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禁得了比特幣禁不了區塊鏈

買賣虛擬貨幣

2017年9月,對於中國的BTC/" target="_blank"">比特幣市場而言,彷彿在一夜之間從夏入冬。根據9月4日下發的《中國人民銀行、中央網信辦、工業和資訊化部、工商總局、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檔案精神,國內三大虛擬貨幣交易平臺比特幣中國、火幣網、OKCoin幣行先後發表宣告,稱將暫停註冊、人民幣充值業務,將於9月30日前通知所有使用者即將停止交易。 不止三大交易平臺,其他主要的數字資產交易平臺大多也釋出了類似公告。就這樣,國內主要的虛擬貨幣交易平臺基本都已經公佈了退出虛擬貨幣交易,過往市場的喧囂,從此煙消雲散。 包括比特幣在內的虛擬貨幣交易在華被禁,市場一下子被關閉,出乎很多人的意料。在很多人看來,儘管對於比特幣的監管遲早要來,但預期中的監管政策更多是資金託管、投資者適當性等,恐怕大多數人都沒想到竟然是直接關閉。監管如此嚴厲,力度超出預期。

我國對於虛擬貨幣的政策從早期的觀察、過渡到如今的取締,可謂全球最嚴格。相比之下,雖然比特幣在全球被接受程度不一,但目前還鮮有主要經濟體要求關閉比特幣等虛擬貨幣交易。新加坡把比特幣等同於商品來處理,當比特幣被出售,或者用來支付商品時,將有稅務產生。以色列則是把比特幣當成了一種與金融證券或股票有些不同的資產。日本對比特幣態度最為開放,內閣透過了一系列法案,承認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具備“類財產價值”,可以用於支付和數字交易;澳大利亞於2017年7月1日把比特幣視為貨幣,並將廢除比特幣商品與服務稅(GST)。美國各州對比特幣的態度不一,華盛頓州最嚴,要求數字貨幣交易所必須申請牌照,同時要求第三方的獨立稽覈。而比較寬鬆的內布拉斯加州則允許律師接受數字貨幣作為報酬。

在2014〜2016年間,人民幣取代美元,成為比特幣最大的交易市場。因此我國政府對比特幣交易做出反應,其實也是情有可原。 2017年,在我國政府開始嚴肅對待ICO和比特幣交易平臺後,以人民幣計的比特幣交易量大幅度下降,其市場份額被美元和其他貨幣取代。 所謂ICO源自股票市場IPO的概念,即指區塊鏈專案首次發行代幣。專案投資人以所持比特幣、以太幣等數字貨幣,兌換專案發起人發出的幣種。 事實上,虛擬幣的技術含量並不高,其所依託的區塊鏈技術本質為“開放式原始碼”。四五個金融和IT從業者一個晚上就能做出一個虛擬幣種。目前,已有上千種代幣。倘若ICO氾濫開來,任何人都以此造幣發行虛擬幣,不排除會有幾萬種乃至幾百萬種幣種出現,勢必會擾亂貨幣體系,影響實際有效貨幣供給,干擾政府透過貨幣手段對經濟的干預。 因此,2013年12月,央行等五部委《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指出:“代幣發行融資是指融資主體透過代幣的違規發售、流通,向投資者籌集比特幣、以太幣等所謂‘虛擬貨幣’,本質上是一種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的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活動。”

事實上,我國監管部門雖然拒絕了比特幣、萊特幣等虛擬貨幣,但對於數字貨幣尤其是法定數字貨幣,央行一直在研究探索中。據媒體報道,與比特幣更多是作為一種投資品被用來投資、投機不同,央行推動的法定數字貨幣會是一種支付工具,可能會像紙幣一樣無限法償,與紙幣之間的價值對比預計也是恆定的。前不久央行旗下的數字貨幣研究所已正式掛牌。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籌備組組長、科技司副司長姚前曾表示,央行發行數字貨幣的目的是替代實物現金,降低傳統紙幣發行、流通的成本,提升經濟交易活動的便利性和透明度,至於何時能推出中國的法定數字貨幣,現在並沒有一個時間表。此外姚前還透露,央行發行法定數字貨幣的原型方案已完成兩輪修訂。

2013年中國人民銀行與工信部、銀監會、證監會、保監會聯合釋出的《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指出:“比特幣應當是一種特定的虛擬商品,不具有與貨幣同等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這是中國迄今為止對比特幣性質進行界定的重要規範性法律檔案。 雖然比特幣在我國被界定為虛擬商品,但其金融屬性近年來有所加強,有些已經威脅到了金融安全穩定。 伴隨比特幣價格的瘋漲,比特幣及其相關產業投機氣氛濃厚,投資者盲目跟風炒作甚至失去理性。私人和機構持有比特幣已經從早期的技術偏好,發展到現在的投資和投機。被央行禁止的ICO原本是區塊鏈專案非常重要的融資手段。但是,2017年以來,國內ICO專案上線頻率呈指數級加速趨勢,融資規模和使用者參與程度也呈現加速上升趨勢。顯然這其中很多ICO專案已經脫離了區塊鏈本身。比特幣交易平臺作為絕大部分比特幣投資者買賣比特幣的渠道,對這種投機炒作也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有些平臺開展融資融幣、槓桿交易、拆分買賣虛擬貨幣,已經涉嫌違法證券活動。 大量的資金湧入,使規模有限的比特幣對法定貨幣的價格隨之大漲。而價格的迅猛上漲,又吸引更多資金湧入,泡沫和風險,包括操縱市場和欺詐傳銷行為隨之膨脹。特別是ICO的爆發式發展,正在廣泛吸引社會公眾和資金投入,更是帶來極大的風險隱患,而中國已經成為比特幣挖礦、交易和ICO全世界最集中、最高漲的地方,再不採取果斷措施進行必要的監管,恐怕將出現重大社會問題!

在中國,98%的比特幣交易,是透過比特幣交易平臺進行的。 但這些交易平臺風險重重。一種情況是攜款潛逃,例如2013年,國內比特幣交易平臺GBL,以遭駭客攻擊為由突然跑路,使用者損失2000多萬元。 還有一種情況是網路安全和風險防控不到位。2016年,香港比特幣交易平臺Bitfinex約7200萬美元的比特幣遭竊,最終的損失卻要由使用者平攤。 此外,比特幣交易平臺兼具資訊中介和交易中介職能,為炒買炒賣活動提供了資訊和交易便利,也是造成比特幣市場風險的重要原因。⋯⋯可以預想到,如果不加管控,不遠的將來,我們所面臨的一切違法犯罪都會結親比特幣!

當前,由於網際網路跨界、跨境融合延伸的特性,比特幣可能會跨境流通和交易,而由於我國實施嚴格控制,已促使其大量轉移到境外進行,因此,還需要加強國際間的溝通和協調,提升國際社會對網路數字貨幣的認識,儘快達成共識和國際統一監管規則,避免監管漏洞和跨境套利。

免責聲明:

  1.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僅代表作者本人觀點,不代表鏈報觀點或立場。
  2. 如發現文章、圖片等侵權行爲,侵權責任將由作者本人承擔。
  3. 鏈報僅提供相關項目信息,不構成任何投資建議

推荐阅读

;