大其產品的範圍。Jessop說:“我們已經看到了投資者對以太坊的興趣,所以我們想走在這種需求的前面。”富達數字公司發言人Megan Griffin告訴Cointelegraph說:“在4月14日之後的下跌期間,我們還沒有看到對加密資產需求的實質性變化,因為投資機構往往持有長期投資觀點,並且在管理週期方面經驗豐富。”

Dorman進一步強調了這一點。他說:“新投資者對數字資產的興趣已經加快了,而不是放緩了,任何與分配有關的下滑,更多的是因為它正處於全盛時期,而非價格的原因。”

繁榮和蕭條的動態?

不過,加密技術的需求之所以會被視為步履蹣跚,還是有正當理由的。摩根大通一位策略師在6月份的一份報告中表示:“毫無疑問,過去幾周的繁榮和蕭條態勢,意味著機構對加密市場,尤其是對比特幣和以太坊的採用遇到了挫折。”

“當然,加密資產市場確實一直在橫盤整理,”ConsenSys 的首席經濟學家 Lex Sokolin 告訴 Cointelegraph,並補充道,“驅動因素是對採礦業的抵制、全球巨集觀避險趨勢和情緒交易(模因交易)勢頭放緩的某種組合 。” 但潛在的基本面是穩固的,Sokolin繼續說道:“我們看到機構投資者對加密資產以及加密資產公司的股權都有巨大的需求。我們可以拿FTX的180億美元估值和Bullish的90億美元估值作為近期的證據,這兩者都由一些世界上最大的對沖基金投資。”

Hougan承認,自夏季開始以來所發生的事件導致一些投資者放慢腳步,進行更多的研究。美國當局正在加緊努力監管加密資產,這迫使投資者開始“停下來反思”。好訊息是,“這是市場的長期利好因素,即便這也引入了短期波動”。

不過,最近幾個月的過山車之旅還是提醒我們,一般來說,BTC和加密資產仍然沒有解決其波動性問題。Dorman觀察到“波動性讓每個人都感到害怕,當你相信標的資產的價值時,波動性更容易被接受,而這也是在對機構投資者進行教育方面的最大障礙。”

最近幾個月,Dorman看到的唯一值得注意的轉變是,“新的投資者對DeFi、遊戲和其他產生現金流的資產的興趣遠遠超過他們對比特幣或以太坊,以及對以太坊競爭對手的興趣。”

Sokolin對此表示:“分散式金融的繼續成熟並且開始處理交易和借貸。基於NFT的平臺正在見證主要的工作室和創作者轉向新的通證化商業模式。像以太坊這樣的計算鏈顯然正在經歷一個歷史時刻。我們也有可能看到更多DeFi型別的活動錨定在比特幣、Solana或其他鏈上做大整個蛋糕。”

玩 “長線遊戲”

不過,加密資產繼續面臨挑戰。“例如,我們預計在美國的監管方面會有重大變動,如果監管機構過度干預,可能會對加密業務產生重大負面影響。當然,反過來也是如此。如果監管者能提出均衡的調節辦法,這將為下一輪大的加密資產牛市奠定基礎。”Hougan解釋說。

D'Anethan認為,加密資產的許多技術挑戰,如可擴充套件性和交易速度,已經被關注並在一定程度上得到了解決,但仍需要在 “網路效應”和效率之間找到適當的平衡,並指出:“BTC是一種廣為接受的加密技術,但從技術上講,並不能提供最好的使用者體驗。一種新的加密資產可能會很好,但是如果沒有人使用它,它就沒有多大用處。如何在兩者之間尋求平衡,仍然需要我們思考。”

總的來說,長期趨勢仍然是積極的,Dorman建議說:“我們正處於一個數十年的長期上升趨勢......每一個近期的挑戰都是長期的利好,包括監管、加密資產政策的變數等等。”而Sokolin則呼籲關注 “正在發生的,資深投資者對數字資產的長期和深度的投資”。

本文中文版本由達瓴智庫團隊編譯整理,內容旨在資訊傳遞,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英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翻譯:李紫燕、Lucky丨達瓴智庫

校對:Lucky丨達瓴智庫

編輯:Jane丨達瓴智庫

排版:Ijyang丨達瓴智庫

稽覈:Amber丨達瓴智庫

原文:

Singer, A. (2021, July 23). Illusion or reality? Crypto demand either faltering or poised to charge.Cointelegraph.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